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芫荽」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對我而言,是來自阿根廷與烏拉圭的香草醬──chimichurri,那是一種以芫荽(PetRoselinum crispum)、橄欖油、蒜與辣椒調製的綠色醬汁,常與烤牛肉或烤肉串一同享用。當我告訴先生這篇文章主題是芫荽精油時,他立刻說:「那個盤邊的裝飾。」
不論是盤中增色的捲曲芫荽葉,還是撒在馬鈴薯泥、黎巴嫩小麥沙拉或米飯上的碎芫荽,這株植物在廚房裡的角色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芫荽(PetRoselinum crispum)不僅僅是料理的陪襯,它的精油雖不常見,卻蘊含豐富的療效──只是需謹慎使用。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芫荽作為藥草與精油的面貌與應用方式。
芫荽屬於繖形科(ApiACeae),學名 PetRoselinum crispum(同義名:P. sativum、P. hortense)。依外觀分為三型:捲葉型(var. crispum)、平葉型/義大利芫荽(var. neapolitanum)、以及根芫荽(var. tuberosum),其根可食用,類似胡蘿蔔或歐防風。
原產於北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及地中海東部(希臘至斯洛維尼亞),後傳播至世界各地。它為溫帶地區的二年生植物,在熱帶地區則為一年生或室內觀葉植物。植株高約30公分,具三裂羽狀葉,第二年會抽花莖開出黃綠色繖形花,結出具稜的小種子。花後葉味轉苦。
古希臘神話將芫荽與冥界連結。據說嬰兒歐菲爾特斯(Opheltes)在被蛇咬死後,七位戰士為他舉辦競技賽,成為涅墨亞運動會的起源。由此芫荽被視為死亡與重生的象徵,與哈迪斯、珀耳塞福涅及守門聖彼得相關。希臘人因此少用芫荽入菜。
相反地,羅馬人熱愛芫荽,不僅佐餐,更以其花環佩戴以防醉。民俗中,芫荽被視為能避邪之草。英國人習慣於聖週五播種,愛爾蘭則在聖派翠克節;馬里蘭州的傳統甚至以聖經頁吹撒種子。
文藝復興時期的草本學家認為芫荽能強壯男性,卻對女性不祥;俗諺云:「芫荽助男上馬,卻讓女人入土。」此或反映性別象徵差異。
16世紀時,凱瑟琳‧德‧美第奇將芫荽引入法國料理。17世紀後,它成為高湯香草束(bouquet garni)的主要成分,並被用作餐後除蒜口氣的清新草。
猶太教逾越節中,芫荽象徵更新與希望;現代地中海與中東料理,如塔布勒、小丸子、香蒜醬皆少不了它的翠綠氣息。
古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提及芫荽種子與根具利尿與破石作用;希臘醫師迪奧斯科里德斯將其列為健腎良藥。中世紀修女希爾德嘉建議以芫荽調和碎石草製湯飲,促進清理體內積滯。文藝復興草本師庫爾佩珀與帕金森皆記載芫荽蒸餾水能緩解嬰兒脹氣與腸絞痛。
切羅基原住民使用芫荽根葉泡茶以治水腫與膀胱病症;中醫則視之為「利膀胱氣」草本,亦用於月經不調與腎氣不足。現代草本學則肯定其維他命C含量及三大效用──利尿、通經與行氣健胃。
芫荽精油通常由葉或種子蒸餾而得。其主要化學成分包括:apiole、myristicin、β-phellandrene、α-Pinene、limonene 等。葉油氣味清新草本,種子油則帶辛香與木質調。
主要功效包括:抗菌、抗炎、鎮痛、利尿、消脹氣、促進循環、緩解肌肉與關節疼痛等。然而需注意安全──因 apiole 與 myristicin 含量高,具中度毒性與致流產風險。孕期與哺乳期禁用。Tisserand & Young 建議葉油最高外用濃度為14.6%,種子油為1.1%。
若遵守安全濃度,芫荽精油在緩解消化不適、經痛、關節腫痛與橘皮問題上皆有極佳效果。
芫荽3滴、甜橙4滴、生薑3滴,加入30mL荷荷芭油或乳液中。塗抹腹部可舒緩腹脹、噁心與絞痛。
芫荽4滴、葡萄柚5滴、杜松1滴、絲柏1滴,加1盎司荷荷芭油。促進循環與代謝。
芫荽3滴、快樂鼠尾草3滴、生薑1滴、甜橙4滴,加入基底油30mL,輕按摩下腹以緩解經痛。
成分:蒸餾水、蘆薈膠、金縷梅純露、甘油、漢麻籽油、玫瑰果油,並加入芫荽0.1%、薰衣草0.35%、茶樹0.25%、薄荷0.3%。使用方式:塗抹於痘痘處或全臉,可抗炎淨膚。孕期禁用。
芫荽3滴、尤加利5滴、西伯利亞冷杉5滴、佛手柑2滴、樟樹(1,8-桉油醇型)5滴。適用於季節性過敏與鼻塞。
Patricia(Tricia)Ambroziak 是一位芳療師與化妝品配方師,擁有三十年以上植物芳香實務經驗。她經營 Aromatic Formulations,為多家小型品牌研發產品,其作品可於 Be Kekoa Apothecary、Pure Silk Skincare 及 Amazon Handmade 購得。閒暇時喜愛閱讀、學習與親近自然,現居加州南部。
更多資訊請見 AromaticFormulati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