手工肥皂3元素為油(脂)+強鹼+純水=含有天然甘油的肥皂。
1.油(脂):型態為液態狀,比較不會因外在環境溫度而改變型態(荷荷葩油除外),脂:型態為固態狀,會因為環境溫度而改變型態。
2.強鹼:即氫氧化鈉NaOH。由海水電解後分離出來,大多有分為粒狀與液狀,純度也有差別,目前最多使用的是粒狀氫氧化鈉(純度99%),計算方式也較為方便。多數人會因為要使用氫氧化鈉,而對做肥皂產生恐懼,其實只要正確且小心的操作,就不會有安全上的疑慮。
3.純水:建議新手儘量用純水(蒸餾水)來做皂,一般的生水中含有許多的礦物質(如鎂、鈣會形成皂垢)有時會影響皂化情形。
達人推薦成份 乳油木果
乳油木,原產於非洲,從種子到成樹開花後,需要長達15年的時間。乳油木果脂是由乳油木果實裡的果核榨取出來,是非洲當地很重要的主食之一。
乳油木果脂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與維他命E,可以修復乾燥皮膚,防止細紋產生,鎖水性保濕相當的好,相當適合在冬天或皮膚乾燥者使用,嬰兒用也很好。
乳油木果脂的精製階段:初榨特濃→脫臭香濃→脫臭淡香→精製乳油木果脂。
初榨的乳油木果脂氣味非常的濃郁,像是發臭的起司般,觸感也較為黏膩,呈現出乳酪般的黃色,通常會稱之為特濃。因為氣味濃郁,養份也完整的保留,但是氣味太重,所以會經過多段的脫臭與脫色處理。
處理後,乳油木果脂會呈現雪白的顏色,也沒有刺鼻濃郁的氣味,但是許多養份也因此流失掉了。
若用乳油木果脂來做肥皂,建議使用初榨或是香濃的等級,而製作保養品的大多使用淡香或精製的乳油木果脂。
DIY成分:
精製椰子油⋯⋯⋯125克
精製棕櫚油⋯⋯⋯75克
葵花油⋯⋯⋯50克
冷壓杏桃和仁油⋯⋯⋯125克
未精製乳油木果脂⋯⋯⋯125克
NaOH⋯⋯⋯74克
純水⋯⋯⋯185克
【渲染小技法】
皂液約在Ling TrACe與完全TrACe之間來操作,以免皂液太稀而造成混色,或是皂液太過濃稠,造成流動效果不佳。
將皂液分成兩杯或是多杯(依照渲染的顏色多寡)來進行調色。再依次倒入渲染盤中,並無一定的規則與方式喔!也可用刮刀畫出自己喜愛的紋路。
1. 製作鹼水
將前述容量的純水倒入氫氧化鈉內,用溫度計輕輕攪拌(會馬上升溫將近100˚c左右),靜放 置通風處,等待降溫。
2. 量固態油
將不銹鋼鍋放置電子秤上,先量入乳油木 果脂與椰子油、棕櫚油,將量好的鍋子放置電磁爐上,用微火加熱至油脂溶為液狀即可熄火。
3. 量液態油
將溶好固態油的不銹鋼鍋放置回電磁爐,再分別量入蓖麻油、杏桃核仁油,此時油溫會降低,請用微火回溫至50~55˚c。
4. 加入鹼水
當鹼水溫度降至50~55˚c,油溫50~55˚c 時,將完全溶解的鹼水緩慢的倒入油鍋裡,並同時用不銹鋼打蛋器以畫圓的方式快速攪拌。
5. TrACe
當油與鹼水完全反應至TrACe時,會呈現像濃郁奶油狀,用刮刀可以在皂液表面上畫出明顯而不會下沉的紋路。
6. 加入香精及調色
您可以加入喜愛的香精與色粉,不建議使用精油來加入肥皂內,因為香味與療效遇到強鹼後會大打折扣,則失去加入精油意義。調色可用植物研磨粉或礦物粉 或耐強鹼的色粉與色液來調色。
7. 入模
可以用喝完洗淨的牛奶紙盒來做肥皂模子,或是書局有賣PP塑膠瓦楞紙板,用來自製大的渲染盤,是種經濟又實惠的方式!入模後請用厚毛巾包裹或放置保麗龍箱內保溫。
8. 脫模、晾皂
皂液入模後,約3~4天即可脫模,脫模後用刀具將肥皂切成想要的大小,放置陰涼通風處進行晾皂(使肥皂降PH值與水分蒸發)約6~8周後即可使用。
桃園廣願福慧精舍擔任手工肥皂任課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