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療精油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實測不同配方,舒緩癢感變化

2025-02-18
芳療師 潘乙慧

個案介紹

個案為27歲男性,從國中開始就有異位性皮膚炎,最嚴重全身都會癢,大學時因女友接觸精油,所以曾經接觸過芳香療法,此次成為個案,想嘗試不同配方,是否有不同效果。

異位性皮膚炎
Chamomile German 德國洋甘菊精油
Chamomile Roman 羅馬洋甘菊精油
Frankincense 乳香精油
Lavender True 純正薰衣草精油
Patchouli 廣藿香精油
葵花油 Sunflower
金盞花浸泡油 Calendula
發表內容

個案背景與芳療體驗動機

個案為一名27歲男性,從國中開始即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困擾,最嚴重時全身皆感到劇癢,影響生活品質。大學時因女友接觸芳香療法,開始對精油有所了解,但當時並未深入研究或嘗試不同配方。此次,他希望透過系統性的芳療體驗,觀察不同精油配方對異位性皮膚炎的影響,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舒緩方案。


精油配方與使用心得

在這次的芳療體驗中,個案依序使用了三種不同的配方:

  • 第一次使用:德國洋甘菊12D + 廣藿香6D,基底油為100%向日葵油。
  • 第二次使用:德國洋甘菊10D + 乳香3D + 薰衣草3D,基底油仍為100%向日葵油。
  • 第三次使用:德國洋甘菊9D + 羅馬洋甘菊9D,基底油則改為向日葵油60% + 金盞花浸泡油40%。


在使用過程中,他發現即使是針對相同症狀,不同精油配方的效果仍有明顯差異。第二次使用的配方在僅僅一次使用後,就帶來了顯著的舒緩效果,當晚癢感大幅減輕,讓他開心不已。然而,隨著天氣變化,癢感再次加重,讓他短暫感到挫折,質疑為何短短一週內變化如此劇烈。但回顧整體過程,他仍感受到芳療帶來的正面影響,症狀比完全未使用時穩定許多。


最後,他選擇回歸最簡單的配方,體悟到「過於花俏的配方不一定更有效」,而真正的關鍵在於親身嘗試與感受。這次的芳療體驗不僅讓他更加了解不同精油的特性,也讓他在實踐中學會調整使用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異位性皮膚炎舒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