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是我的前同事,處理和排解用戶使用程式的問題,工作壓力較大。推測痘痘肌的產生除了自身的體質,更多部分來自工作壓力,因此應用的順序首先為痘痘肌調理,穩定後轉向情緒調理。 過程中聽著個案的回饋都是正面的,最後還因此得到自信,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也對於自己選擇的方向更有信心。
這次有疏失的地方在於第一次的配方使用全油品進行調理,導致個案多長了很多粉刺,幸好個案有觀察到即時反應,才不致於讓情況更嚴重。
文獻查證
1. 病因
(1)毛囊角化異常:正常情況下,死亡的皮膚細胞會不斷從皮膚表面剝落,但是若位於深層皮質腺管的角化細胞異常,則不斷脫落的死細胞無法排出,最後就會成為栓子阻塞毛孔,形成粉刺。
(2)皮脂腺分泌增加:容易產生青春痘的人通常都有皮脂分泌活性過高之困擾,一旦皮脂分泌腺管角質化,皮脂質更容易堵塞毛囊,形成粉刺。
(3)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過度繁殖:痤瘡桿菌會分泌酵素,把皮脂腺所產生的中性脂肪酸分解成游離脂肪酸,這些游離脂肪酸會滲入真皮層引起發炎反應,使痤瘡惡化。
(4)荷爾蒙失常:皮脂囊對雄性激素相當敏感,當雄性激素增加時(例如女性月經期間或是動情期),會刺激毛囊角化,且皮脂的分泌也會增加,很容易就形成青春痘。
2. 臨床症狀
主要可分為以下5種類型:
(1)粉刺型痤瘡(Comedones):就是所謂的黑頭粉刺與白頭粉刺。是尚未感染、最原始型態的痘痘,而會形成粉刺主要是因為油脂和死皮細胞混合,並阻塞毛孔所致。粉刺尚未冒出皮膚時白色的樣子稱為白頭粉刺,也叫做閉鎖型粉刺。若粉刺冒出皮膚,油脂與空氣發生氧化,變成黑色,則為黑頭粉刺或開放性粉刺。
(2)丘疹型(Papules):毛孔受到刺激後導致粉刺發炎,而出現更大更嚴重的紅色丘疹。擠破後可能會在癒合時產生痘疤。
(3)膿皰型(Pustules):發炎狀態的粉刺,基部為紅色,表面為白色,裡面充滿膿液。擠膿會導致皮膚深層的疤痕產生並使皮膚變得粗糙。
(4)結節型(Nodules):比較嚴重的痤瘡,因為粉刺在皮膚下持續發炎所致。可能會疼痛,並且在痤瘡消失後會留下深色或紅色的疤痕。
(5)囊腫型(Cyst ACne)
與結節型類似但更大顆,主要是因為粉刺生長在皮膚的深處,並且充滿膿液。囊腫型痤瘡質地軟、也較疼痛,可能會在青春痘消失後留下疤痕。
3. 治療方式
(1)輕度痤瘡
包含黑頭粉刺、白頭粉刺及小丘疹。用溫水清洗皮膚兩次,洗掉多餘的油脂、死皮細胞與汙垢。
塗抹含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成分的藥膏在皮膚上,減少過多的油脂分泌。使用水楊酸(Salicylic ACid)及硫磺(Sulfur)來治療白頭與黑頭粉刺。
(2)中度至中重度的痤瘡
包含黑頭粉刺、白頭粉刺、丘疹型與結節型,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含局部抗生素、A酸(Retinoic ACid)的乳液或藥膏。A酸會幫助預防皮膚上的黑頭與白頭粉刺的生長。視情況也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生素來治療。
(3)嚴重的痤瘡
包含深層的囊腫,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生素。注射藥物可使囊腫縮小。不要自行刻意摳或擠痤瘡,必要時須找皮膚科醫師使用工具擠膿。
4. 照護措施
(1)不擠壓粉刺、青春痘:不當擠壓粉刺或痘痘都可能造成惡化,甚至留下疤痕,當手部或是工具沒有做好確實清潔,都可能引發已生成的粉刺痘痘更加嚴重。
(2)避免不當清潔:選擇溫和不刺激的清潔產品,並避免過冷或過熱的清水刺激肌膚,一天也應維持適當的的洗臉次數,避免過度清潔。
(3)生活作息正常、戒除油炸辛辣的飲食習慣:飲食清淡均衡,保持充足睡眠。
(4)注意情緒調理:盡可能保持心情愉悅,
培養運動習慣幫助排解生活中的壓力。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
