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精油與芳療課的驚喜

我第一次接觸精油,是在參加芳香經絡瑜伽課時。瑜伽老師會依照節氣調配不同精油,例如春季清明時節,搭配絲柏、岩蘭草、綠花白千層等,用來養肝利膽、舒緩濕氣滯留。這樣的經驗讓我對精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在老師的鼓勵下,報名了禾場國際芳療學院的入門課程。
課程第一堂是芳香心理測驗,結果非常貼近我的個性與人際互動模式,讓我震撼也好奇,原來氣味可以連結到心理層面,讓我更渴望深入學習。
在講師講解的第一堂課就讓我們聞了 22 種精油,甚至同屬薰衣草的品種就有四種,每種氣味與效果都不同。我才知道,精油雖然天然,但仍有光敏性、劑量、年齡層等使用上的安全知識,例如:柑橘類屬光敏性,頭狀薰衣草或鼠尾草會影響神經系統中毒,這些都是我之前所不了解的重要概念。

氣味覺察與調油體驗的療癒

第二堂課的香氣抓周與 AC 芳療人格卡活動,讓我透過氣味看見內在情緒與狀態,反映出平常忽略的感受,也是一種深層的覺察與療癒。DIY 調油的體驗更讓我印象深刻,我針對肌膚乾燥問題調製了身體保濕油,選用特級依蘭、奧圖玫瑰、乳香與天竺葵等精油。氣味柔和甜美,塗抹幾次後肘部與手臂乾裂明顯改善,肌膚變得滋潤光滑。
驚喜的是,原本週期延後的月經也在塗抹當天提前來報到,且完全沒有經期不適感。查詢配方功效後發現,這些精油正有調理女性荷爾蒙與更年期不適的作用,讓我深刻體會芳療的潛力。
透過這兩堂課,我不只學到精油的使用與安全知識,更開啟了與自我對話的管道。芳療對我而言不只是氣味的選擇,而是身心靈整合的療癒旅程。我會繼續學習,讓芳療成為我生活及身心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