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u  膝蓋撞傷瘀青 瘀青是如何產生的呢? 在人體中血管為負責血液運送,分別由動脈、靜脈與微血管所組成。而微血管壁層非常脆弱的,一旦人體遭受外力撞擊或受傷就可能會造成微血管破裂,血液流到皮下組織後,會沉積在皮下組織,而在表皮層就會呈現出青紫色的瘀斑,而造成瘀青。依嚴重程度,較輕微的瘀青幾天後就會自行恢復,但較為嚴重者則就可能需要較長恢復時間。 除了在生活中碰撞所產生的瘀青,尚有一些疾病也可能會造成瘀青,主要的成因與參與身體內的凝血機制分子較有密切關係,如血小板、凝血因子及參與凝血其他分子。瘀青產生疾病,包括病毒或細菌感染、白血病、自體免疫疾病或是用藥,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華法林(Warfarin)、肝素(Heparin)等皆會影響凝血時間的長短,以上這些原因,就可能會造成血小板的功能低下或數量下降而造成瘀青,另外 A型血友病、B 型血友病因凝固因子缺乏,當發生出血時也就不容易止血,也就容易產生瘀青。   目前在醫院裡用於評估血小板的量,以全血球計數檢驗,除了能得知白血球與紅血球數量,更能得知血小板的數量,可提供給醫師初步掌握病人情形的報告。至於針對血小板功能性的檢驗,則由血小板功能閉鎖時間檢驗與血小板凝集試驗來檢查血小板功能是否發生問題。凝血因子是指參與凝血過程的物質,在血管出血時而被活化和血小板粘連在一起並且堵住血管,藉以止血。凝血因子可藉由檢驗凝血因子的活性或凝固因子抗體是否有存在,繼而得知其功能的缺損與否,也能幫助醫師掌握更進一步的病況,做更加準確的治療。而用藥監控方面,華法林用藥可用凝血酶原時間檢驗監控,肝素治療用藥可用活化部分凝血質時間檢驗監控,阿斯匹靈則利用血小板功能閉鎖時間檢驗來監控,以避免用藥過度與執行更精確的醫療。 2.  臨床症狀 剛撞擊時呈紅腫,接著,因表皮層下的微血管被撞到破裂,過幾個小時充氧血缺氧會變成紫色。   3.  治療方式 剛受到撞擊的初期建議可採冰敷,幫助傷處組織收縮,也有助血液凝結、避免瘀血範圍擴大;待患處的紅腫熱痛症狀消退後,即可改採熱敷,加速患部的血液代謝,也有助讓瘀血消散。       4.  照護措施 切記撞到瘀青時不可以揉壓患部把瘀血推開,若在撞擊後立即即採搓揉、按壓或熱敷方法,可能會造成患部發炎、腫脹更嚴重,反而不利復原。一般而言,輕微撞擊瘀青後,即便不做任何處置大約7天內瘀血都會自然消退;若患處逾一週仍未見改善,或仍有嚴重疼痛感時,則建議積極就診以瞭解是否傷及骨骼或深層組織。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