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半年內之追蹤免填,但有懷孕個案者則每次諮詢皆須填寫)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
出生日期:
團體背景
信仰:
參與工作/社團:
【生理健康狀態】
是否接受過任何手術
是否曾因疾病住院
是否有先天性疾病
是否有過敏問題
家族的重大疾病史
癲癇
糖尿病
心臟病
癌症
是否正在就醫診治
是否正在服用藥物
是否服用健康食品
曾經接受過其他自然療法
【懷孕狀況特別調查】
懷孕週數:
最後一次月經:
預產期:
懷孕史:
子女狀況:
血壓:
水腫:
胎心:
異常狀況:
16-18週內唐氏症篩檢:
16-18週內羊膜穿刺:
【生活及健康習慣】
飲食情況:
飲食習慣:
個案每日飲水量:
是否有吸煙習慣:
是否有飲酒習慣:
是否有咖啡習慣:
是否有運動習慣:
【情緒與壓力】
最近睡眠是否充足
最近睡眠狀況
最近記憶力機能
情緒低落或沮喪憂鬱
最近的壓力指數
最近的快樂指數
最近一年經歷
身心疾病
感情關係變化
親友變故
財務壓力
【身體系統功能】
循環系統狀況
呼吸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概況
感冒
癌症
良性腫瘤
神經系統概況
肌肉骨骼概況
肌肉痛
骨關節痛
萎縮症
舊/新傷調查
骨折
拉扭傷
身體疼痛指數
壓力指數概況
皮膚系統概況
膚質:
綜觀:
髮質:
內分泌系統概況
腺瘤,部位
消化/排泄系統
胃/肝臟/膽囊:
腎臟/膀胱:
腸道問題:
排泄功能:
生殖系統概況
生理週期狀況
  • 病症或症狀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個案目前有口腔纖維和牙周病,且口腔時常會有傷口,平時十分疼痛,目前已有在接受中藥治療.本次療程主要目的是想要輔助中藥治療,減緩個案平時的口腔疼痛,並加速口腔傷口復原.

  • 文獻探討

    口腔纖維症和牙周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中較為普遍。這些疾病往往與口腔衛生不佳、牙齒不規則、免疫系統異常、吸煙、飲食習慣不良等因素有關。進一步分析,造成口腔纖維症和牙周病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口腔衛生不良:長期的牙垢積聚或牙齒清潔不徹底,容易引發牙周病。牙周病會引起牙齒周圍組織的炎症,並且會導致牙齦出血、腫脹、口腔傷口以及疼痛。

    -免疫功能下降: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逐漸衰退,使得口腔內的細菌更容易引發感染,並可能導致纖維化、傷口難以愈合。

    -中藥治療與治療中:雖然中藥治療有助於調理體質和改善免疫功能,但對於口腔局部的感染和傷口癒合並沒有直接的作用,可能需要輔助的療法來促進局部的癒合。生活習慣:如吸煙、食物過於刺激或辣等,也可能加劇口腔傷口的形成與疼痛,延長復原時間。


    治療與臨床照護措施:

    - 口腔護理:首先強化口腔衛生,建議個案每天使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過度用力以免傷害口腔。使用含有氟的牙膏,有助於預防牙齒腐蝕,並改善牙齦健康。可以搭配使用漱口水(如含有氯己定的漱口水)來消毒口腔,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

    - 局部精油治療: 由於個案經常有口腔傷口且疼痛,芳香療法可以作為輔助治療來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愈合。可以使用具有抗菌、抗炎和舒緩作用的精油,如:茶樹精油(Melaleuca alternifolia):具有強效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夠幫助減少傷口感染和炎症。丁香精油(Syzygium aromaticum):具有抗菌、消炎的特性,對於減少口腔疼痛、殺菌、促進癒合有幫助。薰衣草精油(Lavandula angustifolia):對於舒緩口腔疼痛、減少炎症和促進傷口癒合有很好的效果。還能有助於放鬆,減少焦慮。


    -使用方式:將上述精油與基底油(如葡萄籽油或甜杏仁油)以1%的濃度(每10毫升基底油加入1滴精油)調配,用來輕輕按摩口腔周圍區域(避開傷口處),或將幾滴精油與溫水混合後,用作漱口,注意避免直接接觸傷口,防止刺激。

    -營養補充: 建議補充維生素C和鋅,這些營養素有助於加速傷口的癒合,促進免疫系統的健康。特別是維生素C,對於促進膠原蛋白合成、促進牙齦修復十分重要。高蛋白飲食對於傷口的癒合也有正面效果,建議多攝取如雞肉、魚類、豆類等食物。減少刺激物:避免辛辣、酸性或過熱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口腔傷口,增加不適感。避免吸煙,吸煙會妨礙口腔傷口的癒合。

    -中藥輔助: 中藥方面,可以考慮一些具有清熱解毒、促進血液循環的草藥如金銀花、甘草、枸杞等來調理體質,輔助口腔健康。但需遵循醫師的指示與藥方,避免與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定期復診與口腔檢查:定期檢查口腔情況,特別是牙齦和牙齒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並進行治療以防病情加重。生活習慣建議: 保持良好的作息與飲食習慣,避免過度疲勞,促進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每日保持口腔清潔並定期去看牙科醫生,防止口腔問題加重。

  • 芳療措施
    名稱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 準備的芳療措施

    芳療配方與選用理由:

    -茶樹精油(Melaleuca alternifolia)、丁香精油(Syzygium aromaticum)、薰衣草精油(Lavandula angustifolia)、薄荷精油(Mentha piperita)、葡萄籽油具有抗氧化作用,而甜杏仁油則有助於保濕,適合敏感肌膚使用。


    使用方式:

    局部按摩:將精油配方用於口腔周圍(不直接接觸傷口),輕輕按摩頰部、下巴或下顎部位,這樣可以減輕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避免直接塗抹在口腔傷口上,以免引起刺激。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使用適量的精油混合物進行按摩。

    漱口法:可以將1滴茶樹精油和1滴薄荷精油與約50毫升溫水混合,使用作為漱口水。漱口後保持在口腔中約30秒後吐出,避免吞嚥。這樣能幫助清潔口腔、消炎殺菌,並緩解疼痛。使用頻率可以根據需要,建議每天1–2次。

    頻率:

    -局部按摩:建議每天早晚使用。漱口:建議每天早晚使用,或在感覺口腔不適時使用。生活習慣與作息調整建議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個案應每天早晚刷牙,並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這不僅有助於清除口腔內的細菌,也有助於預防牙齦發炎或其他口腔問題的惡化。避免刺激性食物與飲料:減少食用過於辛辣、酸性或過熱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口腔傷口的刺激和不適感。建議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對口腔造成進一步損害。

    -定期口腔檢查:定期去看牙醫,確保口腔健康得到有效的監測和保護。尤其是牙周病患者,應該定期清潔牙齒和檢查牙周健康,避免病情惡化。保持免疫系統健康:強化免疫系統有助於口腔傷口的快速癒合。建議每天攝取充足的維生素C、鋅等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並促進傷口癒合。

    -壓力管理:由於口腔問題可能與壓力有關,建議個案適當減壓,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定期進行放鬆練習,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這能有效減少壓力,並對整體健康有所幫助。充足的睡眠:睡眠對於免疫功能至關重要,應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通常建議每晚7-8小時的睡眠,以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和免疫力提升。

    -總結 這個芳療配方旨在通過精油的抗菌、抗炎和舒緩作用,幫助個案減輕口腔的疼痛、加速傷口的復原,並輔助中藥治療。此外,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加強口腔衛生和合理的作息安排,能夠為個案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促進整體的健康與口腔康復。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第一次使用精油配方時,個案反映感覺十分刺激,尤其是在口腔內的傷口處,導致疼痛加劇,這讓他感到不適並不太願意繼續使用。這可能是由於精油濃度過高或某些成分對口腔內部的刺激過大,它們雖然有很強的抗菌抗炎作用,但對敏感部位可能會引起過度的刺激。這樣的經驗讓個案對芳療的信心產生了疑慮。 經過與芳療師的討論,芳療師根據個案的反饋對精油配方進行了調整。第二和第三次的配方專注於選擇更溫和且修復性強的精油,如薰衣草乳香精油,這些精油不僅有助於減少刺激,還能促進傷口的癒合和減輕疼痛。此外,基底油的選擇也進行了調整,選用了更為柔和且適合敏感肌膚的油類,如甜杏仁油和葡萄籽油。 隨著配方的調整,個案在使用後表示,口腔傷口處的刺激感大大減少,並且在塗抹精油後,口腔內的疼痛明顯緩解,使用過程也不再感到不適。這樣的改善讓個案能夠規律地使用精油配方,而不會因為過度的不適而中斷治療。整體而言,調整後的療程讓個案感到更加舒適,並對芳療的效果充滿了信心,願意繼續配合芳療師的治療建議。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個案在使用調整後的精油配方時,表示感覺比之前更加溫和舒適,口腔的刺激感顯著減少。他反映在使用後,口腔內的傷口和炎症部位感到有些微的放鬆,並且疼痛也有明顯的緩解。特別是新的精油搭配,讓他感到舒適且不會對口腔內部產生過多的刺激,這使他能夠更加放心使用。 此外,甜橙精油的清新氣味給個案帶來了愉悅的感覺,幫助他放鬆心情,減少了由於口腔不適所引發的焦慮感。廣藿香精油則讓他感到有些許的鎮靜效果,讓他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感受到生理上的改善,也能在心理上獲得一些舒緩。整體而言,這次的精油配方讓他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並且對治療過程有了更多的信心。 使用這個配方後,個案感覺口腔內的傷口正在逐漸癒合,疼痛也不再那麼劇烈,生活中的不適感大大減少。他表示這種溫和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使他更加願意繼續使用精油來輔助口腔的康復過程,並期待繼續觀察其療效。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個案在第一次使用芳療師的精油配方時,感覺過於強烈和刺激,尤其是在口腔內部的敏感區域,這樣的強度讓他感到不適,甚至加劇了疼痛。這不僅讓個案對治療過程產生了恐懼感,也讓他對芳療產生了排斥。這樣的經歷使他對未來的治療過程產生了擔憂,擔心再度出現同樣的不適反應,這也可能導致他對芳療的信任度降低,並因此中斷治療。這一情況提醒了芳療師,精油配方的強度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和耐受性來進行調整,過度刺激的精油成分可能會對某些個案帶來負擔。 幸運的是,在經過與芳療師的深入討論後,芳療師對配方進行了調整,選擇了更為溫和且適合個案的精油成分,並降低了其濃度,以減少刺激感。這樣的調整使得個案在隨後的治療中感覺更加舒適,口腔的疼痛感也逐漸減輕。經過這次經驗,個案感受到了療程中的正面效果,並且對芳療的信心有所回升,願意繼續配合芳療師的治療建議。這也讓芳療師意識到,在處理每個新個案時,要先從溫和的配方開始,並根據個案的反應逐步增加精油的強度,這樣能更好地適應每個人的生理和情緒狀態,避免過度刺激造成的不適,進而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這次的經驗給予芳療師一個寶貴的啟示,即在為個案設計初期的精油配方時,應該從溫和的配方開始,再根據個案的反應逐步增加強度。這不僅能避免個案在初期因為過強的刺激而產生排斥感,還能讓芳療過程更加順利,增強個案對芳療的信任與依賴。這樣的做法能夠更好地考量每位個案的敏感度和反應,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制的療程,並幫助他們在舒適的狀態下達到最佳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