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療讓身體說話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裡面,學苑的老師們把複雜的人體結構,包含呼吸系統、肌肉系統、皮膚系統以及淋巴系統都講解得非常生活化,讓我可以更加地認識我自己的身體,有助於在進行自我療癒的時候能提升整體的效能,也許我的身體也在吶喊〝你終於懂我了〞。當然老師們無私提供的眾多配方也是我最最喜歡的部分之一,在有了植物科屬以及化學分子的概念後再去看老師們的配方,甚至是回去翻閱初階芳療時所學習的配方都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好像大腦突然間就開竅了,那種滿足感簡直就是多巴胺大爆發。


植物密碼開啟日常轉變

        我其實就是衝著精油的化學分子來學習的,之前為了這個買了不少相關書籍自修,芳香實證全書也已經被我翻到書皮破損,算是對於這部分有大致上的了解,再經過老師的分類之後,對於這個部分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讓我在調配精油配方的時候會讓大腦瘋狂的運轉,大大刺激了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亦是對於高階的芳香分子課程有了渴望,點燃了對於學習的熱情。

        這2個多月年來,我像個植物偵探般深入精油世界,從化學分子到植物家族,再親手調配各種保養品,意外發現許多有趣的生活智慧。化學分子就像植物的「個性密碼」。例如矢車菊純露敷臉時,那種瞬間溫柔清涼的舒緩感,讓我不穩定的膚況改善很多,這陣子都使用課程條配的矢車菊純露+蘆薈膠調製而成的精華液,連敏感泛紅及乾燥的狀況都改善許多。 每天都會滴一點橙花純露加溫水喝,就像給身體溫柔的開機儀式。原本以為只是

利用喝香香的植物水讓自己增加水分攝取,卻意外發現便祕問題得到些許改善,朋友還說我臉色變亮,這大概是植物送給我的額外禮物。


精油日常應用,療癒成習慣

      當然最開心的莫過於調製出來的成品頗受好評:

1. 安眠護手霜:把薰衣草和甜橙精油混進乳木果油,意外創造出「睡前儀式神器」。睡前抹在手上,溫熱感會從指尖漫到手腕,柑橘香混著淡淡花香,比數羊還有用!有次送給失眠的同事試用,她居然說這是「擦在手上的熱牛奶」。

2. 呼吸順暢按摩油:雪松+綠花白千層+生薑的組合,根本是天然空氣清淨機。最近換季時,我先生除了在鼻塞的時候擦在鼻翼兩側以及點壓迎香穴,也會在胸口抹這瓶油再深呼吸,就像把整座森林搬進肺部,讓整個胸腔都感覺充滿了新鮮的空氣。

3. 生理期救星油:月桂+永久花+天竺葵+杜松調成的按摩油,成了我的秘密武器。以前經痛只能吃止痛藥,現在提前三天開始按摩下腹部,就像隨時都有一雙溫暖的手在保護著我,最驚喜的是這次經期頭痛以及生理痛都改善了,我尤其喜歡這個甜暖甜暖的香氣,而且在我旁邊的朋友聞到也會不由自主地靠近,似乎連磁場都變暖了。

      這趟學習讓我體會到,植物療法不是精準的科學公式,更像與老朋友相處。有次誤把溫暖屬性的薑精油加太多,做成「會發熱的護手霜」,卻意外成為冬天騎車族的熱門禮物。現在我調油時會留點「犯錯空間」,因為這些美麗的意外,往往藏著植物的幽默感。 從書本知識到親手實作,最大的收穫是學會「閱讀」身體的反應。當抹上自製按摩油後,指尖感受到的溫度變化、肌肉逐漸放鬆的節奏,都是植物在跟我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