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時期,我最神奇的回憶,多半發生在 Ohiopyle 州立公園的森林裡。我的家人會穿梭在清涼樹蔭下的步道,沿途滿是橡樹(Quercus)、山胡桃(Carya)、楓樹(ACer)、白楊與山楊(Populus)、櫻桃(Prunus)、鐵杉(Tsuga)與白蠟樹(Fraxinus),最後走到天然滑水道。湧急的 Youghiogheny 河水會沿著砂岩河道載著我們前行,兩岸生長著杜鵑與美東鐵杉(Tsuga canadensis),最後將我們「撲通」地帶入深水池。我們會看到鹿,然後在草地的野餐桌上吃三明治;我們也會遠望瀑布,甚至在嚮導帶領下勇闖激流。
雖然這座公園可能不是黑雲杉(Picea mariana)的合適棲地,但每當聞到它的純露與精油,那股氣味仍會把我帶回林中步道,喚起那些壯闊、冒險又充滿樂趣的日子。
芳療師與純露倡議者 Suzanne Catty 建議,每一位用心的芳療師工具箱裡都該有 Picea mariana。讓我們一起探索這株北方針葉樹的益處與特性,細細品味這些「微醺樹」的純露與精油所帶來的木質氣息,並理解為什麼我們值得更認識黑雲杉。
「微醺樹」與外帶餐具:Picea mariana 的植物學、棲地與用途
黑雲杉原生於加拿大與美國極北地區,遍布加拿大十個省與三個北極領地,自阿拉斯加延伸到紐芬蘭,向北至哈德遜灣,並向南分布至明尼蘇達、五大湖區與美國東北部高緯州份。它常見於泥炭地與苔原濕地(muskeg)。
P. mariana 隸屬松科(PinACeae),其舊有分類同物異名包括 Abies mariana、Picea brevifolia、Picea nigra。
黑雲杉又名泥炭雲杉或沼澤雲杉,是株緩慢生長的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針葉呈深藍綠色,枝條向下垂、末端上翹,樹冠呈圓錐形。
P. mariana 典型高度約 8–20 公尺(25–65 英尺),胸徑約 13–23 公分(5–9 吋),視棲地而異;有時會以半貼伏的灌木型態出現,僅 3–6 公尺(10–20 英尺)高、直徑 3–5 公分(1–2 吋);在北方肥沃土壤(如 Ontario Clay Belt)則偶見達 27 公尺(90 英尺)、直徑 46 公分(18 吋)的個體。
黑雲杉多見於濕潤有機土,但其群落可分布於多樣土型:自深厚腐植質、黏土、壤土、砂土、粗顆粒冰磧與巨礫鋪面,到岩盤上的薄層土壤;其中深棕至黑色泥炭地最為豐產。
黑雲杉為雌雄同株,雌、雄孢子穗(孢球)同株不同位。雌性孢子穗通常呈圓柱形、色澤由綠至紫,多著生於樹冠上部;雌毬果長 15–25 毫米(0.6–1.0 吋)。雄性孢子穗生於外側枝條、位於雌穗之下,長 12–20 毫米(0.5–0.8 吋),色澤深紅至紫並具黃色花粉囊。約在齡期十年後偶有毬果出現,主要結毬果期在 30–250 年之間。毬果長 1–4 公分(0.4–1.6 吋),形狀自圓至紡錘形,初呈深紫色、成熟轉為紅棕。
樹皮薄且呈鱗片狀,顏色由綠棕至灰棕。枝、葉與種子是重要野生動物食物來源,此樹亦提供鳥類關鍵的築巢棲地。
其根系淺而廣,使黑雲杉容易因風倒;隨著永凍土消融,林分中便出現傾斜、歪斜的樹木,被戲稱為「tipsy/微醺」、「傾斜」或「醉酒樹」。
有趣的是,這些「微醺」的樹木也走進了外帶餐廳。黑雲杉並非理想材木來源(樹體較小),但在加拿大是重要的紙漿材,且常被用來製作速食店的筷子。由於年輪緊密,黑雲杉也愈來愈多用於交錯層壓木(CLT);此外亦被用來製作雲杉啤酒與樹膠。
啤酒、獨木舟與支持力:黑雲杉精油、純露與樹脂的應用
許多芳療師都知道,黑雲杉精油是寒冷季節支持身心健康的「必備」。此樹也分泌樹脂/樹膠,數百年來在醫療與日用上皆有傳統用途。
黑雲杉精油通常富含酯類醋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並含 β-蒎烯、α-蒎烯、樟烯等單萜。這些成分具有鎮痛、抗炎、鎮靜、抗微生物、解痙與黏液溶解等特性,使黑雲杉精油特別適合舒緩痠痛,並在感冒與流感季支持身體。
樹脂可製成雲杉膠,既作藥用亦作黏著用途。原住民族會咀嚼樹膠,並用以黏合獨木舟船縫;19 世紀 70 年代更以樹膠煉製糖漿,用於咳嗽與支氣管炎。
黑雲杉的芽、針葉與萃取物也被用於釀造雲杉啤酒(可含酒精或無酒精)。此作法源自北美原住民族,於缺乏新鮮蔬果的時節藉此對抗壞血病;許多雲杉新梢富含維生素 C。歐洲水手沿用並傳播至全球。
雌毬果(「花」)、內樹皮、年幼雄葇荑花序、針葉與嫩梢亦曾作為食物或藥用。樹皮浸劑被視為緩解胃痛、腎結石與關節痠痛的民間療法;內樹皮糊敷用於發炎;針葉浸劑用於乾燥皮膚或皮膚潰瘍。
整體而言,黑雲杉提供營養、維生素與礦物質,並具有鎮痛、抗炎、肌膚支持與呼吸系統支持等作用;而它釀成的啤酒,顯然也相當可口。
黑雲杉純露同樣因其療癒益處而備受推崇。我使用的這款純露,讓人聯想到清涼潮濕的森林,帶著一絲霉潤、泥土氣味,十分宜人;入口帶薄荷清涼,並有木質風味,但不令人不適。
Suzanne Catty 的描述是:「像冬日森林的空氣」,先是「復合的常綠調與霜氣」,隨之而來的是「略帶霉潤的樹脂香」;她形容口感「相當薄荷」,帶有「乾燥的鋸末感」,彷彿在嚼一截樹枝。
此純露穩定性佳,輕易可保存兩年;數年後可能出現些微灰色懸浮物。檢測顯示並非汙染,而與樹木類純露的特定現象相關。
純露非常適合作為腎上腺支持。在中醫(TCM)應用上,可於腎上腺穴位每日點滴使用,被認為具有「非凡效果」。Catty 建議在四季轉換時,連續三週同步使用黑雲杉純露與精油。
用法建議:將 30 mL(1 盎司)純露稀釋於 1.5 公升飲水中,分次小口啜飲。精油以 2–3% 稀釋於基底油(如荷荷芭油)後,每日按摩於背部腎臟外側區域。
在壓力時期,與其仰賴咖啡因,不如以黑雲杉純露補充與復甦:可噴灑於臉部或空間,或依前述方式稀釋後啜飲。
黑雲杉純露也被認為能支持胸腺、舒緩肌肉與關節痠痛。循上述飲用法連續三週、停一週,可兼顧胸腺支持與肌肉關節調養。
若要緩解痠痛或重複性拉傷,可用濕敷:以純露浸潤棉墊或無絨布(濕而不滴),敷於患處,以保鮮膜或蠟紙固定,再覆以羊毛布,休息 30 分鐘。Catty 建議肌肉關節痠痛可用黑雲杉(P. mariana)與蘇格蘭松(Pinus sylvestris)純露各半調製;濕敷可溫敷或冷敷,依個人舒適度與傷痛性質而定。
另有一種做法:以黑雲杉搭配胡椒薄荷(Mentha × piperita)與乳香(Boswellia carterii)純露「spruce up」胸前肌膚;配方為黑雲杉 50%、薄荷 30%、乳香 20%,每日噴灑胸前肌膚。據稱具有緊緻與上提效果;停用數週後效果消退。
黑雲杉純露也非常適合作為鬍後水與身體噴霧,是連結自然的美好方式;可單用或與其他合宜純露並用。
雖然黑雲杉純露的氣相層析/質譜(GC/MS)資料仍有限,但顯示無論為蒸汽蒸餾(SD)或水蒸餾(WD),所得純露主要成分包括:α-松油醇(α-terPineol,SD 29.3%;WD 33.5%)、反式蒎烯羰醇(trans-pinocarveol,SD 5.2%;WD 3.7%)、4-松油醇(terPinen-4-ol,SD 5.0%;WD 5.8%)、馬鬱蘭酮(verbenone,SD 4.9%;WD 5.4%)、龍腦(borneol,SD 4.9%;WD 3.9%)與蒎烯酮(pinocarvone,SD 4.6%;WD 4.3%)。
綜合而言,這些成分賦予黑雲杉純露鎮痛、抗炎、抗菌、神經保護、免疫支持等多面向益處。
走完這趟 P. mariana 的探索之旅,我希望每個人都更有信心去運用、體驗它那既溫柔又有力的純露。
器材:兩只燒杯/玻璃量杯/不鏽鋼盆、雙層隔水加熱設備(bain-marie)、已消毒的 2 盎司空罐 5 個、小打蛋器或浸入式攪拌機、攪拌棒或湯匙、70% 異丙醇或乙醇(消毒用)。
水相:黑雲杉(P. mariana)純露 219 g
油相:芒果脂 15 g、杏桃核油 45 g、Olivem 1000 乳化劑 15 g(英文成分:Cetearyl olivate and Sorbitan olivate)
防腐:Preservative Eco 3 g 或 3 mL(苄醇、柳酸、甘油、山梨酸)
精油:黑雲杉精油 2.4 g(約 2.7 mL);檸檬精油 0.3 g(約 0.33 mL,約 8 滴);迷迭香 1,8-桉油醇化學型(Salvia rosmarinus ct. cineole)0.3 g(約 0.33 mL,約 8 滴)。
加入順序:
1.分別將油脂相與水相加熱至 70°C(158°F)。
2.將油相細線狀緩緩倒入水相,同時攪拌,使其乳化。
3.降溫至 40°C(104°F)以下後,加入防腐劑,最後再加入對熱敏感的精油。
製作步驟:準備好隔水加熱裝置,將水加熱至 70°C。以 70% 酒精消毒工作檯面與器具並拭乾。分別將黑雲杉純露稱重入容器;再將芒果脂、杏桃核油與 Olivem 1000 稱重入另一容器。兩個容器同時置於隔水加熱,皆加熱至 70°C;待油脂與 Olivem 完全融化且兩相皆達 70°C 時,離火、拭去容器冷凝水,將油相慢慢細流倒入水相中,一邊用打蛋器或浸入式攪拌機混合數分鐘使其乳化。待降至 40°C 以下,加入防腐劑與精油,裝罐。
使用方式:可作為手部與身體保養乳,亦可用於支持呼吸與腎上腺健康。作為保養乳時,按需塗抹手部或身體;若需呼吸支持,取米粒至 1 元硬幣大小塗抹胸前;若需腎上腺支持,於壓力時期每天於腎臟外側區域按摩 2–3 次;一般支持建議使用 2–3 週。
注意事項:迷迭香 1,8-桉油醇化學型(Salvia rosmarinus ct. cineole)不建議用於 5 歲以下孩童之臉部或其周圍;5–10 歲孩童使用需謹慎。黑雲杉精油與純露一般被視為安全,但對部分族群可能具呼吸刺激性。檸檬(Citrus × limon)精油具光敏性風險。陳舊或氧化之精油可能引發皮膚刺激或致敏。
重量與體積換算:為了配方的一致性,建議以重量計量(不同原料密度差異大)。若經常調製乳霜,投資一台秤很值得;郵務秤價位親民且好用。少量配方時,小重量稱量較具挑戰;本文將精油以 0.9 g/mL 作密度估算,並以 25 滴 ≈ 1 mL 做換算;水性原料(如防腐劑)則以 1 g/mL 估算。
這是一款非常適合冬季的配方,木質清新、令人振奮。請備一只 1–2 盎司的乾淨玻璃噴瓶。
材料:黑雲杉純露 30 mL、Solubol 10 滴。
精油:黑雲杉 6 滴、檸檬 2 滴、迷迭香 1,8-桉油醇化學型 2 滴。
製作:先將 Solubol 與精油加入乾淨瓶中,加蓋後輕輕滾動或搖晃使其混合;再加入黑雲杉純露,加蓋後再度滾動或搖晃均勻。由於未添加防腐劑,請少量製作並於數週內用畢。
用法:噴灑 1–3 下以清新空間、支持呼吸與腎上腺。避免噴入眼睛。
注意事項:迷迭香 1,8-桉油醇化學型不建議用於 5 歲以下孩童之臉部或其周圍;5–10 歲孩童使用需謹慎。黑雲杉精油與純露一般被視為安全,但對部分族群可能具呼吸刺激性。檸檬精油具光敏性風險。陳舊或氧化精油可能引發皮膚刺激或致敏。
1.Global Twitcher(黑雲杉:Picea mariana)。
2.Viereck, L.; Johnston, W.《Silvics Manual Vol. 1 Conifers》,〈Picea mariana BlACk Spruce〉,p.443–464。
3.The Morton Arboretum(BlACk Spruce)。
4.Farjon, A.(1990)PinACeae. Drawing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Genera。Koeltz Scientific Books。
5.Powers, R.F. 等(2005)Non-Boreal Coniferous Forests of North America, 於 Andersson 編《Coniferous Forests》,Elsevier,p.271。
6.Conifers.org(Gymnosperm Database:Picea mariana)。
7.Little, E. L.(1980)The Audubon Society Field Guide to North American Trees: Eastern Region。Knopf,p.284。
8.Tisserand, R.; Young, R.(2014)Essential Oil Safety(Elsevier),p.429。
9.Van Kirk, S.(1984)原住民女性與加拿大西部毛皮貿易社會之形成。Frontiers 7(3):9–13。
10. Little, J. I.(2014)「蒙特婁仁愛修女會的雲杉膠糖漿事件,1876–78」。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95(1):54–77。
11. Manitoba Historical Society:加拿大啤酒簡史。
12. Plants for a Future:Picea mariana(Mill.)Britton et al.
13. Catty, S.(2001)Hydrosols: The Next Aromatherapy。Healing Arts Press。
14. Francezon, N.; Stevanovic, T.(2017)Picea mariana 樹皮殘渣之精油與純露化學組成。Bioresources。
Patricia(Tricia)Ambroziak:認證芳療師、保養配方師、作家、教育者與生物學家;同時是結婚 26 年的妻子與兩位成年子女的母親。她熱愛探索植物、藥草、純露與精油的奧妙,以及它們在健康支持中的角色。Tricia 經營 Aromatherapy by Tricia Ambroziak,亦為多家在地小型企業配方;她曾在 Elon University、Drew College Preparatory High School、Great Oak High School 任教,並於匹茲堡大學、Gladstone Institute 與 Genentech 從事研究。她也曾任武術教練,擁有跆拳道三段黑帶、曾為大學籃球員,熱愛跑步與重訓。
更多資訊請見其網站:aromatherapybytriciaambrozia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