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天竺葵——我們自其植株取得芳香純露與精油——既帶點神祕色彩,也散發濃郁花香。
採用雙名法的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最初把玫瑰天竺葵歸入老鶴草屬(Geranium);但到了 1789 年,法國植物學家 L’Héritier(1746–1800)因花、果與蜜腺管形態的差異,將其改置於獨立的天竺葵屬(Pelargonium)。
天竺葵屬(Pelargonium)隸屬於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該科包含三個屬:老鶴草屬(Geranium)、鶴蓋屬(Erodium)與天竺葵屬(Pelargonium)。其名稱分別源於希臘文中的鶴、蒼鷺與鸛,指涉其果實外觀類似各種鳥類纖長的喙。
據說天竺葵屬包含約 280 個物種,為灌木、宿根或多肉植物,俗稱「geraniums(天竺葵/老鶴草)或 storksbills(鸛喙草)」,大多數原產於南非。
我們從天竺葵屬取得玫瑰天竺葵純露與精油並不神祕;神祕之處在於「究竟是哪一個物種」供應了這款芬芳的純露。
若你搜尋玫瑰天竺葵純露或精油,會發現不同供應商標示的學名並不一致。你買到的玫瑰天竺葵純露究竟是哪一種?是 Pelargonium graveolens?或 Pelargonium graveolens var. Roseum?也許是 Pelargonium × asperum?Pelargonium Roseum?又或乾脆寫成 Pelargonium spp.?甚至是 Pelargonium capitatum?
依據某玫瑰天竺葵精油生產者的說法,「Rose」geranium 來自 Pelargonium graveolens var. Roseum,而「一般」geranium 精油則來自 Pelargonium graveolens。
該蒸餾商並指出,傳統上「Rose」geranium 是指留尼汪島上生產、稱為「波旁天竺葵(Geranium Bourbon)」的特定栽培品系。這個品系早期產量很小,如今已在其他國家生產。多個天竺葵物種都能產生精油,但最常用的是 P. graveolens。
那其他供應商列出的學名又是怎麼回事?許多資深園丁都知道,天竺葵(geraniums)很容易種;不那麼顯而易見的是,它們也很容易雜交。
因此,若多種天竺葵同地栽培、蜜蜂又忙著穿梭授粉,後代可能就多了幾分神祕——成了栽培品種或雜交種。究竟哪些是確切物種、哪些只是栽培品種,實際上常令人混淆。
要徹底解剖天竺葵的分類學超出本文範圍;本文僅聚焦於「玫瑰香型天竺葵」群組中常見的物種。
栽培天竺葵通常分為六大群,另有物種級與原生雜交類別。其中特別為香氣而栽培的「香葉類(Sc, scented-leaved)」涵蓋了杏仁、椰子、柑橘、肉桂、玫瑰等眾多氣味。
屬於玫瑰香型的天竺葵物種包括 Pelargonium graveolens(異名 Pelargonium Roseum)、Pelargonium capitatum 與 Pelargonium radens;由此三者又繁衍出許多栽培品系,例如 P. capitatum 的「Attar of Roses」、P. radens 的「Crowfoot Rose」、以及 P. graveolens 的「Grey Lady Plymouth」。
P. spp. 的標示代表「天竺葵屬全部物種」。若不確知確切物種,便以 spp. 縮寫標註。
因此,玫瑰香型天竺葵純露最可能來自 Pelargonium graveolens(異名 Pelargonium Roseum)、P. capitatum,或可能是 P. radens 的物種、栽培品或雜交品。倘若蒸餾商對所用的具體物種、栽培品或雜交品不確定,通常會以 Pelargonium spp. 一概標示。
天竺葵的生長型態多變,包含一年生草本、灌木、半灌木、多肉與地下莖型;花為五瓣,呈左右對稱(兩上瓣與三下瓣有別),聚生成假傘形花序。蜜腺管長度從幾毫米到數厘米不等;雄蕊數量可為二至七枚。
雄蕊的數量、位置與彎曲角度可用來鑑別個別物種。葉多為互生、掌狀分裂或偶為羽狀分裂,常見明暗相間的斑紋,且多具長柄。
天竺葵是牻牛兒苗科中一個大型屬,廣布於溫帶至亞熱帶。耐熱、耐旱,但僅能耐受輕微霜凍。
其原生地為南非(該國孕育了此屬約 90% 的物種)。除南非外,僅約三十種分布在他處,多數見於東非大裂谷與澳洲南部,另零星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南部、葉門、小亞細亞、伊拉克、紐西蘭北部,以及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與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與印度洋的索科特拉島。
原產南非的 Pelargonium triste 是第一個被引種栽培的天竺葵物種。推測 1600 年以前由停靠好望角的船舶運至荷蘭萊頓植物園。英國園藝家與博物學家 John Tradescant the Elder(1570–1638)於 1631 年在巴黎向法國苗圃業者與博物收藏家 René Morin 購得種子,並將此植物引入英格蘭。至 1724 年,至少另有五個天竺葵物種被引入歐洲。
雖然早期未曾嚴肅嘗試對大量栽培品系進行分群,但到了 20 世紀中期,美國植物學家 Liberty Hyde Bailey(1858–1954)重新喚起對其生長型與群組的關注,並提出「帶葉天竺葵(zonal)」與「麗格天竺葵(regal)」等新術語。
1950 年代末起開始出現清單;天竺葵/老鶴草相關學會(如澳洲 Geranium Society、英國 Pelargonium and Geranium Society)推動名錄與更完整的清單工作。如今,英國 PAGS(Pelargonium and Geranium Society)管理「國際天竺葵栽培品種登錄(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Pelargonium Cultivars)」。
天竺葵被用於處理傷口、呼吸道議題與消化支持,亦用於腎臟不適與發熱。在芳香療法中,玫瑰天竺葵精油被視為「踏實、平衡」;雖物種可能有別,但均屬芳香的天竺葵,且通常富含香茅醇(citronellol)與香葉醇(geraniol)。玫瑰天竺葵精油常用以減輕憂慮與壓力感,被視為身體的強健補劑;它對肌膚健康很友善,能舒緩神經相關不適,並被形容為「帶來優雅與和諧」。對於呼吸道不適,常另以 P. sidoides 的根部(又稱 umckaloabo)入藥。
玫瑰天竺葵純露與植株一樣,具甜潤花香,帶玫瑰後調,與精油相似。未稀釋時口感過度花香;稀釋後則可口。其 pH 多介於 4.9–5.2。
純露的氣相層析/質譜(GC/MS)分析較棘手,因為水相中的化合物更容易反應與轉化。現有玫瑰天竺葵純露的 GC/MS 報告雖有共通性,卻也具變異;主要成分通常包含香茅醇、香葉醇與沉香醇(linalool)。在一次 P. capitatum 的四段蒸餾分餾中,α-沒藥醇氧化物 A(bisabolol oxide A)出現在第一段分餾,但未見於後續分餾。
非洲產的玫瑰天竺葵純露通常可保存 14–16 個月,歐洲品種則較不穩定。Catty 建議應持續監測玫瑰天竺葵純露,因其遭汙染後可能迅速出現「非常奇特、白色、球狀的菌膜」。在此般生長出現前,適時過濾十分重要。
玫瑰天竺葵純露是保養界的熱門選擇。適用於全年齡,對多種膚質具有調節與適應性:從油肌到乾肌、敏弱肌與痘痘肌皆然。它非常適合加入乳液、化妝水、面膜、保濕霜、潔面產品,或直接噴灑於臉部與肌膚。
其具保濕性(吸濕劑),能吸引並鎖住肌膚水分;用作濕敷時,對粗糙、乾裂或繭化的皮膚特別有益。
純露同時具清涼與抗發炎性質。外用可安撫日曬灼熱、舒緩疹子或蟲咬,並在熱相關不適時帶來消暑舒緩。
單獨使用,或與德國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矢車菊(Centaurea cyanus)或岩玫瑰(Cistus ladaniferus)純露併用,對紅斑、微血管破裂或酒糟肌頗有助益。
玫瑰天竺葵純露亦被視為止血劑,適合清潔小刮傷與擦傷;大人小孩都喜愛其香氣,能紓解結痂時的癢感並促進癒合。
考量其清涼效果,作為噴霧可幫助更年期熱潮紅;亦可平衡情緒、支持內分泌系統。搭配 ω-3 與 ω-6 脂肪酸,或合用貞潔樹(Vitex agnus-castus)或飛蓬(Conyza canadensis)純露,亦有助於生理期前與荷爾蒙相關的情緒波動。
就能量而言,此純露被說能平衡陰陽雙靈;也很適合當作香水或身體噴霧。部分男性偏好把玫瑰天竺葵與野薑(Zingiber officinale)、西洋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岩玫瑰或德國洋甘菊純露併用作為鬍後水。
略帶神祕,卻甜美成熟、馥郁花香——玫瑰天竺葵純露可謂一應俱全。它撫慰並支持肌膚、調和身心、清熱消暑,或單純作為怡人身體噴霧;即便你尚未能百分之百說清她究竟是誰。
具清潔與清涼效果的玫瑰天竺葵純露,能惠及各種膚質,與面膜搭配尤其合適。你可以嘗試不同黏土,並加入對肌膚安全的精油。將乾粉基底裝於玻璃罐,另備一瓶玫瑰天竺葵純露,即是獨特好禮。
器材與材料:
精油與純露:
製作面膜乾粉基底:
以 70% 異丙醇與/或溫水與清潔劑清潔器材。將黏土、箭根粉、燕麥粉與杏仁粉倒入混合碗拌勻;若使用精油,滴入後充分攪拌,避免結塊。把混合粉裝入玻璃罐,置陰涼處或冷凍保存。
調製與使用方式:
取 3 小匙面膜基底,加入足量玫瑰天竺葵純露(約 1 至 1½ 小匙)調成柔軟糊狀。均勻塗抹臉與頸,靜置 10–20 分鐘。以溫水沖淨並以毛巾輕拍乾。享受煥亮膚況。
各類黏土的特性:
玫瑰天竺葵純露與金縷梅(Hamamelis virginiana)純露搭配,再加上甘油與蘆薈凝膠,就是一款極佳的清涼調理型鬍後水,男女皆宜。本版本未添加精油;若欲加強效果,可自行少量添加。本配方約可製成 4 盎司鬍後水;未含防腐劑,請於數週內用畢。
器材與材料:
純露:
製作方式:
以 70% 異丙醇消毒器材(可裝入噴瓶直接噴灑於混合碗與器具後風乾,或以潔淨布/紙巾拭乾)。將蒸餾水、蘆薈凝膠、甘油、金縷梅純露與玫瑰天竺葵純露倒入混合碗拌勻。把成品倒入玻璃噴霧瓶(有漏斗更易操作)。
閉眼,於刮鬍後噴於臉部,或作為日常清新噴霧使用。女性亦可於刮腿後噴用。避免噴入眼睛與敏感部位。
1. Boddy, K.(2013),Geranium,Reaktion Books, London,pp. 11–12。
2. The Geranium Page(網站),檢索日期 2018-10-15:succulent-plant.com/families/geraniACeae.html。
3. Data Sheet:Rose Geranium and Geranium(PDF),檢索日期 2018-10-10:naturalingredient.org/wp/wp-content/uploads/DATA-SHEET-GERANIUM.pdf。
4. Arnoldia Arboretum Harvard(PDF 無作者),檢索日期 2018-10-10:aromatic-pelargoniums.pdf;The 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Pelargonium Cultivars,檢索日期 2018-10-15:thepelargoniumregister.com/horticulture-symbols-and-terms/。
5. Pelargonium(網站),檢索日期 2018-10-10:pelargonium.si/genus.html。
6. Taylor, J.(2014),Visions of Loveliness: Great Flower Breeders of the Past,Swallow Press, Ohio,p.365。
7. Wilkinson, A.(2007),The Passion for Pelargoniums: How they found their plACe in the garden,History Press, Gloucestershire,p.79。
8. The Pelargonium & Geranium Society(網站),檢索日期 2018-10-10:thepags.org.uk/about-us/the-pelargonium-register。
9. An Herb Society of America FACt Sheet(PDF),檢索日期 2018-10-15:thepags.org.uk/about-us/the-pelargonium-register。
10. Puchon, N.;Cantele, L.(2014),The Complete Book of Aromatherapy and Essential Oils,Robert Rose, Ontario。
11. WholeHealth Chicago(網站),檢索日期 2018-10-15:pelargonium-sidoides-african-geranium/。
12. Catty, S.(2001),Hydrosols: The Next Aromatherapy,Vermont: Healing Arts Press。
13. Circle H Institute(網站),Cinnamon Hydrosol(PDF),檢索日期 2018-10-10:circlehinstitute.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CHI127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