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中藥材藿香之比較生藥學研究

芳療文獻
2007-12-11

論文題目

市售中藥材藿香之比較生藥學研究


研究機構

文化大學 實業計劃(農學組)研究所


發表時間

93


發表學者

周德真


研究摘要

藿香為常用中藥,自古即入藥用,其名首見於名醫別錄。依中外文獻記記載,均指為唇形科(Labiatae)之藿香(Agastache rugosa O.Kuntze) 乾燥全草。主要功能為發汗、解熱、健胃、鎮嘔、消化不良、吐瀉腹痛等。本省民間稱為藿香之原植物有下列四種:1、Agastache rugosa O.Kuntze。2、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3、Pogostemon formosanum Oliv。4、Anisomeles indica O.Kuntze。


為了解市售藿香類藥材之基原,及台灣本藿香代用之價值,本研究共搜集了市售藿香藥材樣品八種和四種比較植物。除做植物組織剖檢以供鑑別外,並利用氣相層析儀,測定肉桂醛和丁香酚之含量。再佐以藥理試驗,探討其效用。


研究結論

經研究之結果,獲至下列結論:1、據本草考察,藿香之原植物似為 Agastache rugosa O.Kuntze。2、目前市售藿香類藥材,其基原均非Agastache rugosa O.Kuntze。3、市售本藿香藥材,其基原為Pogostemon formosanum Oliv。4、市售川藿香藥材和從香港購得之三種藿香藥材,其基原為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5、精油之含量以從香港購得之藿香藥材為最高,約(1.24%~1.82%),市售川藿香約(0.79%~0.82%),本藿香約(0.56%~0.61%)。6、肉桂醛和丁香酚之含量也以從香港購得之藿香藥材為最高,市售川藿香次之,本藿香最低。7、經由抗菌及中樞神經藥理試驗之結果,八種藥材具有相似之藥效,可見多年來,本藿香之延用,似乎有其存在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