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控制的閘門鬆弛了。胃食道逆流症是因為下食道括約肌的張力鬆弛,造成關閉不緊,使得胃裡的 胃酸或氣體容易跑到食道裡。「胃食道逆流分為飯後型及夜晚型,」有些人是在吃完飯後胃酸分 泌旺盛,胃酸就容易嘔上來;而有些人則是因為晚上睡覺時平躺的姿勢,讓胃酸容易平順地逆流 到食道裡。正常情況下食道括約肌在沒有進食時,應該呈現關閉狀態,當吞嚥、食道蠕動時再打 開,將食物送進胃裡。但是胃食道逆流症患者的食道括約肌關不緊,造成胃部裡的食物、胃酸容 易跑到食道來。 造成食道括約肌張力遲緩的原因,至今醫學界仍不完全清楚,但就目前所知的, 可大致分為幾類:
1.生理構造問題:例如老化、肥胖、食道疝氣等。
2.藥物引起:例如某些治療氣喘、高血壓的藥物,有可能造成括約肌鬆弛。
3.食物引起: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食物。 胃食道逆流症的症狀五花八門,大部份的人都是典型的症狀,但仍有少數人因為症狀非典型,而 容易被忽視,或找不出真正的致病原因。
2.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
1.火燒心(heartburn)或心口灼熱:「是最常見、最典型的症狀,」跟心臟沒有關係,而是從胃或 下胸部朝頸部這段距離,會有灼熱的感覺。
2.酸液逆流:「感覺喉嚨有液體跑上來,」有些夜晚型的患者,常常半夜被嗆醒。 非典型症狀 有下列症狀,但沒有明顯的火燒心或酸液逆流感覺,建議先找各專科醫師排除其他器官的疾病後, 再轉診至胃腸科檢查。
3.慢性喉嚨發炎:胃酸長期逆流侵蝕所導致。
4.慢性咳嗽:胃酸刺激氣管所產生。
5.氣喘:胃酸嗆到支氣管,造成支氣管痙摩,而產生類似氣喘的症狀。
6.喉嚨異物感:「好像有一顆蛋一直吞不下去,」王嘉齊描述病人的主訴。
7.胸痛或胸悶:一定要先排除心臟方面的疾病。陳益程解釋,內臟神經對於痛的感覺是一整片的, 雖然刺激點在食道,但也可能表現為胸部的疼痛。
8.嗝氣:一般認為是胃食道逆流的初期症狀,一開始只有氣體被嗝出來,慢慢地連胃酸及食物都 可能跑上來。症狀輕微者,容易被忽略,但會造成社交上的不禮貌。
3. 治療方式
(1) 改變生活飲食型態: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症狀輕微者,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 避免影 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
(2) 如果症狀嚴重,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就得藉助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 . 制酸劑:俗稱的「胃藥」,可以中和胃酸。
(3) 手術治療: 當症狀非常嚴重,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時,「手術是沒有辦法時的辦法。 4. 照護措施 1. 可用蘋果醋取代檸檬加在茶水中飲用。 2. 用餐後可嘗試咀嚼一片口香糖以刺激唾液分泌,可以降低食道中的酸水平。 3. 有研究表明右側躺睡容易加重症狀,所以建議朝左邊睡。 4. 每天起床在用早餐的 15~20 分鐘前先喝杯溫檸檬水可平衡體內的酸。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