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一個品種,樹木總帶著一種莊嚴感。紮根於大地,挺立而生,枝椏向天際伸展。我們幸運地擁有來自世界各地樹木「木材」所萃取出的多款精油,作為大自然的禮物。
本文僅概述並介紹「取自樹木木材」的精油之特色與應用;主要由葉、嫩枝、樹皮與樹脂萃取而得者雖也可能呈現木質調香氣,惟不在本文範圍之內。
植物科屬:瑞香科(ThymelaeACeae)。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或 CO2 萃取。
使用部位:受真菌感染之木材。
氣味:濃烈、富含樹脂、煙燻且帶泥土氣息。
主要成分:benzylACetone、β-agarofuran 與其他倍半萜烯。1
用途:深層鎮定、助於冥想。
注意:其香氣已顯示具有鎮靜作用;避免與特定藥物併用,尤其是鎮靜劑。2 本種屬瀕危物種。3 沉香精油價格昂貴,市面上常見摻偽情形。
IUCN 紅色名錄狀態:極度瀕危。3
替代芳療配方:
可調配一款富含倍半萜烯、同時呈現木質、煙燻與泥土調的混合香氣,以作為沉香的替代選擇。
精油比例:
製作:戴上手套,將四種精油置入琥珀色瓶中,旋緊瓶蓋並充分搖勻;標示各精油用量與製作日期。為獲致最佳香氣,靜置數週讓香氣融合。
擴香使用:依照擴香器廠商之指示操作,間歇擴香。避免於幼童、寵物或有特定醫療狀況者附近擴香;如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使用。
植物科屬: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深沉、木質、泥土。
主要成分:eremophilone、hydroxyeremophilone。5
用途:冥想香調;常見於香水中,具有男性化基調。
注意:屬受威脅物種。6
IUCN 紅色名錄狀態:無危(Least Concern)。6
替代芳療配方:
可將維吉尼亞雪松(Juniperus virginiana)與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合用,以獲得相近之深沉、泥土、木質感;其中維吉尼亞雪松提供乾燥木頭氣息,廣藿香則帶出冥想系的煙燻調。
精油比例:
製作:戴上手套,將兩種精油置入琥珀色瓶中,旋緊瓶蓋並充分搖勻;標示配方與製作日期。為獲致最佳香氣,靜置數週讓香氣融合。
擴香使用:依擴香器使用說明操作,間歇擴香。避免於幼童、寵物或有特定醫療狀況者附近擴香;如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使用。
重要備註:
許多樹種面臨過度採伐,或其棲地遭破壞而致受威脅甚至瀕危。在選購精油前,請先至「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查詢該植物萃取物之風險等級。凡列於名錄者均有風險,評等自「無危」至「滅絕」不等。
本文凡屬 IUCN 名錄物種者,均於參考資料段落加註連結;並提供具相近香氣特質與關鍵成分之替代精油或混香配方,以供取代之用。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木質、乾燥、煙燻,並帶樟腦感。
主要成分:himAChalene、atlantone、deodarone。5
用途:沉穩、鎮定的香氣。
注意:屬瀕危物種。7
IUCN 紅色名錄狀態:瀕危(Endangered)。7
替代精油:德州雪松(Juniperus mexicana)或維吉尼亞雪松(Juniperus virginiana)。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乾燥、木質、溫暖、香脂感。
主要成分:himAChalene、cedrene、atlantone、deodarone。5
用途:安定、紮根。
注意:列入 IUCN 紅色名錄。8
IUCN 紅色名錄狀態:無危(Least Concern)。8
替代精油:德州雪松(Juniperus mexicana)或維吉尼亞雪松(Juniperus virginiana)。
植物科屬:柏科(CupressACeae)。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濃烈、木質、溫暖、乾燥。
主要成分:thujopsene、cedrene、cedrol。5
用途:帶有溫暖、偏「男性化」的氣息;可幫助驅蟲,尤以防蟲蛾著稱。外用時,亦可帶來溫熱感、舒緩肌肉痠痛。
注意:目前無已知特別注意事項。
植物科屬:柏科(CupressACeae)。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深沉、木質、乾燥、香脂感。
主要成分:cedrene、thujopsene、cedrol。5
用途:此溫暖木質香在芳療中相當常見。類似德州雪松(J. mexicana),此「男性化」香氣可用於驅蟲,尤其是衣櫥防蟲蛾。亦可加入舒緩肌肉之配方,外用時具溫熱感。
注意:目前無已知特別注意事項。
植物科屬:柏科(CupressACeae)。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主要成分:eudesmol、dihydrocolumellarin、guaiol、guaiazulene、chamazulene。5
用途:平靜、舒緩的香氣;其香氛亦被認為可協助呼吸道不適。
注意:因含 β‑eudesmol,孕期與哺乳期避免使用;亦可能與藥物交互作用。5
植物科屬:殼斗科(FagACeae)。
萃取方式:溶劑萃取(Absolute)。
使用部位:木材與樹皮。
氣味:深沉、濃郁、木質、泥土調,帶香草氣息。
主要成分:順反式 β‑甲基‑γ‑辛內酯、糠醛、5‑甲基糠醛、愈創木酚、丁香酚、香草醛。9
用途:主要用於調香,作為基調/定香劑。
注意:可能引發皮膚致敏。10 孕期與哺乳期建議避免使用,直至有更多研究為止。本種列入 IUCN 紅色名錄。11
IUCN 紅色名錄狀態:無危(Least Concern)。11
替代精油/原精:橡苔(Oakmoss,Evernia prunastri)為生長於橡樹上的地衣,具相似之深沉泥土感,並為調香常用之定香劑。依 Tisserand 與 Young 所述,橡苔中的 chloratranol 與 atranol 可能導致皮膚致敏,但仍需更多可靠資料以釐清外用之安全性。5
植物科屬:橄欖科 (註:植物學上常歸於橄欖目乳香科 BurserACeae)。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木質、香脂、泥土調,氣息清朗、圓潤。
主要成分:limonene、menthofuran、α‑terPineol、carvone。5
用途:沉著、鎮定,被視為可「淨化負面能量」。
注意:若氧化可能引發皮膚問題;過量使用可能具肝毒性。避免用於兒童、孕期、哺乳期與寵物。5 聖木列入 IUCN 紅色名錄。12
IUCN 紅色名錄狀態:無危(Least Concern)。12
替代精油:乳香(Frankincense,Boswellia carterii)一般芳療用途安全,具複雜木質香並帶一抹 limonene,與聖木相似。惟需注意,多個乳香屬(Boswellia spp.)物種已受威脅或瀕危,但 B. carterii 目前尚未列入 IUCN 名錄。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木質、溫暖、微煙燻,帶有性感韻味。
主要成分:santalol、α‑bisabol、nuciferol、farnesol。5
用途:冥想與媚惑氣質。
注意:可能與藥物交互作用。5 檀香(Santalum 屬)精油價位高,易遭以較廉價之精油或基底油調改。澳洲檀香(S. spicatum)及其他多個檀香物種均列入 IUCN 名錄。13
IUCN 紅色名錄狀態:易危(Vulnerable)。13
替代精油:德州雪松(Juniperus mexicana)或維吉尼亞雪松(Juniperus virginiana)。
萃取方式:水蒸氣蒸餾。
使用部位:木材。
氣味:濃厚、木質、性感、乾爽。
主要成分:santalol、nuciferol。
用途:放鬆、迷人氣質。
注意:可能引發皮膚反應;請以 2% 以上之稀釋度使用。5 檀香精油價格昂貴,常見以較低價之精油或基底油摻改。印度檀香(S. album)及其他多個檀香物種列入 IUCN 名錄。14
IUCN 紅色名錄狀態:易危(Vulnerable)。14
替代精油:德州雪松(Juniperus mexicana)或維吉尼亞雪松(Juniperus virginiana)。
木質調精油多半帶來沉著、紮根的氣息,也是不少香水調配中的人氣原料。然而,今日許多取自木材的精油來源,實際上來自於「具風險」的物種。部分情況下,這些精油或許出自永續栽培、採收或負責任來源;但在購買前,仍建議先查核其物種狀態(與實際採收來源),並在必要時考慮替代選擇。
1.Pripdeevech, P., Khummueng, W., Park.(2011)。泰國沉香精油之氣味活性成分鑑定:固相微萃取‑GC/MS 與 GC‑O 研究。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Research,23(4),46–53。
2.Wang, S. 等(2017)。沉香精油經由 GABA 作動系統展現鎮靜‑催眠效果。Molecules,22(12),2190。
3.Harvey‑Brown, Y.(2018)。Aquilaria crassna。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18:e.T32814A2824513。檢索日期:2022‑10‑11。連結: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18-1.RLTS.T32814A2824513.en
4.Bowles, J.(2003)。《芳療精油化學》第三版。Allen & Unwin。
5.Tisserand, R.;Young, R.(2014)。《精油安全性》第二版。Churchill Livingstone/Elsevier。
6.IUCN SSC Global Tree Specialist Group;BGCI(2021)。Eremophila mitchellii。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21:e.T192234025A192234036。檢索日期:2022‑10‑11。連結: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21-1.RLTS.T192234025A192234036.en
7.Thomas, P.(2013)。Cedrus atlantica。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13:e.T42303A2970716。檢索日期:2022‑10‑11。連結: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13-1.RLTS.T42303A2970716.en
8.Farjon, A.(2013)。Cedrus deodara。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13:e.T42304A2970751。檢索日期:2022‑10‑11。連結: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13-1.RLTS.T42304A2970751.en
9.Guchu, E. 等(2006)。西班牙橡木(Quercus petraea 與 Quercus robur)揮發性組成之物種與地理差異影響。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54(8),3062–3066。
10.Wichtl, M.(2004)。《草藥藥典與植物製劑:以科學為本的實務手冊》第三版。Medpharm Scientific Publishers。
11.Barstow, M.;Khela, S.(2017)。Quercus robur。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17:e.T63532A3126467。檢索日期:2022‑10‑13。連結: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17-3.RLTS.T63532A3126467.en
12.Samain, M.;Fuentes, A.;Martínez Salas, E.(2019)。Bursera graveolens。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19:e.T67836767A144249196。檢索日期:2022‑10‑13。連結: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19-3.RLTS.T67836767A144249196.en
13.Gowland, K.(2021)。Santalum spicatum。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21:e.T172724199A172724334。檢索日期:2022‑10‑13。連結: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21-3.RLTS.T172724199A172724334.en
Kathy Sadowski 畢業於 American College of Healthcare Sciences,取得芳療學碩士學位。她熱衷於研讀草藥與精油之科學研究,並建立了網站 EarthtoKathy.com,依植物種、藥理作用與成分彙整超過 4,000 篇植物相關科學文獻,旨在展示草藥與精油於健康應用的日益增長之實證基礎。 她是 NAHA 與 AIA 的專業會員、ARC 註冊芳療師、持照按摩治療師,同時致力於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活。
更多資訊請見:https://www.earthtokath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