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口腔健康中的應用 / NAHA 芳療協會期刊 2023 春季

NAHA期刊
2025-09-04

植物藥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約2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中國等文化。直到18世紀對特定有毒草藥的研究,植物的藥用才開始具有臨床基礎,而不僅僅是依靠傳聞。1儘管現代醫學已經發展,但在醫學上,植物有著豐富而有用的歷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35.8億人受到口腔疾病的影響,其中牙齒蛀牙是最常見的。在牙科醫學領域,植物一直被記錄為有價值的藥材,今天正逐漸回歸。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實驗性地發現,草藥療法和精油可以通過口腔漱口、局部塗抹物質和基於植物的牙刷等各種方式改善口腔健康。一些例子包括使用茶樹油(茶樹油)局部塗抹以減輕牙齦發炎,紫花银藤(鐵線蓮)基礎的漱口水用於口腔癌,香草草(田間口袋)以抑制因拔牙而引起的出血,以及沒藥沒藥樹脂)以防止口氣。3這些僅代表了許多在口腔護理中成功應用的草藥和精油治療方法中的一部分。草本提取物已被用於各種牙科需求,包括“減少炎症,抗微生物牙菌斑劑,防止組胺的釋放以及作為防腐劑、抗氧化劑、抗微生物劑、抗真菌劑、抗菌劑、抗病毒劑和鎮痛劑”。還有其他報告顯示植物如何幫助牙齦炎和增強免疫力。


細菌、其引起的問題,以及古老的草本治療

造成口腔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被稱為鏈球菌變種(S.mutans)的細菌。它主要負責導致牙齒蛀牙,這是最常見的牙齒問題之一,即蛀牙。這種細菌合成葡聚醣,幫助其他細菌附著在牙齒上,同時酸性物質脫礦化牙齒的保護層,使其容易受到蛀牙的影響。由於蛀牙可能導致巨大的口腔疼痛,進而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拔牙和牙齦疾病,預防這種細菌的傳播是消除昂貴牙科手術需求的積極途徑。


古代文化利用與植物相關的藥用特性來解決由鏈球菌變種引起的口腔問題。馬雅文化是一個發現利用植物為人們提供口腔護理的方法的文化。他們利用植物,如南斯(Byrsonima crassifolia)、喇叭樹(Cecropia peltata)和菊科植物家族物種進行口腔治療。特別記錄下來的是,南斯樹皮可以煮成茶或咀嚼以幫助牙痛,喇叭樹葉可以泡成茶以減輕口臭,以及菊科植物家族物種用於牙齦疼痛和牙痛。Copal樹脂(Protium copal)提供了另一個馬雅人利用植物物種的例子。在拔牙時,人們將此樹脂直接塗抹在牙齒上,這導致腐爛的牙齒膨脹並破裂,從而使其能夠被拔出。


從古代馬雅文化到今天的墨西哥醫學,植物仍然被廣泛利用。一些常用於牙齦疾病的植物物種包括蘆薈(Aloe vera)、可可(Theobroma cACao)、酪梨(Persea americana)和貓爪(Unicaria tomentosa),而永青植物(Bryophyllum pinnatum)則用於美白牙齒。儘管一些物種的好處得到了支持,但像永青植物這樣的物種,其限制性的研究卻無法證明其傳聞中的主張。儘管研究有限,但永青植物仍在使用中,而不知道它是否會影響牙齒變色或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為了確保人們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草本療法並預防負面副作用,對植物在牙科中的使用進行更多研究將非常有價值。


在古埃及文化中,人們認為土耳其脂(Cyprus turpentine)具有殺菌特性;它被磨成粉末,塗抹在牙齒上以預防蛀牙和治療牙齦感染。即使最初只是傳聞,這個文化也因應口腔需要而採用了其植物。今天,我們有科學證據來展示這些植物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例如,柳樹皮含有與常見非類固醇抗炎藥相當的鎮痛特性;我們現在稱這種化合物為阿斯匹林。胡豆(Ceratonia siliqua)被發現具有抗炎和抑制增殖的特性。孜然(Cuminum cyminum)種子具有有用的殺菌、鎮痛和抗炎特性,可以用作局部麻醉。


在歐洲,其他植物在口腔護理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紅根草(Sanguinaria canadensis)的研究顯示,使用這種草本酊劑可以減少口腔細菌的生長,對於牙齦炎和牙周病有所幫助。茴香(Carum carvi)和德國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都對治療牙齦炎有幫助。茴香籽含有大茴酮和檸檬烯,其含量在50%以上,這似乎影響了引起牙齦炎的細菌。洋甘菊在作為漱口水時效果最好。儘管這些特定植物在對抗常見口腔問題方面有著豐富的科學研究記錄,但許多其他植物仍然缺乏支持其有效性的任何研究。


精油對口腔健康的影響

一些精油顯示出在牙科領域具有潛在用途。

為了確定一些精油對預防由各種細菌引起的蛀牙的效果,如S. mutans,已經有四種精油被證實是有價值的:百里香(Thymus vulgaris)、薄荷(Mentha × piperita)、茶樹(Melaleuca alternifolia)和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每種精油都具有可能改善口腔健康的各種特性。


百里香油可以減少S. mutans的存在,而百里香可以增加唾液流量的速率,這有助於清除口腔中的糖和酸。薄荷油已被發現能有效抑制不僅僅是S. mutans,還有另一種引起蛀牙的細菌,稱為乳酸桿菌的生長。由於其消炎作用,茶樹油對治療牙周病的患者有益。


薰衣草精油在牙科中的應用超越了常見口腔診斷的細菌引起的問題。眾所周知,許多患者在牙科治療時會感到焦慮。當牙科診所使用帶有薰衣草精油的蠟燭加熱器時,患者報告的焦慮水平比沒有薰衣草精油氣味存在時更低。創造出使用這些精油的產品,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組合使用,它們都可能有助於改善整體口腔醫學。


丁香花蕾油在牙科中的普及

丁香花蕾(Eugenia caryophyllata或Syzygium aromaticum)油是研究最廣泛的精油之一,因其在牙科中的潛在用途而聞名。它是由乾燥的丁香樹花蕾製成的,其化學成分約占89%的丁香酚。儘管已發現丁香酚成分對細菌如S. mutans具有抗菌作用,但更令人期待的是丁香酚對疼痛管理的潛力。由於口腔疼痛與大多數口腔問題有關,丁香中高濃度的丁香酚至關重要。已經證明,丁香酚能夠降低小鼠中與NSAID消炎鎮痛劑消炎鎮痛劑indomethACin相似的疼痛感受器對刺激的反應。丁香酚的鎮痛特性使其成為減輕蛀牙和牙齦疾病等常見口腔問題引起的疼痛的理想選擇。


但是,精油不僅僅是一種成分。完整的丁香花蕾油具有在整體牙科醫學中的鎮痛和消炎作用。例如,一項研究表明,丁香花蕾油被發現能夠減少對疼痛刺激的反應時間,並減少小鼠的爪腫脹。丁香花蕾油已被證明具有除鎮痛和消炎作用之外的其他性質。它被發現能夠減少從飲用蘋果汁中的牙齒脫鈣。丁香花蕾油可能有助於逆轉伴隨著常飲食品如蘋果汁的酸度而引起的牙齒侵蝕。憑藉如此巨大的潛力,丁香花蕾油應始終成為您應對口腔問題的利器。


需要進行牙科民族植物學研究

西方醫學中植物的使用已被忽視和忽略,這是因為現代藥物的進步。儘管現代藥物具有巨大的好處,但全世界大多數人(80%)估計仍依賴植物藥物。例如,在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中,在非洲,約有一半的人口可以獲得發展中的藥物,而超過八成的人口依賴傳統醫藥,其中百分之九十是植物為基礎的。由於全球范圍內草藥醫學的普及,這些療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結果是令人滿懷希望的。牙科護理的進步對於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不良的牙科護理可能導致身體內部的感染超越口腔;一個人的嘴巴可能表現出提示其他疾病和疾病的症狀。全球牙科護理專業人員短缺。例如,在2018年,美國每10,000名居民中的牙醫人數為6.1,而海地、柬埔寨和阿富汗等國家的牙醫人數甚至不到同一人口規模的1人。因此,研究植物在牙科中的應用將改善全球的牙科護理資源。


全球改善牙科護理資源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在美國,許多人的牙科護理需求可能受限於地理位置、社會經濟背景和牙科保險覆蓋範圍。無論是資金不足還是對專業牙科護理的地理訪問有限,傳統西方醫學牙科護理的替代選擇都可能有益。因此,發現一個地區植物的有效、本地和廉價用途將使更多的人獲得更好的健康和牙科護理。因此,開發最適合特定醫療需求的精油,以改善人群的整體健康,可能會發生。精油在牙科中的應用可能對牙齒健康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結論

精油和草藥在改善牙科護理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芳香療法師可以通過為人們提供對抗某些牙齒問題的第一防線,從而改善牙科護理的整體體驗。這可能包括配製基於精油的漱口水,以防止牙齒蛀牙、抑制牙齦疾病或對抗口臭。芳香療法師還可以幫助提供基於薰衣草的產品,以減輕接受牙科專業人員治療過程中的牙科焦慮。因此,芳香療法師在牙科醫學領域的潛在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由於今天全球對傳統醫學的持續依賴,更深入地了解精油在牙科中的應用可能對牙齒健康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參考資料

  1. Atanas G. Atanasov, Birgit Waltenberger, Eva-Maria Pferschy-Wenzig, Thomas Linder, Christoph Wawrosch, Pavel Uhrin, Veronika Temml, Limei Wang, Stefan Schwaiger, Elke H. Heiss, Judith M. Rollinger, Daniela Schuster, Johannes M. Breuss, Valery Bochkov, Marko D. Mihovilovic, Brigitte Kopp, Rudolf Bauer, Verena M. Dirsch, and Hermann Stuppner; (2015), 藥用植物衍生的藥物活性物質的發現和補充: 一篇評論; 生物技術進展, 33 (8), 1582-1614.
  2. 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 檢索於2023年2月11日: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oral-health#tab=tab_1
  3. Kumar, Gunjan, M. D. Jalaluddin, Purdendu Rout, Rajat Mohanty, and C. Dileep; (2013), 牙科保健中草藥護理的新趨勢; 《臨床與診斷研究》, 7 (8), 1827-1829.
  4. Xu, Jing-Shu., Yao Li, Xue Cao, and Yun Cui; (2013), 丁香酚對鏈球菌的蛀牙特性和大鼠蛀牙的影響; 《實驗與治療醫學》, 5 (6), 1667–1670.
  5. Watson, Sarah E., Joshua T. Schnell, Shanti Morell-Hart, Andrew K. Scherer, and Lydie Dussol; (2022), 市場中的健康保健: 在危德拉斯鮮花皮埃德拉斯,危地馬拉探索瑪雅醫用植物和實踐; 《古代中美洲》, 首次觀看 1-24. https://doi.org/10.1017/S0956536122000037
  6. Breedlove, Dennis E., 和 Robert M. Laughlin; (1993), 人的開花: 一個辛納坎坦茲奧茲奇諾波多尼的蘇特西爾植物學; 史密森學會出版社, 1 (35), 1-283.
  7. Balick, Michael J., 和 Rosita Arvigo; (2015), 神的信息: 貝里斯有用植物指南; 牛津大學出版社, 紐約,NY。
  8. Cruz Martínez, Cindy, Martha Diaz Gómez, 和 Myung Sook Oh; (2017), 墨西哥牙科治療中傳統草藥的替代使用: 一篇評論; 《藥學生物學》, 55 (1), 1992-1998.
  9. Forshaw, R. J.; (2009), 古埃及的牙科實踐; 《英國牙科雜志》, 206, 481–486。
  10. Julia Chrubasik VlAChojannis, Florella Magora, 和 Sigrun Chrubasik; (2011), 柳樹品種和阿斯匹林: 不同的作用機制; 《植物療法研究》, 25 (7), 1102-1104.
  11. Azab, Abdullatif; (2017), 角豆(Ceratonia siliqua): 健康、醫學和化學; 《歐洲化學公報》, 6 (10), 456-469。
  12. Wei, Juan, Xitong Zhang, Yang Bi, Ruidong Miao, Zhong Zhang, 和 Hailan Su; (2015), 小茴香精油通過阻斷LPS刺激RAW 264.7細胞的JNK、ERK和NF-κB信號通路來阻斷抗炎作用; 《循證醫學與替代醫學》, 2015, 1-8。
  13. Taheri, Jamile B., Somayyeh Azimi, Nasrin Rafieian, and Hosein Akhavan Zanjani; (2011), 牙科中的草藥; 《國際牙科雜志》, 61 (6), 287-296.
  14. Dzink, JoAnn L., 和 Sigmond S. Socransky; (1985), 比較體外活性的血根鹼對口腔微生物分離物的作用; 《抗菌藥劑和化學治療》, 27, 663-665。
  15. Hannah, J. J., J. D. Johnson, 和 M. M. Kuftinec; (1989), 三角根提取物在整形治療過程中控制牙菌斑、牙齦發炎和口溢血的長期臨床評估; 《美國正畸與牙顎矯正學雜志》, 96 (3), 199-207。
  16. Wichtl, M.; (1994), 《草藥和植物藥》, CRC出版社, 博卡拉頓,佛羅里達州, 128-129。
  17. 英國草藥醫學協會科學委員會; (1983), 《英國草藥藥典》, 英國草藥醫學協會, 西約克郡,英國。
  18. Jakolev, V., O. IsaAC, K. Thiemer, 和 R. Kunde; (1979), 采用甘菊化合物進行藥理學研究。II. 對α-薄荷酚和薄荷酚氧化物的抗炎作用的新研究; 《植物醫學》, 35, 125-140。
  19. Al-Timimi, Eman, 和 Mohammed AL-Casey; (2012), 百里香提取物對鏈球菌和蛀牙叉菌的作用,與氯己定格魯康酸(體內研究)比較; 《巴格學院牙科》, 24 (3),116–121。
  20. Marwa A.A. Fayed; (2019); 薄荷主要用於對抗蛀牙細菌的一種有前景的牙科護理草藥; 《全球藥學研究期刊》, 4 (3), 33-38。
  21. Elgendy, Enas Ahmed, Shereen Abdel-Moula 和 Doaa Hussien Zineldeen; (2013), 局部應用茶樹(Melaleuca alternifolia)精油凝膠對長期性牙周炎患者的長性鈣蛋白水平的影響: 一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印度牙周病學會雜志》, 17 (4), 444–448。
  22. Zabirunnisa, Md, Jayaprakash S. Gadagi, Praveen Gadde, Nagamalleshwari Myla, Jyothirmai Koneru, 和 Chandrasekhar Thatimatla; (2014), 牙科患者焦慮: 可能因為薰衣草香氣而處理; 《藥學實踐研究雜志》, 3 (3), 100–103。
  23. 徐敬書、姚麗、曹雪、崔云; (2013), 丁香酚對鏈球菌的致龍性質和大鼠牙齦蛀牙的影響;《實驗與治療醫學》, 5 (6), 1667–1670.
  24. R. Kurian、D. K. Arulmozhi、A. Veeranjaneyulu和S.L. Bodhankar; (2006), 丁香酚對動物模型的疼痛感知影響;《印度藥學雜誌》, 38 (5), 341-345.
  25. Taher, Yousef A.、Awatef M. Samud、Fathy E. El-Taher、Ghazala ben-Hussin、Jamal S. Elmezogi、Badryia F. Al-Mehdawi和Hanan A. Salem; (2015); 丁香油在小鼠中的抗發炎、抗疼痛和退熱活性的實驗評價;《利比亞醫學雜誌》, 10 (1), 1-7.
  26. Marya, Charu M.、Gunjan Satija、Avinash J.、Ruchi Nagpal、Rohtash Kapoor和Aijaz Ahmad; (2012), 丁香精油及其兩個活性成分對蘋果汁脫鈣的酒菌抑制作用;《國際牙科期刊》, 2012, 1-6. doi:10.1155/2012/759618.
  27. 世界衛生組織; (1999), 關於南亞東南亞傳統醫學發展的區域研討會;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05755.
  28. Bodeker, Gerard、Chi-Keong Ong、Chris Grundy、Gemma Burford、Kin Shein等; (2005), 世界衛生組織傳統、補充和替代醫學全球地圖;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發展中心, 2, 3.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3108.
  29. 世界衛生組織, 牙醫(每10,000人口), 檢索於2023年2月12日: https://www.who.int/data/gho/data/indicators/indicator-details/GHO/dentists-(per-10-000-population)
Chloe Van Duyne & Dr. DorothyBel

克洛伊·范·戴恩(Chloe Van Duyne)是羅諾克學院(Roanoke College)的高年級榮譽學生,主修生物化學。克洛伊是幾個榮譽學會的成員,也是田徑隊的一員,並擔任學生健康事業俱樂部的幹部。她將於2023年秋季入讀羅格斯牙科學校(Rutgers Dental School)。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ccvanduyne@mail.roanoke.edu 與克洛伊聯繫。


多蘿西·貝爾(DB)·波利博士(Dr. DorothyBelle (DB) Poli)是維吉尼亞州塞勒姆(Salem)羅諾克學院(Roanoke College)生物學的全職教授,也是維吉尼亞自然歷史博物館(Virgini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研究副博士。她是一位進化植物生理學家,研究植物激素如何影響軸形成。DB於2005年獲得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植物生物學博士學位。此外,她還是Aromahead Institute認證的芳香療法師;她將這些植物資訊應用於她的公司Blue Bear Natural Skincare中。DB是Dragon Research Collaborative的聯合主任,這是一個跨學科研究小組,探討植物化石如何在世界各地的龍傳說中發揮作用。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poli@roanoke.edu 與DB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