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陳越香的土氣與酒韻:廣藿香的多重面貌與療癒力 / NAHA芳療協會期刊 2020 秋季

NAHA期刊
2025-09-16

熱愛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芳療師對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的喜愛,常被比擬為人們對咖啡的熱愛:多數人怎麼也聞不夠那股深沉、泥土般的香氣;也有少數人避之唯恐不及。

我與廣藿香的相遇也千變萬化。十五年前我調製的前幾支乳液複方之一就用了廣藿香精油。有兩次,我只是把它擦在身上去超市,結果當場就賣出了配方——兩位顧客主動上前問我在用什麼香味。一報上配方,說到「廣藿香」三個字,他們眼神飄遠,喟然嘆道:啊,是廣藿香……

然而也有一次,我替客戶設計香水簡報時極力主張這個美麗的氣味——我保證:「你幾乎聞不到它的存在。」結果卻被當場回絕:「不,絕對不要廣藿香!」怎麼遊說都沒用,廣藿香就是進不了那支配方。

有時,我也會悄悄把廣藿香溜進試香的配方裡,因為它是出色的定香材。雖然它從不居功,卻能沉默地撐住整體,讓其他香調彼此相依。

廣藿香不僅芬芳,亦具療癒力——不論以精油或在一定程度上以純露呈現。壓碎的芳香葉子還能煮成安神茶。任何調香師的工具箱若少了這位「硬底子定香」,都稱不上完整。有趣的是,廣藿香精油就像好酒一樣,越陳越香。本文將帶你更貼近這位常被忽略、卻與真正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與胡椒薄荷Mentha × piperita)同屬一脈的芳香植物。


植物誌

學名: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
別名:PatchoulypuchaputPogestemon PatchoulipACholi
科別:唇形科(LamiACeae)。
耐寒帶:1011(嬌弱之宿根)。


形態特徵

  • 整體外觀:矮生灌木狀草本,方形多毛之莖與葉。
  • 葉:卵形、具毛且芳香,綠紫色,對生,葉緣鋸齒。
  • 花:淡紫色的輪狀花序著生於穗狀花序上,形似薄荷花,雄蕊細長。
  • 精油與純露:以蒸餾乾燥並發酵之葉片取得。之所以先乾燥與發酵,是為了破壞葉細胞壁,提升蒸餾時芳香分子的釋放。新鮮葉產率較低、品質亦不佳。所謂發酵(依 Arctander)可指以極熱蒸氣燙葉,或將葉成疊養護熟成。


分布

出乎我意料,廣藿香原產於炎熱地帶,如馬來西亞、菲律賓與印尼。它先透過印度披肩與圍巾進入歐洲,後傳至美洲——當時常以壓碎之葉或油來為織品添香。歐洲人甚至靠「是否有廣藿香的特有氣味」來辨識蘇格蘭與英格蘭仿製的亞洲圍巾。

今日廣藿香遍植全球;在無法作為宿根者,亦可作一年生栽培。


園藝筆記

在亞利桑那的家園裡,我尚未以宿根方式種過廣藿香——耐寒帶不合;作為一年生,濕度也不夠。不過,Keville 指出廣藿香喜微濕(我這兒相當缺乏),且最低適溫約 60°F(約 15.6°C)。今年秋天添了溫室,明年我有把握試種這類嬌弱、喜水的植物。若你的氣候較潮濕,以盆栽種植,冬季可移入室內越冬。

如何種:可由種子、根插或根株繁殖。喜全日照但略帶遮蔭、偏好濕潤土壤。日照充足者,香氣更濃。

園藝效益:若讓其開花(而非搶先摘葉),如同多數唇形科成員,能吸引授粉者。若你打算採葉製茶或蒸餾成油/純露,請於抽苔前採收。建議分區栽培:一區專供採葉,一區純為授粉者留下。


歷史應用

廣藿香的真正源頭未必十分確定,然東南亞(就區域而言)最為可能。該屬在當地尚有多個近親(如爪哇廣藿香 P. heyneunusP. hortensisP. comosum),亦可蒸餾出精油。可以確定的是:多部典籍皆載明,廣藿香的香氣早已為世人所愛。

歷史別名:中國古稱「廣藿香」;古印度(梵語)稱 Tamala‑pattra;古希臘稱 Malabathron

諸多用途:佛教僧侶以之製作淨身浴;古代中國以之配製香墨書寫卷軸;亦被用為薰香、香水與驅蟲;中國、馬來西亞與日本以之應用於感冒、胃痛、頭痛、噁心與蛇傷;用於退燒、疫病與強健免疫等。近代歷史中,它在 1960–70 年代作為「嬉皮香」再度流行,喚起強烈的愛/憎記憶。


化學概覽

藥草:葉內要角為「廣藿香醇(patchoulol)」。

精油:文獻一致指出主成分為「廣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 / patchoulol)」,含量因產地而異。常見報告為 30–35%;亦有文獻指出中國來源可低至 17.5%Battaglia 主張「含量越高,品質越佳」,並指出市場接受的最低含量為 30%

常見成分(降序):廣藿香醇、δ‑癸藿烯(delta‑guaiene)、α‑癸藿烯、α‑廣藿烯、γ‑廣藿烯、塞席烯(seychellene)、β‑廣藿烯、β‑石竹烯(beta‑caryophyllene)、pogostone 等。廣藿香精油已鑑定之成分逾 60 種,屬化學複雜度較高者。

樹脂體:早期文獻記述曾有「廣藿香樹脂體」可得;現今市場更常見的是廣藿香絕對/CO₂ 萃取(供香水用),芳療仍以精油最易取得。

摻偽:可能以古儒香膠Dipterocarpus turbinatus)、雪類、古巴香膠Copaifera officinalis)、岩蘭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等精油或植物油摻入。不過由於廣藿香精油價格相對平實,摻偽誘因不高。

純露:成分資料有限;Price & Price 記載葉材之水蒸餾(純露)中揮發油約 0.12–0.13%


氣味概覽

精油:我個人的(深色)廣藿香印象,是一支強勢的基調油,帶泥土、香脂、東方感,甚至一絲果酒調。它能穩住配方、延長留香,即使你「幾乎聞不出它在那裡」。它曾讓我為某航空公司商務旅客設計的柑橘調複方更持久。

深色 vs. 淺色:傳統以鐵釜蒸餾者稱「深色廣藿香」,不鏽鋼蒸餾者為「淺色」。兩者在外觀與香味均不同——深色更濃郁、留香更久;淺色較清亮、較快消退。有些調香師會再蒸餾深色以去色。選購時請留意標示與說明。

產地蒸餾差異:Arctander 指出所謂「產地蒸餾(native distilled)」的廣藿香較不執著、辛香香脂感較弱,帶「酒香似的甜與花香感」;歐/美蒸餾者則在前調更顯果酒甜、木質土氣較淡。隨著陳放,綠感或潮土、薄荷感會沉下去,甜潤浮現。也正因此,廣藿香的氣味帶有多維度的成熟變化。

葉片:少數資料描述葉片本味為「厚實且霉陳」。過度發酵會讓油帶「霉味」,可作為品質判讀之一端。


療癒特性

藥草:作為藥草,用於退燒、頭痛、抗憂鬱、抗菌、催情等;亦見於酊劑、茶與油浸。

精油:用途廣泛。Lawless 列舉:抗發炎、抗微生物、收斂、抗病毒、殺菌、強神經、預防性、抗憂鬱、抗菌、促進癒合、抗黴菌、強健等。亦適合各類皮膚與傷口、壓力性肌肉不適、憂鬱與焦慮等。

能量觀:Mojay 視其為溫暖、土甜之氣,特別適合「過勞與長期焦慮導致免疫弱化者」,具接地、強心智、重啟創造力與感官之效。


安全性

廣藿香精油一般為非致敏、非刺激;然個體差異仍應審慎評估。


臨床研究

  • 抗菌/抗微生物:研究顯示廣藿香油具強效抗微生物性;其中 pogostone 與(廣藿香醇活性尤其突出。
  • 抗流感病毒(廣藿香醇):廣藿香醇能顯著抑制多株甲型流感病毒增殖,可能透過直接使病毒失活,並干擾吸附後早期步驟。
  • 止痛與抗發炎:P. cablin 甲醇萃取展現止痛與抗發炎效果,支持其傳統應用。
  • 抗黴菌:多項研究指出能抑制 Candida  Aspergillus 等。
  • 殺蟲與趨避:pogostone 對桃蚜具顯著趨避、接觸毒與拒食活性,具低環境毒性的潛力。

*詳讀原始研究以掌握完整脈絡。


結語

若你曾對廣藿香遲疑,不妨重新認識它。自葉而來、兼具木質與土氣,夾帶果香、酒香與甜調——少有植物能有這樣的層次。它是定香的最後守門員,且會隨時間變得更美。療癒上,它是多工的夥伴。今天把廣藿香種下,明天也不會失望——不論在花園或你的配方室裡。


食譜卡|濃潤金盞廣藿・玫香固態乳

因我們如今頻繁洗手,這款固態乳能對抗水性乳液偶爾帶來的乾澀。我超愛這個配方!雖看似複雜,但幾乎所有材料都可替換。若照此大份量製作,庫存能用上一陣子。本文以 42 盎司矽膠皂模為例,請視實際模具調整。新手老手皆宜。成品帶原野花香,基底沉穩。

時間表(兩日完成)

  • 可可脂、蜂蠟乳木果脂融化:1.5–2 小時
  • 冷卻:2 小時+冷凍過夜
  • 收尾:30–60 分鐘

器材

  • 隔水加熱器具(或大小鍋組成的自製隔水加熱)
  • 矽膠皂模與外盒
  • 皂切刀或大刀
  • 大砧板

成分

  • 有機、未精製可可脂(Theobroma cACao15 oz
  • 有機、未精製蜂蠟Cera alba8 oz
  • 有機、未精製乳木果脂(Vitellaria paradoxa7 oz
  • 有機金盞花Calendula officinalis)油 12 oz
  • 有機乾燥金盞花 1 大匙
  • 有機乾燥玫瑰Rosa spp.)花苞 1 大匙
  • 有機綜合乾燥花 1 茶匙
  • (可選)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精油 2–5%(臉部與集中使用 2%;全身最多 5%;敏弱膚質採最低濃度,或不加精油/不調複方)


製作步驟|第一天

1.     各成分分別秤量備妥;若要用精油,先調好精油複方備用。

2.     以隔水加熱法慢火加熱水,加入可可脂緩慢融化。

3.     可可脂融化後加入蜂蠟,續慢火融化。

4.     蜂蠟融化後加入乳木果脂,續慢火融化。

5.     加入金盞花油拌勻,至完全融合。

6.     加入乾燥金盞花玫瑰花苞各 1 大匙拌勻。

7.     離火;若使用精油複方,於此時加入並拌勻。

8.     立即倒入矽膠皂模與外盒,移入冰箱覆蓋 2 小時。

9.     取出移入冷凍庫 30 分鐘。

10.約半小時後,質地開始凝固;於表面撒上綜合乾燥花 1 茶匙,勿拌入。

11.放回冷凍庫過夜。


製作步驟|第二天

1.     自冷凍庫取出;此時應完全凝固。

2.     小心脫模,放置於砧板上。

3.     以皂切刀或大刀切塊。

4.     可用薄紙包裝送禮;自用可置皂盤或小盒保存。
建議冷藏至取用時;溫熱地區尤然。冷藏取用更添清涼感。

使用方式

當你想保濕或洗手後,直接以固態乳在手部與/或身體上滑過,待其吸收。

注意

僅供成人使用。若要給 3 歲以上兒童使用,可將本方簡化:不加精油與乾燥花材。兒童使用時請在旁指導。

配方與本頁照片 © Sharon Falsetto。僅供個人使用,禁止商業重製或牟利。


參考資料

1.Lawless, J. The Encyclopedia of Essential Oils. 2013160–161

2.Mojay, G. Aromatherapy for Healing the Spirit. 1997106

3.Keville, K. The Aromatherapy Garden. 2015203

4.Chevallier, A. Encyclopedia of Herbal Medicine. 2016252

5.Encyclopaedia BritannicaPatchouli(線上條目)。

6.Arctander, S. Perfume and Flavor Materials of Natural Origin. 1960508–511

7.Lawless, J. Aromatherapy and the Mind. 1994193

8.Mother Earth LivingPlant Profile: Patchouli Herb(線上文章)。

9.PeACe Rhind, J. Fragrance and Wellbeing. 2014287–290

10.Tisserand, R., Young, R. Essential Oil Safety2版)。2014382

11.Battaglia, S. The Complete Guide to Aromatherapy(第3版,卷一)。2018464–469

12.Sade, D. The Aromatherapy Beauty Guide. 2017178

13.Price, L., Price, S. Understanding Hydrolats. 200452

14.Eden BotanicalsPatchouli, Dark Essential Oil(官網頁面)。

15.PeACe Rhind, J. Aromatherapeutic Blending. 2016237

16.Yang, X. 等(2013)。〈Evalua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atchouli OilIranian J.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12(3)307–316

17.Yu, Y. 等(2019)。〈Inhibition Effects of Patchouli Alcohol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Virology Journal

18.Lu, T.‑C. 等(2011)。〈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the Methanol ExtrACt from Pogostemon cablin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19.Swamy, M. K., Sinniah, U. R.2015)。〈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P. cablinMolecules 20(5)8521–8547

20.Chen, Y. 等(2017)。〈Insecticidal and Repellant ACtion of Pogostone Against Myzus persicaeFlorida Entomologist 100(2)346–349

Sharon Falsetto

Sharon Falsetto(榮譽學士)為英國 Penny Price Academy of Aromatherapy 認證芳療師,自 2006 年旅居美國,創辦 Sedona Aromatics: The Garden School™。她以「植物芳療學™」為核心撰寫並編輯該校芳療教育課程;Sedona Aromatics 為 NAHA 認可學校與繼續教育提供者。COVID‑19 爆發後,她將學校轉為低利模式,提供課程獎學金,讓更多人得以學習。線上會員計畫預計於 2020 年秋季上線。


Sharon 自 1990 年代起服務於醫療體系;2008 年起專業寫作與編輯,著作等身。她亦以直覺調香見長,主張將藥草知識融入芳療配方與教學。目前於亞利桑那州塞多納的花園工作室授課與創作。她著有《Authentic Aromatherapy》,為 NAHA 《芳香療法期刊》主編、NAHA 區域主任協調人與亞利桑那州區域主任,並將於 2021 年 NAHA 會議發表「Garden Apothecary: Traditional Aromatics for 2021」。

官網:www.sedonaarom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