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以為的薄荷:bergamot mint 的完整植物學與精油實用學 / NAHA芳療協會期刊 2024 春季

NAHA期刊
2025-10-22

有柑橘轉折的古老薄荷Mentha aquatica L. var. citrata

薄荷的親切感,彷彿與時間同樣古老——真是如此嗎?要釐清誰與誰同屬一家、在家譜上又如何排列,有點像現代社會中的組合家庭。為了這篇關於較少人談論之薄荷家族成員的文章,我做了非常深入的資料蒐集。

唇形科(LamiACeae)是芳香植物家族之中規模最大的科別,也擁有最複雜、最令人困惑的分支之一:薄荷屬(Mentha spp.)。不意外地,這個科別在英文中的俗稱(Mint family)正是向薄荷Mentha spp.)致敬。視參考來源不同,薄荷屬所含的物種數量也不一;粗略平均約三十種,但這還沒把雜交種、亞種、變種與栽培品種算進去。

那麼,「佛手柑薄荷」——亦即「水薄荷亞變種柑橘香薄荷」(Mentha aquatica L. var. citrata,以下以其常見英文名 Bergamot mint 概稱)——到底在其中的位置為何?儘管不如同屬的熱門成員胡椒薄荷Mentha × piperita,為雜交種)知名,Bergamot mint 其實在古老形態上存在得更早。不過,要釐清其譜系與「正確」命名,並不容易。

本文嘗試彙整與呈現我的研究,並留給你自行延伸探索的空間。但可以確定的是:Bergamot mint,不論作為精油或藥草,在花園與日常都相當實用。


植物學翻譯與命名

Mentha aquatica L. var. citrataEhrh.W. C. Werner

  • Mentha(發音 MEN-thuh):源自古典拉丁語「薄荷」。另據希臘神話,一位寧芙被化作薄荷植物。
  • aquatica(發音 ak-wa-TIC-a):意為生長在水邊或水中的植物。
  • var.:拉丁文 varietas(變種)的縮寫,指在同一物種或亞種分佈範圍內、自然形成且可與之區別的族群。
  • citrata(發音 sit-TRAH-ta):意為近似柑橘。
  • L.:林奈(Carl Linnaeus)之縮寫。植物學名需標示首命名者。
  • Ehrh.德國植物學家 Jakob Friedrich Ehrhart17421795),林奈弟子,首先使用「亞種」之概念。
  • W. C. Werner:美國植物學家 William C. Werner18511935)。
  • LamiACeae(發音 LAY-mee-AY-see-ee):薄荷科;或源自 Lamium(拉丁名),其希臘語根 laimos 意為「喉嚨」,指花形。

作者按:為便於閱讀,本文統一以英文俗名 Bergamot mint 指稱;其餘英文別名列於「植物學概況」。


植物學概況

  • 學名:Mentha aquatica L. var. citrataEhrh.W. C. Werner(紐約植物誌將其列為亞種下之更低等級分類)。
  • 基名(basionym):Mentha citrata Ehrh.
  • 同型異名(同一模式標本、同階):Mentha × piperita L. var. citrataEhrh.Briq.; Mentha aquatica L. f. citrataEhrh.Fresen.; Mentha piperita L. subsp. citrataEhrh.Briq.
  • 其他植物學同物異名:Mentha aquatica Eau de cologne’。
  • 英文別名:Eau-de-cologne mintLemon mintLavender mintorange mint 等。
  • 科屬:唇形科(LamiACeae)。
  • 耐寒區:USDA Zone 39 59(依來源不同)。


植株特徵

Bergamot mint 在外觀上具有典型薄荷屬特徵:

  • 整體:草本、多年生,高與幅各約 3060 公分;為多次結果(polycarpic)的兩性草本。葉(有時也採花)供藥草與芳香用途;一季可多次收成,並能在生長季內多次結籽繁殖。
  • 葉:對生,卵形至披針形,葉緣具齒,深綠色;搓揉後散發香氣。
  • 花:夏季於頂生輪繞花序開放,花色薰衣草紫,具香氣。
  • 根:具強勢地下莖(根莖)並能擴張蔓延。
  • 莖:四稜形,為唇形科典型形態。


分佈

已在澳洲、紐西蘭、歐洲、美國等地歸化,亦見於中國、印度、墨西哥之栽培。

Bergamot mint 真的是「水薄荷」嗎?

單看其植物學列名,就能感受薄荷屬分類的複雜。Bergamot mint 歷經多次混淆與重分類;即便花上數小時查閱,其譜系仍有待釐清。就最簡化的回答而言:它到底是不是「水薄荷」(Mentha aquatica L.)?答案是「是,也不是」。水薄荷 Bergamot mint 的親本之一,自然會遺傳部分特性;但如同所有後代,Bergamot mint 也有自己的性狀——在精油層面,表現為相似但化學組成略有差異的療用性。

有趣的是,深受歡迎的胡椒薄荷Mentha × piperita)直到 1696 年才出現;而水薄荷綠薄荷Mentha spicata),以及如今較少被提及的馬薄荷Mentha longifolia)更早被記載。由此,Sheppard‑Hanger 認為 Bergamot mint 的最終親緣可追溯至水薄荷綠薄荷


園藝概況

如同多數薄荷屬植物,Bergamot mint 對土壤條件不挑剔。喜全日照,同時偏好涼爽、潮濕環境——這份特性來自水薄荷血統。非常適合栽種於香草園,亦能適應林地或作為地被植物。


栽培要點

  • 土壤:白堊土、壤土、黏土或砂質土皆可,pH 由酸性至鹼性皆能適應。
  • 水分與日照:炎熱地區須注意保持濕潤,特別是盛夏強日照時。
  • 蔓延性:若不加以控制,會藉由根莖快速擴張。建議盆植、設置床邊阻根板或壓制範圍。


繁殖

可由種子或苗株繁殖;以個人經驗,薄荷屬用苗株成功率更高。薄荷屬極易雜交,種子不能保證性狀穩定;另可用分株或壓條。若想保留特定香氣,建議以分株法繁殖。

伴種

與甘藍(Brassica olerACe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等蔬果伴植,有助於驅趕害蟲。

授粉友善

夏季花期能吸引蜜蜂與蝶類。


精油蒸餾

若想蒸餾精油,據報在乾燥、全日照的環境下植株表現較佳。


歷史概況

Bergamot mint 的歷史紀錄較為模糊,多數文獻記載的是水薄荷。可推測 Bergamot mint 在歷史用途上會模仿其親本,但須留意化學成分與氣味的差異。Sheppard‑Hanger 指出 Bergamot mint 精油主要為香氛產業所發展,儘管植物本身在民俗療法中可能曾有療用。

英國植物學家 Maud Grieve 1930 年代記載,水薄荷是「諸薄荷中最常見者」,曾作為催吐、刺激、收斂之藥草,用於腹瀉、行經不順與感冒流感等。

PeACe Rhind 亦指出,水薄荷雖具療用性,但使用廣泛度遠不及綠薄荷胡椒薄荷


化學概況(精油)

Bergamot mint 精油的兩個主要成分為芳樟醇(linalool)與乙酸芳樟酯(linalyl ACetate)。其他常見少量成分包括 α油醇、β石竹烯、橙花醇、β油烯醇、1,8‑桉油醇、乙酸香葉酯、(E/Z)芳樟醇氧化物、3‑辛基乙酸酯等。

文獻指出,市售 Bergamot mint 精油可能以添加更多乙酸芳樟酯與芳樟醇的方式摻偽;該精油亦可能被用來摻雜鼠尾草(Salvia sclarea)或佛手柑Citrus × bergamia)精油。不同萃取工藝亦會導致產率、化學組成與抗菌譜的顯著差異。與多數薄荷屬精油不同,Bergamot mint 精油幾乎不含薄荷醇。

值得一提的是,Arctander 1960 年曾認為佛手柑Citrus × bergamia)精油若不在成本較低的國家生產,恐難在香水產業中廣泛應用;而今除美國外,印度等地亦有生產。


氣味概況(精油)

Arctander 對其氣味有詳盡描述:甜美草本、略帶果香清新,近似佛手柑,但前調的萜烯感更為銳利、身體感較薄,且缺少優質佛手柑那股油潤甜感的糖果調;另一方面,它呈現某種不帶柑橘調的「佛手柑感」。乾後有些許類似快樂鼠尾草Clary Sage),但不若其豐厚。

多家精油供應商對其氣味亦有不同描繪,例如:帶清新花香並滲入冰鎮佛手柑的氣息、間或浮現水潤的薄荷感;甜美、草本、微果香且活潑;清晰薄荷甜感與清新柑橘調;帶泥土、清新、草本、甜、且有花香底韻等。

作者個人觀察:先聞到類佛手柑的調性,隨後若隱若現地浮出輕柔薄荷底韻;並可捕捉到熟悉的草本影子(如快樂鼠尾草與真正薰衣草),但整體更輕柔、乾淨,適合春夏使用;不甜膩、不偏酸,能在保有薄荷清新的同時避免薄荷調過於壓陣。


療用概況

藥草

Bergamot mint 作為鮮草,因帶清新的柑橘香,非常適合加入夏季雞尾酒/無酒精特調與思慕昔;亦可像胡椒薄荷一樣泡茶飲用,消化系統的支持尤為常見。

精油

Sheppard‑Hanger 在其參考手冊中列出相當完整的用途,包括:疼痛(含肌肉與外傷)、心悸、腸胃(脹氣、腸躁症、腸寄生蟲)、膀胱炎與神經性疲勞;另亦可支援呼吸系統,並作為激發動機與靈感之助。


園藝防護:植物性殺蟲與防治

研究〈水薄荷精油(芳樟醇/乙酸芳樟酯化學型)對病媒與農業害蟲之功效〉顯示:該精油對家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2 齡幼蟲、桃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成蟲、棉鈴夜蛾(Spodoptera littoralis2 齡幼蟲與二斑葉蟎(Tetranychus urticae)成蟎均具高效活性。作者總結:不同害蟲對同一種精油之感受性不同,未來可望利用此植物或其主要揮發物作為植物性殺蟲與農藥的新成分來源。


安全概況

  • 藥草:可能造成皮膚與黏膜刺激或致敏。
  • 精油:一般未見特別禁忌。

總結:Bergamot mint 的完整側寫

無論在花園或精油應用上,它都是一顆隱藏的寶石:若你想要薄荷的多功能,卻又不希望薄荷調壓過一切,這款帶細緻「爵士感」的香氣或許正合你意。儘管名稱多變、家世難追,但它在園中可連續且豐盛收成;於精油上亦具多元療用。若你還不熟悉這株低調的薄荷,不妨開始認識它——它多半會讓你驚喜。


NAHA 調配卡:打擊疼痛滾珠棒(Punch Out Pain Roll‑on

本配方 © Sharon Falsetto Chapman。僅授權個人使用;禁止商業重製或牟利。

這款方便攜帶的固態滾珠棒,可放進手提包、隨時取用;因為是固態,搭機也很適合。別讓疼痛阻止你在這個季節做喜歡的事!

作者使用透明 1 盎司 PET 塑膠滾珠管製作。

需要的器材

  • 大型耐熱量杯(Pyrex
  • 可上爐之大型耐熱鍋
  • 溫度計
  • 可量測各成分的容器
  • 電子秤
  • 拌用湯匙

基底成分

  • 酪梨奶油(Persea americana100 g3.5 盎司)
  • 白蜜蠟(Cera alba90 g3 盎司)
  • 康復力(Symphytum officinale)浸泡油 30 g1 盎司)
  • 山金車Arnica montana)浸泡油 30 g1 盎司)
  • 甜杏仁Prunus dulcis)油 15 g0.5 盎司)

精油

  • 佛手柑Citrus × bergamia25
  • Bergamot mintMentha aquatica L. var. citrata30
  • 西班牙鼠尾草(Salvia lavandulifolia15
  • 真正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35
  • 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20

步驟一:先調好精油

將所有精油置於玻璃燒杯中混合,備用。

步驟二:製作脂蠟基底

將蜜蠟放入耐熱量杯。爐上加熱鍋內加水至 79°C175°F)。把裝有蜜蠟的量杯放入鍋中隔水加熱(Bain‑marie 法)。待蜜蠟融化後,加入酪梨奶油,持續在 79°C 保溫 15 分鐘;再加入康復力浸泡油、山金車浸泡油與甜杏仁油,攪拌,使其完全回到液態後離火。加入步驟一的精油混合物,攪拌均勻。將成品倒入滾珠管並旋緊,靜置冷卻凝固後再移動容器。

用法

推起滾珠,視需要塗抹於疼痛部位。

注意事項

  • 僅供成人外用。
  • 佛手柑精油,使用後立刻曝曬陽光或紫外線可能有光毒風險,請避免在外出前塗抹於裸露部位。
  • 孕期與哺乳期避免使用。


參考文獻

1.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Mint. 2024‑01‑12 檢索。https://www.britannica.com/plant/Mentha

2.Plantura. Types of Mint: Refreshing Types and Varieties for the Garden and Balcony. https://plantura.garden/uk/herbs/mint/types-of-mint

3.Salehi B. 等(2018)。Plants of Genus Mentha: From Farm to Food FACtory. Plants (Basel) 7(3):70. doi:10.3390/plants7030070

4.USDA GRIN Taxonomy(多次檢索)。Mentha aquatica var. citratahttps://grinczech.vurv.cz/gringlobal/taxon/taxonomydetail.aspx?id=480808

5.Bayton, R.2020)。The Gardeners Botanica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Harrison, L.2012)。Latin for GardenersQuid Publishing

7.Hodge, G.2013)。PrACtical Botany for Gardener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Shade, K.n.d.)。The Early Years of Plant Taxonomyhttps://studylib.net/doc/7250845/the-early-years-of-plant-taxonomy

9.Sokoloff, D. 等(2002)。The history of botany Huntia 11(2):129‑191

10.Harvard University Herbaria. Index of Botanists: Werner, William C. https://data.huh.harvard.edu/databases/botanist_search.php?botanistid=6078

11.Elpel, T. J.2013)。Botany in a Day 6th Ed. Hops Press

12.New York Flora Atlas. Mentha aquatica var. citratahttps://newyork.plantatlas.usf.edu/plant.aspx?id=7434

13.Cornell Botanic Gardens. Eau de Cologne Minthttps://cornellbotanicgardens.org/plant/eau-de-cologne-mint/

14.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Mentha × piperita f. citratahttps://www.missouribotanicalgarden.org/PlantFinder/PlantFinderDetails.aspx?taxonid=250922&isprofile=1&basic=mentha

15.Perfumer & Flavorist2012)。Progress in Essential Oils: Mentha Citrata and Ajowan Oils

16.Plants for a Future. Mentha × piperita citrata Ehrh. (Briq.)https://pfaf.org/user/Plant.aspx?LatinName=Mentha+x+piperita+citrata

17.Voirin, B. 等(1999)。Free flavonoid aglycones as markers of parentage Phytochemistry 50:1189‑1193

18.HeLimeyer, M. Ancient HerbsThe J. Paul Getty Museum

19.Sheppard‑Hanger, S.2000)。The Aromatherapy PrACtitioner Reference Manual, Vol. IIAtlantic Institute of Aromatherapy

20.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Mentha × piperita Citrata”。https://www.rhs.org.uk/plants/156460/mentha-piperita-citrata/details

21.Botanical.com. A Modern Herbal by M. Grieve. Mintshttps://www.botanical.com/botanical/mgmh/m/mints-39.html#top

22.PeACe Rhind, J.2014)。Fragrance and WellbeingSinging Dragon

23.Arctander, S.1960)。Perfume and Flavor Materials of Natural OriginPathfinder

24.Lincoln, D. E. 等(1986)。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genetic basis for the isopinocamphone chemotype of Mentha citrata hybridsPhytochemistry 25(8):1857‑1863doi:10.1016/S0031‑9422(00)81163‑2

25.Verma, S. 等(2016)。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Bergamot‑mint (Mentha citrata Ehrh.) essential oils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 91:152‑160doi:10.1016/j.indcrop.2016.07.005

26.Mountain Rose Herbs. Bergamot Mint Essential Oilhttps://mountainRoseherbs.com/Bergamot-mint-essential-oil

27.Hermitage Oils. Bergamot Mint E.O. Wild Craftedhttps://hermitageoils.com/product/Bergamot-mint-wild-crafted/

28.Artisan Aromatics. Bergamot Mint Essential Oilhttps://artisanaromatics.com/shop/Bergamot-mint-essential-oil/

29.Lotus Garden Botanicals. Bergamot Mint Essential Oilhttps://www.lgbotanicals.com/Bergamot-Mint-Essential-Oil-_p_566.html

30.Butje, A.2017)。The Heart of AromatherapyHay House

31.Ferrati, M. 等(2023)。EfficACy of Mentha aquatica L. Essential Oil PharmACeuticals 16(4):633doi:10.3390/ph16040633



 

Sharon Falsetto Chapman

Sharon 為英國合格芳療師、資深園藝藥草師與植物調香師;擁有商學與會計學學士學位(榮譽),為美國藥草師協會準會員。她為英美雙重國籍,自 2006 年定居美國。 她創辦 NAHA 核可學校與繼續教育單位「Sedona Aromatics:The Garden School Online」,採 L3C 商業模式,透過獎助金提供社群課程,讓更多學員能以可負擔的方式取得高品質芳療教育。

她是「Language of Aromatics」線上芳療證照課程的作者與授課者,亦在疫情期間創立 Botanical Aromatherapy 線上會員學校,並於 2023 年推出個人植物香水系列。 Sharon 自 1990 年代起即投入醫療產業,近二十年深耕芳香領域;同時是專業作家與編輯,著有《Authentic Aromatherapy》,亦擔任 NAHA《芳療期刊》的主編與設計、NAHA 董事協調人與亞利桑那州北部區域董事。她在亞利桑那州 Sedona 的花園工作室中撰寫與授課,庭院與香草園亦由她親手建立。

更多資訊請見:SedonaArom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