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病因

股癬就是黴菌感染到胯下,紅色毛癬菌為最常見的病原菌,由於胯下對於人們來說是一個相當潮濕高溫的環境,可說是黴菌的溫床。

2.臨床症狀

股癬長在胯下,隨著時間它的範圍會慢慢擴大,形成外圍發紅脫皮的典型環狀病灶最初是單發或散在的同時出發數個半米粒至米粒大的紅丘疹,其表面平滑,境界鮮明,有實在中心部具小膿皰、鱗屑或小痂皮。慢慢會擴大成圓或橢圓的紅斑,其邊緣有丘疹,皮屑甚至膿皰,而中心部則有自癒之傾向。病患還會自體感染,造成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會呈現高度癢感,特別是在炎熱潮濕的日子,但是當溫度降低時,癢感也會跟著稍微減輕,病患往往以為病情好轉,其實這是錯誤的, 黴菌的量並沒有減少,預防得到股癬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皮膚的潮濕溫熱。

3.治療方式

l   抗黴菌的藥膏:需持續擦藥,直到病灶完全消失後再擦兩週,才能斬草除根,不能因稍微不癢或是稍微好轉就停藥,讓黴菌有喘息的機會。此外,抗黴菌藥膏往往沒有辦法像類固醇藥膏馬上止癢,患者想根治藥稍具耐心,隨著時間黴菌減少,癢感自然舒緩。

l   口服抗黴菌藥物:如果範圍過大,可以考慮使用口服的抗黴菌藥物。

l   定期追蹤:胯下是股癬與對磨疹的高發生區域,並且兩者是可以同時或是交替出現。所以需找皮膚專科醫師治療,並且持續追蹤到完全痊癒。

4.照護措施

l   擦藥時需由圈狀紅斑外 1 公分處往內擦,不可由內往外擦。

l   內衣、內褲需用開水煮過消毒,並不可與家人其他衣服合洗,以免傳染給家人。

l   股癬、體癬常會伴有劇癢,但應盡量控制,不可用手去抓,以免造成二度的細箘感染,也不可用沙威隆或依必朗等消毒藥水清洗以免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而使病情惡化。

l   減少激烈的運動,流汗時應盡快擦乾,洗澡後特別是腋下、腹股溝、肛門附近等易有水分積留的部位一定要仔細擦乾,以免細菌再次增生。

l   保持乾爽:對於已經感染的人,保持乾爽,避免再次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事,且黴菌喜歡潮濕高熱之環境,故衣著應盡量寬鬆、透氣,並勤加換洗

l   勿濫用成藥:目前市面上販售的治療股癬或是胯下癢的藥膏,常常是複方藥膏,無法對症治療,或是含有強力類固醇, 雖然能短暫的解決癢感,但往往造成後續的黴菌增長,更糟糕的是,長期使用中強度外用類固醇會造成無法復原的皮膚萎縮,留下一輩子都容易發癢的狀態。

l   治療股癬、體癬,若能正確診斷,正確給藥,一般在十天內就會有明顯的療效,但此時不可馬上停藥並應繼續使用,與正常皮膚看起來無異再多擦二個星期,故一般的療程約需二個月的時間。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