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療師: 張瑾文
【基本資料】 (半年內之追蹤免填,但有懷孕個案者則每次諮詢皆須填寫)
身高: 公分
體重: 公斤
出生日期:
團體背景
信仰:
參與工作/社團:
【生理健康狀態】
是否接受過任何手術
是否曾因疾病住院
是否有先天性疾病
是否有過敏問題
家族的重大疾病史
癲癇
糖尿病
心臟病
癌症
是否正在就醫診治
是否正在服用藥物
是否服用健康食品
曾經接受過其他自然療法
【懷孕狀況特別調查】
懷孕週數:
最後一次月經:
預產期:
懷孕史:
子女狀況:
血壓:
水腫:
胎心:
異常狀況:
16-18週內唐氏症篩檢:
16-18週內羊膜穿刺:
【生活及健康習慣】
飲食情況:
飲食習慣:
個案每日飲水量:
是否有吸煙習慣:
是否有飲酒習慣:
是否有咖啡習慣:
是否有運動習慣:
【情緒與壓力】
最近睡眠是否充足
最近睡眠狀況
最近記憶力機能
情緒低落或沮喪憂鬱
最近的壓力指數
最近的快樂指數
最近一年經歷
身心疾病
感情關係變化
親友變故
財務壓力
【身體系統功能】
循環系統狀況
呼吸系統狀況
免疫系統概況
感冒
癌症
良性腫瘤
神經系統概況
肌肉骨骼概況
肌肉痛
骨關節痛
萎縮症
舊/新傷調查
骨折
拉扭傷
身體疼痛指數
壓力指數概況
皮膚系統概況
膚質:
綜觀:
髮質:
內分泌系統概況
腺瘤,部位
消化/排泄系統
胃/肝臟/膽囊:
腎臟/膀胱:
腸道問題:
排泄功能:
生殖系統概況
生理週期狀況
  • 病症或症狀
  • 療程主要目的補充說明

    個案兩天前被傳染感冒,昨天開始頭痛,喉嚨發炎,有些許白痰, 並開始咳嗽的症狀,鼻子開始流鼻水,

  • 文獻探討

    1.  病因:

    一般感冒是上呼吸道受病毒感染,主要影響部位是鼻子、喉嚨、鼻竇和聲帶,症狀會在接觸到病原體2天內開始出現,包含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頭痛和發燒。一般感冒通常會在7~10天內痊癒,有些症狀可能會持續到3個禮拜,對還有其他健康問題的人來說,則可能演變成肺炎。

    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約有100多種,常見病毒:鼻病毒(高達40%)、冠狀病毒(約10%)、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少數一般感冒可由細菌引起,例如:黴漿菌、披衣菌等等,傳染方式一般皆為以下兩種為主:

    1. 飛沫傳染:由於咳嗽或是噴嚏,使口水鼻涕散播於空氣中,被周圍的人吸入而受到感染。
    2. 接觸傳染:在擤鼻涕的過程中手可能沾到病菌,病患觸摸過的東西也可能造成其他人的接觸傳染。

     

    感冒與流感在最初的症狀可能很相似,兩者都是呼吸道疾病,也可能產生類似的症狀,但感冒與流感卻是由不同病毒感染所致。

    以下風險因素會使感冒的機率提高:

    • 生活環境:與很多人共同生活的環境,例如護理之家、軍營,都較容易讓人感冒。
    • 免疫系統較弱:正在進行癌症療程、服用抗排斥藥物或皮質類固醇、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或愛滋病(AIDS),都會弱化免疫系統,增加感冒的機率,並更容易引發併發症。
    • 罹患慢性病:氣喘、糖尿病或心臟病也會讓人較容易感冒。
    • 懷孕:孕婦感冒很容易有併發症,特別是在孕期第4~9個月時;產後2週內通常也很容易感冒。

    以中醫角度, 感冒分4種:風寒、風燥、風濕、風熱

    1)        風寒:多於秋冬季發生,症狀常見為鼻塞、流清鼻水、痰稀白、咳嗽、口不乾、身體寒冷或發熱、不會流汗、頭痛、全身痠痛,甚至發燒。主要是因為勞累或者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而引起的。

     

    2)        風燥:初秋陽光仍較強烈,延續秋老虎的餘威,燥熱較重,一不小心就中了這種類型的感冒。它的症狀常有口唇乾燥、鼻塞、流涕、噴嚏、乾咳少痰、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

     

    3)        風濕:多發生在夏季,因進出冷氣房的溫度差異引起的感冒,梅雨季時,暑氣重又濕熱就容易造成風濕型感冒,像是腸胃型感冒就是屬於這類型的感冒。症狀多為全身痠痛、頭昏腦脹、咳嗽、痰黃黏稠、上吐下瀉、胸悶胃脹。

     

    4)        風熱: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俗稱「流行性感冒。」在夏季室內外溫差大時,人體免疫力調節來不及就容易增加病毒感染機率。這類病人會出現咽喉紅腫、扁桃腺腫痛、發燒、頭痛、全身痠痛、咳嗽痰黃黏、鼻涕黃綠黏的症狀。

     

    2.  臨床症狀

    感冒症狀通常是從喉嚨痛開始,喉嚨痛通常會在1~2天消失,隨後在第4~5天出現鼻子相關的症狀,如流鼻水或鼻塞等,並伴隨咳嗽。成人感冒比較不會發燒,但輕微發燒還是可能的;小孩感冒則比較可能會發燒。

    一般感冒會因為體內受到侵犯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症狀:

    1)     當鼻子受到侵犯時:會出現噴嚏、膿狀鼻涕、鼻塞、倦怠感、頭痛,可能會有輕微發燒症狀。

    2)     當咽頭受到侵犯時:會出現咳嗽、輕微發燒、吞嚥疼痛以及流鼻涕。

    3)     當扁桃腺受到侵犯時:會出現較嚴重的咽喉疼痛、發高燒、頭痛、關節痛、肌肉痛且不會有咳嗽症狀。

    4)     當喉頭受到侵犯時:會出現聲音沙啞以及鼻炎或咽頭炎的症狀。

    5)     當支氣管受到侵犯時:會出現咳嗽以及痰多的症狀,有時會有呼吸困難、胸痛以及發燒。

    3.  治療方式

    1)     自我治療:一般感冒時要多喝開、多休息,多喝水可以減低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讓喉嚨與氣管不適減緩,且應放鬆心情,飲食清淡,少脂肪、肉類、及乳品,多吃新鮮蔬果,可喝雞湯,有助於鼻腔黏液的流動,可加強體內排除病菌。

    2)     藥物治療:一般感冒的藥物治療大多用途在於緩解症狀,根據發燒、頭痛可使用解熱鎮痛的藥物,鼻水、鼻塞則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幼兒鼻塞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溫潤鼻腔改善,真正的治癒還是要等到病人體內免疫系統將病毒排除。

    通常臥床休息、多喝水就是最好的治療,但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開抗病毒藥物。如果在症狀出現時立即服藥,或許可以縮短生病的時間,並預防一些嚴重的併發症。抗病毒藥物可能導致的副作用有噁心及嘔吐,不過若跟著食物一起服用可以降低副作用產生。

    中醫針對四種感冒類型的治療方式:

    1)     風寒感冒治療:要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就是出汗。可喝熱粥、熱水、薑湯或蓋厚被子等,能幫助排汗的方法。

    2)     風燥感冒治療:多喝開水(可加少許鹽)白天喝鹽水,晚上喝蜂蜜水,能補充水分有可潤肺止痰,也可吃些杏仁潤肺。

    3)     風濕感冒治療:飲食要清淡,避免油膩、辛辣的食物,否則會加重症狀,也可吃一些山楂助消化或大蒜排毒。

    4)     風熱感冒治療:多喝溫水、休息,保持環境通風,也可飲用熱檸檬茶或是鹽烤橘子。

     

    4.  照護措施

    l   應多休息,多喝水,維持生活作息的正常。

    l   飲食重視營養均衡,並注重環境整潔,大多感冒病患都會自癒。

    l   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潤,以緩解喉嚨及鼻子的不適。

    l   雞湯等讓人舒適的暖湯,可以舒緩喉嚨痛和喉嚨癢。

    l   多洗手以免病菌傳播,如果洗手不方便,可以隨身攜帶一瓶乾洗手。

    l   使用非處方藥來緩解症狀。

    l   調整衛生習慣、常洗手或隨身攜帶一瓶乾洗手,以殺菌預防感染。

    l   養成運動習慣來加強免疫系統。

    l   自己感冒時要避免傳染給別人,例如咳嗽或打噴嚏時用布摀住口鼻,以免病菌隨飛沫噴濺。

    l   使用過的面紙請丟棄。

    l   如果經過長時間(710天)仍沒痊癒,或是症狀較重(耳朵痛、胸口緊、呼吸困難、顏面或牙齒痛等非典型症狀)則應就醫。

  • 芳療措施
    名稱 劑量 選用理由 濃度
  • 準備的芳療措施

    9/30

    配方: (濃度: 3%)

    (Vo) BFF基底油15ml + (Eo) 澳洲尤加利精油3D+ 檸檬精油2D+ 桉油醇迷迭香精油2D+ 歐薄荷精油2D

    選用理由:使用抗病毒抗菌及可舒緩呼吸道系統不適的澳洲尤加利、檸檬、桉油醇迷迭香及歐薄荷等精油, 幫助身體增加免疫力, 且緩解咳嗽、鼻塞及頭痛等感冒症狀. 此外, 迷迭香精油可幫助個案降低血壓, 迷迭香及檸檬精油亦可幫助個案預防老人失智.  

        澳洲尤加利精油有優秀的殺菌及抗病毒的作用, 對呼吸道及空氣的淨化很有幫助,能緩和發炎現象,使黏膜舒適,  改善流行性感冒、喉嚨感染、咳嗽、黏膜發炎、鼻竇炎、氣喘與肺結核, 也可緩解因感冒所引起的頭部沈重感,幫助消除疲勞感,提神醒腦,  加強注意力。

        檸檬精油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使它成為呼吸系統疾病時支持免疫的一個很好的工具, 檸檬精油還有益於淋巴系統,通過改善血液循環和減少淋巴結腫大,從而保護身體免受外界威脅, 透過增強免疫系統和支持淋巴排毒,幫助快速緩解咳嗽和感冒症狀。

        迷迭香精油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特性,是天然的免疫增強劑, 含有桉油醇,對氣管平滑肌有放鬆作用,有助於緩解咳嗽, 對肺臟也有幫助,可改善感冒、氣喘、慢性支氣管炎與流行性感冒。此外, 適量使用迷迭香 (3%以下)對降血壓也有幫助.

        歐薄荷精油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雙重功效, 薄荷醇對身體還有降溫作用,而且當你鼻竇充血時,薄荷醇能疏通鼻腔。咳嗽時,薄荷精油能放鬆支氣管平滑肌並增加通氣量,緩解喉嚨發癢咳嗽,提高呼吸頻率和呼吸能力,具有鎮咳和止痙攣的功效。

        BFF基底油是複方多功能基底油, 以葵花油為基底, 葵花油幫助皮膚再生, 療癒皮膚疾病

    使用方式:

    1)       鼻子不通或流鼻水時, 用選用配方按摩鼻翼兩側及印堂的部位, 幫助通鼻

    2)       用選用配方輕輕按摩喉嚨部位,可改善咳嗽

    3)       用選用配方來回按摩太陽穴及肩頸與肝經風池穴, 可紓解頭昏腦脹、頸部僵硬等不適。

    4)       搭配按摩肺經太淵穴、孔最穴 (咳嗽), 肺經尺澤穴 (喉嚨痛), 大腸經迎香穴 (鼻塞、流鼻涕)及肝經風池穴 (頭痛)

     

    生活習慣、作息調整建議:

    l   應多休息,多喝水,維持生活作息的正常。

    l   飲食重視營養均衡,並注重環境整潔。

    l   調整衛生習慣、常洗手或隨身攜帶一瓶乾洗手,以殺菌預防感染。

    l   養成運動習慣來加強免疫系統。

    l   自己感冒時要避免傳染給別人,例如咳嗽或打噴嚏時用布摀住口鼻,以免病菌隨飛沫噴濺。

    l   使用過的面紙請丟棄。

    l   如果經過長時間(710天)仍沒痊癒,或是症狀較重(耳朵痛、胸口緊、呼吸困難、顏面或牙齒痛等非典型症狀)則應就醫。

  • 芳療評值 症狀改善程度可利用個案自述感受、照片、壓力量表、睡眠時間(深、淺、作夢)、疼痛指數、傷口大小等
    次數 評值日期 評值內容
  • 個案回饋
    • 用油時的感覺:

      第一次塗抹在喉嚨兩側感覺有點涼涼的很舒服,味道很清新好聞, 喉嚨有點放鬆的感覺, 還是有想咳嗽, 一併有搭配穴位按摩, 似乎咳嗽整個有緩解下來. 喉嚨痛大概到第三天有感覺緩解. 很喜歡塗抹在鼻翼兩側的迎香穴, 感覺有通鼻, 整個呼吸較通暢及比較深入, 聞進去進到呼吸道裡, 咳嗽也比較舒緩了, 鼻水好像也比較好了. 塗抹精油在風池穴按摩, 本來整個頭覺得很沉重, 而且有點昏昏的, 但使用按摩油按壓後, 本來風池穴及後腦勺覺得很緊, 且按壓風池穴會有點痛, 但使用經由把穴道按鬆後, 整個頭的沉重感消失了, 原本的頭痛也覺得好很多.   常嗅吸精油, 那股清涼的感覺, 讓感冒的我覺得人比較舒服, 意識也比較清晰, 昏沉沉的感覺有改善. 但整體精油味聞久了會有點嗆, 所以後來請芳療師稍微調整一下.


      新的調油配方味道還是很清新好聞, 調整後就沒有原本嗆辣的味道, 塗抹在喉嚨兩側及鼻翼感覺喉嚨及鼻腔很舒服, 頭痛及頭昏沉也都有改善。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原本感冒讓人全身都覺得很不舒服, 但這次使用精油, 聞到清新的香氣, 覺得應該可以殺菌抗病毒, 心理上也感覺人就比較舒服, 精油塗在喉嚨上涼涼的, 感覺整個喉嚨舒緩很多, 原本覺得自己氣很虛, 但使用完精油後, 感覺人比較有力量, 較有精神, 更神清氣爽有活力, 應該這個配方精油也有補氣的效果. 呼吸起來比較順暢, 而且可以有較深層的呼吸, 鼻塞也有緩解. 過去感冒一般大概要一個禮拜才好, 這次使用精油後似乎第三天就有覺得有些改善, 喉嚨痛有好一點, 咳嗽有緩解, 每次一感覺快咳嗽, 我就塗抹在喉嚨及鼻翼兩旁, 外加鼻下嗅吸, 咳嗽就會壓下去, 發現蠻有用的。


      第二次新調的精油配方感覺較沉穩鎮定, 原本的配方很沁涼, 但換了茶樹配方感覺有股氣往下的感覺, 咳嗽改善更多, 不過不確定是否因為時間較久, 自癒力讓感冒已經快好了.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以前很少接觸精油, 女兒請我試療程, 還想說精油不是聞香的, 怎麼可能對感冒有幫助, 但這次過程有看到效果, 想要以前教會朋友說黑死病時教會會用藥草讓人聞了治病, 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感謝芳療師除了調配精油幫助我的症狀改善外, 也很細心地分享了個別精油的知識與功效, 及感冒後續要注意的地方。


      芳療師分享的中醫經絡穴位按摩很受用, 咳嗽時按壓尺澤穴, 真的能減緩咳嗽, 同時這次喉嚨痛消失得比較快,  應該也是跟精油及按摩有關. 此外, 因周邊聽到許多人罹患失智症,  一直很擔憂, 芳療師也分享這次調的精油中, 迷迭香及檸檬很適合早上嗅吸來預防失智, 真的很貼心, 而且聞起來又很香. 還有建議我可多按摩百會穴及用五指梳頭的方法, 都會對預防失智很有幫助.

  • 整體檢討、評估與結論

    在調油時不只考量改善個案感冒喉嚨呼吸道不適及鼻水、頭痛外, 也有考量到個案有高血壓, 及聊天時個案提到很害怕老年癡呆, 所以特別增加使用預防失智的迷迭香加檸檬精油配方, 也希望能真正幫助到個案預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