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精油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
芳療文獻
2007-12-11
薰香精油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
博碩士論文網
2004
趙崇仁
環境醫學研究所
「精油」於近幾年在先進國家興起一股使用的風潮。由於使用方便、宣稱功效繁多,加上非專業人員即可使用等原因,一般家庭使用情形已趨於普遍。
而精油宣稱之功效繁多,如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美容、治療呼吸道疾病、消除頭痛、神經緊張、抗菌等,由文獻可對照者,只有在抗菌及鎮靜功效的部分。此外,利用外加熱源之精油薰香法,似乎是簡便又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但目前尚未有相關研究,係針對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此外,依精油成分分析研究顯示其成份多半為揮發性有機物質(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及芳香化物,而過往許多研究證實,室內總揮發性有機物質濃度的上升,與許多健康症狀的表現有正相關性,且尚需外加熱源的薰香法,是否會在使用過程中改變精油成分的組成,或是產生新的揮發物質而有使用安全之虞,皆有待釐清。故,本研究想評估台灣一般家庭常使用薰香式精油,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為何,所產生的VOCs種類及排放量為何,以描述是否會對人體產生負面的健康效應。除了探討使用精油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另外亦在使用薰香精油前後,進行微生物、懸浮微粒、一氧及二氧化碳及總揮發性有機物質濃度的監測,藉由觀測污染指標濃度的變化,以了解使用薰香精油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
本實驗以薰香式精油作為分析研究對象,透過商家銷售問卷調查,統計一般台灣民眾常購買使用的精油種類,並選取累積銷售前50%種類的精油,作為研究分析對象。採樣地點選擇一代表性辦公室及家戶進行測試。空氣樣本採集則利用不鏽鋼採樣管充Tanex- TA及carbonexy作為吸附劑採集3小時,採畢則立即送至Auto-Thermal Desobetor(ATD-400)進行樣本脫附,以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進行VOCs定性分析。在進行空氣樣本收集的同時,全程以直讀氏儀器( Dust-Track、PID及Q-Track)監測CO、CO2、TVOCs及PM10等空氣指標值,監測使用薰香精油前後空氣指標的改變情形,並於使用薰香精油前、中、後時段(0、30、60、120、180分鐘)以Burkard採樣器及MEA、TSA與DG-18培養皿採集微生物樣本,並分別至於不同培養條件下培養後鑑屬及計算微生物濃度。
問卷結果顯示,國人常薰香式精油為薰衣草、尤加利、茶樹及玫瑰精油。Linalool、D- limonene、Eucalyptol、ρ-Cymene及Terpinene-4-ol-1五種物質分別為薰衣草、尤加利以及茶樹精油中的主成分,我們將上述幾種指標化物予以定量,以用來描述使用者之暴露程度。在空氣中微生物濃度監測結果顯示,大多數測試精油在使用30至60分鐘後,空氣中總真菌濃度有下降的趨勢,在接下來剩餘的測試時間中,該污染物濃度又再度回升。空氣細菌對精油的感受性似乎是較不敏感的。該測試期間,空氣中總細菌濃度下降的程度,並未達統計上顯著意義。在其他室內空氣污染物指標濃度監測結果顯示,在使用薰香精油後,該環境之CO、CO2及TVOCs濃度均顯著增加,而PM10濃度則無顯著上升。空氣中總真菌濃度與該時間所暴露TVOCs濃度有一負相關性存在(P=0.01; R=-0.28),這代表使用薰香精油確實能有效抑制空氣中真菌活性。雖然統計結果顯示,空氣中總細菌濃度與其對應時間上室內TVOCs的濃度,有一正相關性存在(P=0.005; R=0.37),但在進行不同時間組的總細菌濃度比較上並無顯著差異。若將該相關性分精油種類討論,則發現使用茶樹精油時,空氣中總細菌濃度與暴露TVOCs濃度有高度的負相關性存在(P<0.0001; R=-0.79),其他精油則呈現正相關性。雖然各薰香精油抑制細菌的程度達顯著意義,但茶樹精油可能對空氣中細菌有較高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