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精油面面觀(下) :口服精油的正確使用與安全指南,專業芳療師的深度解析
看上篇:口服精油面面觀(上)、口服精油面面觀(中)
口服精油面面觀(下) :口服精油的正確使用與安全指南,專業芳療師的深度解析
芳香族烴類的吸收,散佈,代謝和消除
因為親脂性的關係,芳香烴類可能透過被動擴散通過細胞膜。現有關於聚傘花烴和聯苯的資料顯示,這些物質可以迅速地從胃腸道吸收,在體內能夠廣泛的散佈、代謝以及排出(主要從尿液)。
根據現有的資料,可以預期芳香族烴類,將會依相似的途徑在哺乳類動物體內進行代謝解毒,包括人類在內。吸收之後,這些烴類物質透過細胞色素 cytochrome P450s、醇脫氫酶和醛脫氫酶的作用後,被氧化成為極性氧化的代謝產物。
這些芳香族烴類物質的主要代謝途徑是經由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 做導引的側鏈氧化作用,而產生醇、醛和酸類物質。然後這些代謝產物與甘胺酸、葡萄糖醛酸或穀胱甘肽進行共軛反應,並以尿液或膽汁的型態排出體外。經由苯環羥基化進行的聯苯生物轉化會優先在C-4 位置,產生的酚類轉化物之後會代謝成為葡萄糖醛酸和硫酸鹽接合物從尿液中排出。(以上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特定食品添加劑的評估」技術報告系列,2005年。)
結論:根據以上對於內服的簡要概述,我想說的是,相信終有一天會有讓精油內服發揚光大的時間到來。對於芳香治療師而言,我相信世界各地芳香的芳香社群,有必要針對精油內服之議題發展並建立更有力的知識基礎,並且能夠正確地告知教育我們的客戶和公眾,如何安全地使用精油內服。
Kelly Holland Azzaro 是註冊認證芳療師,認證花精治療師、靈氣治療師,也是 NAHA 美國國家芳療協會的前任會長。
口服精油是一個敏感的課題,與一個治療師的實務經驗、認證專業及法律規定有關。
由於這個部分超過按摩治療師的執照範圍,因此我不會建議或給予口服精油的 處方。然而,如果有人考慮要使用口服精油的方式,那麼她們必須要與受過精油的專業治療使用訓練、尤其是實務上具備能夠建議口服精油的專業人士來配合,像是醫生、自然療法師、針灸師之類的。
口服精油通常透過膠囊的形式,並非只是滴幾滴精油在水裡面喝進去這麼簡單。有幾個多層次傳銷公司推廣口服精油的方式並且宣稱她們的精油是最好的品質,或是所謂治療等級或醫療等級的精油,事實上精油並沒有所謂治療等級或醫療等級的區分,這些充其量只是行銷用語來刺激精油的購買行為而已。
擁有藝術、神學及教育學位的Penny Price從事芳香療法將近30 年,在英國與海外教授芳香療法。她創立了Penny Price 芳香療法和Penny Price 芳療學院,並擔任 IFPA 委員,在2012 年6月的IFPA 的年度大會上她被選為IFPA 委員會主席。
在我個人部分,我的確會使用內服精油方式,但我並不同意這方式適合每個人。
首先,治療師應該接受專業的訓練來瞭解口服精油的方式,並且瞭解這種方式對 粘膜、消化道、胃壁和肝臟的影響。
重要的是,治療師必須知道精油在人體內是如何被代謝和排出的。類似這樣的訓練是非常專業的,如果治療師尚未接受類似的訓練,即使是非常有經驗的臨床芳療師也不應該嘗試給予個案口服精油的建議。
如果在臨床症狀的診斷上認為口服精油是治療該個案最有效的方式,若芳療師接受過類似這樣進階的訓練,那麼對個案而言就比較能夠確保安全,治療師也會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來進行治療。
Sylla Sheppard-Hanger 是註冊芳療師、自然療法師,Atlantic Institute of Aromatherapy芳療學校的創辦人及校長,也是NAHA美國國家芳療協會的安全委員會主席。
口服精油是數種使用「芳香藥物」的方式之一,當然需要所使用的精油是真正天然的純精油,並非許多市面上的合成或摻假的精油。
如果面對的是急性的症狀,當然就可能會有口服精油使用的需要。例如口服精油有助於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以及呼吸系統的感染,特別是有也許會用歐薄荷精油來治療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腸道激躁症),也有一些使用 薰衣草口服製劑治療焦慮的案例,不過無論是滴在水裡或者是膠囊口服精油,每日大劑量口服未有歷史記載,不建議,也沒有必要性。
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檸檬或甜橙精油能夠清理肝臟中的石油化學等有機物質, 但我的確聽過有些說法,將檸檬或甜橙精油滴在塑膠杯裡面腐蝕造成破洞,就將這個現象解釋成這個精油口服的話能夠「清理肝臟中的石油化學等有機物質」,事實上,有許多替代物都能夠造成這種效果,同時也會造成身體的損傷。此外,這種破壞塑膠的特性並非只有這兩種精油才有,大多數精油都有這種特性。
或許新鮮的檸檬汁泡在溫水中,能夠更幫助我們的身體來清理肝臟。
將精油滴在水中飲用並不是好主意,因為這會使精油附著在玻璃、或者嘴唇上,因為基本上它們不會溶解在水裡,這樣會造成黏膜的刺激,偶爾添加在蜂蜜裡面使用是更好的選擇。
精油口服時可能會產生毒性的特性,產生不舒服、甚至致命的反應,像是一些關於幼童誤服整瓶的丁香精油、肉桂精油、或冬青精油。
毒性的研究並非在每個精油產品中廣泛的測試,而且因為精油並非是用來長期口服使用,雖然小量的添加在食物中一般被歸類為安全,但最大安全口服劑量仍是屬於未知的資訊。
食用級精油有可能會添加標準化學組成成分中一部分單體(單一的化學成分)來提升整體的氣味品質,例如添加Menthol 薄荷醇在歐薄荷精油裡面能夠更 強調薄荷的氣味特質、將 Linalool沈香醇或Linalyl Acetate乙酸沈香酯添加進 Lavender薰衣草精油中,製成Lavender 40/42。
因此食用級精油也許並不如我們一般想像的純正、天然。
我們都知道物質的毒性程度跟劑量相關,因此一個人服用越多的精油,他的內臟器官就一定會在精油排出體外前做更多的運作如分解、代謝等使得負擔增加,當然的確也有一些精油對人體器官具有毒性的議題,如Phenol Compounds酚類化合物及高Ketone酮類含量的精油(如Clove、Oregano、Sage、Thuja 等)對肝臟、腎臟造成的負擔。
與人體局部使用相較而言,高劑量口服精油可能會造成器官相當大的負擔,除非能夠在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醫生的監督下進行,嬰兒、幼童、老年人、患有 重病、以及肝臟、腎臟功能異常或衰弱的個案建議不該使用口服精油的方式。
對於一般健康的成人,也只應該選擇清楚標示該精油添加於食品中之安全劑量 的精油(比如像是歐薄荷精油),並且僅能短期使用。
否則僅只單方面強調「因為該精油品質濃度夠純而可以食用」、「GR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認可為安全」、或任何強調品質精純的文字就會形成一 種誤導,個人認為,如果我需要使用精油口服的方式,我會傾向使用有機精油,以求更好的純度以及減少接觸到任何可能存在於一般精油內的農藥的機率。
吸入或局部使用精油比起口服要安全的多,然而,吸入法或局部使用精油造成 的過敏反應並非不常見,此外,當皮膚接觸到未經稀釋的精油的時候,可能導致灼傷(光毒性)、提高罹患皮膚癌的機率、或者吸收足夠量的毒性之後引發毒性反應(像是冬青或樺樹)。
總而言之,數百篇關於精油的研究指出,試管(體外)實驗研究顯示的精油抗 菌效果(像是抗真菌、微生物、病毒),已經由芳療界過去三十幾年的經驗得 到應證,然而,相對於這些廣泛的研究結果,類似的研究並不表示這些精油內服之後在人體系統內也具有類似抗生素的特性。
精油內服的安全性與未來發展
在實驗室的培養基研究顯示有許多的物質能夠殺死微生物,但當這些物質經過 人類口服之後,就不一定能顯示殺菌的特性。
在許久以前的芳療歷史中,還未曾有過像現在這麼多人進行日常口服精油的實際操作。
我想我們必須等待並觀察這樣行為造成的危害,同時,我們仍然需要持續收集類似副作用的樣本,如同之前有許多使用未經稀釋的精油在局部皮膚造成問題的爭議個案。
像是現在我們收集到許多口服大劑量精油造成的口腔潰瘍、刺激反應、頭暈目 眩失去方向感、昏睡、中毒反應。
現在我們還是陸陸續續會遇到持續規律口服精油造成的健康問題的個案,而且很多都很難追蹤記錄,因為大多數因口服而受到傷害的人都覺得沒面子承認, 因為他們口服時根本沒有注意到安全性以及安全劑量的問題,因此大多數收集到的個案都是匿名的。
Lavender 40/42是指薰衣草精油中Linalool 沈香醇或Linalyl Acetate 乙酸沈香酯的比例為40:42,這種比例要靠添加單體來達成,因為天然的植物不可能比例會固定,但也因為許多香水專家非常推崇這種比例的薰衣草精油,認為它的香味是最棒的,因此有些蒸餾場會為香水工業大量製造這類所謂人為調整過的精油,因此較專業的芳療師知道如果遇到商家不明就裡販售薰衣草精油標示40/42,還強調是純精油,基本上如果不是資料誤植,那這個網站的專業性是值得存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