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錐菊在芳香花園裡總能吸引我的目光,部分因為它非常上鏡,也因為它在居家藥櫃中極其好用。紫錐菊常被稱為 coneflower(松果菊),從側面看就很容易理解這個名字的由來。作為「菊科」成員,紫錐菊與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m)關係密切,因而具備類似的視覺特徵,向日葵也是我花園中的最愛之一。
然而,紫錐菊絕不只是花園裡的「漂亮臉孔」。它素來被用作藥草,近年尤以支持免疫系統聞名。其根是主要藥用部位,但花與葉可製成浸泡油。芳療師或許沒有藥草師那麼熟悉紫錐菊,部分原因是這朵美麗的花並不芳香。不過,我希望透過本文,讓芳療師也能把這株植物納入工具箱。
學名:EchinACea spp.(醫療用途常見種為 E. angustifolia、E. purpurea、E. pallida)。
語源:EchinACea 源自希臘字 echinos,意為「刺蝟」。
別名:coneflower、purple (cone) flower、rudbeckia、Indian snakeroot(十九世紀美國名)。
科名:菊科(AsterACeae)。
形態:具木質化傾向的多年生草本,高可達約四英尺;挺立花莖,頭狀花序具「錐形」中央。
花:如同近親向日葵,花序由許多單獨小花組成。中央為小管狀花(disk florets),兼具雌雄器官,為可孕部位;周圍舌狀花(ray florets,俗稱花瓣)通常為深粉或紫色,亦有少數品種為白或黃,舌狀花不孕。整個花頭在植物學上稱為「合生花序(interflorescence)」。
葉:互生,深綠、具毛、觸感粗糙;形狀依種而異,自卵形至披針形。
根:為主根系(taproots),亦見於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洋香菜(PetRoselinum crispum)與杉木等植物。紫錐菊的主根為最具藥用價值之部位。
分布:見於北美東部與中部;雖園藝品系繁多,但在合適條件下,美國多數花園皆可栽培。
自然棲地:原生於林地與大草原。不過在園藝上相當容易栽培,耐熱耐旱。喜全日照;在我位於亞利桑那州北部的炎熱夏季,正午略遮陰更佳。
種子繁殖:需有機、排水良好的土壤。紫錐菊會自播繁殖;若不想滿園自長,需在種頭發育前摘除。種子冷層積後室內育苗,或在仍有輕霜時露地播種表現最佳。相較許多需等過了「末霜日」才播種的植物,它是早春就可啟動的先鋒。
適生帶:耐寒帶 3–9(北半球於夏季開花)。
園藝價值:夏季為蜜蜂、蝴蝶所喜,可吸引授粉者。若將種頭留立至冬季,乾燥的種頭也能成為景觀焦點。
提醒:紫錐菊園藝品系與雜交種眾多;若為藥用,務必取得適用之物種(見〈植物誌〉)。
紫錐菊在北美原住民族群中廣泛應用,這與其原生於北美有關。例如,科曼琪族用以止牙痛;蘇族以之為蛇咬解方。據信在新移民抵達之前,原住民已使用紫錐菊長達四百年。其後清教徒與拓荒者亦對此植物產生興趣,用於風濕、傷口與燒燙傷,以及神經痛。
十九世紀晚期開始有商業化製備,並迅速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植物製劑之一。隨後歐洲亦興起研究熱潮,特別關注其免疫刺激特性與主要化學成分(見〈化學誌〉)。時至今日,紫錐菊仍是藥草師工具箱中的要角,作為免疫系統助攻者,常用以應對感冒、流感與咳嗽。
EchinACea purpurea 的關鍵成分包含多醣體、烷基醯胺(異丁醯胺類)與咖啡酸酯(如 echinACoside 與 cynarin)。
針對紫錐菊地上部的研究鑑定出下列十六種化合物: (1)(2S)-1-O-octACosanoyl glycerol;(2)(5R,6S)-6-hydroxy-6-((E)-3-hydroxybut-1-enyl)-1,1,5-trimethylcyclohexanone;(3)(3S,6E,10R)-3,10,11-trihydroxy-3,7,11-trimethyl-dodeca-1,6-diene;(4)negunfurol;(5)schensianol A;(6)ent-4(15)-eudesmene-1β,6α-diol;(7)(E)-5-hydroxy-N-isobutylpentadec-2-enamide;(8)syringaresinol;(9)槲皮素(quercetin);(10)月桂酸乙酯(ethyl laurate);(11)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12)阿魏酸(ferulic ACid);(13)α-spinasterol;(14)stigmasterol;(15)β-daucosterol;(16)octACosanoic ACid。
另一項針對葉與根的研究指出,自各部位萃取之揮發油分別含有 25 與 31 種成分,包括 germACrene D、naphthalene、caryophyllene oxide、α‑phellandrene 與 α‑cadinol 等。
浸泡油可進一步用於製作藥膏或護唇膏。
註:EchinACea 各部位、物種、產地、萃取與檢測方法、採收/萃取時間及環境因素皆會造成化學組成差異。
主要化學群與對應性質如下:
其他作用:抗微生物、抗發炎、解毒、抗病毒。
多項研究支持紫錐菊可提高白血球數,並改善紅血球的抗氧化防禦。有研究顯示,感冒初期服用可減輕症狀與嚴重度。藥草師亦推薦其用於痤瘡、癤、唇皰疹、口瘡、泌尿道與黴菌感染、昆蟲咬傷、耳痛與氣喘等。實際效果將受劑量與給藥方式影響。
註:根、樹皮與堅果等組織較難萃取,故以「煎煮」而非「沖泡」法製備;兩者差別在製作方式與所需時間。
總之,紫錐菊以其提升免疫的價值成為工具箱中的重要藥草。它可搭配芳香油調製,方便芳療師與藥草師應用。同時,紫錐菊也能吸引授粉者,具高度觀賞性。若你今年想在花園裡新增一株植物,或計畫納入芳療實務,請把紫錐菊列入考量。
用途:舒緩叮咬、潰瘍與刺痛;本配方可得 4 盎司膏體基底。
基底材料:
精油:
製作與用法:
注意事項:
若用於孩童,精油總量減半(約 1% 稀釋)。少數個體可能對皮膚造成敏感。
飲用方式:如茶一般每日可飲用至多四次,連續數月,以助提升免疫。
材料:
製作與用法:
注意事項:
僅限成人使用。
Sharon Falsetto 為英國認證芳療師,自 2006 年旅居美國,創辦 Sedona Aromatherapie LLC 與 Sedona Aromatics: The Garden SchoolTM,提供經 NAHA 核可之居家進修課程 The Linguistics of AromaticsTM。她是已出版作者與芳療編輯,同時為芳療顧問、客製配方師與藥草學習者。她在亞利桑那州塞多納的一畝花園工作室創作,正打造個人蒸餾室與教室。著有《Authentic Aromatherapy》,現任 NAHA Aromatherapy Journal 主編、NAHA 主任召集人與亞利桑那州區域主任。
網站:www.sedonaaromatherap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