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療師: 張瑾文
【基本資料】 (半年內之追蹤免填,但有懷孕個案者則每次諮詢皆須填寫)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
出生日期:
團體背景
信仰:
參與工作/社團:
【生理健康狀態】
是否接受過任何手術
是否曾因疾病住院
是否有先天性疾病
是否有過敏問題
家族的重大疾病史
癲癇
糖尿病
心臟病
癌症
是否正在就醫診治
是否正在服用藥物
是否服用健康食品
曾經接受過其他自然療法
【懷孕狀況特別調查】
懷孕週數:
最後一次月經:
預產期:
懷孕史:
子女狀況:
血壓:
水腫:
胎心:
異常狀況:
16-18週內唐氏症篩檢:
16-18週內羊膜穿刺:
【生活及健康習慣】
飲食情況:
飲食習慣:
個案每日飲水量:
是否有吸煙習慣:
是否有飲酒習慣:
是否有咖啡習慣:
是否有運動習慣:
【情緒與壓力】
最近睡眠是否充足
最近睡眠狀況
最近記憶力機能
情緒低落或沮喪憂鬱
最近的壓力指數
最近的快樂指數
最近一年經歷
身心疾病
感情關係變化
親友變故
財務壓力
【身體系統功能】
循環系統狀況
呼吸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概況
感冒
癌症
良性腫瘤
神經系統概況
肌肉骨骼概況
肌肉痛
骨關節痛
萎縮症
舊/新傷調查
骨折
拉扭傷
身體疼痛指數
壓力指數概況
皮膚系統概況
膚質:
綜觀:
髮質:
內分泌系統概況
腺瘤,部位
消化/排泄系統
胃/肝臟/膽囊:
腎臟/膀胱:
腸道問題:
排泄功能:
生殖系統概況
生理週期狀況
  • 病症或症狀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長年有灰指甲, 夏天腳流汗會癢, 目前指甲反黑, 腳內側有脫皮

  • 文獻探討

    1.  病因:

    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癬病。造成灰指甲的黴菌中,導致病例數最多的是皮癬菌,其他還有像是念珠菌或其他黴菌也都有可能。黴菌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生物,在許多惡劣的條件下還是可以繁殖,因此傳染力也不容小覷。真菌侵入甲板周圍皮膚或甲下組織,然後分泌角質蛋白酶分解角質,破壞甲組織而引起感染。甲念珠菌病多見於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皮膚粘膜念珠菌病,患者多伴有先天性免疫缺損,白色念珠菌侵入甲溝、甲床和甲板而引起甲損害。也可見於血循環障礙如雷諾病、糖尿病等患者。廚師、洗衣工、家庭主婦因指甲長期浸泡可引起甲溝炎,再發展到甲板而致病。

     

    2.  臨床症狀

    指甲碎裂、指甲掉屑 指甲增厚、粗糙、指甲變形、甲床分離(指甲與下面肌膚分離)

    甲癬病變始於甲遠端、側緣或甲褶部,表現為甲顏色和形態異常。一般以12個指(趾)甲開始發病,重者全部指(趾)甲均可罹患。患病甲板失去光澤,日久甲板變脆而破損脫落。多呈灰白色,且失去光澤;甲板增厚顯著,表面高低不平。其質松碎,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積。有時,甲板可與甲床分離。

    3.  治療方式

    灰指甲的治療方式大致上可分為:口服藥物、傳統外用藥物、指甲油劑型藥物、指甲拔除手術、雷射治療等五大類,醫師會綜合考量患者的狀況給予適當的建議。由於外用藥穿透效果不足,灰指甲的治療以口服藥為主。若是侵犯許多指或嚴重的灰指甲,更應該用口服藥治療。若經完整療程(指甲需6周、腳趾甲需912周),在18個月後的追蹤,可達到70%的治療率。

     

    1)     外用藥治療每天早晚各擦藥壹次,直到痊癒為止(約需治療半年到一年)。擦藥之前先用銼刀把指甲面刮掉,可去除感染黴菌的角質層,也使藥物更易滲透,同時刺激指甲生長,縮短治療時間。在外用藥的選擇上,建議挑選含有amorolfine成分的藥品,才能徹底殲滅黴菌。目前市面上也有每周只要擦一次的「新型抗甲癬油劑」,適合生活忙碌的灰指甲患者,能夠以更方便的方式度過漫長的治療過程。

    2)     口服藥物主要是利用藥物的抗黴菌功能來治療灰指甲的黴菌感染。目前實證有效,且健保有給付的藥物是 terbinafine(商品名:療黴舒)以及 itraconazole(商品名:適撲諾),但這類口服藥物一定要遵照醫囑吃完整個療程,否則容易治療失敗。口服新一代的抗黴菌藥,一天一次,手指甲受感染者需服用六週,腳指甲需服用12週(注意:需每天持續服用,不可間斷),停藥後分別觀察36個月及69個月,新長出來的指甲可成為正常的指甲,治療率可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4.      照護措施

     

    l  穿著通風透氣、吸汗強的棉質襪,每天更換清洗,甚至一天換穿幾雙。

    l  赤腳最好、拖鞋或涼鞋也不錯,應避免穿膠鞋或不透氣的球鞋。最好有兩雙以上的鞋子交換穿著,使每一雙都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晾乾。

    l  不與他人共穿鞋子、拖鞋及襪子,買鞋時,請勿以赤腳試穿鞋,以免遭受感染。

    l  正確的方式剪指甲,最前端剪平,兩側再稍微磨圓,每次都要消毒剪指甲的工具。 

    l  腳底、趾間癢儘量不要用手抓,以防傳染於手指。

    l  沐浴後應把腳趾擦乾,尤其是趾縫等較易被忽略的地方。

    l  身體其他部位有黴菌感染時,應及早治療,以免互相傳染而防不勝防。

    l  治癒後,襪子及拖鞋應拋棄。

  • 芳療措施
    名稱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 準備的芳療措施

    10/2

    配方: (濃度: 5%)

    (Vo) BFF Oil 10ml +茶樹精油3D+白千層精油3D+玫瑰草精油2D+檸檬尤加利精油2D

    選用理由:強力清潔、消炎殺菌, 抗感染, 增加免疫力

        茶樹精油對具備良好的抗細菌、黴菌和病毒能力,幫助增強免疫系統,可以淨化皮膚,改善傷口感染的化膿現象,平時可以在容易起紅疹或者是濕疹的部位噴上一點稀釋過的茶樹精油,可做到消腫和消毒, 還可應用於癬、疣、圓癬、皰疹和香港腳等菌類感染,對於頭皮屑與脂漏性皮膚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白千層精油具有良好的殺菌力,利於處理表皮傷口、細菌黴菌感染,還能增強免疫力, 明顯減輕發炎的狀況, 可用來清理傷口, 促進血液循環, 幫助身體排出毒素。

        玫瑰草精油具有強大的殺菌抗病毒功能, 還可降低身體過膏的體溫,有著可以深度清潔皮膚的功效,玫瑰草精油能促進表皮細胞再生, 對於發膿、濕疹或者真菌感染的皮膚也有一定的效果, 對改善滲出體液的傷口、濕疹、香港腳、指甲的白癬、面皰皆有助益。

        檸檬尤加利精油能預防細菌滋生及隨之而來的蓄膿, 促進皮膚新組織的建構, 對於割傷、傷口、潰瘍與發炎狀態,在使用尤加利精油後均反應良好, 還可改善阻塞的皮膚。

        BFF基底油是複方多功能基底油, 以葵花油為基底, 葵花油幫助皮膚再生, 療癒皮膚疾病

    使用方式:

    選用配方建議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塗抹於患部, , 並可搭配自行按摩脾經陰陵泉穴及三陰交穴, 以利排除身體濕氣. ,陰陵泉穴主要是針對濕形的香港腳, 個案常生疔瘡, 身體明顯屬濕熱體質,局部的腳及相關部位容易潮濕,容易有水泡, 容易爛。陰陵泉穴是身體幫助排出溼氣的穴位, 位於小腿的內側, 先找到足內踝相接的脛骨, 從脛骨邊下往上推推到我們的一個膝關節附近的時候, 這個骨頭它向上彎曲的位置是陰陵泉穴的所在。三陰交穴也是除體內濕熱的穴位.

     

    生活習慣、作息調整建議:

    l  穿著通風透氣、吸汗強的棉質襪, 注意腳部的乾燥. 每天鞋子輪换著穿, 建議不可每天同一雙鞋。

    l  每天回到家中, 換下鞋子, 可購買茶樹精油滴在化妝棉上擦拭拭鞋內,並在化妝棉上滴入茶樹精油若干滴, 塞在鞋内。

    l  換洗的襪子單獨洗。

    l  不與他人共穿鞋子、拖鞋及襪子,買鞋時,請勿以赤腳試穿鞋,以免遭受感染。

    l  正確的方式剪指甲,最前端剪平,兩側再稍微磨圓,每次都要消毒剪指甲的工具。 

    l  腳底、趾間癢儘量不要用手抓,以防傳染於手指。

    l  沐浴後應把腳趾擦乾,尤其是趾縫等較易被忽略的地方

    l  飲食上,要避免烤炸、辛辣、菸酒等加重濕熱證的飲食。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第一次使用時並沒有特殊的感覺, 塗在指甲上也沒有特別的感覺,  本來以為抗菌會導致皮膚刺痛, 但似乎很溫和, 指甲感覺已死掉,  並沒有太多知覺.  塗在腳側邊香港腳脫皮處也沒有太多感覺, 但覺得脫皮處較為滋潤, 整個就感覺油油的, 也可能是滴了許多油在患處,  希望趕快好. 味道蠻清新好聞, 可以接受, 聞起來心情感覺較放鬆及愉悅. 同時也將油塗抹在背上的疔瘡上, 同樣溫和沒有刺痛的感覺, 用完覺得油油的. 隔天覺得好像紅腫有消了一些, 不確定是否是精油的功效


      每天塗抹時有點油膩的感覺, 第二次換油後, 感覺比較沒有那麼油膩, 味道更清新了. 兩次都有檸檬香茅的味道, 但跟一般防蚊的香茅味不一樣, 可能因 有許多不同的植物精油成分, 所以聞起來很多層次, 蠻舒服的, 第二次的精油香氣比底一次更好聞。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感覺整個灰指甲及香港腳有被淨化的感覺, 原本覺得很髒有細菌, 但使用精油後感覺搔癢感消失, 而且脫皮部位範圍有慢慢縮小的感覺. 自己試著割掉一塊右大拇指的黑色指甲, 讓精油能滲透進去消毒, 也希望能長出新的指甲, 但原本黑色指甲因自己不會處理, 雖然感覺使用精油後似乎黑色指甲顏色有比較淡一些, 但可能長年灰指甲組織都已經壞死, 所以塗抹完精油沒有太大的感受, 雖然覺得顏色好像有淡一些, 本來主要是想要改善灰指甲的部分, 覺得反而是腳側邊的脫皮香港腳比較有感覺, 但因為現在秋冬天氣較涼爽, 腳較少出汗, 目前感覺是有改善, 可能要要等春夏天較溼熱時, 腳出汗後再來觀察是否真正有改善.   


      我同時有塗抹在背上的疔瘡上, 倒是疔瘡紅腫有收斂, 較明顯看到有改善.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整個過程雖然一開始沒有效果, 但是覺得還好, 因為灰指甲香港腳已經有三十多年了, 後來看到指甲慢慢變軟, 顏色有稍稍變淡, 覺得很特別.  腳側邊脫皮香港腳部分有改善, 原本有泛紅, 但大約一周後泛紅的地方漸漸退卻. 芳療師除了調配精油幫助我的症狀改善外, 也很細心地分享了個別精油的知識與功效, 及灰指甲香港腳後續日常起居及照料方式. 芳療師也一併分享了中醫養生之道, 原來我的香港腳主要也來自濕熱的體質, 難怪臉部、背部及大腿有時會長疔瘡, 也學習到了脾經是主管身體體內水液代謝, 平時可自行按摩三陰交穴及陰陵泉穴, 並由三陰交順著脾經向上按摩到陰陵泉, 這是很好的排濕按摩法。芳療師同時也分享八段錦中的調理脾胃單舉手的動作, 全方位幫忙調理體質, 及相關去濕的食療建議, 幫助很大.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看到個案香港腳有些微療效, 但灰指甲似乎較難改善, 建議個案可到醫生處先處理修磨灰黑的指甲, 再進行療程.  在調油時不只考量改善灰指甲香港腳的功效, 同時也想到個案長期香港腳主要因素推估為體質濕熱, 所以也建議個案可塗抹在身上疔瘡處看效果, 反饋抗菌精油對疔瘡也有收斂紅腫的效果. 另外也根據中醫養生方法對個案提供相關去師建議, 也建議個案去看中醫調理體質, 全方位長期改善灰指甲香港腳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