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開始收到加入 Pinterest 的邀請時,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我心想:「喔,拜託,別再來一個要經營的社群平台了!」不過我還是去把名字註冊起來──當新花樣的社群平台出現時,我一向都會這麼做。就像我常說的:最好由你自己擁有並放上自我介紹與照片,然後先把帳號『停好』,總比讓別人拿去做跟你完全無關的事情來得好。
Pinterest 用來分享照片、點子、手作專案、食譜等等。當你建立帳號後,就能依照你的興趣與品牌調性建立各種看板。Pinterest 會抓取你部落格文章中使用的照片並保持連結──如果有人真的對你剛發表的食譜很感興趣,他們可以一路點回你的網站深入了解。
Pinterest 的重點就是釘圖(pin)、再釘(repin)、追蹤與分享。值得特別注意的是,Pinterest 與其說是社群平台,不如說是一個搜尋平台──基本上它是一個「視覺搜尋引擎」。人們來到 Pinterest 就是為了找東西。目標不是「量多」,而是「高品質」,所以請務必創作「常青內容」,讓你的內容在多年之後依然適用。
人們在 Pinterest 上尋找的是居家、婚禮、下一餐……以及「下一款芳療擴香配方」的靈感!Pinterest 基本上讓使用者能建立一個大型、分門別類的願望清單。這些人是未來的買家,而 Pinterest 也正被企業們低估了。
在這個充斥 Instagram 貼文、推文與 FACebook 社團的世界裡,許多企業忽略了這個很有潛力的社群平台!
釘圖者(Pinners)正在主動尋找來自品牌的靈感!這是你在一個其他企業才剛入場、尚未被大量開發的平台上,打造高互動內容的好機會。
Pinterest 與 Instagram 一樣,是視覺導向的平台。你需要用你的圖片與圖像設計「驚豔」潛在客戶,讓他們真的想看你要說什麼。更重要的是,請優化你貼文的描述。此外,設定個人檔案時也別忘了在自我介紹中使用關鍵字,因為那會提升你在 Pinterest 上被搜尋到的機會。
描述會驅動使用者互動──也是讓釘圖者找到你的原因,讓他們會喜歡、留言與再釘。就像前面提過的,釘圖者正在尋找靈感,因此請在描述中使用能最佳化搜尋的片語與關鍵字,例如「how to」「ideas」「DIY」。和多數社群工具類似,在 Pinterest 上也能使用主題標籤(hashtag)。但太多主題標籤會讓釘圖者反感。不要把描述灌爆主題標籤;要策略性地使用。
照片在 Pinterest 的尺寸與版面編排至關重要。你的圖片應該在「圖上」就包含標題與主標。若沒有影像工具,你可以使用 Canva.com 與 PicMonkey.com 這類網站來製作適合 Pinterest 與 Instagram 的圖片。這些網站提供尺寸剛好、任何人都好上手的模板。你做的圖片要值得「再釘」與「點擊」──它們應該能給人靈感。使用者會再釘他們喜歡的圖片,以便之後回來看,並且有機會讓你拿到那筆關鍵的銷售。
Instagram 是分享視覺故事的強大工具。在 Instagram 上,「品質重於數量」。務必發布高品質的照片。Instagram 提供很棒的濾鏡,但救不了本身畫質不佳的照片。
Instagram 的運作是由主題標籤驅動的──就算使用者沒有追蹤你,他們也能用主題標籤縮小搜尋範圍來看到你的貼文。你最多可使用 30 個主題標籤,我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全用上,而且要用得聰明。4 為什麼?因為主題標籤就是搜尋方式。主題標籤能讓你的內容曝光給志趣相投的人、好奇的人,以及你的未來客戶!消費者會滑過以主題標籤匯集的影像動態牆。如果他們喜歡你發布的內容,就會按下「愛心」;更棒的是,他們可能進一步查看你的檔案並開始追蹤你。主題標籤能幫你觸及遠超出你「影響圈」的受眾。
Instagram 上最熱門的主題標籤是 #love。但你不見得該總是用「最熱門」的主題標籤,因為你的貼文很可能會被淹沒在茫茫貼海中。請在熱門標籤與更精準的標籤之間找到「甜蜜點」。
拿 #essentialoils(780 萬則貼文)與 #essentialoilsoap(1.5 萬則貼文)相比就能看到差異。對於使用次數較少、但依然有良好互動的標籤,你更有機會成為該標籤的「熱門貼文」之一。同時也要注意:別每篇都用「同一組」主題標籤。Instagram 的演算法會辨識帳號是否反覆使用相同標籤,並將之視為「洗版」該標籤。這會導致你的帳號被「限流」(shadow banned),也就是你的貼文不再出現在該標籤的動態牆中。這代表你得在每一則貼文上花點巧思。同時你也可以建立自訂主題標籤,並在 Twubs.com 進行註冊。
每天在 Instagram 發文的最佳時段為平日的上午 10 點至下午 3 點。然而,對任何品牌而言,社群平台的最佳發文時間完全取決於該品牌受眾與實際互動。
Sprout 的「最佳發文時段」研究提供了一些相當有說服力的洞見。5 該研究發現,星期三上午 11 點與星期五上午 10–11 點是 Instagram 的最佳發文時間。他們也發現,星期日的貼文獲得最少互動,深夜與凌晨的效果也較差。最穩定的互動時段為星期二至星期五的上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6
知道「統計上」最佳的發文時段很重要,但能追蹤你自己的數據更重要。企業帳號可以追蹤並分析你的互動情況。Instagram 會提供關於你受眾的洞見──他們的性別與年齡、所在地,以及他們何時與你的內容互動。雖然多數文章會告訴你最佳發文時間是上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但你的受眾可能更常在下午 5–8 點互動。Instagram 也會告訴你哪些貼文最受歡迎。你可以利用這些資訊來理解為什麼某些貼文有更高的互動,從而創作出受眾更想參與的內容。
#regram:當你轉發粉絲對你的分享。#latergram:當你發布的是幾天前的照片(不是活動現場的即時分享)。#throwbACkthursday 或 #tbt:當你分享回憶與舊照片。這是在所有社群平台都很熱門的標籤。#nofilter:當你分享未使用任何濾鏡修飾的照片。這是 Instagram 上最熱門的標籤之一。到底該把主題標籤放在貼文內文還是留言區,目前仍各有說法;但可以確定的是,兩者會得到「同樣」的效果。也有人指出,由於 Instagram 的演算法把所有留言都視為互動,把主題標籤放在留言區可能會讓貼文獲得額外加分。另一些人則覺得這樣看起來更清爽。不過也有使用者偏好把標籤放在內文。不論你支持哪一派,務必讓你的內文保持乾淨俐落、重點明確。
那麼,把標籤放在留言區到底有什麼差別?如果你是正在累積受眾的小品牌,主題標籤幾乎是「必備」。藉由標籤你可以觸及更大的受眾、曝光給更多人看,進而帶來更好的成果。至於「放在留言」這件事:留言中的標籤和內文中的標籤作用完全相同——搜尋這些標籤的人都找得到。因此,如果你先用一般描述發了一張照片,之後再把重要的標籤補在留言裡,其效果就跟你把這些標籤直接放在內文描述中一樣。
當你想使用「一大串」標籤時,把它們放在留言區會更好看。當你為了觸及更廣的受眾而使用多個標籤時,確實建議把標籤放在留言裡。讓你的圖片描述越乾淨越好,然後把 Instagram 標籤的威力發揮在留言區。當你把相同照片分享到 FACebook 或 Twitter 等其他社群平台時,這樣看起來也舒服得多。
不要用一大段「字牆」淹沒你的追蹤者——請加入「換行」。
加入換行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喜歡使用 App4LifeHost.com。
永遠要給追蹤者下一步要做的事。例如,引導他們到你個人檔案中的連結、向他們提問──甚至可以請他們直接用最喜歡的表情符號留言!所有的互動都是好互動。
一個很棒的行動呼籲例子來自 Sudz by Studz 的貼文。他們這樣留言:「Steady hands make stupendous Sudz!(穩定的雙手成就了超棒的 Sudz!)標記一位手很巧的朋友吧。」這是引導追蹤者參與的絕佳方式!幾年前,Advil 與 HGTV 也做了類似的活動,搭配主題標籤與標記朋友的方式。
如果你的追蹤者留言,你就要回覆留言。Instagram 的演算法能判斷你是否與追蹤者互動。如果你沒有回覆互動,演算法就不會幫你的貼文加分。
Instagram 是個視覺平台,人們會在這裡分享生活中美好的片段。這同時也是你分享「品牌故事」與「產品亮點」的絕佳舞台!
1. Carter, Rebekah. Sprout Social. “Pinterest Statistics Marketers Must Know in 2019.” 取自:sproutsocial.com/insights/pinterest-statistics/
2. Emma. Business Pinterest. “10 Reasons Why Your Business Needs to Be on Pinterest.” 2019-10-10 取自:business.pinterest.com/en/blog/10-reasons-why-your-business-needs-to-be-on-pinterest
3. West, Chloe. Sprout Social. “17 Instagram Stats Marketers Need to Know For 2019.” 2019-10-10 取自:sproutsocial.com/insights/instagram-stats/
4. West, Chloe. Sprout Social. “17 Instagram Stats Marketers Need to Know For 2019.” 2019-10-10 取自:sproutsocial.com/insights/instagram-stats/
5. West, Chloe. Sprout Social. “17 Instagram Stats Marketers Need to Know For 2019.” 2019-10-10 取自:sproutsocial.com/insights/instagram-stats/
6. Arens, Elizabeth. Sprout Social. “Best Times to Post on Social Media.” 2019-10-10 取自:sproutsocial.com/insights/best-times-to-post-on-social-media/#times-ig
Kayla Fioravanti Ology Essentials 共同創辦人,得獎作家、認證芳療師與化妝品配方師。著有《The Art, Science and Business of Aromatherapy》,並與人合著 Amazon「新品推薦第 1 名」《The Unspoken Truth About Essential Oils》。
更多關於 Kayla 的資訊:www.ologyessentials.com/。
Haleigh Fioravanti 道地的納許維爾人(有些人會說這就像獨角獸一樣稀有)。你總是會看到 Haleigh 在各種熱情之間跳躍,熱情投入某個主題,然後再投入下一個(十足是牡羊座的風格)。她的背景是文化人類學與電影,同時也在健康與永續領域找到熱情。事實上,她一開始對工業大麻(hemp)的興趣來自它的永續承諾,但當 CBD 登上舞台後,她一路走來從未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