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認識薰衣草,是透過 Yardley’s of London。Yardley’s 出產多款薰衣草產品,例如香皂與香水,曾是 20 世紀許多女士梳妝台上的常備品——包括我祖母的。祖母於 2014 年過世,享耆壽 100 歲,但我對薰衣草的第一個記憶一直留著。Yardley’s 以自家栽種的英國真正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特定品系入料而聞名。
自那之後,我到法國旅行,有機會親眼在高山上的薰衣草田見識它的風采。我也曾在英國到亞利桑那之間的多座花園裡看過它。這株既堅韌、卻又偶爾挑剔的植物,常能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茁壯。它也衍生出像是雜交薰衣草(Lavandula × intermedia)等後代,時常被誤認為真正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薰衣草是任何芳療師或草藥師工具箱中的必備,因為它具有寬廣的療癒特性、對幾乎所有人都溫和友善,且帶有芳香花草氣息。園藝愛好者喜歡它在盛夏時期的驅蟲效果;天然調香師也常以它作為香水配方中的橋接香。
有句老話說:「若感到拿不準,就用薰衣草。」接下來的文章,我會告訴你,為何這句話如此貼切地形容這株藍紫色的花草。
「美麗的女士啊,我帶來
藍色穗花的薰衣草;
我們的英倫大地上,
少有更甜美的植栽。
誰要買我的薰衣草?
甜美、盛放的薰衣草!
誰要買我的薰衣草?
甜美、甜美的薰衣草!」
摘自歌曲〈Who’ll Buy My Lavender?〉(詞:Caryl Battersby,1896)
學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別名:真正薰衣草、花園薰衣草、英國薰衣草。
常見但非正統同名:Lavandula officinalis、Lavandula vera DC.
科屬:唇形科(Lamiaceae)。
薰衣草很容易與其他薰衣草屬(Lavandula spp.)混淆,在園藝賣場也常被籠統標為「lavender」,實際上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物種。真正薰衣草的關鍵辨識點如下:
莖、葉與花皆具強烈芳香。
發音:luh-VAN-dew-luh an-guss-tih-FOE-lee-uh。
Lavandulifolia:意為「葉似薰衣草」。
Lavandulacea:意為「如薰衣草般」。
名稱 |
學名 |
氣味 |
主要化學類別 |
備註 |
真正薰衣草 |
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 |
花草調 |
醇與酯 |
與近代芳療史上的 Gattefossé 關聯密切。 |
雜交薰衣草(拉汀薰衣草) |
Lavandula × intermedia |
花草調並帶樟腦感 |
醇與酯 |
由 L. angustifolia × L. latifolia 雜交而成。 |
穗花薰衣草 |
Lavandula latifolia |
草本樟腦 |
氧化物、醇、酮、單萜 |
古羅馬與希臘時期可能常用之種。 |
羽葉薰衣草 |
Lavandula stoechas |
樟腦,帶花、木、草本調 |
酮 |
過去稱「法國薰衣草」,今多稱「西班牙薰衣草」。 |
原生於地中海地區,但在適合的環境下,現今遍佈全球。不過,古文獻中的「薰衣草」不見得就是今日所稱的真正薰衣草。
耐寒帶:5–8。
扦插:由種子育苗極不容易,建議以扦插繁殖;可使用有機生根粉提高成功率。作者目前亦以此法自鄰居庭院的植株扦插繁殖。
環境:不喜過度澆灌或高肥力;偏好鹼性土、良好排水與充足日照。
花園益處:蜜蜂與其他授粉者喜愛薰衣草;同時能驅避不少動物與害蟲。
薰衣草在歷史文獻中屢見不鮮,應用記載廣泛。其名源自拉丁文 lavare(清洗)——古羅馬人將之用於浴池。羅馬帝國約西元 43 年擴張至不列顛後,亦將薰衣草的流行帶到當地,沿用至今。
然而,古代對「薰衣草」的描述並不一致。有人主張古埃及曾用過;《聖經》中的 spikenard 有人也認為是薰衣草的異名,但實際上另有名為穗甘松(Nardostachys grandiflora)的植物。曾有一說,人們把洗好的衣物攤掛在薰衣草灌木上以沾染芳香。薰衣草也獻給希臘神話中的魔法女神赫卡特,被用來避邪。女修士聖希德嘉亦高度讚譽其療效。
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奈(1755–1793)以幾滴「薰衣草精華」為沐浴添香,並以薰衣草與檸檬薰香室內空氣。維多利亞時代亦深受喜愛——客廳裡常備蕾絲薰衣草枕以提神,亦是當時聞鹽的成分之一。長久以來,人們也以薰衣草驅蟲與薰香床單抽屜。
薰衣草亦與睡眠相關:嬰兒枕中袋過去常以其安撫哭鬧。至於熟悉芳療史的人都知道,Gattefossé 實驗室燒燙傷與薰衣草精油的故事,為近代芳療再興的經典。
薰衣草的主要成分包含揮發油(可達 3%),其中含超過 40 種成分,例如乙酸沉香醇(linalyl acetate 30–60%)、桉油醇(cineole 10%)、沉香醇(linalool)、橙花醇(nerol)、龍腦(borneol)與類黃酮等。
高海拔蒸餾廠常被認為能產生較高酯類含量的油,一方面與野生高海拔植栽本身的化學傾向有關,另一方面也因高海拔蒸餾時的沸點較低。英國薰衣草精油(不同物種)則通常較富含沉香醇(屬醇類),而非乙酸沉香醇(屬酯類)。
整體而言,薰衣草精油以沉香醇與乙酸沉香醇為主;兩者比例會因種植海拔而變動。當乙酸沉香醇含量較高時,氣味常帶有「水果糖、佛手柑樣」的韻味。不同產地油樣的沉香醇與乙酸沉香醇比例也有所差異。
薰衣草原精在調香上常用,氣味更濃厚甜美;其沉香醇與乙酸沉香醇比例可能近似,但也有文獻示例顯示差距可更大。薰衣草純露的化學組成會隨採收時點而變,可能的成分包含沉香醇、4-松油醇與α-萜品醇。
若標示「40/42」,代表其沉香醇與乙酸沉香醇的標準化比例。這類油多為混合不同薰衣草物種以求香調穩定,常見於調香用途;不建議用於療癒目的。
精油:甜、清新、輕盈、帶草本(薰衣草)調,兼具花、木與果香筆觸。
原精:多用於調香,氣味濃郁、甜草本且略帶花香與木草底蘊,帶有香豆素般的甜感。
香水分類:屬於馥奇(fougère)家族,常與香豆素、橡苔與柑橘並列;在調香語彙中也被形容為草本且帶果香。
傳統上用於腸胃不適(如消化不良、嬰兒絞痛、脹氣),也常見於失眠、頭痛、情緒低落與煩躁等用途。其主要作用包含解痙、抗憂鬱、抗微生物與抗焦慮;亦被視為行氣止脹(carminative)。需要留意的是,有些人對強烈花香(包含薰衣草)會誘發頭痛。
綜合文獻,薰衣草精油具鎮痛、抗痛覺、抗發炎、抗氧化、抗微生物、抗焦慮等特性;亦被描述有鎮靜、強健、殺蟲、興奮、除臭、通經、降壓、殺寄生蟲、護傷、抗風濕等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薰衣草精油既可能鎮靜,也可能提振,取決於用量與時機。對原本血壓偏低者,使用時可能進一步降低血壓;但在適當情境下,它又能非常平衡,如同天竺葵一般。作為中(心)調精油,它既能平衡配方,也能貢獻自身協同效應。
薰衣草純露的氣味與精油相當不同;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股香氣,但可與其他宜人香味搭配以發揮其療癒價值。其特性包含行氣止脹、解痙、抗憂鬱、抗菌、收斂與抗發炎等。
一般而言,薰衣草精油的使用禁忌較少;如出現敏感或任何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
閱讀完整研究以掌握研究設計與限制,對理解結果尤為重要。
薰衣草或許是最家喻戶曉的療癒草本,配得上民間對「萬靈草」的暱稱。深入探究,你會發現它在香氣與療癒層面都相當複雜而迷人。它理應是每位芳療師、草藥師與調香師工具箱中的常備,亦值得在你的花園裡佔有一席之地。
靈感取自古早的聞鹽,便於隨身攜帶,在「新常態」中面對焦慮與驚惶。
基底:硫酸鎂(Epsom 鹽)0.25 盎司
精油:薰衣草 10 滴、橙花 4 滴、萊姆 5 滴
製作:先行將精油在量杯中混合,倒入混合盆內的硫酸鎂並攪拌。裝入具玻璃腔體的鋁合金聞香器(勿用塑膠),或裝入空滾珠瓶但不裝滾珠頭;兩者皆需蓋緊。
用法:需要時開蓋聞嗅。
小撇步:若想更偏柑橘,可增加萊姆並減少薰衣草。
注意:僅供吸嗅,勿直接塗抹皮膚。限成人使用。
向薰衣草致敬的花香調配方,輕盈不厚重,適合夏夜。
荷荷巴油 0.33 盎司
精油:薰衣草原精 8 滴、天竺葵 7 滴、快樂鼠尾草 9 滴、依蘭 3 滴、佛手柑 10 滴
製作:先行配好精油於量杯,再倒入裝有荷荷巴油的滾珠瓶,裝上滾珠頭與瓶蓋,雙手搓熱並輕滾混勻,貼標。
用法:少量點抹於脈搏處。
注意:限成人使用。孕期避免。可能致敏;含光毒性成分。
讓夏季的小咬蟲遠離的簡易乳液。
基底:無香白色乳液 2 盎司
精油:薰衣草 15 滴、天竺葵 10 滴
製作:先行配好精油,再拌入 2 盎司乳液基底,裝入按壓瓶並貼標。
用法:外出前於需要部位塗抹。
注意:若出現皮膚敏感,立即停用。若供 5 歲以上兒童使用,將精油用量減半。
1.The Telegraph:Beauty Icon: Yardley English Lavender(2013/01/19)。
2.Lorraine Harrison(2012),Latin for Gardeners,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3.Ann Harman(2015),Harvest to Hydrosol。
4.Botanical.com:Lavenders。
5.Dieter Podlech(1996),Herbs and Healing Plants of Britain and Europe。
6.Kathy Keville(2016),The Aromatherapy Garden。
7.Diana Wells(1997),100 Flowers and How They Got Their Names。
8.Kathy Keville(2016),The Aromatherapy Garden。
9.Jennifer Peace-Rhind(2014),Fragrance and Wellbeing。
10.Nicholas Culpeper(17 世紀),The Complete Herbal:Lavender。
11.Elisabeth De Feydeau(2007),A Scented Palace。
12.Julia Lawless(2013),The Encyclopedia of Essential Oils。
13.Patricia Davis(2005),Aromatherapy: An A–Z。
14.Andrew Chevallier(2016),Encyclopedia of Herbal Medicine。
15.Steffen Arctander(1960),Perfume and Flavor Materials of Natural Origin。
16.Jennifer Peace-Rhind(2016),Aromatherapeutic Blending。
17.Robert Tisserand、Rodney Young(2014),Essential Oil Safety。
18.Essential Wholesale:What is Lavender 40/42?
19.Steffen Arctander(1960),Perfume and Flavor Materials of Natural Origin。
20.Karen Gilbert(2013),Perfume: The Art and Craft of Fragrance。
21.Ayala Moriel(2014),Foundation of Natural Perfumery。
22.Michael Tierra(1998),The Way of Herbs。
23.Jennifer Peace-Rhind(2016),Aromatherapeutic Blending。
24.ScienceDirect:Healing advantages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during episiotomy recovery(2011)。
25.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2010):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26.ScienceDirect:Ambient odors of orange and lavender reduce anxiety…(2005)。
27.ScienceDirect:Effect of aromatherapy massage with lavender essential oil…(2016)。
Sharon Falsetto自 2006 年旅居美國,創立 Sedona Aromatics:The Garden SchoolTM,為 NAHA 認可學校與繼續教育機構。自 COVID-19 以來,她以低利潤、彈性學費模式經營,拓展線上課程。她自 1990 年代起即於醫療領域工作,2008 年開始專職寫作與編輯,是出版作者與編輯;擁有企管學位(榮譽),並在 Sedona Aromatics 主持 Business BotanicalsTM 專案,協助小型企業面對變局。雪倫為直覺型調香配方師,亦持續研習居家與園藝草藥。她在亞利桑那州塞多納的一畝庭園工作室授課與創作;著有《Authentic Aromatherapy》,現為 NAHA 期刊主編、NAHA 主任協調者與亞利桑那州區域主任,並將於 2021 年 NAHA 大會發表「The Garden Apothecary」。
官網:www.sedonaaromatic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