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奉行「物盡其用、不浪費」的原則。只要能找到新用途,我就不想把東西丟掉。我的製香嗜好就是這麼開始的:我手邊精油太多,想找個不浪費的新用法,最後發現可以用**空白線香棒(blanks)**來做芳香療法線香。從那之後,我每逢聖誕就會做線香送人,也做來自用。
關於線香其實有非常多歷史與製作流派。這篇文章分享的是一種現代「捷徑」:用空白、未加香的線香棒(通常以鋸末或木炭粉壓製)來做線香。文末也附了若你想走傳統路線(用天然芳香植物「從零開始」)的延伸資源。
直接把精油滴上線香棒再點燃,看似簡單,但會讓線香燒得很快、產生較多黑煙——我就是被家中警報器「教育」過才學乖的!
DPG(二丙二醇)**在製香裡扮演「黏結劑+溶劑」的角色:
雖然 DPG 是合成成分,但根據體外與體內研究,口服、皮膚或吸入急性毒性不高,且對遺傳物質無毒性。DPG 也是娛樂產業煙霧薄霧機的常見成分。選購時請找香氛等級(fragrance grade)、無味無色、沸點高(446.9°F)且低毒性的產品。
製作線香的基礎比例通常是:
一般經驗法則是:每 1 盎司的「精油+DPG 混合液」可處理 20–30 支線香棒。要確保線香棒被混合液完全浸潤;不同批次的空白棒吸收量會有差異,下次可酌量調整。未被吸收的混合液可留到下批繼續用。浸泡 24–72 小時皆可;老實說,就算你忘了好幾天、幾週也不打緊——我就是這樣「實驗」出來的!
若未來打算少量零售,建議用垂直法:佔空間小、浪費少,浸泡液可反覆使用。
乾燥完成後,可裝入加長塑膠袋、線香牛皮紙筒或紙盒。線香座選擇很多,重點是底座要夠寬,能接住落下的灰。
空白線香棒(條、錐形)、DPG 與其他材料可在(例如)Aroma Warehouse之類網站找到。
你可以只用單方精油,或調成複方精油;我做過多達12 種精油的配方。重點是維持精油:DPG = 1:2 或 1:1這個大原則。
以上配方主要作為你的起點。盡情混搭你喜歡的精油來打造專屬香氣。我也曾經「不小心」做出很棒的組合——強烈建議把每次嘗試記錄下來,以便重現或日後商用。
你完全可以用芳香植物原料從零開始做線香。若想走這條更傳統、古老的路,推薦閱讀/課程:
Kayla Fioravanti是 Ology Essentials的共同創辦人、獲獎作家、認證芳療師與化妝品配方師。著有 The Art, Science and Business of Aromatherapy,並與人合著 Amazon #1 新書 The Unspoken Truth About Essential Oils。]
更多資訊:www.ologyessentia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