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一位個案的回饋都深感感謝,讓我有機會不斷的調整,找尋更多可能性。燒燙傷的疤痕是很常見的,也因為這位個案讓我有機會遇到來做配方,同時不巧的我自己也用到了,所謂救人救己。仍會持續把握每位個案的經驗,讓自己更純熟
文獻查證
1.病因
燒燙傷依發生原因分為五種:
(一) 熱液燙傷如:沸水、熱湯、熱油、熱茶、洗澡水等。
(二) 火焰燒傷如:瓦斯爆炸、火災或酒精燃燒等。
(三) 化學灼傷如:接觸硫酸、硝酸、強鹼,或工廠中的化學藥品等意外傷害,造成組織蛋白變性、脫水、皂化等變化,多發生於暴露的頭、頸、胸部,常形成顏及眼部的嚴重傷害。
(四) 電灼傷如:接觸高壓電、電插頭等所引起。
嚴重電傷多為高壓電所引起,可分為電流燒傷、電弧傷及火花燒傷。
高壓電傷會引起肌肉壞死,分解出來的肌球蛋白會阻塞腎小管而導致急性腎臟衰竭。
電灼傷是嚴重的急症,通常需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治療,嚴重受傷的肢體有截肢之可能。
(五) 吸入性呼吸道傷害在失火現場或密閉空間遭受燒傷的病患,有臉部焦黑、鼻毛燒焦、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的情況,必須懷疑是”吸入性呼吸道傷害”。吸入性呼吸道傷害會造成呼吸道的傷害,不僅因熱空氣或火焰,同時有毒煙霧或氣體造成氣管及肺部的損傷,影響呼吸功能,死亡率相當高。
(六) 其他如:接觸性燙傷(機車排氣管燙傷、封口機)、曬傷、凍傷、輻射線燒傷、蒸氣燙傷等。
2. 臨床症狀
一般依照皮膚以及皮下組織所受損程度,區分為三種等級的燒傷:
◎第一度燒傷:只有皮膚的最外層,也就是表皮層受到破壞。患者的皮膚會乾燥,並有紅、腫、熱、痛等現象,不過疼痛感大約24小時之後就會消失,不需要接受植皮的外科手術,只要注意傷口,避免感染,經過一段時間皮膚即可自行修復。因為傷者仍然擁有足夠的皮下組織細胞可以製造新的皮膚,大約3~5天就能復原,甚至連疤痕都不會產生。
◎第二度燒傷:包含皮膚的表皮層、真皮層以及皮下組織部分都受到損傷。皮膚受傷部位會潮濕並且出現劇痛,會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經末梢受損,以及暴露傷口所導致。不過,二度燒傷與一度燒傷同樣都不需要接受植皮的外科手術,經過一段時間後,皮膚還是可以自行修復,只是皮膚血管一旦遭到損壞的話,會造成液體由血管滲出,皮膚會因燒傷而出現皮下水腫及起水泡的現象。
黃毓惠表示,第二度燒傷還可以再細分為真皮層的表層受傷以及真皮層的深層受傷,如果只是真皮層的表層細胞受傷,傷口大約需要14天左右的時間癒合,之後則有可能會出現色素沉澱的輕微疤痕,至於如果傷及真皮層的深層細胞以下,日後一定會留下永久的疤痕,傷口的癒合時間更會延長到21天以上。
◎第三度燒傷:皮膚表層以及皮下組織完全受到破壞,燒傷部位皮膚非常乾燥,無法再生,外觀呈現白色或焦黑色,由於痛覺的感覺神經,已經在燒傷的過程當中遭到破壞而失去正常的感覺功能,因此,只要皮膚受損的情形已經達到三度灼傷,患者就會失去痛的感覺,如果神經肌肉骨骼及血液的供應也都受損的話,甚至可能無法維持正常體溫。由於這種深度的傷口是沒有辦法自行癒合的,所以,必須進行清創與植皮手術,日後則會產生嚴重的疤痕,並且影響患部的正常功能。
3. 治療方式
把握黃金恢復期,降低疤痕生成機率燒燙傷意外發生後,即使在妥善的急救處理下,深二度以上的燒燙傷患者,還是難免產生疤痕,因此,只能事後努力淡化或減輕疤痕的形成。必須從傷口形成的初期,把握傷後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運用不同方式處理傷口或進行復健,積極配合醫師或復健師的指示,才有機會降低疤痕生成,並逐漸恢復受傷的肢體功能。
◎藥膏:皮膚燒燙傷之後常會出現泛紅反應,讓表皮看起來紅紅的,有的則反而出現黑色素沉澱。針對黑色素沉澱的皮膚輕微疤痕,可以使用美白淡化色素藥膏加以改善。
◎按摩:皮膚受傷之後,組織會逐漸增生形成肥厚性疤痕,如果能在傷口癒合之後,不斷的透過按摩患部,將能阻止肥厚型疤痕的形成,不過按摩動作得至少持續1年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物理性加壓:同樣為了降低肥厚型疤痕的嚴重度,減少傷口產生蟹足腫的機會,患部皮膚如果出現範圍小的凸出傷口,就使用局部物理性加壓的方式來改善,例如運用矽膠片、矽膠帶、矽膠軟膏等來加壓、軟化疤痕。一般而言物理性加壓,至少需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看到較顯著的效果。至於當燒傷面積比較大的時候,則可以穿戴彈性衣或壓力衣,一般會視受傷部位選擇合適的形式,像是全身型塑身衣、局部袖套、頭套或手套等。
◎雷射除疤:當疤痕形成之後,也可以利用雷射來淡化疤痕,比方「CO2與飛梭雷射」,有助於改善關節處皮膚的攣縮與變形,改善關節的活動度,協助復健;二度燒傷疤痕則可運用飛梭雷射,用以平復疤痕或抑制疤痕增生。如果有暫時性皮膚泛紅情況的血管擴張問題,或肥厚疤痕的血管性質較多時,則可使用染料雷射來淡化疤痕。
◎脂肪、玻尿酸填充物:深二度燒傷以上的皮膚傷害,即使傷口癒合也可能會產生凹陷性的永久性疤痕。所幸這類的疤痕可以運用脂肪填充物、玻尿酸等方式,來改善外觀。
◎修疤手術:一旦受傷之後6個月的物理性加壓成效仍然不佳的話,還可以考慮以手術方式去除疤痕。不過,如果受傷部位在關節活動處,而且會影響患者正常的身體功能時,則可以考慮提前進行疤痕重整、皮瓣或植皮手術等治療。
當然,嚴重燒燙傷患者想要把疤痕完全消失並不容易,加上每個人的情況與體質不同,即使以相同方式處理疤痕,恢復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不要過度期待各種除疤方式的效果。
4. 照護措施
1.灼傷處不可塗任何東西。
2.不要自行弄破凸起之水泡,保持清潔、乾燥。
3.將患部稍微抬高,高於心臟之高度,以減輕疼痛、腫脹。
4.如傷口有紅、腫、熱、痛或分泌物增加時,應就醫檢查。
5.多吃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魚類、肉類、及高維生素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促進傷口癒合;多喝開水多休息。
6.使用彈性繃帶或緊身衣,以防癒合部位瘢痕化,且需持續6個月以上,直到醫師診斷可停止時。
7.出院時若有未癒合的傷口,請保持清潔乾燥,依醫護人員所教導執行換藥,並觀察其傷口是否有紅、腫、熱、痛或異常分泌物或臭味產生時,應速返診。
8.為預防受傷部位關節硬化或肢體縮,醫護人員會教導協助所教導執行各種運動,家屬應儘可能協助病患執行日常活動,以培養自我照顧能力。並重獲該部位之功能。
9.已癒合之傷口應避免日曬、壓力或創傷,穿著寬鬆易吸汗衣物。
10.若有皮膚癢時,可用冷水或冰敷來降低癢的感覺,請勿用指甲來抓癢,以免抓破皮而感染。
11.定期返院追蹤檢查,接受進一步的重建計劃,已達完整的治療。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