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獻 Trending Literature
從薰衣草到岩蘭草:我的芳療之旅與精油使用經驗 接觸芳療的動機與背景接觸精油好像也滿久了,熟悉的味道永遠是安眠的薰衣草,抗菌的茶樹這兩種. 因緣際會在朋友的fb上看到她推薦台灣芳療協會的廣告,好奇心使然點進去以後發現協會課程的安排很札實,令人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芳療的世界。從事醫療行業很久之後會發現古人講的話:「真藥醫假病,真病無藥醫」實在中肯。中醫將人的情感分為七大類︰喜、怒、憂、思、悲、恐、驚. 情感的變化和五臟的機能相關,當「七情」中某種情緒過激,可以影響臟腑發生病變,而出現病態身體症狀. 現代人生活壓力繁重,資訊過於發達,心靈層面的發展跟不上物質生活的腳步,焦慮和恐懼籠罩著我們,越來越多文明病... 中醫療法也有其侷限,有人不敢針灸,吃藥又沒耐性,我相信芳香療法會給人更多療癒的選擇。芳療在身體健康中的應用這次調配的精油(永久花 乳香 岩蘭草 帥哥老師介紹的配方),原本我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來使用;一直以來我的身體有時候會長一種很硬又難好的痘痘(中醫屬於「疔瘡」, 俗稱「疔仔」、西醫名稱「癤」就是多個鄰近毛囊同時發炎). 剛好這幾天長了一顆,使用兩天之後發現原本要2-3周才好的皮膚問題,竟然1周內就好了! 精油的效果不比吃中藥慢,而且味道宜人,使用方便. 這次的使用經驗,讓我對精油的世界更好奇了!學習芳療的收穫與體驗很感恩班導師在課堂中耐心地回答大家各種雜七雜八的問題,很感恩老師以幽默風趣的上課方式帶領我們進入芳療,初識芳療! 覺得自己很幸運,能遇到如此專業的團隊,也很喜歡這種上課氛圍。
芳療心路 2024.10.31
精油按摩課程心得:技法學習、個案實務與芳療應用 從陌生到熟練——精油按摩手技的學習之路一開始上課時覺得手法很多很難, 很怕自己記不住, 力道也不太能掌握, 不知道如何施力, 但在老師的教導下, 越來越熟悉, 感謝老師細心的從旁指導, 也會適時的鼓勵我, 緩解我的緊張, 第一次上課完抽不出空練習, 只在腦中模擬練習, 導致第二次上課時忘了許多, 後來第二次上完課當天就趕緊找家人練習, 發現有沒有練習真的差很多, 用身體去記憶真的比頭腦想像練習有用很多, ˊ 之前家人多是去那種推拿養生館給人家推, 覺得按摩就是很大力很痛, 不是很喜歡, 當我的練習對象給我按摩後, 有對英式按摩更加認識, 也表示更喜歡這種輕柔的手法, 有放鬆到, 我自己也是更喜歡這種輕柔的精油按摩, 之前在上高階班時就有聽同學分享技法班的有趣, , 所以報名時也很期待, 上課氛圍輕鬆活潑, 練習的過程大家也都會互相幫助, 每次上課都很開心, 也覺得時間過很快, 莫名其妙就下課了!覺得很適合入門或中階班上一上可以先來上技法, 拿證照的過程會有趣很多~按摩與精油的結合——提升療效與個案信任透過按摩觸摸個案的身體能更了解個案身體目前的狀況, 對於調配精油也更有方向, 也能幫助個案正確的使用精油, 加速身體吸收, 個案對於效果的實際感受也會更加明顯, 我覺得對於讓個案體會精油的妙用有很大的幫助, 也能讓個案更信任芳療師的用油專業, 能提升後續諮詢調油的機會, 也謝謝老師在接觸個案這方面分享了很多技巧與建議, 讓有想要試著發展個案的我來說收穫良多, 希望在幫助家人的同時, 也能讓更多人了解芳療的效用與美好。
芳療心路 2024.07.31
芳療實作課程心得:透過抓周找到身心疲憊的根源,運用精油改善 中階的末堂課又來抓周了。老師運用聞香卡讓我們分組找到陌生的夥伴。將夥伴當成個案來服務,真是好棒的方式!我們全然對彼此的一切不瞭解,但運用老師教我們的抓周,再詢問個案一些看似非常日常的問題竟然可以由抓周,搭配個案的回答問題,就可以找出適合個案調理身心的潛在因素,進而找到適合個案的調整身心的精油配方,真是神奇呀!再一次讓我見識到大自然界植物的奧妙,真是美妙呀!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此的體現是無法用三言兩語來形容的夥伴也是覺得好妙、她的問題在於家庭,但願我幫她做的成品,有助於她身心的改善!而我的問題應該是身心俱疲,雖然生了一場大病,但一直有在調整中,沒想到接觸學習芳療竟也能讓我印証自己對身體的了解,更希望透過芳療可以幫助我自己。
芳療心路 2024.08.01
芳療課程初體驗:DIY按摩精油與精油抓周遊戲心得 初次接觸芳療課程的體驗首先,第一次上芳療課,對於課程一切都感到新鮮,也帶點小緊張。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誇一誇老師上課的幽默風格,讓原本以為可能會乏味的芳療課程,大大改觀。第一堂課,關於抓周精油,這個在課程中穿插進行的小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老師說左手代表感性,右手代表理性,叫我們用感性的左手從裝滿精油的匣子裡摸出3罐精油。抓重點:眼睛不要喵、隨意喇一下、不要拿手機,哈哈,真的是超隨意的耶。我抽到的是松、安息香(顏色很深、精油很稠很難滴,很特別)、黑胡椒(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跟調味品有沒有關係)。照著老師的步驟完成了第一瓶DIY按摩精油,當下心情是有點小興奮又開心的,也印象深刻。學習精油知識與互動體驗第二堂課,學習更多精油的基本概念和每種精油的特色,不過因為老師講課方式很生動,幾度瞌睡蟲來襲都被我躲過來了。除此之後,這堂課還有個抽卡小遊戲,老師也會依照每個人抽到的卡,一一解說其代表的意思,也會給點建議,還蠻有意思的呦。芳療帶來的收穫與未來展望這兩堂芳療課上完下來,對精油有了最基本的認識和瞭解。當初會想來上芳療課的原因很單純,就是目前市面上玲瑯滿目的精油品牌以及多的溢出來的精油、香薰(從百貨專櫃到網路商城再到夜市)選擇相當多沒錯,問題是卻不知該從何選擇起?精油因為產地還有純度都會直接影響精油的價格,但卻也不知哪一個品牌是值得信賴且又安全,可以讓我放心選購的。所以促發自己想主動去瞭解、認識精油的心。如今上完課,我不敢說自己懂的非常多(畢竟只是入門課程),但確實收穫不少。從之前只認識最大眾化的薰衣草、玫瑰,到現在的羅馬洋甘菊、甜橙、依蘭......等等等。還有還有,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上芳療課最大的好處與收穫就是可以聞到好多種精油味道耶。我最喜歡的一part,就是老師打開精油匣子拿出精油點上味道傳閱,真是嗅覺饗宴啊。最後,很開心有幫自己報名這門課程,芳療的世界很大,我在芳療的領域裡開啟一小步。期許自己在空閒之餘,閱讀吸收更多芳療的知識,讓自己懂得越來越多,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為自己打造出適合自己、可以幫助到自己的精油配方。
芳療心路 2024.09.25
芳療中階課,理解精油背後的植物科學 從氣味入門,走進芳療的植物世界我今年25歲,是一位平面設計師,也持續在學習冥想與療癒的旅程中前行。從初次接觸芳療開始,就深深被氣味的力量吸引,發現氣味不只安撫了我的情緒,也讓我與自己更加靠近。從初階到現在的中階課程,這段學習歷程讓我更深入理解精油背後的植物智慧,也更有信心為自己與他人調配適合的配方。 中階課程比初階更扎實、系統,從植物化學基礎開始建立,包括精油的萜烯類、醇類、酯類等成分分析,了解精油背後的化學組成與療癒特性,雖然一開始會擔心自己不是理科出身,但老師的講解方式很清楚,漸漸讓我從「感覺」走向更有依據的判斷。除了化學成分的學習,這次中階課也系統性地介紹了全身的系統運作,如何透過芳療介入每個系統的失衡狀態,為身體的各種狀況設計合適的配方。這讓我不再只是記「什麼精油適合什麼症狀」,而是開始理解症狀背後的系統,從源頭思考該如何幫助身體恢復平衡。這部分真的非常受用,讓我對芳療的應用範圍與深度,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精油調香課。在這堂課裡,我們學習了前中後調的概念,如何用氣味堆疊出一個有層次、有意圖的作品。那堂課彷彿是把感性與理性融合的過程,既有創作的自由,也要理解氣味之間的平衡與轉化。我當時為自己創作了一款具有異國感的木質調的氣味,我覺得有種身在在日式小眾選物店的氣味!不過老師說回應說「你喜歡就好」,讓我覺得非常好笑,是一款非常獨特(奇怪)的氣味!調香與配方設計:芳療的創作實踐另外,中階課也讓我第一次接觸到個案配方設計與實作,不再只是為自己調油,而是開始思考「為他人設計配方」的邏輯與方法。我很喜歡這個過程,尤其是和同學互相練習,透過問診與討論,更立體地去理解一個人當下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原本只是認識的同學,卻因為一場配方討論,聊到了彼此的壓力、過往的身體病史、甚至生活習慣。這種在學習裡產生的真誠交流,讓我印象很深,也讓我更確定芳療是一門充滿「人味」的學問。芳療成為日常療癒與自我連結的儀式學習芳療後,我開始用更有意識的方式規劃日常的保養與冥想時光,每一滴油、每一次按摩,都是一次回到自己、與自己相處的儀式。我喜歡這樣慢下來、照顧自己的感覺,也越來越能分辨,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麼氣味能療癒我當下的情緒。 很慶幸自己從初階一路走到進階,過程中也更確定,芳療對我來說不只是學問,而是一種我想持續走下去的生活方式與療癒工具。期待未來能繼續更深入地探索氣味與身心靈的連結,也感謝當初勇敢報名的自己,開啟了這條與植物香氣同行的路。
芳療心路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