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味入門,走進芳療的植物世界

我今年25歲,是一位平面設計師,也持續在學習冥想與療癒的旅程中前行。從初次接觸芳療開始,就深深被氣味的力量吸引,發現氣味不只安撫了我的情緒,也讓我與自己更加靠近。從初階到現在的中階課程,這段學習歷程讓我更深入理解精油背後的植物智慧,也更有信心為自己與他人調配適合的配方。
中階課程比初階更扎實、系統,從植物化學基礎開始建立,包括精油的萜烯類、醇類、酯類等成分分析,了解精油背後的化學組成與療癒特性,雖然一開始會擔心自己不是理科出身,但老師的講解方式很清楚,漸漸讓我從「感覺」走向更有依據的判斷。除了化學成分的學習,這次中階課也系統性地介紹了全身的系統運作,如何透過芳療介入每個系統的失衡狀態,為身體的各種狀況設計合適的配方。這讓我不再只是記「什麼精油適合什麼症狀」,而是開始理解症狀背後的系統,從源頭思考該如何幫助身體恢復平衡。這部分真的非常受用,讓我對芳療的應用範圍與深度,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精油調香課。在這堂課裡,我們學習了前中後調的概念,如何用氣味堆疊出一個有層次、有意圖的作品。那堂課彷彿是把感性與理性融合的過程,既有創作的自由,也要理解氣味之間的平衡與轉化。我當時為自己創作了一款具有異國感的木質調的氣味,我覺得有種身在在日式小眾選物店的氣味!不過老師說回應說「你喜歡就好」,讓我覺得非常好笑,是一款非常獨特(奇怪)的氣味!


調香與配方設計:芳療的創作實踐

另外,中階課也讓我第一次接觸到個案配方設計與實作,不再只是為自己調油,而是開始思考「為他人設計配方」的邏輯與方法。我很喜歡這個過程,尤其是和同學互相練習,透過問診與討論,更立體地去理解一個人當下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原本只是認識的同學,卻因為一場配方討論,聊到了彼此的壓力、過往的身體病史、甚至生活習慣。這種在學習裡產生的真誠交流,讓我印象很深,也讓我更確定芳療是一門充滿「人味」的學問。


芳療成為日常療癒與自我連結的儀式

學習芳療後,我開始用更有意識的方式規劃日常的保養與冥想時光,每一滴油、每一次按摩,都是一次回到自己、與自己相處的儀式。我喜歡這樣慢下來、照顧自己的感覺,也越來越能分辨,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麼氣味能療癒我當下的情緒。 很慶幸自己從初階一路走到進階,過程中也更確定,芳療對我來說不只是學問,而是一種我想持續走下去的生活方式與療癒工具。期待未來能繼續更深入地探索氣味與身心靈的連結,也感謝當初勇敢報名的自己,開啟了這條與植物香氣同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