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查證

一、病因:

濕疹,季節轉換及工作壓力大時會比較嚴重,會癢影響半夜睡眠品質


二、臨床症狀:

濕疹是許多皮膚炎的統稱,只要皮膚有癢、紅、水泡等症狀,都可以稱為濕疹,且全身都可能產生,原因也非常多。「台灣潮濕悶熱,每個人都難免會長濕疹,可說是最常見的皮膚問題。常見的濕疹原因包括以下幾種:


  • 脂漏性皮膚炎:原因之一是因為作息不正常、壓力大導致免疫力下降,皮膚表面的皮屑芽孢菌激增所致。
  • 手部濕疹:俗稱富貴手,常見因素是頻繁碰水或洗潔劑,或現在為了防疫,頻繁洗水、擦酒精,導致皮膚屏障被破壞,外物刺激產生的發炎。
  • 汗皰疹:原因目前還不明確,有可能是吃到或碰到過敏原,也可能是作息不正常、壓力大導致免疫系統不穩或氣溫變化大所致。有研究也指出,含有鉻的食物也會引發汗皰疹,例如巧克力。
  • 接觸性皮膚炎:屬於急性濕疹,碰到過敏原而導致患部發癢、腫、痛甚至流出組織液。常見的過敏原如金屬鎳、錶帶、乳膠、橡膠、皮件或其他過敏原。
  •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性疾病,原因是體內T細胞過於活化,這類病人天生皮膚較乾、屏障較脆弱,因此皮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乾癢、起紅疹,且可能會因極度搔癢而抓出傷口,導致細菌感染。
  • 對磨疹:在皮膚皺摺處或太胖的人,皮膚與皮膚不斷磨擦,加上汗水或細菌累積而導致的皮膚發炎。
  • 酒糟肌、玫瑰斑:寄生蟲或微生物增生、免疫機制異常、壓力等。
  • 光過敏:有些人碰到日光會長出疹子,這是因為皮膚天生對紫外線過敏。
  • 汗疹:天氣炎熱、汗水刺激所致
  • 皮膚癌:少數濕疹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紀景琪醫師指出,有些皮膚癌會長在外陰部如肛門或乳房,外表看起來就像是濕疹,但其實是癌症,稱為「乳房外柏哲德氏症」、「外陰博哲德氏症」,生長速度緩慢,原因大多是體內已有癌細胞,但往皮膚生長。常見的濕疹部位可以歸類為以下:
    1. 頭皮、T字部位:脂漏性皮膚炎
    2. 手部、腳部,特別是指頭兩側和掌處:汗皰疹、富貴手
    3. 臉頰、鼻部:酒糟性皮膚炎
    4. 生殖器、胯下:濕熱所導致的陰部濕疹
    5. 鼠蹊部、脖子和下巴交接處:對磨疹
    6. 關節彎曲處如手肘內側、膝蓋窩:異位性皮膚炎;嬰兒則是在臉頰、頸部居多
    7. 小腿:冬季乾燥所造成的濕疹


三、治療方式

濕疹止癢則可以有以下種方式:

  • 吃抗組織胺
  • 冰敷
  • 使用含有薄荷腦成分的止癢藥膏
  • 另外也可以多使用乳液。醫師指出,濕疹患部常會乾癢、粗糙,使用乳液可以保護皮膚、減少外界刺激,「但臨床上也有碰過乳液擦很久都沒有改善,結果發現是對乳液過敏,所以使用乳液也要注意。」

 

四、照護措施

  • 移除過敏原或刺激物
  • 生活作息正常
  • 保持通風、乾爽,流汗時盡量擦乾
  • 非必要不要常碰水、酒精、洗碗精等消毒劑
  • 勤保濕,乳液或凡士林都可以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