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症或症狀
-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改善灰指甲、指甲瘀血問題
針對灰指甲的部分抑制真菌生長、殺黴菌,對於指甲瘀血促進傷口癒合、止痛。
使用指緣筆的方式不僅方便,還能避免直接接觸個案的手指皮膚,從而降低二次細菌感染的風險。
-
文獻探討
1.病因
甲癬俗稱灰指甲,又稱為臭甲,是由於黴菌感染指甲造成。大約有 14%的人 罹患甲癬,且盛行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好發於老年患者。罹患甲癬的危險因子包括 年老、男性、指甲曾受傷、穿著過緊不合腳的鞋子、常使用公共更衣間、免疫抑制(包括糖尿病與愛滋病)、以及周邊血管疾病等。絕大部分的患者是先感染足癬(香港腳)未治療而擴散至指甲、而當指甲感染後由於外用藥療效不佳,所以常常成為黴菌的溫床,導致患者的甲癬和足癬不易根治經常復發。因常見於足癬或手癬的續發性指甲侵犯,所以在感染的指甲周圍的手足皮膚常可見有脫皮或厚皮的現象。因為足癬較手癬常見許多且腳趾甲的生長速度較慢,甲癬較好發於腳趾甲。
2.臨床症狀
甲癬常見有幾種型態 :
1.遠端側緣甲下型 (distal later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
最常見,黴菌自指甲遠端或側端的指甲下緣開始感染,導致指甲下緣增厚、角化、變色(白、黃)、變形、易產生碎屑、甲床分離等現象,感 染的範圍可以很緩慢的向指甲近端前進。有時可形成一黃色條紋(yellow streak),是其他指甲疾病所不會出現的表現,可以幫助區分。
2.白色表淺型 (white superficial onychomycosis)
次常見,較常發現於腳指甲。黴菌自指甲表面感染,導致指甲變成如粉筆一般白色、失去正常的光澤。
3.近端甲下型 (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
罕見,黴菌自指甲近端甲溝開始感染,導致指甲近端變白而混濁, 感染逐漸擴大導致指甲近端甲下角化、甲床分離。這種罕見的甲癬好發於 HIV 感染者。
4.全失養型 (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
上所有類型的甲癬,不管一開始感染是從近端或遠端、表面或甲下,若長期未 治療最終會導致整個指甲都被黴菌侵犯而變形變色增厚,為甲癬的最終狀態。
3.治療方式
(1)口服抗黴菌藥,手指甲受感染者須服用六週,腳指甲需服用十二週,而且必須每天持續服用,不可間斷。停藥後分別觀察三至六個月及六至九個月,新長的指甲可成為正常的指甲,治愈率可達九成。口服藥物有些患者不適合服用,例如孕婦或是肝功能異常者(包括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因此健康患者服用抗黴菌用藥時,一個月要抽血檢查一次肝功能指數。另外口服抗黴菌藥物與許多藥物都有交互或加乘作用,所以患者在就診前須確實告知正在使用的藥物,或是服用抗黴菌藥期間看其他疾病時,要告知醫師。
(2)外用藥物分為水楊酸類藥和抗黴菌藥膏,水楊酸因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兼具殺菌效果,外用藥依指示塗抹,而使用前注意應先將患部清洗乾淨以加強藥物效果,須持續半年以上的時間,遠比吃藥的時間久,而且療效只有六成左右,好處是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肝功能不好患者可使用。 4.照護措施
(1)穿著通風透氣、吸汗強的棉質襪,每天更換清洗,甚至一天換穿幾雙。
(2)應避免穿膠鞋或不透氣的球鞋,最好有兩雙以上的鞋子交換穿著,使每一雙鞋都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晾乾。在家中最好赤腳或穿拖鞋或涼鞋。
(3)不與他人共穿鞋子、拖鞋及襪子。(買鞋時請勿以赤腳試穿鞋,以免遭受感染)
(4)腳底、趾間癢儘量不要用手抓,以防傳染於手指。
(5)沐浴後應把腳趾擦乾,尤其是趾縫等較易被忽略的地方。
(6)身體其他部位有黴菌感染時,應及早治療以免互相傳染。
(7)治癒後使用過的襪子及脫鞋應拋棄,避免二次感染。(8)注意較容易潮濕環境的清潔,如公共浴室及家中廚房、浴室地面,接觸後保持手腳清潔及乾燥。
如何預防感染灰指甲?
(1)指甲剪,只要用過的人當中有灰指甲患者,就可能仍有少數黴菌殘留刀鋒上,而傳染給其他患者,所以使用後要清洗乾淨。
(2)避免指甲的外傷及化學藥劑的刺激(包括去光水)。指甲受傷要趕快處理,指甲常因受傷或細菌感染而發炎,導致指甲變形有縫隙,使黴菌得以侵入而導致灰指甲。
(3)皮膚有黴菌感染(尤其香港手、香港腳)時,應儘速就醫,做徹底的治療,以免黴菌傳染到指甲。 -
芳療措施
名稱 名稱(Eo、Vo、Hy)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使用建議 -
準備的芳療措施
灰指甲是皮膚癬菌病中最頑固難治的一種。真菌細胞存活率很高,離開我們人體後還能繼續發展存活2~3 天,
如果真菌附著在鞋子裡,若不經過充分的殺菌消毒,尚能存活3個月,
所以運用芳療措施需要長時間持之以恆,這樣才能徹底矯正灰指甲問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2024/08/23 - 2024/9/12 四次芳療配方及選用理由紀錄說明
療程 配方 基底油 濃度 選用原因 2024/08/23 茶樹 1d
丁香 1d
沒藥 1d橄欖油 3ml 5% 針對灰指甲及指甲瘀血症狀修復
茶樹精油用於強力清潔、抑制真菌生長。丁香精油有助於抗感染、抗黴菌、抗真菌。沒藥精油有益於促進傷口癒合。2024/08/30 茶樹 1d
丁香 1d
薰衣草 1d橄欖油 3ml 5% 針對灰指甲及指甲瘀血症狀修復
茶樹精油用於強力清潔、抑制真菌生長。丁香精油有助於抗感染、抗黴菌、抗真菌。薰衣草精油有益於幫助傷口療癒、止痛。2024/09/06 茶樹 1d
沒藥 1d
乳香 1d橄欖油 3ml 5% 針對灰指甲及指甲瘀血症狀修復
茶樹精油用於強力清潔、抑制真菌生長。沒藥精油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乳香精油有益於促進細胞再生。2024/09/12 茶樹 1d
沒藥 1d
薰衣草 1d橄欖油 3ml 5% 針對灰指甲及指甲瘀血症狀修復 茶樹精油用於強力清潔、抑制真菌生長。沒藥精油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薰衣草精油有益於幫助傷口療癒、止痛。 使用建議:
1.每日洗澡後,均勻塗抹指甲及指甲縫隙處至吸收。
2.不要與灰指甲共用指甲剪,使用後必須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真菌。
3.保持雙腳乾燥,穿棉質的襪子,定期消毒鞋子交替穿。
4.因配方較刺激皮膚敏感者,可先在指甲周圍皮膚用椰子油塗抹保護。
5.真菌感染易反覆復發很難消滅。所以發現灰甲有改善的時候,仍要繼續塗抹配方,堅持四至六個星期,讓皮膚上的真菌無法生存。
使用指緣筆的優點:
1.指緣筆攜帶方便,適合在外使用,且可精準塗抹於患處。
2.可以避免手指與患處的直接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3.能夠均勻塗抹調油至患處,促進吸收效果。
追蹤記錄補充說明
追蹤紀錄 照片 補充說明 2024/08/23 (圖片為塗抹後)
個案指甲表面上有些淺淺的白色斑點,屬於灰指甲初期症狀,加上平時有跑步的習慣,跑步受傷時會出現黑指甲,而指甲變黑主要是因為指甲內產生了瘀血情況。2024/09/19 灰指甲的狀況改善良好,等待瘀血的指甲逐漸長出新甲。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起初對於每天幫自己塗油這件事,一開始我其實覺得有點彆扭,畢竟我平常也不太注重保養,也沒有抹過精油在身上,覺得還要多一層步驟有點麻煩。這次使用芳療師的調油是用指緣筆的方式,就像平常拿起筆那樣,轉一轉就可以塗抹,非常簡單,並不需要倒出來或擔心用量過多。 而氣味方面幾乎完全沒有什麼明顯的味道,不會刺鼻或讓人不舒服,原本以為塗抹精油會有很重的味道,但支指緣筆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 現在花了一段時間塗抹後,已經變成了我的日常習慣,我在每天睡前都會使用指緣筆,沒塗還會覺得少了點什麼,總之這次的芳療體驗改變了我對精油保養的看法,從不感興趣到現在的使用,不僅方便,還讓我明白了自我照顧其實不麻煩,也是一種很不錯的生活享受。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使用指緣油後,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灰指甲的狀況有了改善。每天睡前塗抹指緣油在指甲上,感覺指甲表面變得平滑了不少,每次塗完看起來都滑滑亮亮的,原本明顯灰指甲的白色部分也減少了很多,指甲周圍的皮膚摸起來舒服多了,整體腳趾看起來也乾淨清爽了許多。雖然目前指甲還沒有完全恢復到理想的健康狀態,尤其是因跑步導致指甲有瘀血情況,但每天觀察到指甲有在慢慢變好,讓我心裡感到很踏實,這支指緣油的使用方法簡單,對我來說也很方便,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處理,隨手就能塗抹完成,也可以隨身攜帶方便使用,再加上芳療師調配的指緣油是天然植物成分,用起來非常安心。我期待指甲可以慢慢恢復到健康的樣子,這樣就不用再為灰指甲的問題所煩惱了。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一開始我對於芳香療法一無所知,也不抱太大期待,甚至還有些懷疑,因為我從未想過會用芳香療法來改善灰指甲的問題。當芳療師向我介紹這支指緣油時,她的專業和熱情讓我決定試試看,雖然我之前沒有嘗試過其他治療方法,但因為這是天然的方式,我覺得可以安心使用。 在每天使用指緣油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灰指甲逐漸的在改善,也體會到了來自芳香療法的自然安心。現在不只是看起來指甲健康多了,心情也變好了,整個人感覺輕鬆了一些,終於不用再為灰指甲的問題所困擾,非常感謝芳療師專業的建議與細心調配,這次的體驗讓我對芳香療法充滿信心。未來有機會,我會繼續使用芳療師的調油來進行身體保養,也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使用,讓更多人感受到芳香療法的魅力。
-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當個案初次接觸芳香療法時,表現出一定的顧慮,需要更有耐心的解釋芳香療法對身體的好處,強調它的自然與溫和。針對個案的需求,我選了方便使用的指緣筆來進行塗抹,希望提升其使用意願與頻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個案願意持續使用這個方法,並且在過程中逐漸看到效果,最後灰指甲的狀況得到改善,同時他的心情也變得更加積極正面。 這次的個案對我來說是重要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在面對不同需求的個案時,給予耐心與同理心的重要性。看到個案的轉變與進步,也成為我個案練習中的成就感與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