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草與芳香植物《上篇》:從《甄嬛傳》看中藥與芳香植物的魅力與智慧

精油相關
2016-10-17


中醫藥草與芳香植物《上篇》:從《甄嬛傳》看中藥與芳香植物的魅力與智慧


油是植物的精華,中藥則是保存原始植物特質最精要的技術,兩者之間可說系出同源,只是形式差異,本專欄將以中醫為鏡,拓展芳香療法領域的視野與極限。



  近來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熱潮,不僅故事情節反映了人性在權貴與情愛 慾望中的糾葛與無奈,演員絲絲入扣的演出,也將人性最邪惡也最軟弱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觀眾當然也跟著糾結。



  其中引起我興趣的,是有些故事的設計挑動了觀眾的嗅覺神經,該劇有時使用了中藥或薰香來作為工於心計或巧妙謀害的利刃,雖然劇中的藥用知識與專業的中醫學臨床使用仍有些差距,但已經呈現許多中藥薰香文化的面貌,且自古以來,早就與人們的生活文化融為一體。



  因此,研究中國傳統醫學及芳香歷史文化,其實就像是走進了時光機,體驗了解先民生活的一趟歷史之旅!



 

 人類與花草植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遠古時代的人們靠著採集和狩獵維持生活,在認識大自然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之相處,且更有效率地使用大自然環境的資源,以求溫飽生存,繼而治病防災。



  在伊拉克(Iraq)東部克迪斯坦(Kurdistan)境內的商尼達洞穴(Shanidar cave)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更新世晚期(Late Pleistocene,約西元前6萬~ 8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遺骨及花粉化石,經化驗後發現有8種植物,包括西洋蓍草、矢車菊、薊、葡萄、風信子、木賊、蜀葵等,推測也許當時已使用植物作為醫療用途。



  近來最新的分子科技分析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化石中的牙結石中有吃過如甘菊、蓍草等苦味植物的證據,雖然只能推測他們可能會使用特定植物來自我療癒,但仍舊是令人驚喜的一大發現。



  另外,相傳澳洲原住民在四萬年前就使用尤加利來驅蚊及掩蓋體味。



  在法國南部多爾多涅(Dordogne)的拉斯考克斯岩洞(Lascaux caves)壁畫中,描繪了舊石器時代(約西元前1萬8千年前)人類使用植物治療疾病的事跡,而當時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埃及人也已利用芳香藥草植物來治療各種身心失調疾病。



  到了新石器時代(約西元前7千∼4千年),人們開始將橄欖油、篦麻油和芝麻油用於烹飪及護膚護髮,並與芳香植物結合,創造最原始的芳香藥膏。



  西元前 5500 年的巴比倫古文明時期,考古學家發現了蘇美人在石板上記錄處方、植物名稱、配製方法及治療劑量的遺跡。



  在西元前 3000 年最早的蘇美語烏爾第三王朝時代藥典中,記錄了十多種處方單(使用藥物包括:肉桂、愛神木、阿魏、麝香草、柳樹、梨樹、冷杉、無 花果等植物),外用藥膏藥液及內服藥水(摻在酒中)。



  此時,古埃及人也將植物運用於醫療、政治戰備、美容、宗教儀式及防止屍體腐壞。



  中國傳統芳香醫學歷史



  我們可以將中國傳統芳香療法歸屬於中國傳統醫學(簡稱中醫)的外治法中,中醫的發展史,不僅代表著中華民族對於自然萬物與人類互動累積的紀錄經驗資產,更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



  因此,在學習芳香療法的過程中,身為中華民族的我們,不妨也回頭去看看自己的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豐富寶藏,進而思考如何相互融合,我相信更能激盪出更多彩多姿的火花,開創芳香療法的新視野!





中醫理論與芳香植物的實際應用


  在中醫理論中,大家都知道,只要吃對符合自己體質的食物,營養充足,一樣俱有改善疾病與調整體質的作用,正所謂“藥食同源”,但其實中藥除了四氣五味之外,還能透過升降浮沈及補瀉原理,依照人體五行經絡與八綱辨證進行 調理,而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運用類芳香植物的中草藥物,透過聞香,外塗(敷), 按摩及沐浴來養生保健,而中草藥精油的提神醒腦,除穢辟邪,外傷治療以至於到今天的美容護膚,更是「香藥同源」 廣泛應用的最佳證明。



  相傳最早的中醫起源於炎帝與黃帝。炎帝神農氏嘗百草後,由後人撰寫之《神農本草經》,總結先秦以來藥學知識載藥365種,植物藥就有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 46 種,其中就有不少芳香藥物,如菖蒲,佩蘭,白芷,艾草,麝香等,成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



  而此書是針對芳香藥物的四氣五味,詳細論述一般藥物性質,因此是後世運用芳香藥物的重要依據,而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黃帝內經》則相傳是黃帝軒轅氏與多位精通醫學的大臣,傳授討論醫理的紀錄,據說其中一位偉大醫家歧伯曾携內含芳香辟穢藥草的藥袋,用以防疫驅瘟、禁蛇毒,因此開創了「薰蒸法」,在其故鄉—甘肅省慶陽市漸成習俗,至今「慶陽香包」已成為當地聞名國際,最具文化意涵的代表物。



  另外,《黃帝內經》中也提到一些使用芳香藥物治療的方法,例如:《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提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癉……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意思是患者吃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久而久之脾胃溼熱內生,造成消化系統受損,代謝失調,口中產生甜味,類似現代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文中提到的佩蘭可芳香化溼醒脾,消除脹滿,故為首選藥。



  《黃帝內經·靈樞·壽夭剛柔》中記載最早的一種外治法,就是用棉布浸藥酒熨貼來治療寒痹。使用蜀椒、乾薑、 桂心、棉絮、棉布等浸酒,在桑炭火上烘熱,在針刺前後熨貼於患處,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



  從現存最古老的中國成熟文字資料—殷墟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上的記載,所描述病證至少22種,且有公共及個人衛生習慣記錄(例如:沐—洗臉;浴—洗澡),反映了殷商武丁時期(約西元前 1600-1046年)的許多醫學知識與活動,兩位巫醫巫彭與巫咸之名最早見於甲骨文,《山海經》記錄著當時十巫採藥的故事,由此可知,當時的「醫學」與「巫術」是密不可分的(巫醫結合)。



  另外,在甲骨文中也有紫(柴)-指「手持燃木的祭禮」,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釋,「燎」、「香」、「鬯」(芳香的酒 )等字,顯示了在殷商武丁時期,人們已開始燃燒柴木及其它祭品來祭祀天地諸神,並用艾草薰蒸薰療及釀製香酒,直到商周時期開始有佩戴香囊及以佩蘭湯沐浴的習慣,並已出現藥酒及湯液。



作者:盧唯瑄 醫師
台北釋善堂中醫診所醫師
台中同仁堂中醫診所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畢業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住院醫師
中國附醫台北分院中醫部內婦兒科住院醫師
法國 CEDH 順勢醫學專業醫師
中華針灸醫學會會員
台灣順勢醫學會會員
韓國針灸埋線臉部 V 型拉提雕塑認證
NAHA 美國國家芳療協會高階芳療師研習

圖片來源:SCENTS 香沏專業芳香療法雜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