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有記憶以來就夢想踏上大溪地。我非得親眼目睹那些美麗的沙灘與嶙峋山峰不可!機會終於來臨,而這趟旅程比我想像的還要動人。粼粼碧藍的海水,映襯著從叢林綠意中突起的鋸齒狀山脈;水上屋、瑰麗夕陽,以及豐富迷人的風味,一切都充滿魔力!更令人驚喜的是當地人的親切與熱情,以及我得以認識他們繁茂植物中的諸多奇蹟,特別是像梯亞蕾(Gardenia tahitensis)這樣的隱藏寶藏。
大溪地人歷來重視並善用植物。當地原生的 ti(Cordyline fruticosa)與木槿(Hibiscus taliACeus)等植物,其葉子用途廣泛,從作為餐盤到編做裙子、頭飾與茅草屋頂皆有。(註 1)植物也廣泛運用於傳統大溪地醫藥之中。過去若有人生病,會去探訪治療祭司。大溪地的療者會調製稱作 ra’au 的處方,通常包含三個部分:
這些療方多半是以新鮮材料做成的簡單浸泡液,有時也會煮沸。可使用植物的不同部位,例如葉、嫩芽、根莖、樹皮或花朵。使用方式包含藥浴、藥飲、藥膏、藥搽或濕敷。即便如此,大溪地人仍相信,有些疾病無法由西醫治癒,只能以這些傳統療方處理。(註 3)
對於在家可處理的輕微傷勢,大溪地人廣泛使用塔瑪奴油(Calophyllum inophyllum)。像是日曬灼傷、昆蟲叮咬、扭傷與瘀傷等身體不適,都會大量塗抹塔瑪奴油。從機場禮品店、位於帕皮提市中心的市集,到茉莉雅島上每一家名為 magasin 的小雜貨店幾乎都買得到。我們甚至住在一間生產塔瑪奴油與其他基底油的工廠旁。
沿街你會看到許多掛著奇特果實的樹,其中之一就是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大溪地人稱之為 ‘uru。它是大溪地最實用的植物之一,重要性僅次於可榨油的椰子(Cocos nucifera)。這種樹樹冠渾圓,可高達二十公尺以上,長著大片深綠、油亮的葉。果實最多可重十磅,是極佳的碳水化合物與維生素 B 來源。它被稱為「生命之杖」,是大溪地的主食之一,使用方式類似馬鈴薯(當地甚至還有麵包樹啤酒!)。切割樹體時會流出大量乳白色的膠乳,可塗抹於皮疹、膿腫、潰瘍、癤與傷口;其樹液也傳說可用於扭傷、脫臼與挫傷。(註 4)
在大溪地本島的一座公園裡,我聞到一股濃郁的熱帶香氣,驚喜地發現自己就站在一株異國情調的依蘭依蘭樹(Cananga odorata)旁!大溪地人稱之為 moto’i,可能在歐洲時期被引入大溪地。雖然當地不生產依蘭依蘭精油,但花朵會被用來製作芬芳美麗的頭環與花環(在大溪地語稱為 hei),也會浸泡於椰子油中,用於護膚與按摩。這樣正好——依蘭依蘭具抗發炎特性,能為肌膚帶來舒緩效果。(註 5)
我也偶然發現了一棵庫庫伊(Aleurites moluccana)樹。作為基底油,它以有助於痤瘡、濕疹與乾癬而聞名;(註 6)然而有趣的是,在大溪地並不以此方式使用它。它也被稱為 candlenut(石栗),因為大溪地人會把堅果串在串籤上點燃當光源——果仁含油約 50–60%。燃燒後留下的黑灰則被用來為傳統刺青上色。(註 7)
此行一個意想不到的亮點,是拜訪一座家族經營的香草園。我們漫步於香草豆蔓之間,還品嚐了木瓜香草與其他異國風味的果醬。雖然香草更常用於烹飪與香氛而非芳療,我仍要在此介紹大溪地香草(Vanilla tahitensis),因為無論是冰淇淋,或用於護膚與按摩的芳香椰子油,它都實在太迷人。大溪地香草最可能是香草(Vanilla odorata)與平葉香草(Vanilla planifolia)的雜交種。(註 8)它所含的香草醛(vanillin)少於較常見的平葉香草,並因苯甲酸茴香酯(anisyl alcohol)與茴香酸(anisic ACid)帶入茴香香調,而在美食與香水界極受推崇。(註 9)在芳療中,香草帶來安撫與慰藉的香氣。(註 10)無論如何,那都是一種令人難忘的香味/風味體驗。
最後——當然也絕不遜色——是大溪地的明星:細緻而甜美芬芳的梔子花。這種極受歡迎、可能在古代即被引入的植物,是株高約兩公尺的小灌木或小喬木,開著白色星形芳香花朵,(註 11)全年開花。(註 12)在大溪地,花朵的用途極多:傳統的芳香頭環與花環、豪華度假村迎賓時以涼爽濕毛巾散發香氣、果醬與冰淇淋、別在耳後表達情感狀態,甚至用於醫藥與護膚。直到最近,人們仍認為它被用於醫療的理由,介於其宜人的香氣與美味,乃至於根植於傳統中的「超自然好處」。(註 13)然而也已發現,它可以緩解耳痛、偏頭痛、蚊蟲叮咬與眼麥粒腫(sties)。(註 14)如前所述,它常作為許多傳統 ra’au 中的緩和劑,或在處方為藥膏時,作為液體部分使用的大溪地莫諾伊油(Monoi de Tahiti)。(註 15)近年,氣相層析/質譜(GC/MS)分析已證實,莫諾伊油中確有因梯亞蕾而來的活性分子,例如以鎮靜與淨化特性知名的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以及己醇與苯乙醇等同樣具有淨化效果的醇類。(註 16)
莫諾伊油(Monoi de Tahiti)
莫諾伊油大概是梯亞蕾最著名的用途。這是一種以特定原料、遵循特殊工序所製成的珍貴油品:每一公升椰子油(Cocos nucifera),至少需浸泡十五朵「尚未開放的」新鮮梯亞蕾花苞,且必須浸泡至少十五天。(註 17)這種油自 1942 年起即已商業化生產,但在此之前,玻里尼西亞女性已使用它作為護髮護膚的美容油超過兩千年。它是絕佳的肌膚與髮絲保濕油,也可作為日曬後的保養油。(註 18)莫諾伊油亦用於 Taurumi 按摩——一種古老的傳統大溪地按摩,讓身體重新連結於世界。這是一種運用芳香且神聖的植物喚醒感官、讓身體與自然建立深刻親密的身心療癒儀式。(註 19)不論用於何處,它都是獨特奢華、令人心情愉悅的香氣與滋味,任何以它製作的東西都是名副其實的珍饈。
雖然在玻里尼西亞以外地區要取得「新鮮且尚未開放的梯亞蕾花苞」並不容易,但你仍可用浸泡(浸漬)法自製一款「莫諾伊風格」的浸泡油。
材料
製作與使用
在 1 盎司自製莫諾伊風格浸泡油中加入以下精油,調成一款舒緩、保濕的熱帶主題臉部油:
精油
使用方式
將所有成分混合於 1 盎司玻璃瓶並旋緊瓶蓋。臉部清潔後每日塗抹。
注意:具感光性——塗抹後 1–2 小時內避免直接曝曬;對過敏體質、病灶皮膚或受損皮膚謹慎使用;2 歲以下兒童避免使用。
Dawn Shipley 畢業於 Sedona Aromatherapie 的 The Linguistics of Aromatics™ Program,完成 250 小時專業芳療證書。她為註冊芳療師(RA),現任加州帕莎迪納 Cote d’Azur Spa 的駐場芳香藝術家,並創立 Blue Dawn Aromatherapy,致力以芳療為基礎的天然保養與身心產品,提升生活品質。她亦舉辦放鬆派對,倡議日常自我照護,並在 Cote d’Azur 提供「客製芳療體驗」,為來賓調配專屬處方帶回家。她熱愛為零售與批發客戶打造客製保養產品,並樂於分享關於芳療、健康與膚況照護的一切。
更多資訊請見:www.bluedawnaro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