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症或症狀
-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此次芳療諮詢的主要目的,希望能緩解腸胃不適的問題。 個案反映她有多年的脹氣打嗝的腸胃問題,上腹部常常不時會有一股悶悶的氣,但又沒辦法打出隔來。 讓她覺得相當不舒服,更會在進食後發生 總感覺有像胃食道逆流那樣,胸口的悶燒灼熱感。 也常在聚餐後,會有腹瀉的情況發生,個案自覺是因為大魚大肉後,飲食過量消化不良造成的腹瀉。 目前有在服用益生菌,希望能改善腸胃道的消化排便腹脹問題。
-
文獻探討
病因
所謂胃脹氣是指患者在飲食或喝水之後,上腹部出現腫脹感及壓迫感,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或疼痛等。許多疾病都會引起胃脹氣,包括結構性的病變(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腫瘤、寄生蟲感染或藥物),乃至肝臟、膽或胰臟的病變等,都是可能因素之一,另有一類胃脹氣則是功能性病變引起的。 根據2015年《新英格蘭期刊》的報導,胃脹氣約有25%源自結構性病變,75%則是功能性的問題。 一吃喝就胃脹氣 多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75%的胃脹氣源自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機轉是複雜且多因素的。黏膜完整性的受損、免疫下降、腦部對腸胃道的控制失調等,皆會使胃十二指腸的運動及感覺失衡。
主要的影響層面如下:
1.胃排空時間的失調:25-35%的病人胃排空時間延遲,10%的病人胃排空時間減少。
2. 迷走神經控制胃蠕動的協調性受損
3.胃及十二指腸對於脹及酸的刺激敏感度增加: 一項以270人為對象的研究發現,37.4%的患者對胃膨脹的敏感度上升。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改變腸道的微生菌環境研究指出,十二指腸嗜伊紅性球的增加和容易有飽足感的症狀有關。
感染、壓力、攝取過多酸性物質、抽菸及食物過敏都可能使十二指腸黏膜受損而產生症狀。
4.心理因素:焦慮、憂鬱及神經過敏症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關。 胃脹氣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道產氣過多。 如果吃完飯後出現胃脹氣的症狀,可能是消化問題,例如:吃太多太快、邊吃邊說話、進食時吞入太多空氣、喝碳酸類飲料、攝取易產氣的食物、發酵類食物等。 情緒對腸胃道的影響甚鉅,壓力太大、作息失調時,容易影響胃部蠕動,使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脹氣。 如果自我觀察,發現壓力大時特別容易胃脹氣,就需透過適當的舒壓、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必要時再搭配藥物,多管齊下改善胃脹氣症狀。
臨床症狀
很多人都有胃脹氣的毛病,症狀通常是上腹部有緊繃、壓力或飽脹感,也可能伴隨腹痛和噁心想吐的感覺,其他還包括打嗝或放屁次數增加等情形。胃脹氣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後緩解,但有些人會頻繁出現胃脹氣的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胃脹氣的症狀有哪些?
1.胃悶脹感:因胃脹氣導致上腹部壓迫、飽脹感。
2.噁心反胃:胃部氣體過多,引發反胃噁心的感覺,甚至覺得腹痛、胸悶。
3.排氣增加:由於腸胃道中累積太多氣體,身體為了排出多餘氣體而使打嗝、嘔氣、放屁次數增加。
4.食慾不振:長期或嚴重的脹氣可能引起胃痛等症狀,影響食慾,嚴重時甚至食不下嚥,難以進食。 一吃喝就胃脹氣 多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而 75%的胃脹氣是源自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須具有下列1個或多個症狀:進食後腹脹、容易有飽足感、上腹痛、上腹灼熱感,並且沒有胃部結構上的異常(包括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能解釋其症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依其症狀特性又可分成兩大類,一是飯後腹脹症候群,每週至少有3天在進食後腹脹並且(或是)容易有飽足感;二是上腹痛症候群,在進食前或進食後會上腹痛並且(或是)有上腹灼熱感。根據統計,15.8-35%的病人會同時出現飯後腹脹與上腹痛兩大特徵。 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除了根據前述症狀之外,還需符合飯後腹脹症候群或上腹痛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並且症狀至少曾經出現6個月,同時持續3個月以上才能確定。 有胃脹氣的問題,須注意是否為疾病所引發,例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症、過敏反應、腸躁症、腸胃道腫瘤、甲狀腺功能異常等,都有可能引起脹氣。
治療方式
很多病人只要自我改變就會好多了 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有爭論的,只有部分患者能因而得到緩解。相關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項研究發現,約30-40%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劑之後,症狀改善,可見不必藉助藥物治療,透過衛教、生活模式改變和飲食調整等方法,也能達到相同效果。另外,患者應避免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少喝咖啡、酒及抽菸。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影響,在一項以3566名患者為對象的臨床研究中發現,每治療15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有1人可獲改善;若能成功治療,改善時間可持續6個月以上。 目前認為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及H2接受器拮抗劑較有可能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一項臨床試驗就3725名病人進行分析,結論是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比安慰劑能改善症狀,並且它對上腹痛或以胃食道逆流症狀為主的病人較為有效,但對於以飯後腹脹、易有飽足感、噯氣等症狀為主的病人,改善較少。 促進腸胃蠕動藥物的療效優於安慰劑,每治療6名病人就有1人獲得改善。但研究藥物大多是使用Cisapride及Domperidone,若是使用Erythromycin、Azithromycin等單純只能促進蠕動而無中樞止嘔功效的藥物,治療效果較差。 精神方面的用藥及抗憂鬱藥物通常用在第2線,雖然改善症狀的效果優於安慰劑,但是許多研究的個案數少且品質較差。在藥物的選擇上,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比血清素回收阻斷劑或血清素-腎上腺素回收阻斷劑的效果來得好。 心理治療及替代醫學對症狀能有所改善,但證據仍然不足。
照護措施
改善胃脹氣的方法:
1.進食習慣調整: 每餐七分飽,細嚼慢嚥有助於消化,避免狼吞虎嚥、邊進食邊說話,或吃飯搭配汽水、啤酒等含氣量高的飲品,這些進食習慣可能會導致吞入過多氣體,引發胃脹氣。
2.呼吸習慣調整: 有些民眾常常不自覺用嘴巴呼吸,例如:有鼻過敏、感冒鼻塞的患者,容易吞入較多空氣,引起脹氣。
3.注意食材選擇: 常常胃脹氣的民眾,對於容易產氣的食材不要過度攝取,例如豆類、奶類、油炸類、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以及汽水、啤酒、氣泡水等。
4.適度運動: 建議有胃脹氣問題的民眾,飯後可進行散步等比較舒緩的活動,有助於食物消化、改善脹氣積食的情況。除了飯後時段,每日養成適度運動習慣也有助於腸胃道蠕動、預防便祕及腸胃脹氣,同時還能紓解身心,改善情緒壓力造成的消化問題。
5.補充營養素: 補充益生菌、乳酸菌,能改善腸道環境,減少消化不良引發的脹氣。此外,酪梨、蘆筍、薑、鳳梨酵素等有助於腸胃道蠕動、助消化的食材,也有助預防胃脹氣。 大多數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罹病過程是慢性的,症狀起起伏伏。追蹤發現,大約15-20%的病人症狀會持續存在,50%的病人症狀會緩解,35%的病人症狀會波動且可能會符合其他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診斷。 儘管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易診斷又不易治療,不過目前並無確定的證據認為它會影響患者生命 但是造成胃脹氣的原因很多,小至飲食大至癌症病變都有可能,如果發現胃脹氣的症狀持續未改善,或者伴隨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黑便、血便、發燒、體重減輕的情形時,最好進一步到醫療院所接受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病徵,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訊第170期
-
芳療措施
名稱 名稱(Eo、Vo、Hy)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使用建議 -
準備的芳療措施
芳療配方
名稱(Eo、Vo、Hy)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第一次用油 10/25
基底油 甜杏仁油
10ML
3d
1d
2d
香料類的精油,對應消化系統會有很好的幫助。
能夠改善脹氣、打嗝 、消化不良的問題。
甜羅勒精油中含沈香醇的成分 ,可以安撫緊張情緒,對腸胃道消化有幫助。
山雞椒精油含有檸檬醛的成分,有抗菌抗痙攣的功能 可以舒緩脹氣、反胃消化道不舒服症狀。
檸檬精油能有效安撫消化系統不適,舒緩腸胃及痙攣。
3%
第二次用油11/01
基底油 甜杏仁油
10ML
3d
2d
1d
個案反應 第一次用油的氣味感很強烈, 飯前塗抹有點影響食慾, 飯量減少, 脹氣狀況有明顯改善。
配方中,更換了薄荷精油,因為薄荷中的薄荷醛成分,可以有抗痙攣的功效,想要照護個案容易因為吃多,造成腹瀉的問題。
3%
第三次用油11/10
基底油 甜杏仁油
10ML
3d
2d
1d
在飯後肚子過脹時有幫助腸胃消化的功效,對於抗微生物調整腸道內菌數也有功效
月桂精油含有1.8桉油醇和蒎烯的成分,有抗菌消炎功效,對消化系統有顯著的助益,可袪退脹氣、安撫胃痛。
3%
第四次用油11/18
基底油 甜杏仁油
10ML
3d
2d
1d
決定第三次配方後,才發現跟學苑的順暢複方精油內容相同。 讓我更有十足的信心。
這次的內容中更動了黑胡椒精油,
黑胡椒精油其中的成分含有單萜烯和倍半萜烯。
可以保護腸胃道強化胃功能,增加唾液的分泌與流動,促進食慾,驅退腸胃脹氣有暖胃的功效。
3%
從個案口述的內容中觀察,發生腸胃脹氣的時間通常是在吃喝食物後發生。也會有打嗝打不出來的感覺,所以建議個案在早晨起床後和每餐的吃飯前後,用油塗抹按摩。可以塗抹在腹部和肚臍四周,先將雙手搓熱後再按照順時鐘的方向,輕輕的按摩 可以幫助腸胃道的消化和蠕動。這樣對於脹氣的排除也有幫助。也建議個案在飲食生活作息上也要試著做出一些調整:像是盡量不食用刺激性的飲料和辛辣的食材,也要按照三餐時間定時定量的進食。能夠在用餐後,多做一點輕鬆地散步,走動來促進腸胃道消化,案個有提到,目前也有服用益生菌來幫助健胃整腸, 減少過度飲食引起的腹瀉。 請個案多觀察排便狀況 如果排便次數比平常還要多,像是像是一天超過3 次,或是排便狀況是自己無法控制 就是腹瀉的情形,若是腹瀉超過4 週以上就算是慢性腹瀉。有跟個案溝通提醒 調油的配方中,不論是黑胡椒精油,還是甜羅勒、山雞椒精油,對於消化不良造成的腹瀉,都有很好的止痛抗痙攣效果。而黑胡椒精油更是有暖胃的功效,非常適合加強使用。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自己多年來的腸胃消化狀況都不是太好,常會在用餐後發生脹氣打嗝,還有腹瀉的情形。工作上的壓力不小,也很常在開會前幾分鐘感覺到肚子痛,想上廁所。這次想在芳療師的幫助下,讓腸胃的狀況可以改善,所以主動請芳療師幫忙調油,也想試看看精油的效果。有發現自己很喜歡精油香香的氣味,而且是塗在自己常常感覺不舒服的腹部。塗上後,馬上就很有感覺,尤其是脹氣。肚子那種悶悶被繩子綁住的不舒服的壓迫感,力馬就不見了。 打嗝的問題好像還沒有什麼變化,就是原本打不出來的那股氣,它可以被打出來,就會比較舒服。
我可以接受按摩油那種油感,覺得塗在肚臍還好,不會太油。芳療師有說塗油後,也要繼續在腸胃道周圍按摩,幫助消化和排氣。
我有感覺到自己腹部明顯的變化,在未來應該會繼續使用。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用油3周按摩後,有感覺每天的排便變得很正常、很規律、 糞便型狀也很正常。中間有一周,有腹瀉的情況發生。應該是因為去吃了麻辣鍋吃到飽,當晚回家就發生腹瀉, 連續拉了2天,有吃腸胃藥,第三天才恢復。 當時在拉完肚子後,也有用按摩油塗肚臍四周 ,當下有感覺止痛一會兒, 但還是要跑廁所。 但是塗油後, 有感覺腸胃比較平穩下來,比較沒有每次腹瀉都會腹絞痛的情形。精油可以止痛,讓我蠻驚訝的,因為以前都只以為精油只有在按摩spa的時候,讓身體香香的。 我很喜歡第三次的調油,氣味很好聞, 有淡淡的檸檬香氣。現在每次都有覺得塗了油後,會讓肚子比較乖。好像對肚痛那種緊張的情緒有改善 未來我會希望可以繼續使用精油來保養腸胃道。 慢慢調養,這樣應該可以讓自己的腸胃不要因為情緒緊張就想跑廁所 。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芳療師超有耐心的,每次溝通的時候都會很仔細地問我感覺不舒服的狀況。 因為腸胃消化不良已經是我的老毛病,自己都認為吃完飯後,會胃脹氣不舒服,身體就是這樣 。 感覺大家都是這樣,所以不用太在意。 但是芳療師會分享她的家人因為開始長期使用精油保養後,消化道有變得健康。也告訴我腸胃道的功能好不好其實影響很大,像近來的醫學報導更是說消化道中的菌種和失智症也有很大的關係,很感謝芳療師積極的幫助我,還教我蠻多關於腹部按摩的方法,也告訴我身體上重要的穴位,這些對我打嗝排氣也很有幫助。對於腹瀉的止痛,塗上按摩油後真的很有感覺,這也讓我覺得很神奇;讓我想起小時候阿嬤也是這樣用她溫暖的大手幫我按摩 肚子後,就會神奇的不痛了 。很感謝芳療師,我也會繼續使用。
-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課程中,總是提到精油對於抗痙攣、止痛很有功效,實際應用在個案上,是頭一次的經驗。 個案的腹瀉問題,多是發生在大吃大喝後。吃大餐後的拉肚子,較像是腸躁症。調油選擇以對消化系統有幫助,可以鎮定安撫和抗痙攣的甜羅勒和檸檬香茅為主。希望個案對環境減敏,讓腸胃道保持穩定狀態。 個案長年來打嗝和脹氣問題,在芳療照護上,希望做到幫助腸道消化,減少腸道產生多餘氣體。建議個案要多重視營養知識上的學習,像是豆類製品較會產生脹氣的問題,建議多吃蔬菜和全榖類的食物來增加纖維質,幫助消化和排便。其實腸胃產生氣體,也是可以刺激腸道益菌的生長,保護結腸 避免產生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建議想個案緩和因為脹氣打不出嗝時,造成的情緒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