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半年內之追蹤免填,但有懷孕個案者則每次諮詢皆須填寫)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
出生日期:
團體背景
信仰:
參與工作/社團:
【生理健康狀態】
是否接受過任何手術
是否曾因疾病住院
是否有先天性疾病
是否有過敏問題
家族的重大疾病史
癲癇
糖尿病
心臟病
癌症
是否正在就醫診治
是否正在服用藥物
是否服用健康食品
曾經接受過其他自然療法
【懷孕狀況特別調查】
懷孕週數:
最後一次月經:
預產期:
懷孕史:
子女狀況:
血壓:
水腫:
胎心:
異常狀況:
16-18週內唐氏症篩檢:
16-18週內羊膜穿刺:
【生活及健康習慣】
飲食情況:
飲食習慣:
個案每日飲水量:
是否有吸煙習慣:
是否有飲酒習慣:
是否有咖啡習慣:
是否有運動習慣:
【情緒與壓力】
最近睡眠是否充足
最近睡眠狀況
最近記憶力機能
情緒低落或沮喪憂鬱
最近的壓力指數
最近的快樂指數
最近一年經歷
身心疾病
感情關係變化
親友變故
財務壓力
【身體系統功能】
循環系統狀況
呼吸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概況
感冒
癌症
良性腫瘤
神經系統概況
肌肉骨骼概況
肌肉痛
骨關節痛
萎縮症
舊/新傷調查
骨折
拉扭傷
身體疼痛指數
壓力指數概況
皮膚系統概況
膚質:
綜觀:
髮質:
內分泌系統概況
腺瘤,部位
消化/排泄系統
胃/肝臟/膽囊:
腎臟/膀胱:
腸道問題:
排泄功能:
生殖系統概況
生理週期狀況
  • 病症或症狀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個案情緒與壓力:高壓工作、長期外出拜訪、抽菸飲酒、三餐不定、睡眠品質差、無運動習慣。

    根據李詢安的身體狀況與生活型態,我為他設計了一套以「預防再扭傷、促進循環、放鬆神經系統」為主軸的芳療療程,並搭配生活習慣與作息改善建議,協助他從根本減少傷害發生頻率。

  • 文獻探討

    習慣性腳踝扭傷(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CAI)指的是在經歷一次或多次腳踝扭傷後,出現持續性疼痛、鬆弛、或無力的狀況,並伴隨反覆性的扭傷。CAI常發生於未適當治療的急性踝關節扭傷後。根據《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研究指出,大約有40%的急性腳踝扭傷患者會發展為CAI(Gribble et al., 2016)。 扭傷後未適當進行功能性訓練,會造成關節本體感覺下降,韌帶鬆弛、肌力不足與協調不良,進而增加再次扭傷的風險(Hertel, 2002)。除了物理治療,輔助的自然療法如芳香療法(Aromatherapy)也被用來緩解局部炎症、促進血液循環與肌肉放鬆。 如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永久花(Helichrysum italicum)、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與雪(Cedrus atlantica)等精油,具有抗炎、止痛、促循環的效果。這些作用來自其所含的單萜烯類、酯類與酮類成分。例如:薰衣草的主要成分酯類(Linalyl ACetate)具鎮靜與消炎效果;永久花的酮類成分有助於促進細胞修復與抗瘀血(Tisserand & Young, 2014)。 芳療搭配按摩可提升淋巴與血液循環,有效舒緩緊繃肌肉與韌帶,加快組織修復,有助於減少復發的頻率。此外,針對本案之情緒與生活壓力,也可選用具有鎮靜與調節神經系統的精油如岩蘭草Vetiver)或甜馬鬱蘭(Marjoram)進行放鬆。 參考文獻: Gribble, P. A., et al. (2016). "Ankle instability and subsequent injury: Identifying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ng recurrence."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51(7), 602–608. Hertel, J. (2002). "Functional instability following lateral ankle sprain." Sports Medicine, 32(10), 705–715. Tisserand, R., & Young, R. (2014). Essential Oil Safety (2nd ed.).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 芳療措施
    名稱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 準備的芳療措施

    李先生是一位45歲的業務工作者,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經常在外奔波、應酬應酬頻繁,加上抽菸、飲酒與三餐不定的生活型態,導致身體與精神皆處於失衡狀態。尤其近半年內經常發生同一處腳踝扭傷,顯示其踝關節穩定度與肌肉反應能力皆不佳,極可能演變為習慣性扭傷甚至關節退化。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的芳療規劃以「穩定踝關節、舒緩肌肉、促進循環」為身體面向主軸,同時兼顧「情緒放鬆、提升睡眠品質」為神經系統的支持策略,並輔以生活與作息調整建議,協助個案建立自我照護的基礎。 一、芳療配方設計與應用策略 整體芳療設計以葵花油10ml作為基底油,分為急性期與穩定期配方,濃度分別為5%(10滴精油)與3%(6滴精油),選用具抗發炎、促進循環與鎮靜神經功效的平價常見精油,並搭配按摩與擴香進行療程: 急性期使用具有抗瘀血、止痛、消炎作用的永久花、羅馬洋甘菊與迷迭香,緩解扭傷初期腫脹與疼痛。 亞急性與穩定期改用薰衣草、雪杜松果、甜馬鬱蘭等促進循環、肌肉放鬆與神經平衡的精油。 睡前舒眠配方則選用岩蘭草佛手柑馬鬱蘭,以擴香與足底按摩促進睡眠品質,並安撫過度緊繃的神經系統。 每次按摩時間建議約為10分鐘,特別針對腳踝、足弓、膝窩與小腿進行環形推揉,輔助改善局部循環與肌肉張力。夜間則建議搭配擴香機進行放鬆性精油擴香(如薰衣草佛手柑),創造安定且舒眠的環境。 二、生活習慣與作息調整建議 為了強化芳療的效益,我也為個案擬定了生活與作息調整的實踐方案: 1. 飲食與營養建議: 建議每日定時三餐,避免空腹與暴飲暴食,尤其避免油炸、辛辣與高鹽高糖食物。 增加富含膠原蛋白、維生素C與抗氧化營養素的攝取,如奇異果、菠菜、深綠色蔬菜、堅果與深海魚(Omega-3來源)。 建議每週可嘗試2~3次自己烹調餐食,減少外食依賴,也幫助提升對食物品質的掌握。 2. 睡眠與作息調整: 目標建立固定的睡眠節奏,建議於晚上22:30~23:00前入睡,早上固定時間起床。 睡前避免使用手機或電腦,減少藍光刺激。 建議每晚泡腳10分鐘,並搭配薰衣草精油擴香幫助入睡。 鼓勵睡前靜心三分鐘或做簡單深呼吸練習,有助神經系統從交感轉入副交感狀態。 3. 情緒與壓力管理: 建議個案每天找出15分鐘作為「放空時段」,可搭配冥想音樂、深呼吸或日記書寫。 建議可試著戒菸或至少減量,每日記錄菸酒攝取量以提高覺察。 每週安排一次自己喜愛的小活動,如看展、聽音樂、與好友散步等,幫助情緒回穩。 4. 運動與踝關節訓練: 急性期避免跑跳與劇烈活動,可改採水中行走或游泳作為過渡性運動。 扭傷穩定後,建議每日進行踝關節強化運動,例如腳踝畫圈、踩毛巾訓練、單腳站立。 每週安排3次約10分鐘的足底按摩、伸展運動,強化肌肉協調與反應能力。 鼓勵穿著有支撐力的鞋子,避免穿涼鞋或平底拖鞋,外出時配戴護踝裝置。 三、身心整合的照護觀點 在與個案互動過程中,我觀察到他雖然身體有疼痛問題,但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其整體失衡的生活型態與無法適當休息的壓力狀態。因此我的芳療計畫不僅僅著眼於症狀的「緩解」,更希望透過每次諮詢與使用精油的過程,讓他學會重新傾聽身體、重視生活節奏與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這樣的芳療設計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陪伴過程,不是一次性的「解決痛點」,而是讓個案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重建平衡、增強自癒能力的實踐。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第一次使用芳療油時,我其實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我過去從來沒接觸過芳療,對於「精油按摩」這件事也有點陌生。不過芳療師很有耐心地解釋每一種精油的用途,讓我安心不少。當油塗抹上腳踝時,我感覺到一種淡淡的植物香氣,很自然,不像有些藥膏那麼嗆鼻。涼涼的觸感漸漸變得溫熱,而且並不會刺癢,反而讓我感覺到皮膚下面像有一股暖流在流動。 在芳療師的按摩引導下,原本因扭傷緊繃的部位慢慢放鬆下來。尤其在揉按腳踝後方時,那種平常自己揉不到的痠痛點,像是被細細拆解開來。我感覺身體開始慢慢接納這種觸感與香氣的結合,有一種久違的安定感浮現。最特別的是,原本壓力大的我,在那個當下居然能稍微放下心事,全神貫注地感受身體的變化,這是我過去沒體驗過的狀態。芳療不只是針對扭傷的處理,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與身體重新建立連結的過程。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持續使用芳療精油幾週後,我整體感覺最大的變化是腳踝比較不會酸、腫,也不太容易無預警「咬到」。以前站久了會脹痛,現在感覺那種壓力不見了。我也注意到,每次按摩完腳踝,隔天活動力都比較好,不會覺得下肢沈重。 另外一個讓我意外的收穫是,我的睡眠變好了。以往我是屬於睡覺很難入眠、淺眠型的人,但用油後開始可以比較快入睡,也比較不會半夜醒來。芳療師給的配方真的很貼心,有些是幫助放鬆,有些是讓心情安穩,那種從裡到外的照顧,讓我重新認識到照顧自己的方式。 過去我總覺得芳療就是女生才在用的東西,這次親身體驗才知道它其實是很有系統與科學依據的療法。現在我自己也開始在家使用精油擴香,讓下班後的時間變得比較有質感,也比較能靜下來面對隔天的工作挑戰。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我真心感謝這次芳療師帶給我的轉變。從一開始的訪談、到每一次療程配方的調整,芳療師都展現出專業的觀察力與細膩的關心。她不是只是幫我「按摩腳」,而是真的深入理解我長期反覆扭傷的成因,包括我的生活型態、工作壓力、飲食與睡眠問題,然後對症下藥地為我設計出一系列的精油配方。這種全面性與個人化的照護,讓我感受到不只是身體被照顧,連情緒也被療癒了。 芳療師給我的用油建議都很清楚,讓我回家也能自己安心操作,不會有「不知道怎麼用」的壓力。而且她每次都會詢問我這週的感覺,再調整配方與方式,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處理這個長期困擾,而是有人與我一起面對。唯一的小建議是,如果未來能結合一些簡單的影片或手繪圖示,教導如何做局部復健運動或自我按摩,對我這樣的初學者會更方便理解。不過整體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有溫度又有效的療程體驗,我已經開始推薦給我身邊同樣有痠痛困擾的朋友了。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透過個案的處理,我更加深刻體會到芳療在慢性傷害與壓力性身心症狀上的應用潛力。本次我特別練習了分階段設計配方與隨症調整的能力,也加強了與個案溝通與引導生活習慣改變的技巧。優點在於整體計畫完整並有成效;缺點是初期過於強調腳踝照護,較少兼顧情緒層面。未來我會更加留意從多面向整合芳療策略,提升全面療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