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功能
logo
color-palette
sitemap
loading-flower
star-dot
school-arror
search
rotate-right
rotate-left
slide-arror
change-pw
pencli-edit
add-account
edit
close
cert
advance-filter
pencli
exam
check
calendar
disabled
bar-3
enabled
map
charging-pile
power
money
history
battery
bolt
delete
logout
dashboard
member
product
faq
accounts
setting
layout
chip
adjust
gear
eye
desktop
database
ipad
iphone
phone
printer
bubble
book-open
play-video
printer
forward
backward
sort-none
sort-asc
duplicate
sort-desc
about
news
carousel
questionnaire
onsale
order
payment
stock
mail
school-check
plus
minus
left
right
location
photo
zoomin
zoomout
up
down
chat
link
external-link
circle-border
cloud-upload
person-photo
music
video
file
image
save
content
exchange
down-arrow
up-arrow
list
table
header-mark
download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配方資料庫
芳療心路
療程配方設計
精油直覺觀察筆記
芳香療法個案集
首頁
配方資料庫
芳療心路
療程配方設計
精油直覺觀察筆記
芳香療法個案集
禾場首頁
TO TOP
首頁
配方資料庫
關節疼痛
配方 / 關節疼痛
共
112
筆
相關文獻
關節疼痛
共
112
筆
芳療精油配方:減輕關節疼痛與腫脹,提升心情與活力
情緒上,我覺得是愉悅而平靜、活潑的;身體上,覺得呼吸道很暢通;精神也有被提振的感覺。
療程配方設計
2024.09.08
探索芳療的力量:有效減少關節痠痛與肌肉緊繃的方法
在進行此次個案芳療調配的過程中,我想到自己也曾有過長時間使用手機導致拇指及手腕痠痛不適的經驗,這段經歷使我在處理個案時能更貼近個案的感受。當時我自己透過甜馬鬱蘭精油與純正薰衣草精油調配成按摩油,每日局部按摩,搭配改善手機使用姿勢、減少使用時間及適當的手部伸展運動,逐步改善了我的不適。這段親身經歷,成為我在此次芳療調配中最寶貴的參考依據。 此次個案芳療調配,從初期以緩解肌肉與關節痠痛為主,逐步深入到關節深層的護理與修復。在此過程中,我學習到不同精油對於肌肉與關節疼痛的效果與範疇差異。例如,甜馬鬱蘭在緩解肌肉痠痛與促進循環方面效果顯著,但對於關節深層的鎮痛與修復需要搭配更具針對性的精油如乳香或岩蘭草。 在整個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在初次調配時對於個案的關節深層不適估計不足,導致配方的鎮痛效果未能完全持久,這提醒我在評估個案狀況時需要更全面地考量肌肉與關節深層組織的不同需求,並結合相關的運動或護理建議。
芳香療法個案集
TU CHIA YUN
2025.02.09
精油芳療助力痛風緩解:天然療法改善症狀與減輕疼痛
初次痛風發作經過及確診過程 因先生家族中,有多位長輩舅舅們有痛風的病史。 印象中他們多是在中年時候發生痛風,發作起來都有疼痛到無法下床走動的過程。 長輩們的體型都是偏肥胖型,平日喜歡餐聚,吃大魚大肉,快樂吃喝。 但在痛風發作的期間,就會小心忌口;但總是聽說後來又反覆的發作。 目前我先生的年紀漸長,初次發生痛風的年紀在55歲, 當時他是在早晨起床時喊下肢痛,左腳左踝無法踩地,沒辦法從床上站起來。 因為沒有運動受傷的可能性,所以看醫生就診時,很快就被確診是痛風了。 抽血指數的尿酸值偏高,白血球的發炎指數也是紅字, 當時醫生開了口服降尿酸的痛風藥物後,很快就控制了病情和疼痛感。 但是這次狀況並沒有讓我先生被警示而改變他原本生活習慣,像是愛喝汽水飲料,還有夜市牛排。記得大約半年後,痛風究再度發作。 2年前,也發現了尿道結石,當時更是痛到哇哇叫,聽他的敘述他的痛感數字達到10分。身體的健康也開始亮起紅燈,開始出現高血壓和高血脂和高尿酸值。 痛風疾病成因 : 痛風是一種急性的關節炎,症狀包括關節紅腫、發熱疼痛,原因主要是尿酸的結晶積在關節,也因為發作時非常疼痛,所以稱為「痛風」。當人體老廢細胞或吃進的食物分解時,就會釋出原本組成DNA的成分─普林,普林代謝後則產生尿酸,當尿酸過多無法排出、結晶而堆積在關節、腎臟等部位,引起發炎、紅腫疼痛,就稱為痛風。血中尿酸過多的「高尿酸血症」,會大大增加痛風風險。人體細胞分解所製造的普林占了80%,因此,雖然吃高普林食物可能會讓尿酸變高,但更大的原因是身體代謝出了問題 痛風發作的原因 : 1. 尿酸生成速度增加 常吃高普林飲食像海鮮、動物內臟、肉湯、啤酒等食物,就很可能破壞身體的平衡。壓力過大或過勞,會讓人體代謝的速度降低,使老廢細胞在身體累積、尿酸升高。當身體在代謝飲料中的果糖時,需要消耗大量細胞能量、而生成大量的尿酸。《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指出,每天喝500cc含糖飲料的人,罹患高尿酸血症的機率增加74%。短時間內過度運動或是快速減重,容易讓肌肉、脂肪崩解,產生肌酸酐和尿酸,引發痛風。 2.尿酸排泄速度降低 油炸食物、精緻點心、碳酸飲料,這些高脂肪、酸性食的物都會阻礙尿酸排泄。吃太多海鮮、肉類、加工食品也容易讓尿液偏酸,使得尿酸不容易溶解 於尿液之中,造成排泄困難。肥胖皮下脂肪較多,也會干擾尿酸代謝。酒精也會刺激肝臟增加尿酸生成,老廢細胞代謝後產生的乳酸也會讓尿酸更難排出體外。這些都會造成體內尿酸大量累積而傷害腎臟,讓腎臟功能不健全,也會讓代謝能力降低,更導致體內尿酸升高,如此的惡性循環,就會讓症狀越來越嚴重。 痛風的臨床症狀分為四期: 一.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尿酸過高但未出現症狀,目前認為不需急著用藥治療,但建議要改變飲食習慣、減重,以避免痛風發作。 二.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 關節紅腫熱痛、幾乎無法活動,常見發作部位包括腳趾、腳踝、膝蓋等。 三.痛風緩解期:不發作、無症狀的一段時間,但如果不治療,緩解期可能變短、發作更頻繁。 四.慢性痛風石關節炎(Chronic Tophaceous Gout): 常見於手指腳趾、手肘尖端關節滑囊,可能造成關節受損甚至感染。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關節炎中心(John Hopkins Arthritis Center)也指出,有些病人僅會經歷每年或一生1~2次的急性痛風發作,但也有些痛風病例會不斷重複發作,形成「慢性痛風石關節炎(Chronic Tophaceous Gout)」,除了發作期時的劇烈疼痛,非發作期時的發炎也不會完全消失。 而有痛風家族史的患者會因遺傳基因嘌呤的代謝異常,常常出現高尿酸血症,因而引起痛風的發作,造成長期有痛風、腎結石的疾病症狀。所以,痛風的體質是會透過遺傳出現在下一代身上。 急性痛風症狀發作時的治療方法 : 如果痛風發作,患者往往會因為劇痛而難以活動,並且可能會合併發燒、 倦怠、畏寒等症狀,若放任不管的話,症狀可能持續幾小時到數天。 1.控制疼痛:醫生可能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來止痛。 2.預防痛風石與腎結石:慢性高尿酸會導致結石在皮膚下、關節中形成, 因此醫師多會以降低尿酸的藥物來幫助治療。 3.預防發作:藉由控制體重、戒酒、減少高普林食物等方式, 避免未來痛風發作。 痛風關節炎日常照護及芳療照護方式 要預防痛風,除了要改善會增加尿酸生成、減少尿酸排出的不良生活習慣外,還可以配合運用下列的方法,來預防痛風發生: 1. 進行輕度的有氧運動 像健走、騎腳踏車、慢跑、健身操、游泳等 這些輕度有氧運動都可以讓尿酸降低,除此之外還能減輕體重,有助於預防痛風。但也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避免因為體內水分不足而使尿酸上升。 2. 定期就醫檢查尿酸值、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痛風是可以及早預防的。尤其是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他們都是潛在的痛風高風險族群。 3. 補充充足的水分 兩餐之間、清晨、睡前都是喝水的好時機。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人體每人一天需要的飲水量是自身體重,乘以30cc),充足的飲水可以幫助尿酸排出。 4. 泡澡或足浴: 每天可以泡浴37度的溫水澡15~20分鐘,這會有助於活化新陳代謝,幫助尿酸排出。 芳香療法會在身體的感覺系統上起作用,並增強副交感神經反應,是有助於緩解慢性疼痛。芳香療法對於鎮痛消炎作用的有效因素,是取決於精油的使用方式: 通常是透過局部塗抹於疼痛區域,或是嗅吸的方式來減輕疼痛感。 痛風引起的關節炎,在芳香療法的照護方面,主要是以幫助患者有效排除體內尿酸, 和幫助增強身體修復與代謝作用的精油為主。植物精油可以被用於舒緩和治療關節炎的腫脹和疼痛,在文獻研究上有發現某些精油的效果非常顯著。 關於芳香療法在針對關節炎的研究中,最常用且有正面效果的精油包括: 乳香、薑黃及薑。乳香精油對炎症反應和免疫系統都有抑制減少的作用;生薑精油對關節有保護的效果。也是目前已知具有抗炎和鎮痛特性的精油。薑精油中的薑烯對人體細胞的發炎狀況有調節作用,具有抗氧化、抗炎及鎮痛的特性,其中薑醇及非薑醇的成分,都有助改善痛風關節的疼痛、腫脹、關節炎症;而薑黃精油中的薑黃素則被證實可保護關節,減少關節炎發生及其他疾病的炎症和疼痛。 急性痛風關節炎的10%精油配方 : 聖約翰草油10ml,加上植物精油 生薑10 滴、薑黃6滴、乳香4 滴 將精油加入瓶中,充分混合塗抹患部。 基底油會讓皮膚吸收迅速,加快地緩解炎症反應和疼痛。 有需要的話,還可以增加稀釋度來減少疼痛和炎症。 如果疼痛很嚴重的話,也可以在按摩油上,再加入1-2滴歐薄荷精油或是黑胡椒精油。因為這些精油都能幫助按摩油更深層的滲透皮膚,並帶來更快速的止痛效果。 而含有高濃度的水楊酸甲酯,對於即時緩解疼痛也非常有效。 可以將一滴稀釋過的冬青精油局部塗抹於患處,但因冬青精油含有99.5%的水楊酸甲酯,可能會抑制血小板凝集(血液凝固),因此對於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診斷患有血友病或其他血液疾病者,或是準備進行重大手術者,還有懷孕或哺乳期間的女性,或是對於水楊酸過敏者,都應該避免使用。 12歲以下兒童就不建議使用,而12歲以上兒童需謹慎使用,而且僅能夠偶爾使用。 平日痛風關節炎保養的精油配方 : 建議先調製好一瓶複方純精油: 100 滴 生薑 100 滴 薑黃 100 滴 乳香 1. 擴香嗅吸,根據擴香儀的大小,加入6-10滴複方精油到擴香儀中擴香。 2. 製作成5%濃度的按摩油,可將10滴複方精油加入10毫升聖約翰草油或是荷荷巴油。聖約翰草油和荷荷巴油對於皮膚的吸收迅速,可以更快地緩解發炎症狀和關節疼痛。 每日的芳療保養 建議長期口服,檸檬、香蜂草、薰衣草純露。 可在隨身攜帶的飲用水中加入純露,每1000ml的水中加入 5-10ml 複方純露 ; 連續喝3周後,休息一周 (也可以用檸檬汁交替使用)。 降低身體體內的細胞發炎,加強身體的代謝能力、調理內分泌平衡、情緒也會有很大改善。 願意接受改變 – 一切從生活習慣開始 禁酒。並且每天喝2000cc以上的水以上。 要了解酒精會降低尿酸的排泄,並加重肝、腎的代謝負擔。 也要多認識高嘌呤的食物 動物內臟、海鮮、啤酒、雞精、蘑菇、豆製品。 並記得少吃高嘌呤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櫻桃。因為櫻桃顏色的來源花青素,就是櫻桃能降低尿酸的原因,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至少吃10 個櫻桃可以將痛風發作的風險降低35%。而櫻桃和別嘌呤醇(allopurinol, 一種常用於降低尿酸的藥物)的組合將痛風發作的風險降低了75%。 並且要減少食量,建議控制在白天八分飽,晚上六分飽。因為身體代謝能力變弱後,食慾也要適當的控制。要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建議可以買一個瑜伽墊,做一些瑜珈運動,讓身體的循環加快起來。 也要了解痛風是反復發作性的身體發炎症狀,平常不痛的時候,並不意味著病好了,當遇到誘因時,像是喝啤酒、吃海鮮,這些可能造成急性發作的因素都謹記在心,並做好長期與痛風好好相處的心理準備。 平日雖然有用精油在保養調理,但生活的過程中,不能只依據疼痛有沒有發作來判斷痛風是否得到完全的改善,建議一定要定期去醫院抽血測量尿酸值,了解身體狀況是否有回到正常的水平數值。
芳療心路
2024.12.31
芳療緩解膝部不適 / 精油在疼痛與疲勞調養中的應用
芳療緩解膝部不適 / 精油在疼痛與疲勞調養中的應用 芳療個案是身兼美容師和媽媽的職業婦女,身體的使用率很高。 個案在使用精油後對於疼痛的減緩不是很高,我們發現個案的膝蓋疼痛的狀況可能需要尋求醫療,精油則是做平時的保養。 在調配精油的過程從初期的放鬆,中期加強消炎止痛,到後期增加補氣、緩解長期疲勞。讓我著實體會到職業婦女的辛苦,個案雖然是芳療相關的從業人員,但卻常常忽略自己的身體疲勞,這次的個案練習機會讓她意識到需要好好照顧自己,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文獻查證 病因與臨床症狀 造成膝蓋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並不是只有退化性關節炎才會膝蓋痛,很可能讓我們花了錢,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地,膝痛時需要找出正確的病因,像是近期是否運動過度?或是有其他潛藏的疾病?只有找出膝痛背後的原因,才能根治膝蓋疼痛問題。由獲得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與密西西比大學(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學術聘任的骨外科醫師William Morrison審訂的文章指出,慢性膝蓋痛的原因可能包括: 肌腱炎:膝蓋前端的疼痛,在攀爬、上樓梯、走上斜坡時較嚴重。 骨關節炎:關節退化造成疼痛、發炎與關節變形。 滑囊炎:膝蓋反覆過度使用或受傷導致的發炎。 髕骨軟化症:膝蓋骨下的軟骨損傷。 痛風:尿酸堆積引起的關節炎。 貝克氏囊腫:膝蓋後方關節滑液堆積導致。 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自體免疫發炎疾病,可能導致疼痛、腫脹、關節退化、骨骼侵蝕等問題。 膝蓋骨錯位:大多是外傷造成。 半月板撕裂:膝蓋中一個或多個軟骨的破裂。 韌帶斷裂:膝蓋周圍四條韌帶的損傷,其中最容易受傷的是「前十字韌帶。 骨腫瘤:較常見的是「骨肉瘤」,惡性程度較高。 膝蓋痛原因一:生活習慣造成 1.激烈運動 日本脊骨神經醫學專家檜垣曉子表示,高強度的運動會造成肌肉疲勞,若是沒有經過妥善的休息,肌肉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膝蓋,就會讓膝蓋的負荷增加,造成膝蓋疼痛,甚至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 2.突然超過平常運動量 突然讓肌肉的負擔超過進行習慣量,也容易造成膝蓋疼痛。例如平常很少運動的人突然去爬山、慢跑等,這樣會讓臀部、腿部等處肌肉僵硬緊繃,造成支撐膝蓋的肌肉平衡失調,讓關節負荷增加,導致膝蓋疼痛。 3.大腿肌肉衰弱 如果平時的運動量或鍛鍊不足,會造成大腿肌力不足,肌肉難以支撐身體重量,就會加重膝蓋的負擔,長久下來就容易造成發炎、疼痛。 4.不合適的鞋子 不合腳的鞋子或是高跟鞋,會讓我們的身體被迫用不良的姿勢來走路,而且身體為了不跌倒而控制平衡,就會讓膝蓋承受更多壓力,造成疼痛。 5.地面容易滑倒 砂礫道或是地面濕滑容易跌倒,而我們的身體為了防止跌倒,會自動透過劇烈的動作試圖平衡、維持穩定。但這種突然間強烈控制身體的動作,會帶給膝蓋很大的負擔,造成疼痛、扭傷、甚至韌帶受傷等傷害。 6.肥胖 即使只是走路,膝蓋也要承受自己體重3倍的重量,如果胖了10公斤,就等於是增加膝蓋30公斤的負荷,久而久之,膝蓋就容易發炎、疼痛 膝蓋痛原因二:疾病造成 而常見膝蓋痛的疾病有下列幾種: 1.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臺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吳博貴曾在文章中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指關節內的軟骨,因為年齡、過度使用導致磨損,造成膝蓋僵硬、疼痛、變形、腫大等症狀。而隨著軟骨磨損加重,可能會漸漸形成O型腿,讓膝蓋內側負荷更加沉重,使軟骨磨損惡化更快,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可能就不得不透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治療了。 2.髕骨韌帶發炎髕骨韌帶是連接髕骨(膝蓋骨)和脛骨(小腿內側長骨)間、讓膝蓋能夠伸直的韌帶,發炎時會造成膝蓋疼痛,高醫骨科副教授蘇景源曾在文章中指出,髕骨韌帶會發炎通常是過度使用膝關節所造成,常見於因為爬山、跑步、跳躍、舉重等運動過度使用膝蓋、導致髕骨韌帶發炎的患者,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韌帶斷裂,必須透過韌帶重建手術治療。 3.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骨力診所醫師周聰哲曾在文章中指出,鵝足肌腱外型像鵝掌,位於膝內側,是由半腱肌等共三處肌肉組成的聯合肌腱構造。若是此處發炎或是有滑囊發炎現象,由於病理上很難區分到底是滑囊還是鵝足肌發炎,因此這兩者經常被一起討論。而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通常是因為扭傷等外傷,或是鵝足肌腱太緊、滑囊過度摩擦所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體重過重、工作需久坐、久蹲者、糖尿病患、長期坐姿不佳者、長跑選手、韌帶疾病患者、膝部內側有腫瘤者等,都是罹患鵝足肌腱炎的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 4.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錯誤、肌肉過度負荷、憂鬱、緊張等情緒壓力容易引起肌筋膜疼痛。肌筋膜疼痛的特徵是在肌肉內有一個痛點,痛點受到刺激後疼痛會擴散到其他地方。除了疼痛以外,還會造成膝關節僵硬、活動受到限制,尤其在早起時最為明顯。嘉義長庚醫院醫師許宏志曾在文章中指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經常是因為打籃球、羽球、爬山、上樓梯等原因而引發症狀,可就醫後依醫師評估是否進行局部注射,再配合復健治療。 5.痛風痛風是指體內尿酸過多引起的關節發炎腫痛,常見於腳後跟、腳大拇指、膝蓋、手肘等處。症狀有紅腫、疼痛、發熱等。慢性痛風還可能引發尿路結石、腎衰竭、心臟病等疾病,造成更多健康上的危害。郵政醫院骨科醫師陳健煜曾在文章中指出,要預防痛風必須戒酒、每天喝2000cc以上的水,並避免食用高普林食物。 6.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有關,主要症狀是早上起床時手指僵硬、腫痛,症狀也可能發生在膝蓋、全身關節,並且會左右兩側對稱發作,例如左右膝、左右手腕同時等。症狀輕微時可能只會造成局部僵硬疼痛,嚴重時可能引起全身關節疼痛、損壞甚至殘障。 治療方式 一般治療方式包括生活上的改變,如:減輕體重、減少上下坡的活動,以及規律運動來增加關節囊的擠壓,以促進關節液分泌。飲食上建議平時應多吃富含膠質、軟骨素,有利於關節軟骨修復的食品,如雞爪、蹄筋、貝類、小魚乾、木耳等。生物類黃酮可加強關節內膠質能力,加速關節傷害復原,如柑橘、綠茶及全榖類。另外,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身體中不穩定的自由基侵襲關節組織,常見抗氧化劑包括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食物來源如木瓜、蕃茄、胡蘿蔔、柳橙、奇異果、小麥胚芽、葵瓜子、糙米等。藥物上的選擇則包括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及葡萄糖胺。在物理治療方面則包括:冷熱療、向量干擾波、經皮神經電刺激、超音波及短波等,可以鬆弛肌肉、增進局部韌帶組織和深部軟骨組織循環、減輕疼痛、減緩關節僵硬。運動訓練則以增加膝關節活動度與股四頭肌肌力訓練等同時進行,輕微膝退化性關節炎者也可施打玻尿酸改善關節內症狀,或者接受增生注射治療。目前增生注射治療(prolotherapy)主要以注射PRP或高濃度葡萄糖水為主,除了關節腔內注射以促進軟骨增生外,關節外的所有支持韌帶亦應多點注射以增加韌帶強度,實為手術置換關節前的一大重要治療方式。 照護措施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U.S. National Library of Midicine)衛教資訊網站「MedlinePlus」指出,剛開始發生、較不嚴重的膝痛,可以藉由以下方式處置: 休息:避免會導致疼痛的活動,避免對膝蓋施加重量。 冰敷:以毛巾包覆膝蓋後,第一天每小時冰敷15分鐘,之後每天冰敷至少4次。冰敷過程不可睡著,以免過長時間的低溫導致皮膚凍傷。 抬高膝蓋,避免腫脹。 使用彈性繃帶或護套,提供膝蓋支撐、減少腫脹。 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服用適合的止痛藥。 睡眠時可以在膝蓋下或膝蓋間放置枕頭。 幫助舒緩、預防膝蓋痛的方法: 運動前應熱身、運動後收操,藉由伸展大腿前後的股四頭肌與膕旁肌。 下坡時不要慢跑,以行走代替。 選擇腳踏車、游泳等運動。 減少運動量。 慢跑時應選擇有平坦、柔軟表面的地方,例如操場跑道而非水泥或人行道。 過重的人應進行減重。體重每增加0.5公斤,上下樓梯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會多出2.25公斤。 扁平足的人應使用特殊的鞋墊提供支撐。 選擇品質良好、適合自己腳型、緩衝力足夠的慢跑鞋。 芳療措施 芳療配方名稱(Eo、Vo、Hy)劑量選用理由濃度111/12/30葵花油10 ml使肌膚柔軟、好延展 乳液10 ml清爽、中和油膩感 薰衣草精油4滴舒緩肌肉緊繃 樟腦迷迭香精油4滴緩解疼痛、促進循環 黑胡椒精油2滴消炎 甜馬鬱蘭精油2滴止痛3% 112/1/6葵花油10 ml使肌膚柔軟、好延展 乳液10 ml清爽、中和油膩感 杜松精油2滴止痛、促進循環 樟腦迷迭香精油3滴緩解疼痛、促進循環 黑胡椒精油2滴消炎 甜馬鬱蘭精油2滴止痛、舒緩肌肉痠痛 冬青精油3滴消炎、止痛3% 112/1/13葵花油10 ml使肌膚柔軟、好延展 乳液10 ml清爽、中和油膩感 冬青精油3滴消炎、止痛 甜馬鬱蘭精油3滴止痛、舒緩肌肉痠痛 黑胡椒精油2滴消炎 杜松精油2滴止痛、促進循環 黑雲杉2滴消炎、補氣、平衡疲勞3%使用建議: 1.精油使用建議: 出門工作前先塗抹一次精油促進腿部循環。晚上塗抹精油按摩大腿和小腿肌肉,配合抬腿和泡腳效果更好。 2.生活習慣、作息調整建議: 盡量不要熬夜,充分休息是身體修復的關鍵。 工作時可改穿乾淨舒適的運動鞋替代拖鞋。 3.其他改善建議: 定期至復健中心做相關治療,以舒緩工作帶給雙腿和膝蓋的創傷。 芳療評值 評值日期、評值內容111.12.26諮詢個案生理、心理狀態及此次療程主要目的。 個案有長期腿部及膝蓋疼痛問題,芳療措施以舒緩疼痛和促進循環為主。 個案不喜歡皮膚油膩感,調配6%按摩油搭配乳液1:1使用。 112.1.4第一次配方使用:有塗油的這幾天很好睡,膝蓋後方的緊繃感也有些微消除。 個案的睡眠品質提升,腿部的緊繃感的舒緩許多,但膝蓋疼痛感還是沒有消除。 芳療措施以增加消炎止痛和促進循環的精油為主。 112.1.11第二次配方使用:這次的精油擦了有涼涼的感覺很舒服,緊繃感減少,疼痛的感覺也有稍微減輕。 個案塗抹精油的同時認真的按摩腿部,讓腿部肌肉筋骨放鬆,減少緊繃和疼痛感。 芳療措施為持續消炎、止痛和促進循環,增加平衡疲勞的精油。112.1.19第三次配方使用:使用精油按摩近3個禮拜,水腫有比較消除,下班後雙腿的疲勞感的減輕許多,膝蓋疼痛的感覺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有減輕許多。 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用油時的感覺: 精油的味道很好讓人很放鬆,涼涼的感覺很舒服輕鬆。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因每天都走動和站比較多,所以下班腳都容易水腫。從用油後每天早上,上班前擦腳比較不會這麼酸,生理期來時感覺比較明顯不太會水腫,晚上再次擦比較好睡,膝蓋也不太會痛,也比較舒緩一些。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是位很認真、有責任、很用心的芳療師,隨時關心使用精油感覺是否有改善,更貼心的是會在聊天中聽取我的需求,調整最適合的精油去得到改善,讓我感受到心暖暖的。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3.05.09
緩解關節不適 / 乳香、杜松、檸檬香茅精油的治療力量
使用前個人狀態描述 身體狀況記錄:因為我本身是髖關節發育不全的人,這是小兒骨科的問題,在19歲與36歲,我各做了一次矯正手術在左髖。產後的手術是因為第一次手術的失誤,在產後加重了髖關節退化狀況。然而,我的右腳也不是完好無缺的,其實右髖同樣發育不全,只是沒有左髖嚴重。但長時間為了支撐較無力的術後的左下肢,我的右髖其實蠻常疼痛,只要比較累、睡眠不足、天氣變化大或是走路多,疼痛常發。另一方面我也想調理我膝關節退化的母親,所以想試試調配能夠處理關節不適的精油。 情緒記錄:情緒,若是指關節不適時的情緒狀況,當然是不好的。每當髖關節疼痛,無論左右側,都會讓人沮喪無力,甚至煩躁,因為沒有辦法好好走路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 療程目的:希望能夠在天氣變化或是經前較疲倦,天氣變化大時能夠減緩我以及母親的關節疼痛不適。 精油調配:葵花油 3% 乳香:抗菌、促進傷口癒合、增強細胞活性、具回春作用、幫助情感受挫或缺乏自信 杜松:關節炎、利尿、通經、排毒、抗菌、催汗、淨化、改善粉刺毛孔阻塞及皮膚炎 檸檬香茅:皮膚消毒、面皰、柔軟和緊實肌肉、恢復彈性、殺菌、止痛、提振精神、消除疲勞 使用心得追蹤 使用前氣味感受: 第一個傳到大腦的味道是檸檬香茅,不只是因為它味道較濃烈,還因為它擁有和我非常喜歡的香茅類似的味道,很溫暖很舒服感覺還很僻邪!有段話這麼形容它--「當你走近一個渾沌黑暗的地方時,這就是你的護身符」,應該也是它很防蚊蟲吧!只是很驚訝原來它還有緩解腿部肌肉疼痛的功效! 乳香是我第二個熟悉的植物,每天接觸中藥的我,乳香最常使用在久年淤血或舊傷了,但我沒有接觸過它的精油,跟聞到的中藥味其實不一樣呢!在中醫裡我還會使用在需要心靈修復安慰的患者身上,老師說乳香還能增加關節裡的滑囊液,似乎乳香的藥材的效用與精油的療效是極相似的!現在才知道它的精油取得有多麼不易,但或許是我不熟悉它的精油氣味,好像它很容易被其他兩種精油氣味蓋掉了,下次我要認真的再嗅吸一下!是不是真的有淡淡果香呢?我比較不熟悉的精油是杜松,似乎它的味道較乳香來得濃烈,雖然在檸檬香茅的氣味下,反而有變成背景的感覺。認真了解之後發現,杜松原來不是木質類的,是漿果提煉的,它的療效中有針對關節炎,正是我所需要的!然而三種精油的相輔相成,是巧妙的,有針對關節裡的滑囊、肌肉的強韌度、排毒通經消除疲勞,謝謝老師的建議,我迫不及待想使用了! 使用後心靈感受: 我的使用方法如老師所告訴我的,在洗澡前我把按摩油塗抹在兩側髖關節和膝關節,稍微按摩等待約半小時再沖澡,在使用第一天後似乎就有緩解疼痛的感覺。接連著使用約一週,我發現如果那一天我走太多路,過度使用兩下肢開始覺得酸痛疼痛不力行走後,回到家塗抹完精油稍微按摩再淋浴,似乎隔天睡醒都能夠緩解大部分的疼痛感,有時會覺得術後的左大腿比較有力支撐,感覺很舒服,味道似乎也會使人放鬆,感覺平靜下來!這次的份量還不夠來幫媽媽按摩,所以我要再來自己準備一瓶能夠處理媽媽退化性關節炎的,平時除了中藥保養,如果能多一份助力,讓下肢肌肉更有力,我想也會讓媽媽覺得更舒服!下次想要使用老師建議的聖約翰草基底油再來分享心得,據了解聖約翰草具有改善血液循環的特性,特別適合風濕、關節炎、靜脈曲張、痔瘡等症狀,讓我躍躍欲試!最好還能伴有聖約翰草令人快樂、抗憂鬱的作用,太適合我跟媽媽了!
療程配方設計
2016.11.09
幫助身心防禦及給予力量的父親級幫手
隨機抓週選取, 感覺應該是提醒自己應該更勇敢地做自己, 調整永遠想當好人照顧別人, 卻疏於照顧自己內心的部分認為是支可以幫助呼吸道與促進循環功能的精油,使呼吸順暢,緩解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和鼻塞等呼吸道問題, 也可幫助人預防感染,也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減少肌肉僵硬、關節疼痛和頭痛,具有溫和的止痛效果。 具有鎮靜作用,能幫助人緩解焦慮和壓力,促進情緒平衡, 平常使用用於鬆弛身心、消除疲勞.有溫暖包容的力量,讓我們感到被支持適合呼吸道感染的人, 及需要感覺被支持的人.在快要感冒或是感冒的前期,像是打噴嚏、流鼻水等, 用桉油樟精油按摩、泡澡,很快就能舒緩感冒的症狀個人使用時機:感到頭皮緊繃、精神緊張時,用來按摩太陽穴,會覺得舒服很多
精油直覺觀察筆記
Chin-Wen Chang
2024.10.25
疏通筋骨及心靈的好幫手
隨機抓週選取, 剛好當天大雨, 覺得精神較不好, 有些累, 嗅吸時瞬間感覺陽光普照, 整個人較有活力, 提振卻又是放鬆的感覺 認為除了驅蚊驅蟲外, 可淨化空氣, 幫助放鬆神經、減輕焦慮和壓力,促進情緒平衡, 可以幫助放鬆及正向思考抗菌消炎, 對於呼吸道症狀舒緩有幫助, 老師課程上提到這瓶是復健最佳用油, 可舒緩肌肉和關節疼痛,特別是運動後的肌肉酸痛、風濕或關節炎症. 對於肩頸僵痛、腰酸背痛、足底筋膜炎、靜脈曲張也有幫助. 另外對於皮膚痘痘、傷口感染等也有功效 適合工作壓力大,肩頸僵硬緊繃的人, 可在公司薰香淨化空氣,清除異味,來提神醒腦和舒緩壓力, 也幫自行肩頸肌肉按摩個人使用時機:感覺壓力大,沒精神, 肩頸僵硬緊繃時, 可嗅吸及塗抹按摩肩頸
精油直覺觀察筆記
Chin-Wen Chang
2024.10.23
兼具激勵與沉靜能力的疏通者
隨機抓週選取, 當天是氣候良好的星期天, 心情很喜悅, 抽到時嗅吸到尤加利的氣味很提振精神, 但尾韻又給予我很溫暖沉靜的感覺, 整個人很平靜認為是支能幫助呼吸道暢通及解決問題的精油, 可舒緩支氣管炎與鼻竇炎等,但很溫和, 沒有一般尤加利精油的嗆味。可以抗菌、抗病毒,平衡油脂,對痘痘、皮膚炎有幫助. 提振免疫力,也能緩解肌肉關節疼痛。可以舒緩兒童呼吸系統與消化道的感染病症,是兒童可以安全使用的精油之一。能夠平衡神經系統, 也適合敏感體質的人與需長期使用的慢性病患者。再骨骼肌肉部分也可幫助乳酸代謝, 對關節炎及痛風也有幫助適合幼兒 老人 體虛者呼吸道有問題想舒緩者. 個人使用時機:氣虛有點快感冒時, 塗抹喉嚨, 按摩手太陰肺經得太淵穴及區池穴
精油直覺觀察筆記
Chin-Wen Chang
2024.10.24
改善睡眠與鬱悶的情緒
使用前個人狀態描述 身體狀況記錄:身體比較疲累、淺眠、無力 情緒記錄:易焦慮、緊張感、多夢 療程目的:改善睡眠和內心鬱悶的情緒、有放鬆的療效 精油調配: 3 % 基質名稱: 葵花按摩油 精油名稱 此精油的療效 義大利永久花 化解內心鬱結、能促進細胞再生、化開瘀血 甜馬鬱蘭 平衡神經系統(頭痛、失眠、緊張、焦慮、憂慮)、經期問題 羅馬洋甘菊 平衡神經系統、放鬆、肌肉關節疼痛、更年期 使用心得追蹤 使用前 氣味感受: 整體的感覺有大地和根的味道,有連結土地的感受,會有踏實的心情。甜馬鬱蘭的味道會比較多些,加上洋甘菊的一點清香,畫面感是一片洋甘菊的草原加上藍天的午後讓人有放鬆和安靜的感受 。 使用後 心靈感受: 我的皮膚很快的吸收精油,表面只有很淡的油味和一點甜馬鬱蘭的甜味,使用完後,我會安靜的躺著,整體有放鬆感,開始調整呼吸,很快進入放空可以睡眠的狀態,很開心可以透過經由達到心靈放鬆也好休息的狀態。
療程配方設計
2023.11.01
舒緩手指關節疼痛的調油
使用前個人狀態描述 身體狀況記錄:手指退化性關節炎,有時關節處會紅腫發痛。 情緒記錄:當身體有發炎反應,手指關節馬上反應痛感,有時明顯有時些微,會讓自己處在不安的狀態,感覺自己正在退化。 療程目的:舒緩手指關節的疼痛 精油調配: 3 % 基質名稱: 橄欖油 + 山金車油 精油名稱 此精油的療效 樟腦迷迭香 樟腦迷迭香有高比例的樟腦成分,低劑量使用即可獲得良效。主要作用在肌肉骨骼系統的回春。恢復肌肉、大腦、心臟、皮膚的彈性。風濕、關節炎、肌肉痠痛者適用。滋補促進循環系統,消除黏膜、祛痰。在頭腦渾沌,神智不清時,它的氣味能讓人馬上清醒過來。樟腦迷迭香豪邁果斷的的氣味,可以幫助光說不練的人來更多的行動力。需低劑量使用,癲癇、體弱長輩、孕婦及六歲以下嬰幼兒請勿使用。 甜馬鬱蘭 甜馬鬱蘭雖是藥草類精油,聞起來的氣味像花香一樣溫暖馥郁,帶有微微的清涼感,直觀的會想到幫助呼吸舒暢,連帶思緒變得清晰,幫助疏通淤塞緊繃的感覺。它很特別的是[幫助平衡]的特色,能夠全方位協助恢復身心靈的和諧。它能紓緩緊繃焦慮,安撫調節不肯下班的備戰狀態。它善於處理肌肉與骨骼的痠痛及發炎情況,具有止痛、抗痙攣、血管擴張的功效;同時也能幫助放鬆平滑肌,改善胃痙攣、舒緩經痛。在心靈上能安撫神經,平息焦慮及心理創傷。ˋ 薑 蒸餾自生薑根部的薑精油,具有豐富的生薑氣味與效益,但氣味卻相對溫和,柔軟、甜美,帶有常愉悅的香料氣味,能夠給人正面的感受,給需要溫暖扶持的你陽光的力量。薑的氣味能為身體帶來溫暖的能量感受。再循環容易變慢的冬天,可以與植物油混和後按摩腹部,幫助舒緩脹氣,也可以減緩飽脹噁心的感覺。如果是手腳容易冰冷的人,也可以用薑精油來泡澡,薑精油溫熱去濕,能促進血液循環。 使用心得追蹤 使用前 氣味感受:首先聞到的是甜馬鬱蘭的香氣,甜甜地又帶點涼涼的,接著又有薑精油溫潤的氣味,因為量不多,所以沒有太刺激的味道,樟腦迷迭香的氣味也被甜馬鬱蘭融合並不會太明顯。整體聞起來是甜甜、涼涼,帶點草味。 使用後 心靈感受: 因為成分中有樟腦迷迭香,所以老師交代是急性期使用,因此平日沒有明顯疼痛並不會使用它。這幾週陸續使用了幾次,當手指關節有紅腫痛時,感覺就是身體處在發炎症狀,就將它擦在疼痛關節處,的確會舒緩,慢慢的關節處紅腫就消退了。雖然它沒辦法改善退化的關節,但了解精油可以應用在適當的時機也獲益良多 。
療程配方設計
2023.11.11
<
1
2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