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到園藝店打算買一株像是羅勒(Ocimum Basilicum)的香草,卻驚訝地發現同一種植物竟有這麼多品種?也許你看到常見的甜羅勒,還有大葉羅勒,甚至是長著紫色葉片的羅勒。多數芳療師大概都會忍不住逐一聞聞每個羅勒品種,並注意到它們氣味上的差異。
有些花園香草在香氣與風味上存在顯著差異,單憑植物的俗名或學名不一定看得出來;有時需要更深入的辨識。不論你是在泡草本茶、用新鮮香草為食譜增添風味,或是在芳香療法中使用精油,了解植物的化學組成往往很有幫助。
本文將說明如何從植物名稱中看出端倪,並比較幾種常見香草的關鍵化學差異,包括羅勒(Ocimum Basilicum)、羅馬洋甘菊(Chamaemelum nobile)、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甜馬鬱蘭(Origanum majorana)、薄荷(Mentha 屬)、奧勒岡牛至(Origanum vulgare)、鼠尾草(Salvia 屬)與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植物會依相似的解剖學特徵進行分類;學名可用來辨識植物的屬、種,有時也包含化學型(chemotype)、亞種或變種。學名通常源自拉丁語或希臘語,每一種植物都有獨一無二的學名。例如,羅馬洋甘菊的學名是 Chamaemelum nobile,其中屬名為 Chamaemelum,而更具體的種名為 nobile。
學名不同於俗名。一種植物可能擁有許多俗名,但通常只有一個學名。學名可在全球通用以辨識特定植物,而俗名多半僅限於在地使用。
|
亞種(subspecies) |
變種(variety) |
雜交種(hybrid) |
|
進一步細分「種」的分類,通常指一個在地理上隔離而穩定的族群。 |
在存在亞種時可再細分;或直接細分「種」,依據些微但穩定或可遺傳的特徵來區分。 |
指兩個不同物種雜交而成。學名中會在屬名與種名之間以乘號「×」表示。 |
|
例:奧勒岡牛至 Origanum vulgare subsp. hirtum |
例:芹菜 Apium graveolens var. dulce |
例:拉丁薰衣草(薰衣草雜交種)Lavandula × intermedia,由 L. angustifolia 與 L. latifolia 交配而成。 |
同一物種的植物若產生不同氣味與化學組成,稱為「化學型」。這通常與地理與氣候條件相關,例如溫度、降水、土壤品質與海拔;也可能與植株的生長階段與採收時間有關。
例:Ocimum Basilicum ct. linalool,意指該植物的主要化學成分為沉香醇(linalool)。
羅勒、洋甘菊、薰衣草、甜馬鬱蘭、薄荷屬、牛至、鼠尾草屬與百里香等都存在顯著的化學變異。以下對這些植物的成分差異做更詳細的說明。需注意此處僅列出部分差異,實際上可能還有更多變化。
依據 Tisserand 與 Young(2014),甜羅勒精油可見下列幾種化學變化型:
所有羅勒物種的安全提醒:一般而言,多數羅勒的精油含量約 5%。懷孕、哺乳、小孩或長期大量食用時,避免超過正常食物用量的內服。
芳療中常見三種洋甘菊:德國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羅馬洋甘菊(Chamaemelum nobile)與摩洛哥洋甘菊(Ormenis mixta)。三者同屬菊科(AsterACeae),但屬名不同,化學組成亦異。
真正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帶甜美花香並略帶草本氣息;拉丁薰衣草(Lavandula × intermedia)的香味類似,但多了樟腦調。市面上可購得許多薰衣草種子品系,如 Munstead、French long、English Lavender、Hidcote blue 等(皆屬 L. angustifolia 的園藝品系)。
拉丁薰衣草為雜交種,其精油的關鍵成分包含 linalool、乙酸沉香酯(linalyl ACetate)、樟腦(camphor)與 1,8-cineole。
真正薰衣草的精油通常含 50–83% 的 linalool 與 linalyl ACetate;具體比例會因栽培環境而變化。
西班牙薰衣草(Lavandula stoechas)的精油富含樟腦、茴香酮(fenchone)與 1,8-cineole。
穗花薰衣草(Lavandula latifolia)精油主要由 linalool、1,8-cineole 與樟腦所組成。
可能益處:對於高 linalool 與 linalyl ACetate 的品種,常見具平撫情緒與友善肌膚之特性;含樟腦與 1,8-cineole 的品種可能有助呼吸;此外薰衣草亦被認為能幫助驅避叮咬性昆蟲。
安全性:對於含樟腦與 1,8-cineole 的薰衣草品種,較不適合幼兒與某些特定醫療狀況(如氣喘)者使用。
甜馬鬱蘭(Origanum majorana)存在許多化學型;另有些俗稱「馬鬱蘭」的植物(如西班牙馬鬱蘭 Thymus mastichina)其實並非同一屬。
ct. linalool:linalool 可高於 67%,帶花香調,但仍可能含多達 23% 的 carvACrol,故仍具牛至般的辛香影子。
烹調小訣竅:甜馬鬱蘭常見於料理,帶有清淡草本風味,建議勿過度烹煮;可在料理最後幾分鐘加入些許新鮮葉片。
安全提醒(香草食用):懷孕、哺乳、小孩或長期大量食用時,避免超過一般食物用量。某些與牛至較相近之化學型,超過一般香料劑量時,可能與特定醫療狀況相衝。
薄荷屬(Mentha)約有 24 個物種,且有無數雜交與變異。以下為芳療中常見的三種精油:
可能益處:上述三種薄荷可能有助呼吸與消化;含較高 menthol(如田薄荷與胡椒薄荷)者外用時也常被用於清涼舒緩感受。
安全性:田薄荷與胡椒薄荷中含之 menthol 與(於部分物種)carvACrol 可能刺激皮膚與黏膜;menthone 與 pulegone 過量具毒性。懷孕、3 歲以下嬰幼兒(呼吸道考量)與特定醫療狀況者應避免使用;綠薄荷精油則因高含 carvone,皮膚與黏膜亦可能受刺激,建議外用濃度上限約 1.7%。
香草食用:一般小量食用田薄荷、胡椒薄荷與綠薄荷葉通常安全;但有膽結石者避免食用胡椒薄荷或田薄荷與其茶飲。
由上而下:田薄荷(Mentha arvensis)、胡椒薄荷(Mentha × piperita)、綠薄荷(Mentha spicata)
牛至屬(Origanum)包含 50 多個物種與許多變種。常用於萃取精油的物種包括常見牛至(Origanum vulgare)、希臘牛至(Origanum onites)與真正希臘牛至(Origanum vulgare subsp. hirtum)。這三者的精油多半高含 carvACrol,並以對伞烯(p-cymene)、γ-松油烯與麝香草酚(thymol)為關鍵成分;在料理世界中,常被合稱為「地中海牛至」。
常被稱為「墨西哥牛至」的植物在分類上通常不屬於 Origanum,例如 Lippia graveolens;其精油常含更高比例的麝香草酚,並含 p-cymene、carvACrol 與 1,8-cineole,風味更為強烈,適合西南部風味料理。
成分安全提醒:含高 carvACrol 與 thymol 的植物(如牛至與部分百里香)展現顯著抗微生物活性,但過量可能具毒性。牛至精油不建議用於幼兒、孕哺期與特定醫療狀況者,且可能對皮膚與黏膜致敏。
香草食用:作為少量香料一般耐受良好;但懷孕、小孩與特定醫療狀況者避免超過一般食物用量。
鼠尾草屬(Salvia)是唇形科中最大的屬之一,在美洲就有超過 500 個物種。值得一提的是,迷迭香也已歸入鼠尾草屬,其新學名為 Salvia rosmarinus。
芳療中最常見的是藥用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與快樂鼠尾草(Salvia sclarea)。其他可見於精油中的種類還有希臘鼠尾草(S. fruticosa)、白鼠尾草(S. apiana)與西班牙鼠尾草(S. lavandulifolia),多半高含 1,8-cineole 並含樟腦,可能有助於呼吸相關的不適。
安全性:藥用鼠尾草精油常高含樟腦與 α-側柏酮(alpha-thujone),兩者過量皆屬強效且具毒性的成分,因此不同批次的藥用鼠尾草精油在芳療應用上有多項禁忌。例如,癲癇、孕期與高血壓者應禁用;快樂鼠尾草精油則於孕期禁用。作為香草時,兒童、孕婦與特定醫療狀況者避免超過一般香料用量;對鼠尾草過敏或高度敏感者應避免內服與外用;氣喘者亦應避免。
鼠尾草是常見的烹飪香草,葉片含 1–2.5% 精油。不過我最喜歡用自家花園的藥用鼠尾草來做熏香棒:將乾葉用棉繩緊密捲綁,一端小心點燃後,讓煙霧在室內或建築空間中輕拂,象徵性地淨化不良能量。
百里香屬(Thymus)包含超過 350 個物種,化學變異亦十分廣泛;即使在同一物種 Thymus vulgaris 中,也存在多種化學型:
其他常見於芳療的百里香物種:摩洛哥百里香(Thymus satureioides,高含 borneol、carvACrol、β-terPineol、thymol);檸檬百里香(Thymus citriodorus,高含香葉醇、carvACrol、香葉醛〈geranial〉、橙花醛〈neral〉);此外,穗百里香(T. spicata)、白百里香(T. zygis)與野百里香(T. serpyllum)多半也高含 thymol 與 carvACrol。
材料:
作法:將沸水沖入草本,浸泡 9 分鐘,過濾;依口味加蜂蜜。
用法:成人每日不超過 3 杯。
注意事項:僅供成人飲用;若對薰衣草、蜂蜜或菊科植物(如洋甘菊、豚草)過敏者避免飲用。本茶可能增加嗜睡,且可能與部分藥物交互作用。
材料:
作法:將沸水沖入草本,浸泡 9 分鐘,過濾;依口味加蜂蜜。
用法:成人每日不超過 3 杯。
注意事項:成人每日不超過 3 杯;有膽囊相關問題(含膽結石)者避免攝取胡椒薄荷。亦可能與部分醫療狀況與藥物相衝。
總結來說,在同一個科、屬,甚至同一個物種之內,往往存在顯著的化學變異,並會影響香氣、風味與應用。選購精油時,建議挑選能提供 GC–MS 成分檢測報告、列出關鍵化學成分的供應商。若你在家栽種香草以烹調或製作茶飲與健康配方,熟悉植物的學名會很有幫助;同時透過感官鑑別(organoleptic testing)也有助於辨識不同的化學型。
1. Bowles, J.(2003)《The Chemistry of Aromatherapeutic Oils》第三版,Allen & Unwin。
2.Buckle, J.(2003)《Clinical Aromatherapy: Essential Oils in PrACtice》第二版,Churchill Livingstone。
3.Tisserand, R. 與 Young, R.(2014)《Essential Oil Safety》第二版,Churchill Livingstone / Elsevier。
4.Sadowski, K.(2019)〈Methyl chavicol / Estragole / p-allyanisole / Isoanethole〉,檢索日期 2021/03/03: https://www.earthtokathy.com/methyl-chavicol-estragole-p-allyanisole-isoanethole/
5.Clarke, S.(2009)《Essential Chemistry for Aromatherapy》,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6.Sadowski, K.(2020)〈Eugenol〉,檢索日期 2021/03/03: https://www.earthtokathy.com/eugenol/
7.Wichtl, M.(2004)《Herbal Drugs and PhytopharmACeuticals: A Handbook for PrACtice on a Scientific Basis》第三版,MedPharm Scientific Publishers。
8.Sadowski, K.(2019)〈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rman Chamomile and Roman Chamomile?〉,檢索日期 2021/03/03: https://www.uhrohmuh.com/2019/10/31/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german-chamomile-and-roman-chamomile/
9.Lis-Balchin, M.(2006)《Aromatherapy Science: A Guid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PharmACeutical Press。
10.Sadowski, K.(2020)〈Lavender(Lavandula angustifolia)Research〉,檢索日期 2021/03/03: https://www.earthtokathy.com/Lavender-lavandula-angustifolium-research/
11.Sadowski, K.(2019)〈CarvACrol〉,檢索日期 2021/03/03: https://www.earthtokathy.com/carvACrol/
12.Sadowski, K.(2020)〈Menthol〉,檢索日期 2021/03/03: https://www.earthtokathy.com/menthol/
13.Spices Inc.(無年份)〈Oregano Throwdown: Mediterranean Oregano vs Mexican Oregano〉,檢索日期 2021/03/03: https://www.spicesinc.com/p-3778-the-oregano-throwdown-mediterranean-vs-mexican.aspx
14.Ulbricht, C.(2010)《Natural Standard Herb & Supplement Guide: An Evidence-Based Reference》,Mosby。
15.Elpel, T.(2018)《Botany in a Day: The Patterns Method of Plant Identification》,Hops Press。
Kathy Sadowski 畢業於美國衛生保健科學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Healthcare Sciences),取得芳香療法理學碩士。她熱衷於研讀關於藥草與精油的科學研究,並創立網站 EarthToKathy.com,依植物物種、療效與成分彙整超過 4,000 篇以上的研究文章,旨在呈現藥草與精油具潛在助益的日益增長之證據。Kathy 為 NAHA 與 AIA 的專業會員、ARC 註冊芳療師、執照按摩治療師,同時關注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活方式。
網站: http://www.EarthtoKath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