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育有兩位幼女,皆獨自照護,連續兩胎懷孕中間未多休息,又再懷上第二胎,兩次生產後忙碌於幼子照護,經常處於疲憊、睡不飽、連自己都沒照顧好的狀態,更何況花心思關心鬆弛的腹部。如今,最小的孩子終於能上托兒所安置,媽媽開始有時間正視自己的需求,所以,與個案訪談後,以關照自己為首要,選擇處理放任已久的腹部、腿部妊娠紋,希望藉由芳療功效,淡化斑紋、緊實鬆弛的肌膚。

用油後,平時沒有塗保養品習慣的皮膚,一周後便滑嫩、光亮起來,雖知妊娠紋無法經由短期抹油而消失,但膚質保水度出現,角質明亮不少,香味連帶提升的舒服情緒,也替療程加分許多,每日洗澡後,努力塗抹為自己變得更漂亮的決心,以及請孩子一起來幫媽媽上油的玩樂過程,讓親子互動添加一絲不同的新鮮感,是最初開始沒預期的額外收穫;回顧每晚塗油的時候,聞到酸香氣味,深深覺得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很重要,有平穩、正向的情緒,才能再顧好孩子,無意識中的教養,都是平時相處的累積養成,聞到喜歡的香氣,就會連帶提醒自己「情商」穩定的重要性。

訪談多位已生育的同事,大多逃離不了產後妊娠紋的榮耀痕跡,儘管塗抹各類護膚產品,本身體質或懷孕後期未掌控好體重管理,只要出現紋路,除非醫美或整形外科介入,否則難以恢復孕前無暇狀態。儘早使用保養品,護理未被撐開的皮膚,可能是孕婦能先著手的起點,而如何安全使用精油在孕婦身上,這會是我蠻大的挑戰。

兩次療程後,回顧訪談過程及選油的想法,其中發現自己偏好的用油還蠻執著的,天冷或手腳冰冷直接選,疼痛,立即聯想丁香甜馬鬱蘭之類,只要個案不反對,便以此延伸調油,在此部分的思維,似乎是自己圍困住自己了。油品50種,多方面嘗試,或許能寬廣未來的路,不致只鑽研精進某領域。



文獻查證    

1.病因

皮膚擴張紋(Stretch mark; Striae distensae)是一種疤痕,當我們的皮膚迅速伸展或收縮時就會形成。皮膚本身具有一定的彈性,但突然劇烈的變化,就會導致支撐皮膚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破裂;隨著皮膚細胞慢慢癒合,就有可能會出現擴張紋。至於紋路的嚴重程度,則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遺傳皮膚承受的壓力程度或是後天照護方式。皮膚容易在以下狀況有劇烈的變化,容易形成皮膚擴張紋,如:正在經歷青春期、懷孕、快速減肥或增重、使用某些類固醇藥膏或藥片等。皮膚擴張紋經常出現在腹部、乳房、臀部、臀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鋸齒狀條紋。最廣為人知的如妊娠紋、肥胖紋、生長紋,其實都是皮膚擴張紋的一種,因為發生部位或時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2.臨床症狀

擴張紋的類型可根據其形成和外觀大致分為幾個分類:

◆紅紋(Striae Rubrae

紅紋被歸類為擴張紋的急性階段,它是皮膚過度拉伸的最早可見的徵兆。 皮膚由於過度拉伸,受影響的皮膚會變平坦,可能會呈現粉色、紅色甚至是紫色。紅紋大部分都沒有症狀,看似平坦的網狀,摸起來可能會感受到微微凸起;有些人的紅紋會伴隨搜癢感。

 白紋(Striae Albae

白紋被歸類為擴張紋形成的更成熟階段。 隨著人在衰老過程中自然失去皮膚彈性,此時的擴張紋會變得更像疤痕,形狀不規則且因為色素減退,所以看起來會是白色的;有些甚至可能會形成細小的皺紋紋理。 從紅紋到白紋的進展是循序漸進且漫長的,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 

◆妊娠紋

妊娠紋被歸類為繼發於腹脹紋,因為懷孕而發生。這類的妊娠紋主要出現在孕婦的腹部、乳房和大腿區域,通常發生在妊娠第 6 7 個月左右,但也可能最早出現在懷孕肚子開始快速成長的第 24 週。

下背部區域、上臂、臀部和臀部周圍也是孕婦容易有妊娠紋的部位, 這些妊娠紋從紅紋開始,演變成線狀、色素減退凹陷,通常還會伴有小細紋。

◆萎縮紋

與擴張紋相關的皮膚變薄——由於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或在外科手術後,庫欣綜合徵患者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3.治療方式

欲避免妊娠紋、肥胖紋,最好方法便是不讓體型快速變化。市面上許多宣稱能消除妊娠紋或肥胖紋的產品,如妊娠霜、杏仁油或綿羊油等其實沒太大療效;雷射、電波拉皮或煥膚療程等醫美技術雖能淡化妊娠紋和肥胖紋,但仍無法完全消除,且需接受數次治療才能見效,不僅費時且花費不低,還是從預防方面為主較佳。

臨床的治療可以包括:

1.微針(用細針刺破皮膚,促使皮膚產生膠原蛋白)

2.雷射(集中光束照射皮膚擴張紋以觸發膠原蛋白生成)

3.射頻(一種設備使用有針對性的射頻能量來觸發膠原蛋白的生成)

4.微晶磨皮(一種帶有研磨皮膚表面的裝置,用於去除死皮細胞,引發新的健康細胞的產生)

4.照護措施

1.懷孕時需控制體重:現代人的飲食內容都較豐富,不需因孕期攝取過多食物,主要是擁有充足均衡的營養。建議不要攝取高熱量、多油或多糖的食物,避免胎兒過重,使母體累積過多脂肪,導致腹部、大腿及臀部出現紋路。若非孕婦,則需避免體重迅速增加。

2.每日按摩身體半小時:使用潤膚乳液輕柔按摩全身,特別是易堆積脂肪處,如下腹部、臀部下側、腰臀、大腿內外側、乳房及腋下,增加皮膚與肌肉的彈性,促進血液順暢。惟孕婦是否可以進行按摩,必須先請教產檢醫師。

3.選用合適的潤膚乳液:皮膚若乾燥或水分不足,容易產生皺紋及缺乏彈性。定期以潤膚乳液按摩身體,可滋潤肌膚,增加皮膚柔軟度與彈性,讓皮下組織在堆積脂肪時可更加適應,同時減輕腹部表皮變薄所造成的搔癢感。

4.多喝水及均衡營養:水分可幫助肌膚保有水分和增加彈性,青菜及水果所含有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是維持肌膚健康美麗的重要營養素,避免攝取過多精緻或多油食物。



芳療措施

使用建議:

1. 沐浴後塗抹腹部,採輕柔環形按摩

2. 腹部鬆弛不能僅靠用油,請配合運動、飲食,才能有緊緻小腹成果

3. 葡萄柚萊姆具光敏性,抹後12小時內,避免日曬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