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就是新名片:現代芳療師的自助出版全攻略 / NAHA芳療協會期刊 2018 冬季

NAHA期刊
2025-09-12

以書為名片:現代芳療師的出版指南

書,是當代的新名片。擁有一本已出版的書,會向消費者傳達你是該領域的專家。整個出版世界早已被亞馬遜顛覆。今天,你可以成為「作家創業家」。在自助出版產業中當一名作家創業家,就像是開一家小公司;你的書就是你的產品。你得一人分飾多角:作者、編輯(負責前期潤稿)、出版社、宣傳、公關、社群媒體經理與企業家。

不論你走傳統或自助出版之路,當作家都是一條具挑戰性的職涯。你把靈魂與知識攤在世人面前,準備好接招各種評論。但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正是思考「今年到底要不要出書」的好時機。這其實不是「要不要出書」,而是「今年是不是你的出書之年」。


自助出版 vs. 傳統出版

若你選擇自助出版,就等於放棄傳統出版社背後那支專業團隊。你必須自己做很多事、雇人、也開口請人幫忙。你要當自己的啦啦隊,每天對自己打氣,並在寫作所需的獨處裡持續工作。這是回報豐厚、卻非常辛苦的一份差事。

年輕時,我夢想簽到經紀人、走傳統出版。簽到出書合約,以及隨之而來的光環,是我夢想的一部分。直到 2011 年我在 Multnomah University David Sanford 談出版界,那一天,自助出版的魅力深深攫住我,為我開啟了全新的職涯道路。自那天起,我自助出版了自己的 12 本書,並為數十本書擔任出版方。

或許問題不該是「誰能自助出版」,而是「誰該寫書」。我相信上帝賜給我們每個人獨特的天賦與觀點。每個人都有聲音、有值得書寫、陳述或教導的事。你是否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所知值得分享,而你也值得因分享而獲得收入?你不必寫一本巨著;可以針對你擅長的主題,寫多本小書。我再也不會寫像《The Art, Science and Business of Aromatherapy》那麼大本的書了。如今「小」更好:價格親民、資訊紮實、可一口氣讀完的小書正是趨勢。寫你所愛、寫你心之所向、寫那些你獨一無二能分享的內容。


作家創業學

我用「作家創業家(author-preneur)」這個詞,是因為在今天,同時身為作者與企業家,對成為成功寫作者至關重要。自助出版就是一條以創業精神走進出版的道路。你能掌控截稿、封面、概念、定價,以及——也許最重要的——結果的成敗。這一切都握在你手上。你也會看到別的說法,如「indie(獨立)」與「artisan(職人)」。我都喜歡,因為在我看來,無論是作家創業家、獨立或職人,這些稱呼都涵蓋了在瞬息萬變市場中成功所需的創新與承擔風險的精神。

不管你稱它為獨立、職人或作家創業出版,事實是:讀者其實不在乎你的書是怎麼出版的。他們在乎的是內容、能否幫助或啟發他們,以及你這本書的售價。

曾幾何時,自助出版被視為作者的失敗象徵——其實這觀念當年就不對,今天更是錯得離譜。把一本自助出版的書拿在手上,與傳統出版的書同樣令人興奮;也許更興奮,因為你能留住更大比例的利潤,並成功實現你的目標。我的小女兒 Caiden 以前常說:「我要自己來。」你也可以「自己來」。


自助出版的長尾利潤

除非你成為百萬分之一的爆款故事,否則你大概不會一夕暴富。與其等待,不如創造一個能夠超越你生命、長期進帳的收入來源——版稅可以一直匯入。圖書出版是個數十億美元規模的產業。伸手摘月亮有風險,但總比捧著肚臍毛發呆、把夢想悶在心裡來得刺激。

許多知名且高收益的作家,正從傳統出版轉向自助出版:平裝書用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電子書則上架 KindleNook 等閱讀器平台。在《Be the Monkey》一書中,合著者 Barry Eisler 分享自己如何拒絕傳統出版社 50 萬美元的合約、改為自助出版。放在不久之前,這簡直瘋了;但他算過帳。是否自助出版,就像任何商業決策一樣,是一道「把你的時間、精力與資源投入最可能帶來最大效益之處」的數學題。

你不必多找,就能看到一些資深作家與出版人看低自助出版的文章;但「永遠不絕版、較高的版稅、電子書利潤更佳、自己訂價、上架速度快」等因素,正在吸引更多人轉向自助出版。

Be the Monkey》的另一位合著者 Joe Konrath 直白地說:「如今有太多作者在替六大傳統出版社辯護,我把那種行為比作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同書裡,Eisler 談到傳統出版合約時表示:「我常聽到最後的辯詞是,『好吧,確實有人靠自助出版賺到錢,但永遠都那幾個名字。』然而名單其實越來越長。批評者最後會被迫說,『好吧,確實有人靠自助出版賺到錢,但永遠都那五千個名字。』在那之前,這些批評者自己也會走來自助出版。」

史上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讓你寫書。現在擋在你與一本書之間的,只有自我設限的恐懼、各種藉口,或是不把寫作與出版放進人生優先序。

出版選項

傳統出版

過去出版只有兩條路:傳統出版與代工出版(俗稱「自費出版」)。由於傳統出版成本高昂,出版商必須嚴格篩選作者。在傳統出版下,出版社可以在任何時候把你的書下架,作者對未來版本沒有任何主導權或權利。如果有出版社提出看似很棒的條件,你應該好好考慮,但務必把所有細節看清楚,確定自己將為此承擔什麼。傳統出版社的確有經驗與公信力的優勢。雖然要踏進傳統出版不容易,但你未來也可能走到那一步。事實上,不少暢銷書一開始都曾是自助出版,例如:James JoyceUlysses》、Beatrix PotterThe Adventures of Peter Rabbit》、Richard Nelson Bolles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Irma RombauerThe Joy of Cooking》、John GrishamA Time to Kill》。


代工出版(舊式自費出版)

所謂代工出版,是過去傳統的「自費出版」模式——殘酷又折磨人。你得先掏出數萬美元,最後車庫堆滿書,自己從家裡開始推銷販售。如今,這道昂貴的門檻已經不再需要。現在仍有一些傳統的「自費出版社」會向作者收取高額費用,但何必自找麻煩?讓你的車庫停車,不要讓書在裡頭積灰塵。


按需印刷(On-demand Publishing

現在,按需印刷讓「囤貨」這件事成為過去式。它成本低、操作簡單。你的書是「有人購買就印」——不需要你自己備庫存。按需印刷讓作者獲利更高,且能幾乎即時在網路上販售。市面上有許多公司可供選擇。我個人選擇使用亞馬遜,因為它是全球最大書商。最近,亞馬遜的平裝出版部門 CreateSpACe Kindle Direct PublishingKDP,原本專責 Kindle 電子書)整併。(注意:如果你的書原先在 CreateSpACe,需要把它移到 KDP。)

KDP 能以極低成本讓你的書進入市場。它提供版稅計算器,讓你根據不同銷售渠道(Amazon.com、擴大分銷、歐洲亞馬遜)試算潛在版稅。當你在 KDP 上核准打樣本,系統會跳出一個視窗,告訴你需要多久時間你的書才會出現在亞馬遜上。就我的經驗,多半 24 小時內就會上架完成。

此外還有其他中介出版平台,例如 LuluOutskirts PressBlurbBook BabyVirtual Bookworm 等。也有像我經營的 Selah Press 這樣的公司,能協助你用 KDP 或其他中介平台完成編修、排版、上傳等步驟。我大力推薦使用亞馬遜自家平台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自 2011 年以來我看過太多中介出版商倒閉,結果作者又得另覓平台重來。


電子書出版(eBook

另一個受歡迎的選項是「電子書」。但這個詞傳統上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把 PDF 電子檔寄到讀者的電子信箱;另一種則是透過線上商店購買後,直接傳送到 Kindle 或其他閱讀裝置。本段要談的是第一種 PDF 形式的電子書。

出版 PDF 電子書成本低、上市快,但你無法掌控利潤。一旦有人收到你的 PDF,他就能免費轉寄給任何人,作者卻拿不到一毛錢。我的信箱曾收到好幾本別人轉寄來徵求意見的 PDF 書,從 0.99 美元到 150 美元的都有。PDF 一旦寄出,你等於失去控制;它能被無限分享,而作者再也收不到任何收入。更關鍵的是,這種 PDF 電子書的客群通常只侷限在你的影響圈。即便你在社群上有成千上萬的追蹤,難以想像把 PDF 放在自己的網站販售,會比把 Kindle 電子書放到亞馬遜上更有潛力。


善用你已經擁有的內容

如果你是企業主、芳療師、部落客、講者、老師、喜劇演員、醫師、講師、歌手、牧師、社群高手、藝術家、攝影師,或本來就習慣與大眾溝通,其實你很可能已經寫出了「好幾本書的內容量」。只是你還沒把想法組織好、落到紙上,也還沒運用自助出版管道,把它們變成一本能帶來長期收入(且僅需一次性努力)的書。

老實說,你口袋正破著一個大洞。日復一日,你忽略那些隨手可得的現金。只要整理過去的努力,就能創造未來的收益。寫書絕不是一條「快速致富」的路;它是一種把你的知識帶給更大受眾、並從中獲利的方式。如果你追求的是快速致富,那你找錯方向了。但如果你的人生故事會激勵人、你的知識能賦能他人,那就請開始打字、整理、出版,並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報酬。


出版途徑對照表

項目

傳統出版

代工出版

PDF 電子書

按需印刷

Kindle

是否需審核/採用

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成本

由出版社負擔

4,00015,000 美元

極低

極低

極低

上市時間

1218 個月

不定

立即

2448 小時

48 小時

作者分成(版稅)

1017.5%

100%

100%

3570%

3570%

庫存

由出版社管理

作者常需囤 1005000

預付版稅(簽約金)

著作權歸屬

出版社

作者

作者

作者

作者

上市維持時間

數月到數年不等

可永久

可永久

可永久

可永久


繼續善用你已有的內容

別因為擔心「誰會想讀我的靈感、笑話或人生故事?我又不是名人」而綁住自己。只要故事寫得好、夠有趣,讀者其實不在乎你是否出名。你不也喜歡讀有趣的故事嗎?

你可能會想,「既然我已經把資訊免費放在部落格、教材或 PDF 上了,應該沒人會買書吧?」我的經驗剛好相反:人們更喜歡把所有需要的資訊握在手裡,而不是滿網路到處找免費內容。

我的書《DIY Kitchen Chemistry》就是把我免費放在 YouTube 上的影片「Kitchen Chemistry」、以及部落格與網站上的內容集結而成。我乾脆把封面寫上「As Seen on YouTube」。結果人們依然更想買書,而不是看影片或自己下載、整理所有資訊。

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座筆記、教材與舊文的寶庫可整理成書。你也許只是渴望把一個點子變成一本書。夢想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採取行動。也許你自己就是阻礙,但只要心智與情緒夠強韌、把藉口與恐懼丟到一邊,你就成功了一半。能攔住你動筆寫書的,只有你自己。


脫穎而出

作者今天面臨一個幾年前還不存在的新挑戰:虛擬書店擠滿了書!因為自助出版移除了進入障礙,人人都能加入。你必須在茫茫書海中脫穎而出。你的書必須在視覺上「跳出來」,並且內容紮實,讓讀者會回頭買你的下一本。

聚焦在你的利基,因為那才是會賣、也會讓讀者回流的。我的書當中,賣最好的其實是《How to Make Melt & Pour Soap Base from Scratch》。這讓我很驚訝,因為它很利基。我原以為銷量會很快降溫,但它一直穩穩地賣,甚至勝過我關於芳療與手作的範圍更廣的書。能讓陌生讀者在一堆肥皂書中選擇它,是因為它教的是多數書沒有教的「從零自製熔化—再製基底皂」配方與技術。市面上大多數肥皂書,要嘛教手工皂,要嘛教怎麼用現成的基底皂;而我的書揭露了這種原本屬於業界的私房配方與作法。

那麼,你的知識、職涯、專長或人生選擇,有什麼能讓你的書在擁擠的書海中出眾?從那裡開始。先寫;資源自然會來。

Kayla Fioravanti

Kayla Fioravanti 為 Ology Essentials 的共同創辦人;她是獲獎作家、合格芳療師與化妝品配方師。著有《The Art, Science and Business of Aromatherapy》,並合著亞馬遜排行榜第 1 名新書《The Unspoken Truth About Essential Oils》。

更多資訊請見:www.ologyessentia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