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療師: 張瑾文
【基本資料】 (半年內之追蹤免填,但有懷孕個案者則每次諮詢皆須填寫)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
出生日期:
團體背景
信仰:
參與工作/社團:
【生理健康狀態】
是否接受過任何手術
是否曾因疾病住院
是否有先天性疾病
是否有過敏問題
家族的重大疾病史
癲癇
糖尿病
心臟病
癌症
是否正在就醫診治
是否正在服用藥物
是否服用健康食品
曾經接受過其他自然療法
【懷孕狀況特別調查】
懷孕週數:
最後一次月經:
預產期:
懷孕史:
子女狀況:
血壓:
水腫:
胎心:
異常狀況:
16-18週內唐氏症篩檢:
16-18週內羊膜穿刺:
【生活及健康習慣】
飲食情況:
飲食習慣:
個案每日飲水量:
是否有吸煙習慣:
是否有飲酒習慣:
是否有咖啡習慣:
是否有運動習慣:
【情緒與壓力】
最近睡眠是否充足
最近睡眠狀況
最近記憶力機能
情緒低落或沮喪憂鬱
最近的壓力指數
最近的快樂指數
最近一年經歷
身心疾病
感情關係變化
親友變故
財務壓力
【身體系統功能】
循環系統狀況
呼吸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概況
感冒
癌症
良性腫瘤
神經系統概況
肌肉骨骼概況
肌肉痛
骨關節痛
萎縮症
舊/新傷調查
骨折
拉扭傷
身體疼痛指數
壓力指數概況
皮膚系統概況
膚質:
綜觀:
髮質:
內分泌系統概況
腺瘤,部位
消化/排泄系統
胃/肝臟/膽囊:
腎臟/膀胱:
腸道問題:
排泄功能:
生殖系統概況
生理週期狀況
  • 病症或症狀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前一天用艾灸罐艾灸, 因時間較久及體內濕氣較重, 皮膚燙傷紅腫起水泡.

  • 文獻探討

    1.  病因:

    燒傷是由高溫、化學物質或電引起的組織損傷。燒傷的程度由溫度的高低、作用時間的長短而不同。局部的變化可分為四度。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第二度:形成充滿血清的燒傷水泡。第三度:組織壞死。第四度:組織的炭化。燒傷時可見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動靜脈血的pH值降低,隨著組織毛細血管功能障礙的加重缺氧血症(anoxemia)也增重。燒傷達全身表面積的三分以上時則可有生命危險。燒傷水泡是人體於受傷部位所產生的保護機制,通常會隨著熱源、曬傷、化學劑等因素所造成的二度燒燙傷而出現,並引發強烈的疼痛感,較輕微的二度燒燙傷水泡,一般會在 1014 天內痊癒,但可能造成輕度或中度的疤痕。

    皮膚常常只是身體燒傷的一部分,皮下組織也可能被燒傷,甚至沒有皮膚燒傷時,也可能有內部器官燒傷。例如,飲入很燙的液體或腐蝕性的物質(如酸等)能灼傷食管和胃。在建築物火災中,吸入煙或熱空氣,可能造成肺部燒傷。

    燒傷的組織可能壞死。組織燒傷時,血管內的液體滲出引起組織水腫。大面積燒傷時,血管滲透性異常,丟失大量液體,可能引起休克,血壓很低,流到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減少。

     2.  臨床症狀

    燒傷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受傷組織的範圍和深度,燒傷深度可分為:

    一度燒燙傷

    傷及表皮層,皮膚紅腫且觸碰時會感到劇痛,但沒有長水泡。之後會漸漸脫皮,大約7~10天內會癒合。

    二度燒燙傷

    依傷及的深度又分為淺二度和深二度兩種。

    A. 淺二度燒燙傷:傷及部分真皮層,傷口紅腫、長水泡,有劇烈疼痛及灼熱感,癒合需要2~3週,會留下輕微疤痕。

    B. 深二度燒燙傷:傷及真皮深層,皮膚呈現淺紅色、長出白色大水泡,較無疼痛感,癒合需花3週以上,嚴重的話需要透過植皮手術,也會留下明顯疤痕。

    三度燒燙傷

    傷及全層皮膚,呈現白色或乾硬的皮革狀,因為神經都被破壞了,所以受損處沒有痛覺,必須仰賴植皮治療,且癒合的時間沒有固定,癒合後會留下肥厚的疤痕和攣縮的表皮。

    3.  治療方式

    遭到一般高溫液體(如熱湯、沸水等)燙傷時的急救處理:

    1)            沖:迅速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將受傷部位浸泡於流動冷水內,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2)            脫: 充分泡濕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剪刀剪開衣服,並暫時保留黏住的部份。儘量避免將傷口之水泡弄破

    3)            泡:繼續泡水,可減少疼痛,穩定情緒;但年齡太小或面積過大者,不可浸泡過久,以免失溫。

    4)            蓋:用清潔乾淨的床單、布單或紗布覆蓋。勿任意塗上外用藥物或民間偏方,這些東西可能無助於傷口的復原,並且容易引起傷口感染,及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5)            送: 除極小之燙傷可以自理外,一般最好送往鄰近的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若傷勢較大,則最好轉送到設置有燙傷中心的醫院治療。 

    清潔及保護傷口,防止微生物感染及促進傷口的早期癒合。減輕傷口的疼痛。深二度及三度的傷口應考慮早期施以清創及早期植皮,以使留下之功能障礙與疤痕程度減至最少。

     

    傷口處理方法

    1)            初步處理

    l   初步清創:清除死皮、毛髮及污染物,以使傷口清潔。

    l   包紮療法:使用藥物及敷料於傷口上,再包紮及固定,每日換藥壹至貳次。

    l   暴露療法:口、眼、鼻周圍等不易妥善包紮的部位。

    l   輕微燙傷處理水泡:身體或手燒燙傷起水泡時不應該隨意碰觸,正確做法為在燒燙傷傷口完全恢復以前,盡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而你可以先使用繃帶,鬆散地覆蓋燒燙處的水泡,再到醫療診所進行燒燙傷水泡處理,隨後依照醫生的指示照護傷口。

    l   較輕度的一度燒燙傷,一般會在幾天內自行復原,因此輕度燒燙傷傷口無須額外塗抹藥物處理,但可以讓醫師評估是否要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減緩傷口所帶來的疼痛感;較嚴重或二度以上的燒燙傷,則應儘快就醫,並參照專業醫師的建議,塗抹抗生素藥膏進行治療。

    l   若要預防燒燙傷處感染而產生發炎紅腫的症狀,患者應選擇含抗菌成分的外用燒燙傷藥膏來使用

     

     

    2)            手術處理

    l   焦痂處理:焦痂是傷口上壞死的皮膚真皮層與其他組織,需依傷口焦痂的情況,進行焦痂切開、切痂、或削痂處理,避免併發症發生。

    l   植皮修復法:對傷口進行自體皮膚移植以癒合傷口,避免細菌入侵深部組織造成感染、體液和電解質流失,及減輕病患痛苦。

     

    3)            生物敷料與皮膚替代品:常用的生物敷料如豬皮 ( 異種皮 ) ,或是捐贈的大體皮。

    l   覆蓋於較淺的傷口上:一般療程約一至二週,待新生表皮層形成後逐漸脫落 可減少患處的疼痛及控制體液的流失。

    l   應用於深層傷口時:可暫時保護傷口直到自體植皮手術,有保護重要組織及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之優點。

     

    4.  照護措施

    l   復原過程中,請務必保持傷口乾淨衛生,避免傷口受到感染而出現併發症。一般來說,只要保持傷口衛生不受感染、攝取足夠的營養和藥物治療,一度和淺二度燒燙傷,都能順利復原,但多少都會留下疤痕。深二度和三度燒燙傷,因為傷到皮膚深層組織,甚至骨骼和器官也可能受影響,這樣的患者需要藉由手術、物理治療(復健)和一些輔助器材和配備,來協助復原。

    l   若不小心把水泡弄破,切勿把水泡上面的皮膚撕掉,建議照以下 3 步驟進行處理,如果水泡破掉後,有出現化膿、感染等情形,就一定要儘快就醫處理傷口,以免產生蜂窩性組織炎或其他細菌感染併發症。

    • STEP 1:消毒傷口及水泡部位。
    • STEP 2:使用棉球或棉花棒輕壓水泡,把組織液慢慢擠出來。
    • STEP 3:將燒燙傷藥膏平均塗抹於含銀敷料或石蠟紗布,再包紮傷口部位。

    l   切勿使用冰塊冰敷、涼藥膏或牙膏來擦拭燙傷部位,因為冰塊溫度極低,容易使傷口凍傷,反而是二度傷害,而涼藥膏或牙膏都是刺激物,且可能含有細菌,加上塗抹東西在傷口上,反而會讓散熱效果變差,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立刻沖冷水降溫。

    l   對於二度以上的燒傷,傷口癒合後可能較易出現疤痕組織的增生。一般來說,當正常組織遭受損傷並重新癒合時,若有過度的纖維組織取代原有組織,就會形成疤痕,而增生性疤痕則是指真皮層過度增生,引發疤痕變厚的情況。增生性疤痕的特點包括紅腫、突出、硬化和收縮,同時伴隨一些不適感,例如癢、痛、敏感等。此外,傷口癒合的一段時間後,四肢上的疤痕也較易感到充血和麻漲。因此,在燒傷患者經過急性期治療、傷口穩定和生命徵象穩定後,可能就要開始處理燒燙傷疤痕,以避免孿縮,讓患者維持生活品質。

    l   疤痕處理: 二度以下的燒燙傷,通常只會影響較淺的皮膚組織,造成暫時性的傷口及發炎反應,導致表皮泛紅,有時甚至誘發黑色素沉澱而使得燒燙傷疤痕變黑。遇到這情況,可以讓醫師評估是否能選用淡疤藥膏進行改善。這種藥物能為疤痕提供一層防水薄膜,避免傷口肌膚的水分及膠原蛋白流失,進而促進傷口修復、預防疤痕持續增生,而有些淡疤藥膏也含有特殊成分,能協助減少黑色素沉澱,並改善疤痕處的膚色狀況。

    穿著燒燙傷壓力衣是目前最常用來控制疤痕增生的方法,而其原理是透過物理性施加壓力來治療疤痕。由於外在持續均勻施以壓力能夠減輕組織腫脹、降低疤痕內的血流量,並讓纖維的生長和排列處於較為正常的狀態,進而使疤痕的變得成熟,因此穿著壓力衣有使疤痕變得比較平薄、柔軟、顏色淡化的效果。此外,壓力衣還能降低疤痕所產生的疼痛及搔癢感,也能改善水腫問題並減少四肢的充血感,同時為新生皮膚提供一層保護,有助於降低燒傷疤痕的不適感。

    l   除了燒燙傷治療,心理治療也很重要,患者需留意心理健康,並尋求心理醫師協助。

  • 芳療措施
    名稱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 準備的芳療措施

    10/3

    配方:

    (Hy)真正薰衣草純露 20ml

    (Eo)醒目薰衣草精油 3ml

    (Vo) BBF基礎油 20ml+(Eo)真正薰衣草精油8D+ 歐薄荷精油4D ((濃度: 3%)

    選用理由:薰衣草精油在輕度的燒燙傷運用上,是急救治療很好用的精油,能做快速的救急,舒緩疼痛感、減少發炎、加速修護傷口。因傷口疼痛及癢, 使用歐薄荷精油來消炎殺菌及止痛與舒緩搔癢。

        薰衣草精油能夠鎮定皮膚、治療創傷、促進健康皮膚的新生,還能平衡皮膚油脂分泌,對於油性肌膚能提供改善。真正薰衣草也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 對身心有極佳的放鬆、鎮靜功能。也可提高免疫力, 因其具備修復皮膚的功效,再燒燙傷運用上很有幫助, 能做快速的救急,舒緩疼痛感、減少發炎、加速修護傷口。

        歐薄荷精油可收縮微血管,清涼,紓解發癢、發炎和灼傷, 也可柔軟皮膚。有著可以深度清潔皮膚的功效,藉著排除毒性鬱積的阻塞現象,可改善溼疹、癖、疥瘡和搔癢。

        真正薰衣草純露由於PH值與皮膚非常接近, 所以基本上任何皮膚都可以使用。可以清潔皮膚, 消毒抗菌, 避免感染, 促進細胞再生,幫助傷口迅速癒合, 防止留下疤痕, 並能保濕平衡皮脂分泌、收斂毛孔,還可安撫心情, 利心臟可降高血壓,安撫心悸、改善失眠,能調節神經系統、抗病毒。

        BFF基底油是複方多功能基底油, 以葵花油為基底, 葵花油幫助皮膚再生, 療癒皮膚疾病

    使用方式:

    選用配方建議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塗抹於患部, 先以純露濕敷, 再直接滴真正薰衣草精油在傷口水泡上, 再塗抹薄薄一層複方精油, 適時滋潤患部,白天注意避免日曬。

    生活習慣、作息調整建議:

    l  復原過程中保持傷口乾淨衛生,避免傷口受到感染而出現併發症。

    l  若不小心把水泡弄破,切勿把水泡上面的皮膚撕掉,建議消毒傷口及水泡部位,使用棉球或棉花棒輕壓水泡,把組織液慢慢擠出來,將真正薰衣草精油平均塗抹於傷口部位。

    l  飲食上,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腥辣之品。 避免刺激性食物,茶、咖啡因、酒精等

    l  穿著寬鬆通風透氣性和散熱好且吸汗的衣服

    l  防曬

    l  不要熬夜、維持心情愉悅。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第一次使用薰衣草精露時, 感覺皮膚很舒服, 且吸收很快,  癢痛部分有舒緩, 味道聞起來也非常讓人放鬆, 接著滴上薰衣草精油, 感覺比較強烈, 但希望水泡趕快消失, 所以滴了較多滴, 最後塗上稀釋的油, 感覺塗了一層防護層, 包覆整個傷口, 本來怕很油膩, 但感覺皮膚有吸收進去, 整體感覺是清爽的, 而且有薄荷, 有微涼涼的感覺, 塗完皮膚還是有點癢, 但沒有像之前那麼癢, 且皮膚本來熱熱的感覺有改善.  


      塗完一周, 好在這次水泡沒有破掉, 有看到水泡逐漸收斂, 整個皮膚漸漸的紅腫也消退了, 感覺比過去自己讓傷口自然修復或是亂塗藥膏, 這次傷口修復的速度較快, 而且皮膚較平滑, 皮膚熱感有消退.  


      第二次換配方後, 傷口的紅腫好很多, 而且傷口的色澤有慢慢消退.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很開心這次皮膚修復得不錯, 而且很喜歡薰衣草的味道, 感覺除了傷口修復, 整個人用起來也覺得非常放鬆, 繁忙的工作中偶爾聞到淡淡的薰衣草香, 心情覺得比較好, 沒那麼緊張了, 晚上也睡得特別香. 也很喜歡第二次的薰衣草加上乳香精油的味道, 感覺很有層次, 用起來也覺得人非常放鬆, 也順便當作按摩油來按摩附近的穴道。


      這次塗抹複方精油在傷口上吸收不錯, 沒有油膩感,  覺得蠻溫和的, 紅腫逐漸消失, 皮膚沒有那麼發熱, 且搔癢的感覺也改善, 皮膚有收斂的感覺, 不然過去有時會不小心把水泡抓破.


      很喜歡薰衣草精露, 濕敷在傷口上非常舒服, 幫助傷口保濕, 而且覺得很快讓皮膚新生, 傷口修復得很快, 而且似乎可以軟化皮膚,   感覺皮膚變得比較軟, 未來也想拿來做化妝水.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覺得這次的精油修復傷口過程也特別, 過去較少接觸精油, 沒有想過精油會有這麼強大的修復能力, 而且較溫和, 傷口也感覺很舒服. 芳療師使用的薰衣草精油剛好是我很喜歡的味道, 不只傷口修復, 也很舒壓, 芳療師提供的薰衣草精油、精露及配方油對我很有幫助. 芳療師也很細心地分享了個別精油的知識與功效, 及燙傷後續日常起居及照料方式. 很有趣的是芳療師有分享了中醫的燙傷療癒方式, 反而剛燙傷時不要沖冷水, 因為會變成寒包火, 反而會讓傷口的水泡更嚴重, 建議我自己常備一瓶薰衣草精油, 這是一瓶萬用保養油, 對於艾灸常燙傷的我會很有幫助, 可以在燙傷第一時間直接滴薰衣草精油, 這樣可急救立刻消炎殺菌及修復皮膚, 或許就不會像我這次傷口起水泡這麼嚴重.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看到個案有療效, 覺得很有成就感, 之前學習到精油之父Gattefosse使用薰衣草療癒的功效, 但自己過去燙傷使用已感覺有用, 但畢竟是第一時間使用, 且皮膚只有微紅腫, 所以不知道功效這麼強大, 這次看到個案的水泡收斂及傷口修復狀況, 對精油自然療癒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