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有陌生人需要精油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天人交戰,想很多,例如要分享他精油嗎?心裡總會有很多不同面的自己,總是猶豫要不要分享精油,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我知道還是很多人需要精油,只是因為台灣的醫療資源很豐富,大家都會想要看醫生吃藥解決最快了,也最省錢,但我如果用省錢的角度想精油,就會覺得買不下去,但如果用養生保健的想法,就會非常開心可以遇到精油,但不論是什麼想法,現階段的我已經不在害怕面對陌生人來詢問有關精油的事,我覺得上高階芳療就很值得了! 還有這次個案的經驗,反而讓我知道可以少量多次抺油效果更好,相信未來如果遇到同樣狀況,我會更有自信用精油來幫助朋友!



文獻查證

1.  病因因為跌倒後,膝蓋著地,而引發的紅腫痛

臨床症狀膝蓋腫脹的定義

膝蓋腫脹就是膝關節內或外腫脹,可能是因為韌帶、軟骨、骨頭、周圍結構受損。膝蓋可能在受傷後突然腫脹,也可能是慢慢累積形成的。

膝蓋腫脹的原因

外力造成的傷害,如運動中急轉彎、急煞、著地姿勢不良、跌倒等撞擊,都有讓膝蓋因用力過度而受損,並使體液或血液在膝蓋中堆積。除了受傷,也有可能是骨折、關節炎Arthritis)、痛風(Gout)、囊腫、膝蓋骨脫臼、感染、腫瘤、老化等。

膝關節內腫脹可能是因為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內側韌帶、外側韌帶撕裂,或半月板(膝蓋軟骨)受傷、膝關節骨折,進而產生滲出液。而膝關節外腫脹,則可能是滑囊炎(Bursitis)、肌腱炎(Tendonitis)、拉傷扭傷

2.  治療方式

膝蓋腫脹若是因潛在疾病造成的,如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或痛風,就必須接受治療才能消除。

如果是因未受傷造成的,受傷後的48小時內的照護很重要,應要保護、休息、冰敷、加壓、抬高。使用彈性繃帶、在膝蓋下墊枕頭、使用拐杖,或進行拉伸和強化肌肉的復健,也很有幫助。

非類固醇消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可緩解疼痛。膝蓋穿刺術也能緩解因腫脹而引起的疼痛,但屬於短期療法,腫脹會再復發,且若處理不當有恐變成感染。視造成膝蓋腫脹的原因,醫師還會建議矯正、支撐架、其他藥物,或手術

3.  照護措施

停止造成腫脹的活動,除非醫師許可。

使用適當的運動技巧和裝備,如運動鞋和護膝。

正確暖身,例如在開始劇烈運動前,先進行一點輕度的有氧運動。

維持健康體重。

運動前、後進行伸展運動,特別是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和摑旁肌群(大腿後側)。

詢問醫師,了解病情,找尋最適合自己的預防方法。



芳療措施

使用建議:

1.早中晚睡前各抺一次精油

2.  6小時以內可以冰敷,不可以過度冰敷,一次冰敷或熱敷1020分鐘,過後如果還會疼痛可以熱敷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