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的金色防線:蜂膠如何守護蜜蜂與人類 / NAHA芳療協會期刊 2020 冬季

NAHA期刊
2025-09-19

來自蜂巢的產物:蜂膠

試想,有一種黏稠的物質,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文獻中皆被認為能支持呼吸系統與肺部功能、促進健康組織生長、維持牙齦與牙齒健康、減少口臭,且具抗微生物與抗發炎特性。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更指出:「其一般醫療用途包括:治療心血管與血液系統(如貧血)、呼吸器官(各種感染)、牙科護理、皮膚科(組織再生、潰瘍、濕疹、創傷癒合尤指燒燙傷、黴菌症、黏膜感染與病灶)、癌症治療、免疫系統支持與強化、消化道(潰瘍與感染)、肝臟保護與支持,以及其他眾多用途」,你會不會想更深入了解?

蜂膠的出現:蜜蜂的「膠水」


雖然金黃的蜂蜜常是人類醫用與食用上的焦點,但蜜蜂還會產出多種物質,共同維繫整個群體的健康。蜂群如同一個整體有機體,為社會的整體利益而運作;「社會性免疫」的研究正迅速興起。其中一種物質便是蜂膠(常被稱為「蜂膠黏」或「蜂之膠水」):工蜂外出於葉片、花苞、樹液與其他植物來源收集粘膠狀物質,以唾液中的酵素發酵後,再與蜂蠟混合保存。蜂膠常見來源包括:白楊(Populus)、Pinus)、桉(Eucalyptus)、橡(Quercus)、樺(Betula)、柳(Salix)等樹木,也可能來自雞蛋花(Plumeria)、迷迭香(Salvia rosmarinus)、豚草(Ambrosia)與脆枝菊(Encelia farinosa)等灌木。


蜂膠的黏著力常令養蜂人開箱時感到困擾;蜂膠一多,必須倚賴銳利器具與臂力才能撬開,幾近「把蜂箱零件都黏在一起」。我的第二位導師曾誤教我抑制蜂膠的生成。Hoyt1965)甚至稱蜂膠為「養蜂人的惡夢」。一些養蜂家也培育出產蜂膠較少的蜂系。然而,研究顯示蜂蜜與花粉貯量與蜂膠產量呈顯著正相關;蜂膠越多,蜂群健康度也越高。

捍衛「蜂之城」:蜂膠的群體防禦


Propolis」一詞源自希臘文的「pro」(為了、在前)與「polis」(城市),意即「為城而護」。蜂膠不僅作為封縫與填補縫隙、阻擋入侵者的保護層,也協助蜂巢的溫度調節。雖然人類自古便將蜂膠入藥,但蜜蜂透過蜂膠自我用藥以保護蜂群,卻是近年才被揭示:2012 年的研究顯示,蜂群在遭真菌寄生挑戰後,會提高樹脂/蜂膠的採集頻率。

蜂療(Apitherapy)與蜂膠的組成/效用


人類實踐的「蜂療」,係指運用蜂巢產物(含蜂膠)以延長、維持與守護健康的科學與藝術。相關研究極為廣泛。蜂膠的典型組成為:樹脂約 50%、蠟約 30%、揮發性精油約 10%、花粉約 5%、其他有機化合物約 5%。研究發現其具有防腐、抗菌、抗黴、收斂、解痙、抗發炎、止痛、抗氧化、抗腫瘤、抗真菌、抗潰瘍、抗癌與免疫調節等特性。不過,蜂膠的化學成分會因蜂群、季節與地區的植被而異,已鑑定的成分多達 300 種。


蜂膠的歷史應用

最早的醫療記載可追溯至希波克拉底(約西元前 460–370),他以蜂膠處理內外傷與潰瘍。亦有文獻指出:羅馬士兵攜帶蜂膠作為戰傷急救藥;古埃及人以蜂膠防腐木乃伊;亞里斯多德建議用以處理膿腫;古希臘人稱其為「瘀青與化膿性潰瘍之療方」。歐洲 12 世紀的紀錄描述蜂膠用於治療口腔與咽喉感染以及齲齒。近年研究報導其應用於發炎、口腔手術、齲齒、陰道感染、防癌、口瘡與賈第蟲感染等。僅在近 30 年間,PubMed® 上就已刊載超過 2500 篇與蜂膠生物活性與藥理特性相關的論文。常見應用形式包含:軟膏與乳霜(促進創傷癒合與燒燙傷照護)、漱口水(口腔健康)、喉嚨噴霧等。


蜂膠的治療特性與研究

多項研究證實蜂膠具抗病毒活性。2000 年一項研究比較蜂膠軟膏、抗生素軟膏與安慰劑,用於生殖器皰疹患者;結果顯示抗生素與安慰劑效果相近,而蜂膠的療效幾乎是兩者的兩倍。2002 年另有研究顯示,5% 蜂膠萃取可使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抑制達 50%。此外,一項為期三個月的單盲隨機試驗招募 135 位疣(疣狀贅疣)患者,口服蜂膠、紫錐花或安慰劑;其中接受蜂膠者,在扁平疣與尋常疣的痊癒率分別達 75% 73%。在人體研究中,外用蜂膠每週塗抹亦被證實可良好耐受,並有效促進糖尿病足潰瘍的癒合,顯示其在創傷照護上的潛力。綜合多種動物與臨床試驗,學者認為蜂膠對創傷癒合具有多方位益處。蜂膠亦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屬與鏈球菌屬)展現活性。

蜂膠對蜜蜂與人類健康俱益,且與蜂蜜產量提升相關;既然如此,這個「黏稠的能者」又有什麼不值得愛的呢?與其因為開箱困難而嫌惡,不如把蜂膠視為有益蜂群與人類的另一項珍貴產物。


蜂膠酊(Propolis Tincture)

本配方可製得 30% 蜂膠酊;用量一律以「重量」計算(非體積)。

材料:蜂膠 700 g(約 17 盎司);食品級酒精 300 g(約 7.25 盎司;酒精度 75 proof 以上)。

製作:將材料置於乾淨玻璃罐中混合,旋緊瓶蓋。置於陰暗處,每日輕搖一次,連續兩週。過濾後裝入另一乾淨玻璃罐保存;濾渣可再回煉一次製作第二批酊劑。

用法:若依本方比例製成 30% 蜂膠酊,10 滴(約 0.5 mL)約含 150 mg 蜂膠萃取。成人(體重約 150 磅)平均單次用量 10–20 滴(每日總量上限 600 mg,不可超過)。

注意事項:每日最大劑量(總計 40 滴)對部分族群可能引發不良反應。雖有臨床以蜂膠 300 mg,每日 3 次、連續 12 週(每日總量 900 mg)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改善血糖控制與部分血脂指標的研究,但許多人對蜂產品較敏感,需特別留意。以下族群避免使用:兒童、氣喘或過敏性疾病患者、出血性疾病或使用抗凝血藥者、對其他蜂產品有不良反應者。


參考資料

1.FAOValue-Added Products from Beekeeping

2.Hoyt, M.1965The World of BeesNew YorkCoward McCann

3.Nicodemo, D., et al.2013)高蜂膠產量蜂系之衛生行為與蜂蜜/花粉儲量表現。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12(4)6931–6938

4.Simone-Finstrom, M. D., & Spivak, M.2012)蜂群在寄生真菌挑戰後增加樹脂採集:自我用藥的案例。PLoS ONE 7(3)e34601

5.American Botanical CouncilHerbClip—蜂膠之生物特性與治療作用綜述。

6.Salatino, A., et al.2005)巴西蜂膠的來源與化學變異。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1)33–38

7.Oryan, A., et al.2018)蜂膠於創傷癒合之潛在角色:生物特性與治療活性。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98469–483

8.Shabbir, A., et al.2016)蜂膠治療抗藥性牙周病原之希望。Cureus 8(7)

9.Vynograd, N., et al.2000)蜂膠、阿昔洛韋與安慰劑治療生殖器皰疹之多中心比較研究。Phytomedicine 7(1)1–6

10.  Huleihel, M., & Isanu, V.2002)蜂膠水萃取之抗 HSV 效果。IMAJ 4(11 Suppl)923–927

11.  Zedan, H., et al.2009)蜂膠作為皮膚疣之替代療法。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48(11)1246–1249

12.  Henshaw, F. R., et al.2014)外用蜂膠對糖尿病足潰瘍之可行性研究。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8(6)850–857

13.  Oryan, A., et al.2018)同上(創傷癒合綜述)。

14.  Wagh, V. D.2013)蜂膠:奇蹟蜜蜂產物與其藥理潛能。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15.  Samadi, N., et al.2017)蜂膠補充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與血脂之影響:隨機雙盲臨床試驗。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15(2)124–134

Amanda Plunkett

Amanda Plunkett:多年環境疾病親身經歷者,後轉向整體醫學。2015 年在 Jade Shutes 指導下完成高階芳療與「內服應用」認證(訓練時數逾 500 小時),現為 NAHA 認證臨床芳療師。2016 年創立 Bee Rooted,致力倡議健康環境並救援滋擾性蜂群;其後完成園藝課程,並取得 Organic Landscape Association 與 Northeast Organic Farming Association 所頒之有機草坪照護專業認證。因深知微小環境變化之影響,她自覺與蜜蜂有種特殊連結,並以自身經驗推廣健康環境意識;提供個人整體照護、有機景觀與花粉媒介棲地建置等諮詢與演講。

更多資訊見其網站:beeroot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