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Ocimum Basilicum L.)大概是你廚房櫥櫃裡最熟悉的香草之一。也因為太熟悉,我們反而未必真正了解它的來歷,以及為何會在那裡。羅勒具有繁多的化學型,親屬與栽培品系支系龐雜,讓這種熟悉的廚房香氣成為芳香學上最複雜的植物之一。
羅勒很容易在廚房窗台的花盆或春季香草園裡種植,因此若你願意,與它「面對面」相識一點也不難。它既用於芳香療法與草藥學,在天然調香上也有較少量的應用。對我來說,羅勒是你芳療工具箱裡非常萬用的芳香材料,值得你好好認識。
羅勒學名的意涵 Ocimum:希臘語中對一類芳香植物(唇形科)的稱呼。 Basilicum/Basilicus:意為「王者的、尊貴的」。 植物概覽 學名:Ocimum Basilicum L. 同物異名:Ocimum Basilicum var. Basilicum;常見俗稱有甜羅勒、普通羅勒、歐洲羅勒、法國羅勒等。 主要化學型:甲基查佛酚(estragole/methyl chavicol)、沉香醇(linalool)、甲基桂皮酸酯(methyl cinnamate)、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 科屬:唇形科(LamiACeae)。 生活型:一年生。 Ocimum 屬的複雜性舉例 Ocimum(羅勒屬)包含超過 70 個物種與亞種。
下表僅列出部分「甜羅勒」的近緣種與常見栽培品系/變種,實際上還有更多。
| 近緣種 | 常見栽培品系/變種 |
| 毛羅勒(Ocimum americanum L. var. pilosum) | 熱那亞大葉羅勒(Ocimum Basilicum ‘Genovese Gigante’) |
| 聖羅勒(Ocimum tenuiflorum L.) | 暗紫羅勒(Ocimum Basilicum ‘Purpurascens’/Dark Opal) |
| 檸檬羅勒(Ocimum × citrodorum Vis.) | 泰國羅勒(Ocimum Basilicum var. thyrsiflorum) |
| 百里香酚羅勒(Ocimum gratissimum thymoliferum) | 肉桂羅勒(Ocimum Basilicum ‘Cinnamon’) |
| 甘草羅勒(Ocimum Basilicum ‘Licorice’) | |
| 伯恩斯太太檸檬羅勒(Ocimum Basilicum var. citriodora ‘Mrs. Burns’ Lemon’) |
株形:一年生小型草本,高可達約 60 公分,四稜莖。 葉:光亮綠色,卵形至寬卵形大葉。 花:粉白色二唇花,輪生,具典型唇形科特徵。 精油:葉與花序採蒸餾可得精油。
原產亞洲與非洲熱帶,最可能源於印度。歷史上經由亞歷山大東征等戰事擴散至希臘,再傳至英國的鄉間花園、義大利青醬與法國料理之中。辛香氣息其實暗示了它的熱帶出身。今天,羅勒已遍布全球。 羅勒以播種繁殖,屬耐寒性差的一年生,低溫會讓其生命提前結束。 園藝栽培 以室內育苗的方式最為成功。直接戶外點播常因條件不佳而遲緩或不發芽。
於當地末次霜日前 6 至 8 週,將種子播於育苗盆內。發芽與生長需要每日數小時日照,偏好土壤 pH 6–7.5,避免過度澆水。移栽前須確保戶外溫度已夠溫暖;最適生長溫度約攝氏 27–32 度。移栽前需逐步鍛鍊適應戶外環境。 園圃互利與驅蟲 羅勒很適合作為伴植作物,尤其與番茄同植。它有驅趕蠅蚊的效果,並能吸引蜜蜂與蝴蝶等授粉者。
希臘語詞源 Basileus:國王。 Basilikon:王室的、尊貴的。 ocimum:源自「氣味、辛銳」之意,古希臘哲學家泰奧弗拉斯托斯用以指稱其芳香。
因希臘與拉丁語之翻譯,有說羅勒曾被視為「王者之草」。然而亦有學者指出古希臘並未把它奉為王家草藥,甚至象徵不幸;播種時還會對種子「喝斥」,認為粗暴對待反而會長得更好。 古人另有與蠍子相關的說法,認為種在某處會吸引蠍子。古希臘醫家如迪奧斯科里德斯、希波克拉底與普林尼等,曾分別記述其用於憂鬱、腹瀉、噁心、暈厥、嗜睡與頭痛等。 在埃及,羅勒被與沒藥一同焚燒以緩解頭痛。於羅馬時期,羅勒在英國的廚房與藥草園蔚為風尚,並被撒於地面以去除異味與驅趕害蟲。於遠東醫藥中,常見其用於支氣管炎、咳嗽、感冒、氣喘、流感與肺氣腫等;也見記載作為咬傷解毒與瘧疾等熱病之用。 義大利人鍾愛以羅勒入青醬,甚至流傳門前擺一盆羅勒是向情人發出邀請、或以佩戴羅勒小枝表心意的說法。
植株中含有 1% 左右之揮發油,並含有單寧與「羅勒樟腦」等。關於精油產率與品質,採收時間與存放方式影響甚大:晴天日間採收、於上午 8 時至中午前為較佳時段;若採後久置再蒸餾,沉香醇比例可能顯著上升。羅勒精油主要成分常見沉香醇、丁香酚、1,8-桉葉素與甲基查佛酚,並呈現以沉香醇與甲基查佛酚兩大化學型為主的差異(地理、天氣、採收與儲放均會影響)。 一般而言,所謂「甜(法)羅勒」常見沉香醇含量較高;「異域羅勒」則甲基查佛酚比例較高,後者多產於科摩羅群島。
調香領域偏好沉香醇化學型。 香氣與調香用途 鮮植株氣味可描述為辛香、近丁香氣息,略帶薄荷與胡椒。精油屬前味。沉香醇化學型色澤無色至淡黃;甲基查佛酚化學型則偏黃至淡綠。兩大化學型的香氣比較如下。
| 化學型 | 香氣描述與調香用法 |
| 沉香醇型(ct. linalool) | 清新、帶木質與花香、辛甜、青綠、帶輕微香脂底韻;常用於西普、綠調、現代醛香與清晰草本調。 |
| 甲基查佛酚型(ct. methyl chavicol/estragole) | 甜美、草本、茴香樣、帶樟香感;在香水中多作甘草般氣息之運用。 |
Sharon Falsetto,BA(榮譽)/ NAHA 認證專業芳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