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過去九個月的時間研究這株聞名的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而我發現,關於它的一切都十分「盤根錯節」!
我先來說明,大麻究竟是什麼,又不是什麼。
你可能會看到它被標成「麻籽油」而感到很興奮——我懂,因為我也曾如此!但這其實是由種子冷壓而得的油,而非花朵;從萃取方法就能明白手上到底是哪種產品。這株植物因為四氫大麻酚(THC)而名聞遐邇,但該成分存在於花朵的腺毛上。種子不含 THC,因此由其萃出的油也就不具精神活性。歷史資料有時會讓人困惑,因為非常古老的文獻偶爾會提到「吃下種子會看到惡魔」之類的說法——推測當時的種子可能被花朵污染。
麻籽油不是取自「大麻煙草(marijuana)」;它其實來自同一種會被拿來做繩索、布料,乃至於建材「麻水泥(hempcrete)」的工業用大麻。這是一株「用途極廣」的植物。乍看之下,似乎像是兩個不同物種,但其實大麻屬於雌雄異株(dioecious),也就是雄株與雌株會互相授粉。雌株的「大麻煙草」具有帶有精神活性的花朵;工業用大麻則更高、更細,且極為強韌。麻籽油是非常優秀的基底油,也是很棒的烹飪用油。不過先提醒你,將麻籽油含在口中時會是一次「感官超載」:它濃濃地帶著潮濕森林的氣息、顏色深綠,味道彷彿從沼澤底撈上來!很適合加進早餐奶昔裡——我們家現在乾脆統稱它為「沼澤汁」。
我的書討論的是同一株植物的另外兩種萃取:大麻精油(Hemp essential oil)與「高 CBD(大麻二酚)油」。後者是以 CO2萃取自經特別培育、含極低 THC 的植株。CBD 是屬於倍半萜酚類(terpene phenolics)的一員,對身體有令人驚嘆的影響,彷彿能在短短幾天之內改善疾病:沉默的自閉症孩子開口說話;重度癲癇的孩子不再發作;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退伍軍人得以「忘卻」。
編者註:大麻精油與高 CBD 油在美國被列為 Schedule I物質,屬於聯邦層面非法使用、持有、販售、種植或運輸。NAHA 不倡議使用任何非法物質。
大麻二酚能與人體的許多系統互動,帶來堪稱「不可思議」的改變,其中之一就是近年才被認識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ECS)。嚴格說,稱它為「新近發現的內分泌系統」恐怕還低估了它的地位——它是我們主要的內分泌系統,被認為可能潛在地影響幾乎所有慢性疾病;其功能是透過神經元之間複雜的訊號傳遞,讓身體回到恆定平衡(homeostasis)。
它的訊號會「逆向傳遞」,就像對講機一樣,回報身體某種荷爾蒙是否已經分泌足夠,或是否需要再分泌一點。最簡單的失衡範例就是第二型糖尿病——身體無法再有效處理胰島素;同樣地,身體可能讓與癌症相關的 TNF 酵素不斷累積、形成腫瘤;或在纖維肌痛、偏頭痛、慢性疲勞等狀態下,持續傳遞疼痛與發炎訊號。簡單說,當 ECS 失衡時,「關機鍵」壞了,我們的健康也就亮紅燈了。
為什麼要解釋這些?因為麻籽油本身不含大麻素,因此無法像大麻素那樣和受體結合、發揮同樣的作用。
「內源性大麻素」是人體自己製造、對應於大麻分子的一群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兩個是:花生四烯乙醯乙醇胺(Anandamide,俗稱「幸福分子」)與 2-花生四烯酰基甘油(2-AG)。它們由身體以「花生四烯酸」為基材所製造,而花生四烯酸又是經由脂肪與油脂在體內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飲食中 ω-3 與 ω-6 的比例應為 1:4。
花生四烯酸屬於 ω-6,因此看起來我們好像該一股腦補充 ω-6 來提升 anandamide 與 2-AG;但其實過量的 ω-6 會導致過量的內源性大麻素,其害處不亞於缺乏。補充 ω-3則能一併提升 EPA 與 DHA 等必需脂肪酸的水平(這些對 ECS 的運作同樣重要),並幫助花生四烯酸在組織間合理分布。
相關飲食調整的證據相當充足;例如:ω-3 缺乏會造成腦中 CB1 受體的活性降低,而 CB1 與神經健康高度相關。較理想的 ω-3 攝取量是每日約 500–1000 毫克,可從鮪魚、鮭魚等油脂豐富的魚類、亞麻籽,及含量極高的麻籽中獲得。
與大麻(Cannabis sativa)相關的臨床與歷史資料
人類與麻籽共存的考古證據可追溯至一萬年前:在臺灣曾發現一只古陶,其上以麻繩壓印成紋——麻很可能是最早被馴化的農作物之一,甚至有學者主張它可能是促成「農業」誕生的那株作物。作為一個物種,我們的飲食演化自富含多元脂肪酸的結構——麻籽過去正是主食之一。後來,隨著農民開始種植其他穀物,麻的地位才逐漸衰微。研究指出,古人的 ω-6/ω-3 比約為 1:1;現代西方飲食卻約為 16:1。許多疾病的根源被認為與「ω-3 與必需脂肪酸被壓抑」有關,因為 ECS 的基材已無法提供維持恆定所需的工具。
2002 年華盛頓遺傳學中心的一篇論文如此總結這項飲食關鍵:
「現代西方飲食中,ω-6 過量,以及過高的 ω-6/ω-3 比例,促進了許多疾病的發展,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發炎與自體免疫疾病;相反地,提高 ω-3 的水平(降低 ω-6/ω-3 比)則具抑制效果。在心血管疾病的次級預防中,4/1 的比例與 70% 全因死亡率下降相關。2.5/1 可降低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直腸細胞增生;而 4/1(在相同 ω-3 劑量下)則沒有作用。乳癌患者的較低 ω-6/ω-3 比與風險降低相關。2–3/1 可抑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5/1 對氣喘患者有益處;10/1 反而有負面影響。」
攝食麻籽可讓 ECS 的運作更有效率。
補充說明:脂肪酸無法透過皮膚有效滲透,因此外用麻籽油雖然有其他好處,但對 ECS 沒有幫助。
以麻籽油做為食補,對多發性硬化症(MS)亦有正向結果。英國 GW PharmACeuticals 有一款名為 Sativex 的專利藥物(THC:CBD=1:1)能顯著降低病患痙攣,但那屬於「大麻素藥物」的範疇。2015 年伊朗一項包含 100 位、失能評分(EDSS)超過 6 的病患之試驗將受試者分為三組:甲組給予月見草油+麻籽油並搭配飲食建議(低飽和脂肪、偏「熱性」食物如辣椒);乙組給予橄欖油;丙組僅給予月見草油+麻籽油(不含飲食建議)。六個月後,甲、丙兩組顯著改善,而乙組症狀惡化。
補充提醒:初期請從小量開始;若你的工作會進行藥物篩檢,請謹慎評估——在某些地區購得的麻籽油可能受污染。克羅埃西亞一份報告指出,市售麻籽油中疑似混入「大麻煙草(marijuana)」來源的樣品,THC 含量最高達 3.23–69.5 mg/kg。2016 年 6 月,義大利的研究團隊更回報首次「兒童因麻籽油造成大麻素中毒」的案例:孩童因免疫調理而使用麻籽油,結果出現神經症狀;尿液與產品檢測皆呈低劑量 THC 陽性。要如何確保來源?也許,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自己在花園裡種」!
若從中醫語感來描述,麻籽油具有「燥(乾)與溫」的走向;若口服,這個體感會更明顯——我曾一度以為自己進入更年期的夜間潮熱!
這種「燥」的特性不只體現在皮膚上:對於有「濕」的狀況都很有幫助,例如支氣管炎與痰、流鼻水、油性肌等。古希臘醫師迪奧斯科里德斯(Dioscorides,約西元 40–90 年)記載,食用麻籽能安撫腹瀉——這點的確如此;相對地,若攝取過量,可能造成便祕。外用時的觸感「溫暖、被包覆」——彷彿能想像巴都因人在營火邊攜帶大麻的景象。它能趕走寒意,也能撫慰傷心;是一款溫柔而撫慰人心的油。
冬天我腿上的濕疹,過去穿上毛呢褲襪後,到了晚上總是搔癢、抓到發紅。這次我僅用單方麻籽油(不加任何精油)薄擦,隔天皮膚就柔軟、滋潤、平靜了許多;原本總得仰賴大量金盞花油(Calendula officinalis)才能修復的龜裂乾皮,竟能在冬天看起來也很好。
Len Price 曾提到麻籽油可用於濕疹與乾癬;我也完全同意。一位住在交通要道附近的朋友到我這裡(鄉間)來,身上佈滿厚厚的乾癬斑塊。使用麻籽油藥膏一週後,紅腫淡了,病灶外觀也縮小約一半;之後改善速度雖較慢,但持續不斷。她同時也補充維生素 B 以支持肝臟,這也可能助益了結果。
麻籽油對肌膚的維護,或許與其抗氧化能力有關。2016 年 8 月,義大利墨西拿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麻籽油——特別是一個名為 Finola 的栽培品系——展現出驚人的抗氧化潛力。
我發現,將少量麻籽油與其他油搭配(正如古籍對「大麻藥」的使用原則)效果很好。烹飪上,這麼做也能稀釋「像在吸沼澤」的口感;同時麻籽油像一位協同促效者(synergist),能提升其他油的表現。我特別喜歡把它與月見草油、山茶花籽油(Camelia oleifera)與琉璃苣油(Borago officinalis)併用——這些油脂中的必需脂肪酸更容易被運送,同時它們似乎也都帶著與麻籽油同樣「溫和、晴朗」的性格。
配方成分
精油
製作與用法
先將麻籽油與琉璃苣油混合,再加入精油。每日 2 次,充份塗抹於不適處。
注意:懷孕 16 週後再使用。
配方成分
精油
製作與用法
先將乳霜與三種基底油充分拌勻,再加入精油混合。每日 3 次,塗抹於較嚴重的病灶處。
注意:孕期避免使用。
配方成分
精油
製作與用法
先將乳霜與三種基底油拌勻,再加入精油混合。若你的皮膚容易裂開,可再多加 1 滴沒藥。每日 3 次,塗抹於受影響的部位。
注意:孕期與授乳期避免使用。
配方成分
精油
製作與用法
將乳液與兩種基底油拌勻後,加入精油。清潔與化妝水後,早晚各一次薄擦。
注意:孕期避免使用。
我對大麻的觀點可說是 180 度翻轉。昨天在街上散步時,經過一家禮品店,窗邊掛著一塊逗趣的牌子:「別相信你腦中浮現的一切。」這句話完美表達了我對這株植物的感受——我從幾乎「不以為然」,變成全方位的擁護者。誠摯建議你也保持開放的心態去認識這門療法:理解它,能為你與案主的健康帶來改變,也能讓你的事業隨之改變。
1993 年取得芳療師資格,1994 年以優異成績通過高等芳療文憑。著有《The Secret Healer》系列 15 本芳療手冊與一套芳療入門課程。另持有醫學擺錘(Medical Dowsing)文憑、醫學占星證書以及 Business Link 商務卓越獎。育有三名子女,平時在英國什羅普郡丘陵間一座藍綠色小屋裡寫作。現任 NAHA 英國區主任。官網:thesecrethealer.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