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半年內之追蹤免填,但有懷孕個案者則每次諮詢皆須填寫)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
出生日期:
團體背景
信仰:
參與工作/社團:
【生理健康狀態】
是否接受過任何手術
是否曾因疾病住院
是否有先天性疾病
是否有過敏問題
家族的重大疾病史
癲癇
糖尿病
心臟病
癌症
是否正在就醫診治
是否正在服用藥物
是否服用健康食品
曾經接受過其他自然療法
【懷孕狀況特別調查】
懷孕週數:
最後一次月經:
預產期:
懷孕史:
子女狀況:
血壓:
水腫:
胎心:
異常狀況:
16-18週內唐氏症篩檢:
16-18週內羊膜穿刺:
【生活及健康習慣】
飲食情況:
飲食習慣:
個案每日飲水量:
是否有吸煙習慣:
是否有飲酒習慣:
是否有咖啡習慣:
是否有運動習慣:
【情緒與壓力】
最近睡眠是否充足
最近睡眠狀況
最近記憶力機能
情緒低落或沮喪憂鬱
最近的壓力指數
最近的快樂指數
最近一年經歷
身心疾病
感情關係變化
親友變故
財務壓力
【身體系統功能】
循環系統狀況
呼吸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概況
感冒
癌症
良性腫瘤
神經系統概況
肌肉骨骼概況
肌肉痛
骨關節痛
萎縮症
舊/新傷調查
骨折
拉扭傷
身體疼痛指數
壓力指數概況
皮膚系統概況
膚質:
綜觀:
髮質:
內分泌系統概況
腺瘤,部位
消化/排泄系統
胃/肝臟/膽囊:
腎臟/膀胱:
腸道問題:
排泄功能:
生殖系統概況
生理週期狀況
  • 病症或症狀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這位27歲女性面臨的經痛伴隨拉肚子的情況,常見於月經期間體內激素波動引起的症狀。經痛和拉肚子可能與腸胃道的反應有關,特別是子宮和腸道的神經系統在月經期間的交互作用會加劇腹痛和腸道蠕動,導致腹瀉等不適症狀。此外,她感覺子宮寒冷,可能是體內循環不良,這樣的情況會使得子宮的氣血運行變慢,容易加重經痛的症狀。這樣的情況下,療程的目標應該是:1) 緩解經痛,2) 溫暖子宮,3) 減少腸胃不適和拉肚子。

  • 文獻探討

    病因分析:

    這位27歲女性的經痛伴隨拉肚子的情況,可以從多方面來解釋。月經期間的經痛和腹瀉症狀通常與激素波動和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有關。在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體內雌激素和黃體素的波動會影響子宮、卵巢和腸道的功能,進而引發疼痛和腸胃不適。這些激素不僅會使子宮平滑肌收縮,導致經痛,同時也會影響腸道的蠕動,造成腹瀉或消化不良。 此外,個案表示子宮感覺寒冷,這通常與體內的陽氣不足或氣血循環不良有關。中醫理論認為,當陽氣虛弱或血液運行不暢時,容易導致子宮氣血運行不順,從而引發寒冷感和疼痛。而這種寒冷會加重子宮的收縮,進一步加劇經痛。 在這種情況下,子宮不僅缺乏足夠的熱量來促進血液循環,還會因為缺乏足夠的氣血支持而加劇月經期間的痛經與不適。

    治療建議與臨床照護措施 :

    1. 精油療法(芳療): 暖宮與舒緩經痛: 可以使用具有溫暖作用的精油,如肉桂精油、薑精油、橙花精油。這些精油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提升體內陽氣的效果,有助於暖宮,改善寒冷感和加速氣血運行,從而減少經痛。將這些精油與基底油(如甜杏仁油或葡萄籽油)混合,用來進行腹部按摩。按摩時可順時針輕柔按摩腹部,這樣不僅能放鬆子宮肌肉,還有助於減輕腹部脹氣和疼痛。減少腹瀉與腸胃不適: 針對腸胃不適和拉肚子,可選擇具有鎮靜、抗痙攣作用的精油,如洋甘菊精油、迷迭香精油。這些精油有助於穩定腸胃功能,減少腸道的過度蠕動和不適,從而減少腹瀉的頻率和強度。洋甘菊精油還具有抗發炎和放鬆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月經期間的腸胃壓力。

    2. 飲食與生活方式調整: 保暖與調整飲食:建議在月經期間避免寒冷的食物或飲料(如冰水、生冷食物),並適當增加溫熱的食物,如生薑茶、紅棗桂圓湯等,這些食物有助於補充體內的陽氣,並促進氣血循環。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食物和過量的咖啡,以減少腸胃負擔,避免引起腹瀉。

    3. 適度休息與運動:月經期間,適當的休息和輕度運動可以幫助放鬆緊張的肌肉,促進氣血運行,並減少經痛。建議選擇溫和的瑜伽動作或步行等低強度運動,以減少不適感並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

    4. 中醫調理: 針灸與拔罐:中醫中,針灸和拔罐被認為對於月經不調、痛經和腸胃不適具有療效。針灸可以通過刺激相關經絡(如肝經、脾經)來調節體內的氣血運行,緩解經痛與腹瀉。拔罐則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針對“寒凝”引起的經痛尤為有效。

    5. 草藥療法:根據中醫理論,可以使用溫陽祛寒、補氣養血的草藥,如四物湯、當歸、紅花等草藥來調理子宮,改善經痛和月經不調的情況。


    小結 這位女性的經痛伴隨拉肚子的問題,主要是由於體內的激素波動引起的月經不適、腸胃道的反應以及子宮的寒冷感所導致。通過精油療法、飲食調整、適度的運動和中醫調理等多重療法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地舒緩經痛、暖宮並減少腹瀉症狀。這樣的綜合治療方案不僅有助於緩解當前的不適,也能在長期中維持月經期間的身心健康。

  • 芳療措施
    名稱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 準備的芳療措施

    針對這位27歲女性的經痛伴隨拉肚子的情況,治療的核心目標是緩解經痛、溫暖子宮、減少腹瀉並調節腸胃。根據她的症狀,我們可以選擇具有暖宮、舒緩、鎮定和抗痙攣作用的精油。

    以下是精油配方舉例: 肉桂精油(Cinnamomum verum)、薑精油(Zingiber officinale)、迷迭香精油(Rosmarinus officinalis)、洋甘菊精油(Matricaria recutita)


    使用方式與頻率 使用方式: 每天使用時,將上述精油配方與基底油混合,取適量(約10-15毫升),輕輕塗抹在腹部,尤其是下腹部和子宮區域。使用時可輕輕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這樣的按摩方式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肌肉緊張,並增強精油的效果。注意:避免直接接觸到傷口或破損的皮膚,使用前建議做皮膚敏感測試。


    頻率: 每天使用1-2次,最好是在經期前後或經痛最嚴重的幾天。當經痛症狀緩解時,可減少使用頻率至每周2-3次進行保養。生活習慣與作息調整建議 飲食調整: 避免寒冷食物與飲品:建議避免攝取生冷食物和飲品,如冰水、冰激凌等,因為這些會使體內的寒氣加重,特別是對於月經期間子宮的冷感更加不利。多吃溫熱食物:可以增加食用具有溫補效果的食物,如紅棗、桂圓、薑、肉湯等,這些食物能夠幫助暖身,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油膩或過於重口味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腸胃,可能加劇拉肚子的情況。作息與運動: 保持規律的作息:月經期間應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充足的休息與睡眠。過度疲勞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並加劇經痛。輕度運動:月經期間,輕微的瑜伽、散步或伸展運動有助於緩解腹部不適和經痛。應避免過度劇烈的運動,尤其是在經痛較為劇烈的時期。保持暖和: 保暖腹部:使用暖水袋或熱敷包對腹部進行熱敷,有助於緩解寒冷感並減少經痛。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子宮的緊繃感。穿著適當:建議穿著保暖的衣物,避免過度暴露於寒冷的環境中,特別是月經期間。減少壓力與情緒調整: 經期情緒波動可能會加劇經痛或消化不適,建議進行冥想、深呼吸或輕度的放鬆訓練,幫助減少壓力,促進身心放鬆。如果情緒壓力較大,也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輔導,進一步調整情緒,減少心理上的負擔。


    小結 這個精油配方搭配適當的生活習慣與作息調整,可以有效緩解經痛、溫暖子宮並減少腹瀉。透過芳療、飲食、運動及情緒管理的綜合療法,個案可以在月經期間保持身體的舒適與健康,促進整體的復原與平衡。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當個案使用這個精油配方進行按摩時,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輕柔的清香,橙花與依蘭依蘭的香氣交織在一起,給予她一種平靜且放鬆的感覺。尤其是在腹部輕輕按摩的過程中,精油逐漸被皮膚吸收,帶來一種微微的暖意,但又不會過於燥熱,與先前的溫熱感相比,這次的溫度更加溫和且舒適,讓她感覺到從內到外的放鬆。 隨著按摩的進行,個案注意到腹部的脹痛感開始逐漸減緩,尤其是下腹部的緊繃感明顯得到釋放。她描述自己感覺像是有一種輕輕的暖流在子宮區域流動,這種感覺讓她覺得子宮不再那麼“冷”,也不像以往那麼僵硬不適。同時,精油的放鬆效果也幫助她減少了內心的焦慮與煩躁,讓整個過程感覺格外舒適。 另外,檸檬精油的清新氣味,讓她在使用過程中感覺到一絲清涼,彷彿空氣都變得更加清新透徹,心情也隨之變得開朗。在按摩結束後,她感覺到情緒變得更加穩定,整個身心都有了放鬆,經痛的感覺也有所減輕,整體而言,這次的使用體驗比之前更加舒適,效果也更加顯著。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當個案的經期來臨時,雖然仍然有些許的不適感,但她表示這次的經期相比以往有所不同。使用精油後,經痛的強度明顯減輕,腹部的脹痛和不適感不像以前那麼劇烈,整體的感覺比較輕鬆。特別是在按摩過程中,精油帶來的溫暖感覺讓她的子宮區域感覺到放鬆,這種舒緩的效果讓她的焦慮情緒也得到了釋放,不再像過去那樣因為經期的不適而感到煩躁。 個案描述,在每次按摩後,她的腹部都會感到一股微妙的溫暖流動,這讓她覺得子宮不再是那麼冰冷、僵硬,反而有種舒適的感覺,這對她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改善。原本每次經期到來時,她總是會感到腹部沉重且不舒服,但這次使用精油後,這些不適感顯著減少,她覺得自己的身體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期的變化。 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些許的不適感,但總體來說,精油的使用幫助她緩解了經期的困擾,使她能夠在經期中保持較好的情緒和身體狀態。她表示,精油的放鬆效果讓她在這段時間內能夠更輕鬆地應對經期的不適,並且感覺身心的平衡得到了更好的維持。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她認為月經週期中的每一個階段,身體與心理狀態都有不同的變化,因此希望能有針對不同階段的精油配方來應對這些變化。她提到,自己在月經前、月經期間及月經後,常會因為賀爾蒙的波動而經歷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狀況。尤其在月經前的那段時間,因為體內的激素波動,她經常感到焦慮、情緒不穩定,甚至有些煩躁,並且腹部容易脹痛,這使她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舒服。而在月經期間,雖然經痛和腹瀉的狀況有所改善,但她還是會感到一定的不適,尤其是子宮冷的感覺依然存在。而月經結束後,她的情緒逐漸回穩,但仍然會有些許的疲憊感和不完全的恢復。 基於這些不同的需求,個案希望能有一套可以針對月經周期不同階段的精油配方。例如,在月經前期,她希望能有配方來舒緩情緒波動、減少焦慮與煩躁,並且幫助舒緩腹部脹痛;在月經期間,則希望能有溫暖子宮、減少經痛和腹瀉的配方;而在月經後期,她希望能有恢復體力、提振精力的配方,幫助自己迅速恢復元氣,並維持情緒穩定。 她認為這樣的針對性配方,能夠根據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來進行調整,讓精油的效果更加針對性,並且提供她一整個月經周期中所需的全方位支持。這樣的精油療法不僅能幫助她緩解經期的不適,還能在不同階段提供心理和生理上的舒緩,讓整個月經週期變得更加平衡與順利。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這位個案的經歷對芳療師的自我學習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尤其是在精油療法如何針對不同的生理和心理變化進行調整。從個案的反饋中,芳療師學到了如何靈活應用精油來應對月經周期中的不同階段,調整配方以達到最佳的舒緩效果。這促使芳療師深入思考精油對身體和情緒的影響,並提升對芳療理論的理解。 在處理個案時,芳療師也從個案的自我覺察中獲得啟發。個案能清楚表達自己對精油的反應,幫助芳療師更準確地調整療程。然而,這同時也是挑戰,因為每位個案的生理和情緒狀況不同,芳療師需根據每個人的需求來量身定制配方,這需要對精油特性有更深的理解。 為了提升自我,芳療師可以加強對月經週期及賀爾蒙變化的學習,並根據不同階段的需求調整精油配方。定期與個案保持溝通,了解她們的感受並優化治療方案,將有助於提高療效和客戶滿意度。同時,建立針對月經周期的標準配方,能更好地提供個性化的芳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