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重返芳療與個人照護產業時,我把自己的公司 Selah Press 賣給了我的編輯 Loral Pepoon。由於科技發展飛快,我們決定合作,把我的書《How to Self-Publish: A Guide for Author‑preneurs》更新為第三版、也是最終版。這條「道路」一直在施工,更新迫在眉睫、改進可被預期。這個產業瞬息萬變。更新資訊將會發布在 Selah‑Press.com。
在當今的自助出版業,身為作家,就像開了一家小生意。你的書就是你的產品。你需要同時戴上多頂帽子:寫作者、編輯(做早期自編修)、出版者、宣傳、公關/社群媒體經理,以及創業者。無論走傳統或自助出版,成為作家都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職涯之路——你把自己的靈魂攤在世人面前,並做好面對評論的準備。
若你選擇自助出版這條路,你等於放棄了傳統出版社背後的團隊支援。你將需要自己做大量工作、雇人、並請求協助。在必須獨處才能寫作的時光裡,你要成為自己的啦啦隊,每天給自己鼓勵。這份工作回報極高,但也非常艱辛。所幸如今有許多公司為自助出版作者提供各式服務。
近年來,整個出版世界已被徹底翻轉。誰能自助出版一本書?答案是:絕對任何人都可以!年輕時我夢想找經紀人,走傳統出版路線;簽下寫作合約與其光環,是我夢想的一部分。直到 2010 年,我在 Multnomah University 聽了 David Sanford 關於出版界的演講;那一刻,自助出版的魔法令我著迷,為我的新職涯道路敞開大門。
或許,問題不在於「誰可以自助出版?」,而是「誰應該寫一本書?」我相信上帝賜給我們每個人獨特的才能與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聲音,也都有重要且值得傳授的事。你只需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擁有值得分享的內容,並且相信你的天賦與才能值得被付費。
我之所以使用「作家創業者(author‑preneur)」這個詞,是因為在今日,要成為成功的寫作者,「同時是作家與創業者」至關重要。自助出版是一條需要你投入最高程度自我的出版途徑。你要自行掌握截止日期、發想書籍的創意概念、親自設計封面或外包、決定定價,並承擔潛在成功或失敗。這一切都是你的,寶貝!你也會看到其他常用名詞,如「獨立作者(indie)」與「匠人作者(artisan)」。我喜歡這些詞,因為對我而言,作家創業者、獨立或匠人作者,都包含了在今日瞬息萬變市場中成功所需的創新與冒險精神。
無論你稱這種出版方式為自助出版、獨立出版、匠人出版,或「作家創業」,真相是:讀者不在乎你的書是怎麼出版的。他們在乎的是內容——這本書能如何幫助或啟發他們。你的讀者也可能在乎你的書要賣多少錢。
曾幾何時,自助出版被等同於作者的失敗,但那在當時並不正確,今天更非事實。對作者而言,手裡捧著一本自助出版的書與拿著傳統出版的書一樣令人興奮;也許更令人興奮,因為你能保留較大比例的利潤,並因自己成功達成目標而欣喜。我最小的女兒 Caiden 小時候常說:「I do it my own self(我要自己來)。」你也可以「靠自己完成」。
你很可能不會因此致富,除非你是百萬分之一的爆紅意外;但在這期間,為什麼不打造一個能夠超越你一生、長期的收入來源呢?你的版稅將會持續不斷地匯入。書籍出版是個數十億美元規模的產業。追月有風險,但總比你緊抱住夢想、對著肚臍裡的棉絮出神,要來得更刺激。
許多知名且賺錢的作者,在某些專案上轉而放棄傳統出版,選擇以按需印刷(POD)推出平裝本,並以 Kindle、iPad 與其他裝置發行電子書。
在《Be the Monkey》一書中,合著者 Barry Eisler 談到他如何婉拒傳統出版社 50 萬美元的合約,改為自助出版。不久之前,走人會被視為瘋了,但他做過計算。選擇自助出版,正如同任何商業決策,是一道數學題:你承諾把自己的時間、精力與資源投入到最有利可圖的途徑。
你不用花太多時間,就找得到由已成名的作者與出版人撰寫的文章,貶抑自助出版作者;然而,能永遠讓你的書維持在印行狀態、獲得較高的版稅、更佳的電子書利潤、自訂價格、並加速上市時程——這些優勢,正吸引許多人轉向自助出版。
《Be the Monkey》的另一位合著者 Joe Konrath 直言不諱:「如今有太多作者為『六大』出版社辯護,我把他們的行為比擬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Eisler 也在同書中提到關於傳統合約:「我聽到的最後一個論點是:『好吧,確實有些人在自助出版上賺到錢,但總是那些名字。』然而名單一直在變長。批評者最後可能會說:『好吧,確實有人在自助出版上賺錢,但總是那五千個名字。』在那之前,這些批評者將會自己也去自助出版。」(引用自參考文獻 1)
如果你是企業主、經營部落格、擔任講者、教師、喜劇演員、醫師、教練、歌手、牧者、社群媒體達人、藝術家或攝影師,或以其他方式長期與大眾溝通,那麼你「很可能已經寫出數十本書等量的內容」。只是你還沒有把這些想法組織起來、落到紙上,或透過自助出版的管道把它們變成書,進而創造長期(且低、一次性的努力)的收益。
「現在是你寫書的歷史最佳時刻。你與你的出版成書之間唯一的阻礙,是自我設限的恐懼、藉口,或沒有把你寫作與出版的夢想放在優先順位。」
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大堆舊筆記、教學教材與部落格可以整理成書。你們中的許多人只是有個夢,想把點子變成一本書。擁有夢想是第一步。第二步,請抓住「行動」的力量。你可能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但如果你有足夠的心理素質與情緒韌性,若你能把藉口與恐懼拋開,那你就成功一半了。除了你,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止你寫出那本書。
有時你會分心,失去寫書的焦點。不要苛責自己,只要重新聚焦再出發。如果你在過程中失敗了,當然可以容許自己短暫的自怨自艾;然後放下,回到重新開始的正事上。我會在《How to Self‑Publish》一書中分享普遍有效的寫作技巧——不管你的起點在哪裡(將刊於 NAHA 期刊 2024.3 秋季號)。
我要告訴你:你的口袋有個大洞。日復一日,你忽視了桌上那些輕而易舉就能拿起、並派上用場的現金。只要把過去的付出整理好,你就能創造未來的獲利。
寫書絕非快速致富的途徑——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是。這是一種把你的知識分享給更大受眾的方法,並因此而受益。如果你是為了快速致富,那就走錯路了。若你的生命故事或你在芳療領域的工作能啟發與教育他人,若你的知識能賦能,那就請開始打字、整理、出版,並為你的付出獲得報酬。
別為了「誰會讀你的靈感、笑話或人生故事」而打結,只因為你還不有名。只要你的故事或資訊寫得好、內容有說服力,人們並不在乎你是否有名。人們喜歡閱讀有趣的故事與紮實研究的資訊——你不也是嗎?
你也許會想:既然我已在部落格、課程、講義或可下載的 PDF 裡免費分享了資訊,人們應該不會花錢買我的書吧?我的經驗是:人們更喜歡把所需資訊都握在手邊,而不是到處上網東找西找免費版本。
我的書《DIY Kitchen Chemistry》就把我原本免費放在 YouTube(「Kitchen Chemistry」影片)以及我的部落格與網站上的資訊集結成冊。我還在封面上標註「As Seen on YouTube」。即便如此,人們仍更願意買書,而不是去看影片,或把所有資訊下載、儲存。
自 2010 年左右以來,作者所面臨的挑戰比過去更嚴峻。虛擬書店比傳統書店擁擠得多——而且是真正的擁擠,因為自助出版移除了出版世界的種種門檻,任何人都能加入。你需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你的書在視覺上(線上)需要「跳出來」,內文也要夠好,才能讓讀者回頭再買你的其他書。
聚焦你的利基(niche),因為你專業領域的特定資訊才是暢銷、並讓讀者持續回購的關鍵。在我所有的書中,最暢銷的是《How to Make Melt & Pour Soap Base from Scratch》。這是一本非常利基的書,原本我以為出版幾年後銷量會下降,但它仍持續超越我其他涵蓋芳療與 DIY 手作的「廣泛主題」書。這本書之所以能在陌生讀者間脫穎而出,是因為它教授的是市面上其他書都沒教的肥皂製作方式。大多數手工皂書教的是如何做手工皂,或如何使用稱為「融化再製(melt & pour)」的現成肥皂基底;而我的書公開了這個業界長久以來保存得很好的祕密配方與技巧——如何「從零開始」製作可融化再製的肥皂基底。
在我們出售公司 Essential Wholesale(現名 Essential + Labs)的過程中,我寫了前三本書。我希望能在交易完成前,完成我的手作、皂類與芳療書籍。這些美妝產業的書讓我能分享所學,並持續從我擁有 Essential Wholesale 時累積的知識中獲得收入。因為我選擇自助出版,即便在我不再擁有實體公司之後,甚至在我過世之後,我仍能讓書一直保持在印行狀態。傳統出版則由出版社握有權力,決定何時印、何時停印。
成為作者能立刻帶來可信度與被動收入。書籍上架,能讓你的能見度擴散到網站之外,進入熱門的線上書店。身為作者,也會替你打開更多的演講機會。我收到的演講邀請,在我的書出版之後,來得比我事業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演講是有利潤的,且能讓你與更多客戶互動,同時不用自掏腰包飛到會場、繳註冊費——因為身為講者,所有花費都由主辦單位負擔。額外好處是,你也可以在演講場合販售自己的書。
別被寫書或自助出版嚇住。要在 Kindle Direct Publishing(KPD.Amazon.com)出版平裝書,最低頁數為 24 頁。平裝書每頁平均 250–300 字。也就是說,出版一本書的最低字數約為 6,000–7,200 字。這樣想,你就會發現——寫作與自助出版一本書,其實非常可行。戰勝恐懼、打倒告訴你謊言的「冒牌者症候群」,撥出時間,把你的作品分享給世界。我們在等你。
1. Eisler, Barry and Joe Konrath. “Be the Monkey—Ebooks and Self‑Publishing: A Dialog Between Authors Barry Eisler and Joe Konrath.” Joe Konrath. March 18, 2011. 經授權使用,原文附註:「請自由轉載本對談之全部或部分,但須註明出處並附回作者連結。」
Kayla Fioravanti 為 Ology Essentials 與 Ology Essential Labs 共同創辦人。她是多次獲獎的作者、認證芳療師與化妝品配方師。著有《The Art, Science and Business of Aromatherapy》,並與人合著亞馬遜暢銷新書《The Unspoken Truth About Essential Oils》。你可透過 NAHA 書店購買她的《How to Self‑Publish: A Guide for Author‑preneurs》第三版。更多資訊請見 OlogyEssentials.com 與 OlogyEssentialsLa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