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治療的個案是一個人比較沉穩的個性但很好相處,主訴目標就是希望能讓水泡在不破的情況下癒合且無疤痕,對我來說這次治療的個案算是比較簡單的,只是照護上稍微有點不容易,需要雙方的配合,不過個案的態度很好也會詢問有些做法可不可行!!會與我討論,再配合的情況下,恢復的部分比預期的好,但沒想到芳療發揮的速度比我想像的快,療效結果也有達到個案需求,此次的主訴問題以外,也有順便幫他加入可以提升免疫力,舒緩感冒症狀的不適與放輕鬆的精油,感覺此個案容易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會不斷在內心放大他的焦慮感。 其實一開始我很害怕此個案水泡會破掉,碰到配方會刺痛或是感染擴大問題,但還好此個案很配合,很小心。 治療的部分改善的問題有考慮下次換質地,個案或許會比較舒服,此次使用的質地是塗油,但覺得下次可以改用調用乳液,可能會比較好吸收也可能比較可以加速復原的速度。 個案告知這次的治療過程感受讓他非常好,是他第一次水泡沒有破掉,以往都是水泡破了、感染反而延長了癒合的時間,曾經還有在反覆發炎下的傷口差一點潰爛,對於芳療師叮嚀的部分也很感謝!!因為有時候真的差一點會忘記。也有告知不確定是不是在精油配方輔助下,還是因為感覺有人關心,所以情緒保持的好,也不會特別去想讓自己煩心的事情,感覺多了一個朋友的感覺,若下次如果還有狀況會想再找我處理幫忙。 成功的完成一件事加上個案的信任,讓我也很開心,即使是一件很小的處理,我也很願意幫忙,自己也可以增加不同的經驗,以後會多嘗試在不同的案例上學習,努力,讓芳療可以輔助在更多地方、更多人,也能達到自己想幫助更多人的心。
1、 文獻查證( 造成疾病或症狀的病因、治療與臨床照護措施 )至少800字以上
1. 病因
l皮膚有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等3層,水泡會出現於淺二度燙傷、即表皮層及真皮表層燙傷的時候。
l淺二度燙傷時,皮膚表皮層組織死亡,真皮層微血管通透性增大,產生組織水腫及大量組織液;組織液會聚集於最容易裂開的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進而形成水泡。
l根據美國克利夫蘭診所,水泡的成因可能有:燙傷、曬傷,運動摩擦,例如走路、運動、手拿工具工作,過度摩擦導致水泡,常見於腳底、腳趾或手指,皮膚免疫反應,例如蚊蟲叮咬、汗皰疹等病毒、細菌感染,例如唇皰疹、帶狀皰疹、水痘、香港腳,如果有尖銳物刺進皮膚、血管被破壞,就有可能在表皮下形成血泡。
2. 臨床症狀
一度灼傷
二度灼傷
- 起水泡
- 皮膚發紅、疼痛
- 水泡破裂使傷口表面潮濕、出水
- 傷口癒合後會變硬、變軟,並長出結痂樣組織。
三和四度灼傷
- 傷口呈死白色臘狀、焦黑或黑褐色
- 組織捲曲
- 乾硬如皮革
- 不會生成水泡
若出現以下症狀請就醫:
- 手腳四肢、臉部、敏感部位、主要關節或身體大面積灼傷
- 深度燒傷
- 化學或電灼傷
- 呼吸困難或呼吸道灼傷
- 傷口被感染、滲出組織液、疼痛加劇、紅腫
- 灼傷患部或水泡過一段時間仍未痊癒
- 明顯結痂
- 5歲以下兒童、老人、免疫系統較差或患有慢性病(例如癌症Cancer、心臟病Heart disease或糖尿病Diabetes)的人灼傷時。
若有前述症狀或相關疑慮,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請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3. 治療方式
l移除高溫,避免繼續接觸皮膚。
l如果燙傷的地方有衣物,盡可能移除,但如果衣物已經黏在燙傷部位,就不要勉強移除,應交給醫師處理。
l用一般常溫水冷卻降溫20~30分鐘。燙傷不可以用冰塊冰敷,因為此時皮膚屏障被破壞、較敏感,冰敷容易凍傷。
l冷卻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是敷料覆蓋燙傷的地方。可以使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非類固醇止痛藥(例如ibuprofen)或是乙醯胺酚(例如普拿疼)。如果是化學灼傷,例如化學物品或強酸,就建議就醫治療。
l燙傷後能適度使用藥膏,可以選擇含有抗生素或是銀離子的藥膏,能消炎、避免感染,例如neomycin、erythromycin、Gentamicn等成分的藥膏防止感染,或是磺胺銀、bACitrACin zinc、polymyxin B sulfate也有抗菌效果。
l趙昭明醫師表示,1度或2度淺層燒燙傷可以使用燙傷藥膏,但2度深層以上的燒燙傷,因為滲出的組織液多,擦藥膏反而效果不佳,這種情況應該用乾淨的紗布或不會沾黏傷口的敷料保護傷口,幫忙吸收組織液,並且勤更換紗布,或是就醫給醫師處理。
l另外要記得,燒燙傷不要用凡士林、牙膏、蜂膠等,因為這些產品不是無菌,可能導致燙傷部位感染,且可能會把溫度包覆在患部,延緩皮膚降溫的速度,且這些物品比藥膏黏性更高,換藥時反而不易清理。
4. 照護措施
l 水泡如果不會造成生活不便,一般不用特別理會。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指出,面對水泡有3件事不要做:
l 非不得已,不要自行弄破水泡不要剝除水泡的表皮檢查可能引起水泡的鞋子、襪子,在水泡消失前不要穿
l 如果要弄破水泡,美國梅約診所提供以下建議:
l 觸碰水泡前先洗手
l 水泡上面及周圍塗抹酒精或優點消毒
l 用酒精或火消毒針具至少10秒
l 在水泡邊緣戳幾個小洞,讓液體流出
l 水泡放乾後,可以塗抹抗生素藥膏或貼上不會黏貼傷口的紗布或膠布
l 若是輕微燙傷,傷口皮膚無破損或水泡,可塗抹蘆薈膠、低敏的保濕產品或抗生素外用藥膏(紅黴素、青黴素等);若皮膚破損,只能塗抹藥膏,以免傷口惡化。傳統觀念認為,傷口修復必須保持乾燥,其實並不正確。近年傷口照護的研究指出,傷口適度濕潤能加速表皮細胞癒合,因此組織液稍微滲出也無須過於擔心,這時可用含銀離子的敷料吸附組織液、加速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有破皮的傷口亦可使用。
l 至於人工皮只適用於沒有感染風險的傷口,另外要注意,人工皮黏性較強,撕下時務必小心,如果有弄破水泡的疑慮,則建議不要使用。
l 生活習慣方面,盡可能別讓傷口摩擦與接觸髒汙;飲食上少吃精緻碳水化合物,多補充蛋白質、口服維他命C、鋅,這些都有助於傷口復原。
芳療措施
使用建議:
1.選用配方建議一天四次,早、中、晚、睡前。
(有光敏性的配方請避光12小時。)→若無法避光改成為一天兩次,晚上跟睡前。
2.生活習慣方面,盡可能別讓傷口摩擦與接觸髒汙,飲食上少吃精緻碳水化合物,多補充蛋白質、口服維他命C、鋅,這些都有助於傷口復原。
3.不要自行弄破水泡不要剝除水泡的表皮檢查可能引起水泡的鞋子、襪子,在水泡消失前不要穿,若要穿請先隔一個滅菌紗布阻隔。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