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個案的調理狀況屬於有點急性型的,平常自己常常因為消化系統的不舒服而使用檸檬馬鞭草的純露,因為效果每次都非常的明顯又很快速,所以當下了解個案的症狀之後,就先讓她喝檸檬馬鞭草的純露,檸檬的氣味與山雞椒相應的調理是我覺得很棒的,後來使用甜橙主要也想同時幫助個案的睡眠品質,與情緒的調理,在除了針對腸胃的狀況做治療的時候,最主要其實是希望能舒緩個案容易焦慮的情緒,與不穩定的睡眠品質。很多時候的判斷其實都是來自於自己使用的實際經驗,雖然不一定對另一個對象會有一模一樣的效果與體驗,但是在最不舒服的情況下,多多少少都能夠給予一點幫助,當然個案對於芳療師的信任,會是最重要的基礎。 這次的個案體驗算是有點得心應手的感覺,尤其對於完全沒有體驗過被精油調理的對象,但卻又很能接受精油的人,我覺得比較容易開啟對精油的信任,相較於已經自己有些微使用的人,就不一定會相信芳療師所給予的建議,因為他會存在比較多以往的自有經驗,與自己看到的資訊等等,反而是比較難做諮詢與調理的,或是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去做說明與分析,但大部分都還是會有自己的想法比較沒有彈性。此個案的經驗給予我很大的信心,讓我對於自己的親身體驗更加地相信他的療效,很多狀況都是生很生活化的,也是很多人在每天反覆之中常常會發生的問題,當我自己有狀況就及時做一個機會的處理,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料庫,也比較不會有害怕給錯東西的想法,除了個案對芳療師的信任,芳療師對自己的信任我覺得是最重要的!
文獻查證
1.病因
急慢性胃炎–胃黏膜發炎是最常見的胃病之一。急性胃炎導因於酒精、壓力、辛辣食物刺激、藥物、細菌感染等。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指病人有上腹部不適,但經過相關檢查,排除潰瘍、腫瘤等器質性疾病,或者胃鏡僅發現有輕重不同的胃炎,和大腸激躁症一樣,屬功能性為障礙。
病因多重複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食生活習慣、抽菸、精神焦慮、緊張都有關係,雖然不會有嚴重併發症,但病人就是不舒服,影響生活品質。
胃食道逆流–晚餐姿態多,或是消夜還沒消化就去睡覺而感覺心口灼熱(俗稱火燒心或胃糟糟)很普遍。
但若出現次數頻繁,甚至天天要和火燒心奮戰,很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簡稱GERD)。指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賁門)異常放鬆或不正常打開,造成胃內容物逆流,刺激食道出現相關症狀。
胃潰瘍–胃黏膜有潰瘍。一般常聽到的消化性潰瘍則是指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發生胃潰瘍的原因有胃幽門活璇桿菌感染、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菸酒、阿斯匹靈、壓力等,冬天是皓發季節。
2.臨床症狀
胃脹氣,指氣體積聚在胃部引起不適。常是因狼吞虎嚥、吃太油膩或容易產氣食物、喝碳酸飲料、嚼口香糖、情緒壓力、邊說話邊吃飯、抽菸造成,壓力會惡化吞空氣的神經質動作。有些則是和乳糖不耐症或大腸激躁症相關。可能偶爾或經常發生,甚至一天發作好幾次。
噁心嘔吐,噁心和嘔吐是常見的身體小麻煩。噁心是指有反胃、想吐的感覺,原因很多:細菌或病毒性腸胃炎、暈車暈機、暴食和接觸濃烈氣味、頭痛、膽結石、懷孕、放射線療法、麻醉、恐懼和焦慮等都有可能。
噁心常會想吐,但不見得一定會發生。嘔吐是胃內容物經由口腔強力被排出。嘔吐會提高脫水的風險。腸胃炎引起的噁心嘔吐,常合併有腹瀉、腹部痙孿、胃脹和發燒。
胃痛,偶爾發生在上腹部(心窩以下、肚臍上方)的疼痛,可能只是吃大餐、或吃進太多油膩、辛辣、產氣食物的緣故,通常會在幾個小時內消失。如果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的疼痛,則可能持續一兩天。
3.治療方式
急慢性胃炎–
1.暫時禁食,僅喝少量的水止口渴,讓胃休息。症狀趨緩後,採少量多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2.若是因為藥物副作用造成急性胃炎,和醫生討論調整劑量、併用保護胃黏膜藥物或改藥。
消化不良–原則上醫師會根據病人症狀選擇一或數種藥物處方,包括制酸劑、胃酸分泌抑制劑、促進胃腸蠕動、保護黏膜、平滑肌鬆弛藥物、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幽門桿菌的抗生素和低劑量抗憂鬱藥物等。有的病人對藥物反應很好,但也有病人對藥物反應不理想,需要和醫師討論調整處方,配合飲食和生活習慣修正,才能緩解病況。
胃食道逆流–初期靠調整生活習慣和服用非處方藥,就能緩解胃食道逆流症狀,若無法改善,要就醫。
服用非處方胃藥:制酸劑可以暫時中和胃酸,緩解心口灼熱。如果胃食道逆流每天發作或造成嚴重不適,應就醫治療。若不積極治療,胃酸長期侵蝕可能造成食道黏膜組織變性,稱為貝瑞氏食道,會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胃潰瘍–市售成藥,例如制酸劑或胃黏膜保護劑,僅可暫時緩解疼痛不治本。治療潰瘍應由醫師處方,包括: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癒合;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應服用抗生素,完全除菌後,可以使消化性潰瘍復發率從80%降至5%以下,幾乎根治。
4.照護措施
1.緩慢進食: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避免大口吃食和過快進食。快速進食會導致吞入過多空氣,增加胃部氣體積聚的可能。
2.避免氣泡飲料和吸管:氣泡飲料和使用吸管會導致更多的空氣進入胃部,增加胃脹氣的風險。
3.避免過食和過飽:過量進食會增加胃部的壓力和負擔,容易導致胃脹氣。盡量控制飯量,避免過度進食。
4.避免過度攝入氣體:避免吸入過多的空氣,例如通過咀嚼口香糖、吃硬糖、咀嚼口氣清新劑等方式。
5.飲食調整:避免攝入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豆類、洋蔥、大蒜、辣椒、油炸食物、碳酸飲料等。同時,增加攝入高纖維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類食物,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排氣。
6.運動:適度的身體活動可以幫助促進消化和腸道蠕動,有助於預防胃脹氣。
7.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充足的水分攝入,避免吸煙和飲酒,控制壓力等都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避免大吃大喝。
8. 戒菸:抽菸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正常運作。
9. 忌穿緊身衣物,太貼身的衣物會壓迫腹部使胃酸逆流。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