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高效、可精選:CO₂ 萃取物如何改寫臨床配方 / NAHA芳療協會期刊 2022 春季

NAHA期刊
2025-10-16

CO₂萃取物:臨床應用中的植物精華之力

超臨界二氧化碳(CO)萃取是一種現代技術,用以製備親脂性的植物萃取物。過去一個世紀間,這項技術自實驗階段發展為能高度選擇原料與產出的方式,並呈現強大效力。作為一名治療師、配方師與教育者,我長年與最為脆弱的患者工作,也為他們而工作;在臨床芳療與芳香醫學中整合 CO萃取物時,我見證過最令人驚嘆的結果。


發展脈絡

最早對「超臨界相」的觀察——也就是在密閉環境中,液體暴露於某一壓力與溫度時,氣液界面消失——可追溯至 19 世紀之初。到了 19401950 1960 年代,研究證實不同溶劑具有不同特性。

當時主要被認識、且能自植物材料中萃取(親脂性)分子的,多是具毒性的有機溶劑。尤其食品業的生產者日益尋找對其產品或環境危害更小、甚至無毒的溶劑;藉由採用二氧化碳萃取,他們便能達成此目標。1

由於 CO萃取具無毒性,且在給予適當壓力的情況下所需溫度相對較低,它可用於萃取對熱敏感的植物成分,且最終產品中不會殘留溶劑。此外,萃取物的顏色、組成、氣味、質地與芳香通常能在過程中被細緻保存。這也說明了為何 CO萃取物受香水調配者與草本補充品配方師的重視。這也是我認識 CO萃取物的起點。身為護理芳療師與草藥師,我會建議在患者的配方中使用含 CO萃取物的草本補充品,而往往獲致極佳成效。


CO₂萃取物在芳療中的運用

為了在廣泛的應用中提供我實務裡那些十分脆弱的患者最佳的芳香選擇,我開始採購Zingiber officinaleCO萃取物,該作法見於 Eliane Zimmermann 的著作《Aromatherapie für Pflege und Heilberufe》。2

CO萃取物真的對芳療有價值,尤其在臨床照護上嗎?CO萃取物真的比傳統精油更強嗎?有人對其效力讚不絕口。是的,我一開始也把這視為對所有 CO萃取物都適用的事實。不過,多年下來我逐步理解:雖然它們可能與眾不同,CO萃取物在芳療中有其自己的位置,就如同傳統精油一樣——它們各有優勢,也可能有其限制與風險。相同的思路也適用於作為(藥用)基底油的 CO萃取物。我在先鋒探索中學會了如何與它們調和,也實作過它們有時黏稠、因此在操作上具挑戰性的稠度。我也喜歡以 CO萃取物作為溶劑這件事——它完全無毒,且是釋放植物中最豐富香氣的非常安全的方法。

自那時起,我認識了許多 CO萃取物,也學到它們在芳療各個面向中能帶來的益處。這反過來促成了我在 2018 年出版《CO ExtrACts in Aromatherapy, 50+ ExtrACt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一書。


CO₂萃取:簡述

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溶劑」,能選擇性地攜帶所需的化合物或化合物家族,離開原始植物材料。此萃取方式適用於通常為取得精油而被萃取的植物,例如乳香Boswellia 屬)或沒藥Commiphora Myrrha)樹脂、Zingiber officinale)或鳶尾根(Rhizoma iridis)根部、甜馬鬱蘭Origanum majorana)或胡椒薄荷Mentha × piperita)葉片、黑胡椒Piper nigrum)果實、或玫瑰Rosa 屬)花瓣。

此方法同樣非常適合萃取高品質的脂肪性植物油,或藥性更為活躍的基底油,例如自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果肉或種子、以及狗薔薇(Rosa canina)所得的油。

二氧化碳在 31°C 74 巴(Bar)的條件下到達臨界點。此時的流體看起來像濃霧或蒸汽,對極性相近的芳香化合物具有最大溶解能力。藉由調整溫度與壓力,我們得以在最終產品的分子與分子家族組成中,於原料所能提供的範圍內,取得高度的選擇性。

在流程結束後釋放壓力,二氧化碳將以氣體形式逸出(並被回收再利用),留下萃取物;其後可再分餾,或在均質與過濾後原樣使用。


CO₂全萃(Total ExtrACts)

CO全萃包含所有可被 CO溶解的成分,例如蠟質、樹脂、色素、脂肪酸與精油。製備 CO全萃時所用壓力很高。多數 CO全萃用作基底油。例子包括:石榴(Punica granatumCO全萃、月見草(Oenothera biennisCO全萃。也有例外,例如峇里桂皮(Cinnamomum burmaniiCO全萃,其使用方式就像精油;就氣味而言,我會把它形容為「肉桂天堂」。

在某些萃取物中,我們會看到於相同植物材料的精油裡不會出現的分子。CO全萃在成分上幾乎與其來源植物相同。某些萃取物在加入任何基底產品前,需溫和加熱至約 30°C 才會變得流動。


CO₂選萃(Select ExtrACts)

CO選萃可與傳統精油相互類比。此法以較低壓力萃取主要為揮發性的、可被 CO溶解的成分。其結果是與蒸餾精油相似、但成分往往更豐富、且在香氣上更勝一籌的油。

另有亞臨界 COsubCO₂)萃取,其參數維持在超臨界點之下。這類萃取物在外觀與黏度上通常與 CO選萃十分相似。多數這些萃取物的使用方式與精油相同。


分析證書(CoA)

我們從精油分析中知道,其分子構成存在廣泛變異。某一活性成分應落在特定範圍內,其含量顯示出精油的許多性質與品質。然而,油與萃取物之間可能因多種因素而有差異,例如:

  • 萃取方法:例如玫瑰Rosa × damascena)的蒸餾精油、其絕對油或 CO萃取物,各自具有其特徵(如苯乙醇含量)。
  • 使用鮮品或乾品:蒸餾常使用鮮植物;CO萃取則多用乾燥材料,因為水分可能妨礙高效率萃取。
  • 整株或研磨之部位:蒸餾多用整株或粗切植物材料;CO萃取則會研磨或細切,以利在萃取槽中的理想質傳。
  • 原產國:對油的化學構成有深遠影響。
  • 採收期:需於植物最有利的時點採收與萃取。
  • 採收年份:氣候與生長條件逐年不同,據此影響油的健康度與組成。


關於 CO₂萃取物的想像與誤解

人們常說,CO萃取物——特別是那些我們會像精油一樣使用的品項——效力更強,因此應比傳統萃取對應物以更低劑量使用。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有些萃取物確實富含某些化合物,使其在醫療上更具價值;但也有許多 CO萃取物就其組成來看反而較溫和,有時甚至可以(當然仍須依個別〈病人〉需求、條件與禁忌)以更高劑量使用。


CO₂萃取物中的精油與其他活性成分

在所有 CO萃取物中,我們都能發現不同多寡的精油、脂肪酸、色素與其他化合物。舉例來說,八角(Illicium verumCO選萃的精油含量可高達 95%,香氣濃郁飽滿。甜馬鬱蘭Origanum majoranaCO選萃的精油含量屬中高,約 80%。這款驚人的萃取物氣味溫暖、木質、柔滑、只有些微樟腦感;其酯類含量高,是我在危機情境中的最愛油之一——它是「在各層面上放手」之油,從分娩、放下舊模式,到走向生命終點。

檸檬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CO選萃通常含有約 75% 精油;而其 CO全萃的精油含量相對較低,僅不到 18%。你或許因此認為此 CO全萃幾乎無法與蒸餾精油或 CO選萃相比,但它在針對嚴重單純疱疹病毒(HSV‑1)感染的配方中,展現了極為出色的效果。3

我們也在 CO萃取物中發現所謂「表皮蠟」(cuticular waxes)。它們在植物外表形成薄薄一層蠟,幫助減少表面水分流失、抵禦過量雨水損害、阻擋紫外線(UV),也讓其他生物不易攀附其上。例如硬脂酸、角鯊烯與棕櫚酸。

類黃酮可被超臨界 CO容易地萃出。含有類黃酮的 CO基底油包括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與玫瑰果(Rosa canina)。我們也在 CO萃取物中發現胡蘿蔔素與維生素 E,通常見於我們所重視的基底油。

另一類高度有趣、且存在於我們作為基底油使用之 CO萃取物中的化合物,是三萜類酯,例如山金車Arnica montana)中的 arnidol,具極佳的抗發炎與鎮痛特性;4 以及金盞花Calendula officinalis)中的 faradiol5 亦展現出色的抗發炎與鎮痛性質,6,7 並在如放射性皮膚炎的情況中顯示功效。8,9

CO₂萃取物對(臨床)芳療的加值

 我在臨床芳療的所有場域,與傳統精油、基底油與單體化合物並用 CO萃取物,並依患者個別需要作選擇,尋找最適切的芳香處置方案。配方涵蓋止痛、呼吸道感染、口腔照護與肌膚/傷口照護等領域。

我最喜愛的一款兒科萃取物,是小根紅柴(Krameria lappACeaCO全萃:我用它處理會滲血的紅屁屁與小孩常見的裂傷、小割傷與擦傷。

Botanica 2020 會議上,我在工作坊中詳述了幾款我們像精油一樣使用之 CO萃取物,在高齡與失智照護中的潛力。這些近似原植物、幾乎忠實還原其材料本色的絕美香氣,能引發更為真切鮮活的自傳式記憶,連結到植物、花園、食物、香料、甜點與各式回憶。從西伯利亞冷杉(Abies sibirica)亞臨界 CO萃取物中卓絕的林氣息,到可可(Theobroma cACaoCO選萃令人聯想熱可可或純巧克力棒的香氣,我們都能善用這些萃取物,讓患者感到安全、讓環境更有家的感覺、讓他們參與嗅覺活動,並透過連結其內在世界來普遍提升其福祉。

在臨終照護中,CO萃取物可用於處理多樣的常見症狀,例如疼痛、呼吸困難與焦慮,也能幫助患者與其摯愛感到被安撫與照顧。10,11 以我個人經驗,某些 CO萃取物甚至比起其傳統蒸餾對應物,更能幫助我們在更深層面連結自己的靈性自我。我最喜愛的萃取物之一,是索馬利亞乳香Boswellia carteriiCO選萃。


結語

在我看來,觀察 CO萃取物及其有時較為陌生的成分,如何在芳療中找到合宜位置,將會非常有趣。為了讓芳療師能明智且高效地使用它們,重要的是投入學習、實作運用,並向該領域專家進修。同時,我們也樂見更多科學數據問世,以評估 CO萃取物的效能與安全性。

我相信,CO萃取值得成為整體健康照護中芳香支持的一個整合要角。

本文部分內容出自先前刊載於 In Essence(英國)Vol. 19 No.12020 年冬/秋季號之貢獻。


參考資料

1.Kerkhof M. 2018. CO2 ExtrACts in Aromatherapy, 50+ ExtrACt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Kicozo.

2.Zimmermann E. Aromatherapie für Pflege- und Heilberufe - Kursbuch für Ausbildung und Praxis, 1998/2008(醫護芳療)。

3.Kerkhof M.(荷文,2020)。Klinische AromaZorg, Aromatherapie voor Zorg en Praktijk. Kicozo

4.Kriplani P, Guarve K, Baghael US. Arnica montana L. - a plant of healing: review. J Pharm PharmACol. 2017 Aug;69(8):925-945. doi:10.1111/jphp.12724.

5.Lovecka P, Lipov J, Thumova K, MACurkova A. CharACteriza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from Calendula officinalis. Curr Pharm Biotechnol. 2017;18(14):1167-1174. doi:10.2174/1389201019666180226151910.

6.Zitterl-Eglseer 等。Anti-oedematous ACtivities of the main triterpendiol esters of marigold (Calendula officinalis L.). J EthnopharmACol. 1997;57(2):139144.

7.Kuttan G, Kuttan 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flower extrACt of Calendula officinalis Linn.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Indian J Exp Biol. 2009 Feb;47(2):11320. 另見:J. EthnopharmACol. 2011;134:443449. doi:10.1016/j.jep.2010.12.042

8.Kodiyan J, Amber KT. A Review of the Use of Topical Calendula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adiotherapy-Induced Skin ReACtions. Antioxidants (Basel). 2015 Apr 23;4(2):293303. doi:10.3390/antiox4020293.

9.Schneider F, Danski MT, Vayego SA. USage of Calendula officinali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adiodermatit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Rev Esc Enferm USP. 2015 Apr;49(2):2218. doi:10.1590/S0080-623420150000200006.

10.KerkhofKnapp HayesM. 2015. AromACare with essential oils and CO extrACts in the dying stage of deep dementia. IJCA. 10(2):2027

11.Kerkhof M. 2015. Complementary Nursing in End of Life Care, Integrative Care in Palliative Care. Kicozo

Madeleine Kerkhof Wellhüner

Madeleine Kicozo(全球整合與補充〈護理〉照護知識學院)的創辦人、執行長與資深講師。她曾任註冊護理師、臨床芳療師、芳療教育者、按摩治療師與水療照護專家;是臨床芳療(AromaCare)、水療照護與其他補充療法領域裡備受敬重的專家與享譽國際的教育者,專長於最脆弱患者與高齡者、腫瘤醫學、安寧與臨終照護。

她同時是荷蘭護理師協會與 Palliactief 顧問與成員;亦為美國整體護理協會、AIA(教育委員會成員)、NAHA(核可教育者)、IAAMAIFPAEONS 的成員,並為國際臨床芳療網路(ICAN)院士。

Madeleine 著有三本廣受好評的書:《Complementary Nursing in End of Life Care》(2015)、《CO Extracts in Aromatherapy, 50+ Extract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2018)與《Clinical AromaCareAromatherapy for Clinic and Practice》(2020,荷文)。

Madeleine 在荷蘭的 Kicozo 校本部任教並領導師資團隊。Kicozo 已獲荷蘭護理品質委員會認證。她亦是全球多所頂尖芳療、整合醫學與護理學校的客座教師,並提供線上課程,以安全且有科學基礎的繼續教育,訓練護理與醫療專業人士於臨床芳療(AromaCare)與其他臨床補充〈護理〉技術上,以增進患者與其所愛之人的生活品質。

更多資訊:www.kicozo.info/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