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到了冬季低溫時在背部位置容易乾燥、搔癢和脫屑,越抓越癢甚至因為癢而影響睡眠品質,若擦的乳液不夠滋潤沒過多久還是會癢,就算滋潤也還是會癢而影響睡眠不佳。在生活習飲食上算是均衡,另外也有補充保健品維生素和營養品,晚餐後會散步30分鐘,較晚睡一些約1點睡8點起床,中間會午休或累了就睡,起居時間很正常且生活狀況良好,雖然不好入睡但平常白日想睡皆可睡,所以也可能白日睡得充足而不好入睡。     詢問洗澡習慣狀況,個案表示不會很久,但冬天會洗稍微熱一些,提醒水溫盡量不要過熱,可 能本身膚況偏乾性,平常除了冬季,其它季節沒有擦乳液保養的習慣,加上年紀增長而油質分泌減少而造成。主要在於先幫個案止癢為主要目標,所以在精油挑選上立刻想到廣藿香精油為主,再來就挑選會影響間接原因的睡眠選擇純正薰衣草精油,再者擔心廣藿香味道太濃則挑選柑橘類調和氣味順便緩和不舒服的壓力,後續一樣以廣藿香精油為主,其它再依照個案的狀況來改變配方,因個案使用基底油在感受上很不習慣,使用過一次還是不習慣無法接受,溝通後更改為無香乳液去調和,個案可接受。    此次個案恢復狀況蠻快的感到開心,但也提醒個案盡量每日洗完澡擦全身乳液,讓肌膚全年有好的狀態。個案以往對於精油概念會停留在打掃清潔用品的抗菌使用,不清楚原來不同植物對於身心有不同作用,居然還可以因應不同狀況去調整精油配方,此次是因為剛好到了冬天發現極度不舒服常常為此感到困擾,我提出建議後而想嘗試看看,體驗完整個過程,覺得可以不用因此擦拭皮膚藥或去看皮膚科,能夠以自然方式輔助保養就好轉而感到相當棒!



文獻查證

1.  病因

冬天皮膚乾癢又被稱為「冬季癢」、缺脂性濕疹或乾燥性濕疹,好發於中老年人乾性肌膚。主要成因有以下3點:

1.人體皮脂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油脂分泌逐漸減少 ,缺乏脂質層保護皮膚

2.冬季溫度下降,使得血管緊縮讓皮膚含水量下降

3.冬天低溫導致汗腺分泌較少

2.  臨床症狀

由於皮膚表面缺乏保護用的水分及油脂,若空氣濕度低,便會使皮膚乾燥、神經敏感,進而出現皮膚乾燥、緊繃、搔癢,甚至是脫皮等情形,發作時有以下症狀:皮膚乾燥搔癢,且愈抓愈癢、外觀出現脫皮、紅疹、皮膚龜裂等症狀。

發作部位通常在以下部位:頭頸顏面部、前胸、雙手、下肢與腳踝以下的血液循環不良處。

3.  治療方式

需要使用同時能吸水和鎖水的油性保溼乳霜或油膏、凡士林和嬰兒油等;早上、午後、洗澡後、睡前一天數次,對於嚴重乾癢者保濕次數不嫌多。

4.  照護措施

1.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

應使用40度以下溫水洗澡,洗澡或淋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因皮膚經長時間在熱水中浸泡,天然保濕屏障會遭影響,反而使乾燥和搔癢的症狀加劇。

2.洗澡或洗手後立即擦拭乳液或乳霜

洗澡或洗完手並擦乾肌膚後,立即擦拭潤膚乳液或乳霜,可避免皮膚水分流失,並提供長時間的保濕效果。

3.使用無香料保養品與清潔劑

選擇無香料的保養品和清潔劑,減少化學成分對皮膚的刺激,避免加劇乾燥癢的症狀。

4.穿寬鬆的棉質衣服

穿著柔軟、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使用羊毛和其他粗糙的織物,因為它們可能會刺激皮膚,加劇肌膚的搔癢的症狀。

5.避免溫度急遽變化

維持家中的溫度和濕度環境,避免突然的溫度變化;如果空氣過於乾燥,可使用加濕器,以確保周圍環境的濕度,降低皮膚乾燥和濕疹的風險。

6.適時放鬆釋放壓力

由於壓力可能會使皮膚癢感加劇,可以透過散步、運動、冥想、聽音樂或做任何您喜愛的放鬆活動,減輕身心壓力。

²  可以透過攝取特定的營養成分以緩解不適,有助於調節皮膚健康、緩解乾癢的成分:

1.維生素A

維生素A不僅可維持視力,還能維持皮膚上皮組織細胞正常機能,即皮膚的健康。

維生素A食物來源:動物性維生素A主要以「視網醇」形式存在,這是人體能夠直接利用的高活性維生素A,優質來源包括魚肝油、肝臟和蛋黃。

植物性食物提供的則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類胡蘿蔔素」,需要經過身體代謝才能被利用,植物性來源包括紅蘿蔔、地瓜葉、南瓜和木瓜等。

2.維生素B

維生素B群包括B1B2B6B12、菸鹼素(B3)、葉酸(B9)、生物素(B7)和泛酸(B5),它們負責調節身體內外眾多功能,當缺乏B群時可能導致口唇乾裂、黏膜乾燥、毛髮脫落等不適症狀;因此,保持足夠的B群攝取,對於維持健康的皮膚和整體身體狀態相當重要。

維生素B群食物來源:蛋黃、牛奶、肝臟、黃豆製品、南瓜等都是很好的B群來源。

3.維生素C

膠原蛋白是維持肌膚年輕和水潤的關鍵之一,生成膠原蛋白需要維生素C的輔助;同時,維生素C還能促進傷口癒合,增強身體抵抗受傷和感染的能力,因此,充足攝取維生素C對皮膚和免疫系統健康都有極大的幫助。

維生素C食物來源:新鮮的蔬果都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台灣水果以芭樂含量最豐富,此外,柳丁、橘子、檸檬、奇異果和草莓的維生素C含量也很可觀。

4.維生素D

維生素D會影響細胞的分化和生長,特別是在表皮細胞的分化過程中發揮作用,同時能夠防止表皮細胞過度增生;適量補充維生素D,不僅能減緩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還可以降低濕疹發作範圍和嚴重程度。

維生素D動物來源:魚肝油、肝臟、蛋黃、乳製品和蕈菇類都是良好的維生素D天然來源。

5.維生素E

維生素E是一種優質的天然抗氧化劑,可減少維生素A的氧化,提高其利用率。此外,維生素E還能夠阻斷自由基引起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是身體細胞膜重要的自由基清除者,有助於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並延緩細胞老化。

維生素E食物來源:植物性油脂含量高,深綠色蔬菜、堅果、全穀類都是良好天然來源。解乾燥和搔癢感。



芳療措施

使用建議:

1.   早晚使用,晚上於洗澡後立即使用擦拭於背部及小腿作為護膚保養,以防水分散失太多。

2.   避免洗澡水過熱而導致影響肌膚屏障問題。

每日食用定量的堅果類補充健康脂質、多喝水。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