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個案主訴是希望改善眼周暗沉酸澀的狀況,經過初步評估後,芳療師設定治療目標為減輕眼周的疲勞感、增加皮膚彈性,並且針對個案的身心狀態提供舒緩及放鬆的效果。 芳療目標首先使用甜杏仁油作為基底油,混合永久花、薰衣草及德國洋甘菊三種精油,用以減輕眼周的疲勞感,促進血液循環,並且增加皮膚的彈性。   在初次治療中,個案身心狀態較為緊張,對於治療的功效有些遲疑,然而在治療過程中,個案開始逐漸放鬆,並且對於治療的過程產生了興趣,積極增加交流,並且表示非常喜歡按摩油的氣味。   在與個案交流的治療中,採取了輕柔、平和的態度,並且對個案身心狀態的改變做出觀察,當個案感到有困擾時,提供支持與鼓勵,使個案願意配合得以更好地適應治療過程。 在接受了數次的芳療治療後,個案的身心狀態有放鬆舒緩的表現,眼周暗沉尤其黑眼圈的症狀減輕,並且感覺到肌膚變得更有濕潤彈性。芳療師觀察到個案對於治療的過程更為積極,並且能夠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透過每個禮拜照片的追蹤,黑眼圈部分有明顯改善,眼部內側的色素沉澱改善較為緩慢,可拉長使用時間。 最後,個案回饋整體治療療程給予了良好的評價,並且對於芳療治療的效果感到滿意。身心方便的改善以及對於整體治療過程的體驗,都讓個案感到非常的滿意與放鬆。   綜合以上觀察,在治療中運用了適當的精油與技巧,並且注重個案身心狀態的觀察與應對,使個案得以獲得身心方面的改善,同時也提升了個案對於芳療治療的信任度。   然而,治療過程中仍有改善的空間。例如,芳療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個案的身心狀態,以更適當的精油與技巧來達成更好的效果。此外,在治療過程中,芳療師也可以更主動地引導個案放鬆,提供更多的支持與鼓勵,以提升治療的效果。   總體而言,個案的身心狀態獲得了改善,並且對整體治療療程給予了良好的評價。芳療師透過適當的精油與技巧,注重身心狀態的觀察與應對,提供了舒緩、放鬆的效果,使個案得以獲得更好的身心體驗。



文獻查證

1.  病因

黑眼圈主要可分為色素型與血管型;若兩者的特徵都具備,則屬於混合型。相較於「血管型黑眼圈」較難靠保養改善,「色素型黑眼圈」有機會透過正確的保養方式緩解症狀、達到黑眼圈淡化效果。

(1)   血管型黑眼圈:

l   顏色是紫青藍色、紫青紅色;主要成因是血液循環不順暢、有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家族史;可能導致惡化的生活習慣有睡眠不足、過度用眼和運動量少。

l   由於眼周肌膚分布著許多靜脈毛細管;因此,當眼睛血液循環差,便容易造成淤塞、水份滯留而導致眼下浮腫與色素沉澱。

(2)   色素型黑眼圈:顏色是棕黑色、暗咖啡色;主要成因是紫外線中的 UVA/UVB、過度摩擦、和眼周接觸過多刺激;可能導致惡化的生活習慣有慣性揉眼睛、使用刺激性眼部保養、化妝品。

2.  臨床症狀

五大症狀:乾、疲、紅、癢、刺

用眼過度的情況,眼睛四周肌肉疲勞,這個時候頸部和肩部的神經也會受到影響,腰椎和頸椎也會出問題,就會導致相應部位出現疼痛的感覺。同時會有視覺疲勞,眼睛就會感覺酸酸澀澀的、也會感覺眼睛疼,還總是流眼淚,甚至會導致眼睛發炎發乾。

3.  治療方式

(1)       注意光線,太暗的燈光使眼睛容易疲勞,使用能提供明暗對比的柔和燈光較佳。

(2)       每二至三個小時連續使用計算機,應將眼睛移開計算機十至十五分鐘,讓眼睛休息。

(3)       減弱螢幕的光線,讓螢幕的亮度降低,可避免疲勞。

(4)       將計算機套上全黑的厚紙板,使螢幕光線可以降到很低。

(5)       閉眼休息,是消除眼睛疲勞的好方法。

(6)       將毛巾浸入茶里,用來敷眼十至十五分鐘,可消除眼睛疲勞。

(7)       將雙手摩擦生熱,再蓋住眼睛,勿壓迫雙眼,深緩地呼吸,有助於消除眼睛疲勞。

(8)       吃些五顏六色的蔬果補充葉黃素、花青素及維生素,並多攝取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魚類、堅果等

(9)       消除眼周暗沉方式:

甲、使用明亮、改善暗沉效果的「活性成分」的產品(精油)

乙、以按摩、熱敷手法促進「活性成分」吸收

丙、改善黑眼圈眼周按摩 3 步驟:點、拉、壓

4.  照護措施

保持眼睛濕潤是最好的預防方法。要注意用眼習慣,定時休息,連續在電腦屏幕前的時間不宜過長。平時可以吃一些五穀雜糧,多吃一些綠色的菜和水果。學生還要注意膳食結構,多補充維生素ACD,多吃胡蘿蔔、水果、海產品等。葉黃素軟膠囊來預防和緩解眼睛疲勞。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